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迟敬德55岁了,李世民为何还想让女儿嫁给他?都是为了四年后

尉迟敬德55岁了,李世民为何还想让女儿嫁给他?都是为了四年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450 更新时间:2024/2/15 5:43:11

李世民在唐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身边跟着一班文臣武将,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武将有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等,文臣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这些人可都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而在众多的武将中,有一个是李世民的铁杆追随者,即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是在620年才投到李世民身边的,原先也是隋朝的旧臣,后来成了刘武周的部下,跟随刘武周南征北战,然后在美良川之战中被殷开山和秦琼打败,尉迟敬德和寻相逃出生天,但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尉迟敬德有了投靠李世民的心思,而李世民也派人去劝降尉迟敬德。

两边一拍即合,尉迟敬德就带城投降了李世民,因为他原本就有意降李世民,所以即便后来很多刘武周的旧部下都跑了,尉迟敬德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倒是李世民身边的一班臣子认为尉迟敬德会逃,还将他给关了起来,想要除掉他,李世民得知此事后,将尉迟敬德放出,并许诺如果尉迟敬德真的想走,他会给出部分金银财宝。

尉迟敬德一看李世民如此礼贤下士,更不肯走了,对着李世民发了一通誓,从此就死心塌地的追随李世民。尉迟敬德几乎成为李世民的贴身保镖,他曾两次救了李世民的命。第一次是在李世民攻打洛阳的时候,两人外出打猎遇到了单雄信,单雄信一枪差点杀了李世民,是尉迟敬德拦下了单雄信。

再一次就是玄武门之变,政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尉迟敬德就不断劝说李世民要当机立断,而在政变当天,尉迟敬德带领七十人的小分队赶到玄武门,救下了正被李元吉勒住的李世民,并用二李的人头成功挡住了大部分要进攻的两府士兵,接着又被李世民派到了李渊那里。

一身铠甲的尉迟敬德“逼”着李渊做出了选择,然后李世民成了最大的赢家。等李世民登基之后,自然就论功行赏,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功劳是最大的,封公之后,实封1300户。

尉迟敬德立了这样大的功,不免就恃功自傲了起来,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尤其是文官,尉迟敬德就更看不上了,总觉得自己的功绩才是最大的。所以每次长孙无忌和房杜等人有什么过失,尉迟敬德就抓住不放,在上朝的时候争个没完没了,时间长了,尉迟敬德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

到了贞观三年,李世民就把尉迟敬德调离了京城,到了地方上任职,但即便如此,每次他进京还是改不了老毛病,还是以最高功臣自居,有一次,他回京参加李世民举办的宴席,等他到了宴会上,发现自己的位置之上首还有人,这让他很恼火,他自认没有人能比他功高了,遂骂骂咧咧了起来。

在他下首的李道宗就开口解释了一句,没想到还没有等到李道宗说完,尉迟敬德一拳头就打在了李道宗的眼睛上,所幸没有弄瞎,李世民知道后训斥了尉迟敬德一番,最后说:

“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无贻后悔!”

尉迟敬德自此稍微收敛了一点,但是有时候忘了还是会惹事,让李世民很为难,所以又有一次,李世民就敲打尉迟敬德,对他说:“人或言卿反,何也?”

尉迟敬德最听不得这样的话,说起对李世民的忠心,难道还有人胜过他吗?他站起来解释了一番,越说越激动,后来直接脱了上衣,露出了身上满满的疤痕,那都是战场上留下来的各种伤痕。

李世民赶忙流着泪说:“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李世民当然知道尉迟敬德不会做那样的事,否则他也不会直接这样对尉迟敬德说出来了,他不过是在敲打尉迟敬德,要收敛一点,不要居功自傲。

尉迟敬德虽然是个武将,但是并不蠢,知道自己犯了忌讳了,而且天下已定,他们这些武将的作用确实已经没有从前那般大了。李世民更需要的是治理天下的文臣,而武将就是等有战事了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自己应该低调低调再低调才是。

之后他在任上就尽心了很多,也不再拿着过去的那些功绩说事。639年,尉迟敬德回京,李世民召见尉迟敬德,两人之间有这样一番对话:

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李世民明明知道尉迟敬德有妻子,为什么还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呢?他的女儿自然不可能做妾,难道会让尉迟敬德把原配休了再娶公主?况且当时的尉迟敬德已经55岁,而李世民的女儿,适龄的早就都出嫁了,难道会让十来岁的刚刚及笄或者还未及笄的女儿嫁给尉迟敬德?

李世民过往在安排自己女儿的婚事的时候,考虑的大部分都是功臣之子,比如萧瑀的儿子、魏征的儿子、房玄龄的儿子、王珪的儿子、唐俭的儿子、柴绍的儿子等等,怎么也不会让她们嫁给比他们的父亲还要大不少的功臣的,尉迟敬德可比李世民还要大13岁。

其实李世民并没有真的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敬德,而是再次敲打尉迟敬德,让尉迟敬德安分守己,而尉迟敬德也赶紧表示自己不能抛弃共贫贱的妻子。尉迟敬德回去之后,就再也不敢生出任何居功自傲的心了,待人谦和有礼,不该自己说的话绝对不说,不该自己插手的事绝对不做。

四年后,59岁的尉迟敬德就赶紧上表乞骸骨,李世民自然乐见其成,赶紧准了尉迟敬德的请求,然后给了尉迟敬德一个从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并让尉迟敬德每个月上两次朝。从这以后,尉迟敬德就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除了每个月的两天上朝时间,他几乎不出门。

后来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他才出来劝谏李世民不要去,结果被李世民带到了辽东。等战事结束,尉迟敬德又躲在了家中,只在自己府中自娱自乐,不与外人交往,李世民和后来继位的李治对这样的尉迟敬德都很放心,658年,74岁的尉迟敬德去世,李治很是悲痛。

《旧唐书》记载:“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于昭陵。”

更多文章

  • 尉迟敬德妻子墓志出土,是名门之女,专家:她丈夫不应该是打铁匠

    历史解密编辑:金中心在海边标签:尉迟敬德,苏武,段志玄,李世民,秦叔宝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在大唐开国功臣中占据重要地位。《旧唐书》把他的传记放在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中,与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同列一卷。《新唐书》则把他的传记放在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中,与屈突通、张公瑾、秦叔宝、唐俭、段志玄同列一卷。但无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尉迟敬德的身世

  • 凌烟阁三位开国功臣:未必输给秦琼,与尉迟敬德单挑也有五成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琼,唐朝,李世民,凌烟阁,罗士信,程咬金,段志玄,尉迟敬德,黄易小说人物

    咱们今天聊的是正史而不是演义小说,因为按照演义小说的写法,秦琼秦叔宝的武功在隋唐英雄中连前十都排不进去,而李渊那个从未上阵杀敌儿子的李元霸,则成了隋唐第一条好汉,您说这事儿上哪说理去?秦琼在正史中的勇悍,那是有目共睹的,笔者在这里复述《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是对读者诸君的不尊敬:谁不知道秦琼是

  • 尉迟敬德怎么当上门神的?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秦琼,魏征,刘邦,门神

    每到春节,我们家家户户都有贴门神的习俗,用以辟邪驱灾纳福,传统门神,分别是尉迟敬德和秦琼这两位都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两位大将,尉迟敬德更是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救过李世民的性命。尉迟敬德勇冠三军,他武艺出众,跟随太宗立下了许多军功,使其心腹大将关于秦琼敬德变为门神的传说,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种是西游记所记

  • 我国古代72名将排行榜:李牧第15周亚夫第46,尉迟敬德第68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精品站标签:李牧,秦国,丞相,周勃,汉朝,周亚夫,尉迟敬德,春秋战国

    这是我国古代72名将排行榜:李牧第15,周亚夫第46,尉迟敬德第68。李牧,这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如果李牧不死,秦国真的很难攻破赵国。所以秦国用了反间计,将李牧害死。在这里也只是位居第15。周亚夫第46,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其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最后官至丞相。尉迟敬德第68,这是唐朝开国名将,“凌

  • 尉迟敬德大李世民12岁,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他,为何他还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建成,隋炀帝,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乱世年代永远不会缺少英雄好汉与人才,少年英才拥有过人的智慧与计谋,而猛将们则具备过硬的军事能力更是无可替代,一个国家需要无数栋梁之材来让社会发展更加迅速。不论何时都是先有国后有家,在遥远的封建时代之下古人的生存危机从未断过,不停发生的战乱让百姓们民不聊生,更有甚者还会因此令家人丧命。这些都是战乱为百

  • 尉迟敬德妻子的墓志出土,出身高贵,专家:她的丈夫绝不是打铁匠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尉迟敬德,苏武,段志玄,李世民,秦叔宝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在大唐开国功臣中占据重要地位。《旧唐书》把他的传记放在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中,与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同列一卷。《新唐书》则把他的传记放在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中,与屈突通、张公瑾、秦叔宝、唐俭、段志玄同列一卷。但无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尉迟敬德的身世

  • 尉迟敬德墓被发现,墓中发现一石碑,字迹清晰,字体苍劲挺拔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尉迟敬德,尉迟恭,李世民,石碑,墓志

    前言尉迟敬德,隋末唐初时期将领,唐朝开国名将,他算是当时众将领中一个比较了不起的人物了,他的了不起,不仅体现在他的文治武功上,更体现在他放荡不羁的气节上。而后人关于尉迟敬德改名,到底有哪些争议?尉迟敬德屡立战功尉迟敬德生于隋开皇五年,出生行伍,一生戎马,战功赫赫。他从军于高阳,后来以官军身份到处讨伐

  • 尉迟敬德喜欢争风吃醋,不是吃女人的醋,而是喜欢吃李世民的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尉迟恭,李渊,李道宗,李建成

    尉迟敬德在民间的声望不错,《西游记》有一个小段子,尉迟恭与秦琼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骚扰,让尉迟敬德成为道教传统门神。643年,唐太宗命人画24功臣图,供奉在凌烟阁,尉迟敬德名列第七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的家伙,居然是一个喜欢争风吃醋的人,只不过他不是吃女人的醋

  • 尉迟敬德的保命两招,有一招是跟秦琼学的,有一招被程咬金学会了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程咬金,尉迟敬德,秦琼,李世民,李道宗,李治

    受隋唐英雄系列小说和评书影响,我们对大唐开国名将“了解”最多的,可能就是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了。这个“了解”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为我们了解的隋唐英雄,可能跟正史记载的大唐开国名将有很大差异。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是不是粗犷豪放的草莽英雄?秦琼跟李世民是不是交情深厚?这些问题,史料都会给出与小说不同的答

  • 李世民为啥重用尉迟敬德而疏远秦琼?李渊的一句话,让人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世民,秦琼,李渊,尉迟敬德,窦建德

    纵观历史各个朝代,都曾出现不少的英雄豪杰,有道是“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改朝换代之际,就会有一群人,从民间脱颖而出,凭借着出众的智谋和武略,搅动天下风云。在隋唐时期,就有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一代猛将,随乱世而起,为大唐江山的建设劳苦功高。自李世民上位之后,也极为善待这些功臣。不过,原本对于大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