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药王孙思邈认为医学是一门救人的学问,医生更是一个救人的职业,如果不把病患视为至亲,那么何以会竭尽全力地去进行救治而心底无私呢?这是何等的医德啊!
药王孙思邈是唐代医学家,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自幼天资聪明,7岁认识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但从小身体孱弱,天天寻医问药,家底都被掏空了,因而立志学医。他一生都在钻研医术,隋开皇元年(581年),他便移居在太白山中,自己采药,试药,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在一生的钻研下,他编写出了《千金要方》,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而取名千金。
药王孙思邈不仅精通医术,还擅长养生之术,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教的养生思想的养生理论加以结合,提出了许多养生法,正因为如此,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关于药王孙思邈的年龄一直颇有争议,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孙思邈出生于隋文帝元年辛丑(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682年),享年101岁。不过根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询之乡里,咸云数百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百岁人矣,他的年龄应该为120岁。
但在《北史》、《周书》当中的记载推测药王孙思邈的年龄是141岁,其中有记载:孙氏自云“开皇辛酉岁生(541年)”,还有根据《医仙妙应孙真人传》的说法来看,药王孙思邈的年龄为165岁,这更加不可思议,至于他到底是多少岁,目前公认为141岁。药王孙思邈在收集民间药方时,最怕遇到一种药方,他曾呼吁世人,甚至在临终前叮嘱弟子“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他说的这张药方就是五石散,五石散又叫寒食散,这种药方源起秦汉时期,汉武帝想要长生不老,让术士给他炼丹,他们将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放在一起提炼,因此得名五石。不过秦汉时期五石散并不流行,三国魏时何晏算是服用五石散的“始祖”,他服用之后,感觉到体力增强,顿时神明开朗,在他的推动下,五石散开始大面积的流传起来,虽然历朝历代对五石散配方记载不一,但药性都是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还会产生幻觉。
孙思邈在接触到这张药方时,就知道五石散是一种毒品,人一旦服用,就会上瘾,而且身体会积攒毒素,久而久之,不仅性情大变,还会因为毒素一命呜呼,皇甫谧就因为服用五石散而变成了残疾,五石散自魏晋至唐,历五六百年未中断。
所以孙思邈一直都在呼呼焚毁这五石散的药方,万万不能流入民间。读完了文章的你,你一定有什么感想渴望表达,那就快快发表留言吧。喜欢娱乐八卦的你,不要忘记点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