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迟敬德,让太宗李世民颜面扫地的男人,最终以“知错能改”善终

尉迟敬德,让太宗李世民颜面扫地的男人,最终以“知错能改”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多角镜头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2/15 5:43:43

在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有这样一个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有他,大破突厥的时候有他,讨伐辽中的时候也有他,可算是为李世民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正是这样一位生猛的将领,曾经一度让李世民颜面扫地,在众人面前不知所措,他就是唐朝的猛将、凌烟阁24功臣之一的尉迟敬德

那么是什么样的境况使得慰迟敬德让李世民颜面扫的呢?今天的故事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尉迟敬德是鲜卑族人,他在跟随李世民之前其实是刘武周阵营里边的人。后来在李世民击溃刘武周之后,尉迟敬德被俘虏。当李世民见到他的时候,得知他是刘武周帐下的一名猛将,便命人松开他的绑缚,对他说:“如果你愿意留下来帮我就留下,不愿意留下就回老家吧。”不难看出,李世民此举完全是出于“爱惜人才”的心理所做出的举动。

尉迟敬德虽然是一介莽夫,倒也是义波云天,他看到李世民如此的心胸,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最后甘心情愿的决定为李世民的效力。跟随李世民以后的尉迟敬德,那可谓是相当生猛无敌,拳打突厥敬老院、脚踢辽东后花园。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政权的时候,他也是一马当先立下不世之功。

介于尉迟敬德的多次救驾成功,加上前期为李唐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很快他就成了李世民的亲信。

在此期间,李世民为了怀念那些个曾经陪同他一起打江山功臣兄弟们,建立了举世瞩目的凌烟阁。(PS:可能用“怀念”二字不太妥当,毕竟还有些活着,但是也已经老年迟暮。)在这凌烟阁中供奉了24位开国功臣,作为一直跟随李世民的尉迟敬德自然也被列入其中。但是李世民当时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这次举措,给自己后来带来了被下属搞得颜面扫地的局面。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尉迟敬德作为驰骋沙场多年的一名老将,却有了一个小心眼的毛病,他喜欢与人一争高下,特别是和自己的同僚在一起,这样的情节显得更加突出。

李世民在建立林烟阁的时候,将尉迟敬德排在第七,这一点让尉迟敬德颇为不满,看看排在他前面的那些个“手下败将”,哪一个不是自己看不上的人物。按照当时的情况自己应该排在第1位才对。

从那以后,尉迟敬德经常在朝廷上莫名其妙的无端挑事儿,对那些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和事非要发发牢骚,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甚至对当朝宰相、皇亲国戚也是熟视无睹。

在一次太宗李世民宴请群臣的时候,作为功臣的尉迟敬德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出于工作职责,礼部的工作人员安排坐席位置自然不是随意排的,必然有地位高低的区分。地位高的坐在上首,低一级的便坐在上首相对低一点的下首。

然而此时的尉迟敬德又是一同抱怨,他认为普天之下除了李世民,应该没有谁有资格坐在他的上首。其实他并不知道,礼部已经照顾到他那动辄发怒的情绪照顾到他了,只是将一位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安排在他的上首。

即便如此,尉迟敬德还是不满意,当他走进宴会那一刻,看到他坐席的上首已经有人,而且不是李世民,便上去对哪人大声喝道“你有什么功劳要坐在我的上首?”话音刚落就开始对此人一通拳打脚踢。

要知道这位可是皇亲国戚李道中,他的父亲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兄弟,曾经和李渊一同东征西讨打下李唐江山,即便是李世民见到他都会要礼让三分 ,尉迟敬德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的举动,实在是让李世民颜面扫地。

此时宴会没有开始,就被尉迟敬德搞得如此不堪,李世民也是愤怒不已当即命令撤了宴席让众人散去,单独留下尉迟敬德,铁青的脸对他说道:“我读史书的时候得知汉高祖时期空城很少有善终的,当时我还没明白,但是今天看了你的言行举止,我也终于明白其中的含义了,你回家好好反省一下吧。”。

李世民在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们翻开汉朝的历史记载,不难发现,当时跟随汉高祖刘邦,出生入死的韩信彭越之流,确实对最最后都没有三中,要么就被迫自杀,要么就直接被斩杀的。很多都是觉得字体更高,盖主有些锋芒毕露的样子。

然而位置定的好在他,虽然骁勇善战,但并非无脑之人,回家一通师训之后。也有悟出了其他的道理,晚年时候在家基本闭门不出,享受的天伦之乐。的神仙一般的日子一直活到了74岁,这样的高手在当时已经是很难找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花甲之年的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张三说体育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李元吉,秦叔宝

    隋唐两代,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这两个时代,经济发达,政治、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影响力也居于世界前列,自古以来有隋唐盛世之称。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兴盛,在时代之交,朝代更迭之时,也出现社会动荡局面。时势造英雄,这一时期也涌现不少能人异士。隋唐之交,便有很多英雄人物,跟随秦王李世民,参与反隋的起义战

  • 李世民知道:秦琼程咬金没来玄武门,他们来了,尉迟敬德就会挨揍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琼,李世民,程咬金,玄武门,唐太宗,尉迟敬德,国防政策

    秦琼和程咬金可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绝对没有参加玄武门战斗,这是可以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找到确凿证据的。《旧唐书》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八,《新唐书》列传第四、列传第十四、列传第十五,《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都明确记载了建成元吉把秦琼必杀名单头一名,也记载了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发生

  • 如果李渊让秦琼站在太子一边李世民尉迟敬德能杀掉建成元吉吗?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李渊,秦琼,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迷雾重重,就连秦琼秦叔宝到底有没有参加,也成了一大谜案。据《新唐书》记载,秦琼是被太子李建成列为必杀名单头一名的,而在《旧唐书》的记载中,则是建成元吉要先杀尉迟敬德,并未把秦琼列为敌人。这时候我们不禁为唐高祖李渊惋惜:如果不是把秦琼摆错了位置,那么玄武门之变谁胜谁负真的难以预料,李渊也就不

  • 名将尉迟敬德的名字是“尉迟融”还是“尉迟恭”?专家:两个都是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尉迟敬德,尉迟恭,尉迟融,李世民,旧唐书,新唐书

    中国古代的名流贤达,一般都有名有字,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是也。我们读《三国演义》,里面的众多人物也都有名有字,人人的名和字都交待得清清楚楚,绝不混淆。但到了后世,有的人要么是名显,要么是字扬,后人往往只知其名,不知其字;又或只知其字,不知其名。举两个例子。比如名垂千古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

  • 玄武门之变前,秦琼程咬金先后受封国公,尉迟敬德为啥没有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秦琼,隋朝,程咬金,李世民,单雄信,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黄易小说人物

    要说历史上最相似的两个朝代,那就是汉朝和唐朝,强汉盛唐名不虚传: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服唐朝的就打到你服。而这两个朝代都继承了秦朝的军功制度,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众多好儿郎边关万里觅封侯。因为汉朝军功制度相对公平,我们知道常败将军是没办法跟卫青霍去病陈汤相比的,所以卫青霍去病都是万户侯,而李广一

  • 李渊知道答案:秦琼比尉迟敬德厉害,因何李世民更器重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渊,秦琼,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密,唐太宗,书法家

    隋朝末期,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唐王李渊带领众子女起兵造反,最终推翻了隋朝,建立了李唐江山。能够成功地夺下江山,除了儿子李世民的雄才伟略,也离不开猛将功臣的贡献。建国之后,李渊对这些功臣论功行赏,李世民政变之后也对他们多有照拂。但奇怪的是,同样都是朝廷栋梁的秦琼与尉迟敬德在李世民这里得到的待遇却完

  • 唐初名将尉迟敬德、程咬金的爵位能世袭,为何秦琼的却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尉迟敬德,程咬金,秦琼,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隋朝,唐朝

    这确实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同时期的开国功臣,只要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其子孙都能袭爵,但是秦琼却是一个例外,他的爵位并没有被传下去。而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在两唐书中并没有记载秦琼有没有后人。按理说,秦琼这样的大功臣,不可能没有娶妻,应该不至于没有子嗣。当然现在出土的墓志铭倒是记载了秦琼有一子名为秦

  • 唐朝第一猛将之位,尉迟敬德配得上吗?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秦琼,李密,猛将,李渊,唐朝,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尉迟敬德

    隋二世义宁二年,李渊起兵称王,拉开唐朝序幕。提起唐朝,必然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扩土,为盛唐打下坚实基础,在其多方治理下,逐渐呈现国泰民安之象。而伴随着李世民戎马一生的开国功臣们则在后世引起了广泛讨论,盖因李世民在长安城修建凌烟阁以此表彰开国功臣,史称“凌烟

  • 尉迟敬德和关羽一样情商低,如果不是碰到李世民,早就抄家问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日路十七号标签:关羽,李世民,尉迟敬德,孙权,诸葛亮,刘备

    正史上的关羽,和正史上的尉迟敬德,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关羽在万军阵中刺颜良于马下,尉迟敬德在万军阵中擒王琬而归。关于他们的勇猛,大家有口皆碑,我就不细说了。我今天重点来说一说关羽和尉迟敬德的情商,这二位爷虽然勇猛无比,但是情商实在是太低了。关羽傲气太盛,看不起士大夫,却对手下的小兵很好,这就是典型的傲

  • 门神为什么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李世民,秦琼,李建成,李元吉

    很多朋友都会在自己大院的门上挂一幅门神的头像。如果稍微仔细看过这个门神头像的,有不少地方的门神头像是两个人并排站,也就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门神为什么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呢?今天咱们就来讲一讲这个问题:门神背后,或许是一个朝代的无奈和被隐藏的历史真相。门神为什么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呢?一般的说法,可能是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