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故事:孙思邈救三龙

民间故事:孙思邈救三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七分灵异 访问量:896 更新时间:2024/1/17 11:10:32

以下故事,出自五代时期杜光庭传奇故事《神仙感遇传》,翻译时稍有改动。

在嵩山白鹊谷,有得道高僧释玄照修行。释玄照操行甚高,在当时和尚中算是第一。

常为众人讲解《法华经》,前后已经讲解了一千多遍,从不觉得枯燥辛苦,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够感悟,能够修行,能够活得更好。

由于释玄照讲解很好,所以他虽然住在深山里,但每次讲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前来,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也不管山路艰险,人们都愿意来。

在听众之中,有三个老头儿,眉胡须都白了,看相貌也很奇特,不像是普通人,甚至不太像人。但三位老头儿每次听释玄照讲经时,都很虔诚,从不缺席。慢慢地,释玄照也注意到了他们。

有一天早晨,三个老头儿找到释玄照,施礼后说:长老,实不相瞒,弟子等三人其实是龙。我们平时要做事情,其实也很辛苦,已经活了几千年。这些年常常来听长老的讲座,觉得收获很大,总想报答一下,但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长老有什么要帮忙的吗?弟子愿意效力。

释玄照想了一会儿,说道:现在,国内大旱,以至于饥荒不断,很多人挨饿甚至饿死。如果可以,希望你们能多下点雨,拯救天下生灵。这件事,就是贫道近来的心愿。

三个老头儿沉吟半晌,说:行云布雨,这对我们龙来说,确实只是小事。

但是,下雨之事需要天帝的命令,我们若是私自下雨,一定会被天帝惩罚,而身为首领,我们会被罚得更严重。我们想了一个计策,应该可行,只是不知道长老能不能做到?

释玄照问:是什么计策?你们说说看。

三个龙王说:少室山的孙思邈处士,是一位德高望重之辈,如果我们下了雨,被天帝惩罚,他能够救我们。只要他愿意救我们,我们马上就可以布云行雨。

释玄照不太懂,问道:贫道知道孙思邈处士在少室山,但是不知道他有什么事迹,他又怎么能够救你呢?

三个龙王说:孙公的仁义,真可谓天高地阔,不可斗量,怎么计算也算不出来。他著有《千金翼方》,不但救了现世很多人,还有利于后世百代。他的名字,天帝帝宫中已经记录,以后也会成为地位很高的大神仙。如果他能够为我们说几句好话,我们就不会被惩罚了。但是,长老得先和他约定好,得到他的允诺后,我们立马下雨。

释玄照听说后,点了点头,答应了三龙。

他亲自到了少室山,找到孙思邈,施礼很恭敬,态度也很诚恳,坐下许久后,他才说:孙处士,你有大仁大义之心,又肯救济万民,实为黎民之幸。现在,天下大旱,寸苗不生,百姓饥苦,以至于易子而食。你的仁心,现在也可以用了,只要你开恩,就能救天下黎民。

孙思邈有些纳闷,说:我没什么用啊,现在又在山野之中,有什么功力能去救世间百姓呢?若我能帮忙,我肯定会尽力。

释玄照听他这么说,心里很高兴,说:贫道昨天遇到三条龙,让他们行雨。他们都说,行雨可以,但是会被天帝惩罚,严重的话会被斩首。处士你有大公德于人们,天帝那里已经有你的名字,你成仙后地位也会很高,只要你肯天帝求情,天帝就会饶恕他们。如此一来,既能够救万民于水火,也能够免三龙之罪责,不是很好吗?希望处士你能够帮忙。

孙思邈笑着说:原来是这样,放心,只要可以帮忙,我不会吝啬出手的。

释玄照又交待孙思邈:三龙行雨之后,为了避罪,会躲在处士山后面的大沼泽中。到时候,会有异人来捉他们,处士要好好说话,用道理服人,让那人放了三龙,三条龙也就不会被斩首了。

孙思邈听完后,点头答应了。

释玄照回去后,跟三个龙王说了他和孙思邈的约定,三个龙王放心了。于是一天一夜的时间,三龙千里下雨,所有干旱地区都得到了足够的雨水,人们个个欢呼雀跃。

三个龙王下了雨之后,躲在了在孙思邈山后的大沼泽之中。释玄照也去找孙思邈,一方面是看看三个龙王怎么样,一方面也准备感谢孙思邈。两人说话的时候,来了一个人,容貌特异,不像人类,他径直走到山后的沼泽岸边,嘴里叽里咕噜,似乎在骂人。很快,这个人用手一指,沼泽结冰。

不一会儿,有三个水獭,两个灰色一个白色,从沼泽中冰块下出来。这个人从身上拿出一条又长又粗的红色绳子,然后把三个水獭都系住了,然后就准备带着水獭离开。

此时,孙思邈来了,他把那个人喊到跟前,说:这三个东西犯下的过错,确实很大很严重,即便是斩头,也不足以赎他们的罪孽。但是,这其实不能怪它们,因为昨天虽然是他们行雨,但其实都是我的意思,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希望您不要生气,也希望您能够放过他们,并告诉天帝,一切是我指使,和他们无关,希望能够饶恕他们。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这个奇怪的人听到后,什么也没说,对着孙思邈略微施礼,然后解开三个水獭身上的红绳,飘然而去。

那个人走远了之后,三个水獭又变成了三个老头儿,对孙思邈磕头道谢,还说一定要报答孙思邈。孙思邈说:我在这山谷之中,不需要什么,你们就不用报答我了。三个老头儿又对释玄照表示感谢,也说要感谢释玄照。(三个老头本是龙王,变成水獭躲在沼泽中,他们不是水獭成精)

释玄照说:寺庙前面的山路,都是荆棘,不方便人们行走,能不能帮我把山路处理一下?三个老头儿说:些许小事,很容易做到。但是,处理山路的时候可能有风雷,你们不要害怕就行。

当天晚上,雷霆震击,听起来十分吓人。第二天早晨,大雾散去的时候,寺庙前面的几里山路已经平坦光滑,一直到山下。三个老头儿来了之后,对着释玄照和孙思邈点头道谢,随后便不知去处。

更多文章

  •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 梳发明目、搓脚控血压, 看完请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国强谈资讯标签:思邈,孙思邈,养生,收藏,王孙,西医,养生十三法,医学家

    祖国传统医学是值得我们敬而有家的。虽然西医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把西医病机与病理理论与传统中医理论相比较就会发现,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学始祖们对某些病症就已经有了与现代医学研究较相一致的认识。中国传统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一重要部分。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逐渐

  • 孙思邈著《千金方》的神奇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方外的山标签:僧人,仙方,修道,西域,孙思邈,千金方,医学家

    孙思邈曾经在钟南山隐居修行,与当时的宣律和尚经常来往,两人常在一起交流修行的事。在这期间,当时的人们遇到了一场大旱,生活苦不堪言。有一个西域的僧人向朝廷自荐说能求雨,获得允许后,这个西域僧人就在昆明池设坛举行祈雨仪式,仪式举行了七天,昆明池的水下降了有几尺深。有一天夜里,宣律和尚的住处突然来了个老人

  • 孙思邈《千金方》一方剂,调理阴阳虚亏,即滋阴,又补阳,

    历史解密编辑:进击二次元漫画标签:滋阴,人参,陈皮,茯苓,脾胃,千金方,孙思邈,医学家

    大家好,我是中医小药想要寿命长,全靠调阴阳,如果说你经常的出现头晕耳鸣,记性差,白天精神不振,晚上睡不着觉,没走几步路或者上下个楼梯腰腿就特别的没劲,发软,都要坐下来去歇一歇,晚上睡觉还总是出虚汗还有的人则是出现了排尿问题,也就是尿频,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不断的往厕所跑,小便特别的清长,平时还很怕

  • 敬葛堂:中医传奇 “药王” 孙思邈

    历史解密编辑:肖克喜欢吃美食标签:药王,养生,扁鹊,中医,孙思邈,千金方,敬葛堂,医学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敬葛堂:中医传奇 | “药王” 孙思邈“药王”孙思邈 “药王”的名称来自佛经。有个药王菩萨慈悲为怀,擅长施用良药,救治众生病苦。后来老百姓就把精于方药、救人疾苦的神农、扁鹊、孙思邈等人称为“药王”。现在就来讲讲药王孙思邈。孙思邈是陕西省耀县人,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据说他活了100多岁,人们都

  • 李世民重病求医,孙思邈:冠袍给我,妻妾给我,李唐天下给我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秦王,皇帝,画家,李世民,孙十常,李唐天,唐高祖,孙思邈,医学家,李唐(宋朝)

    公元618年,李世民在军营中突然一病不起,找来许多郎中大夫过来诊治,均无好转。满营将士都极为担心,孙思邈听闻后,来到军营为其诊病,号脉之后,他看着李世民说道:“此病可医,但我想要殿下几样东西。”李世民问道:“是哪几样东西?”“我想要殿下的的冠袍、殿下的妻妾和李唐天下。”闻听此言,李世民已是怒火中烧,

  •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晚年为何告诫后人一定要毁了“五石散”?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孙思邈,五石散,张仲景,皇甫谧,药方,备急千金要方,神医,医学家

    魏晋时期是很多人怀念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真名士自风流,他们畅所欲言,他们放浪形骸,竹林七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魏晋名士喜欢两样东西:清谈和五石散。说到五石散,它和近代的鸦片性质相似,都曾是药品,但是配方经过改良之后变成了能让人上瘾的毒品。五石散,顾名思义,由五石构成,据传五石散是张仲景发明的药方

  • 药王孙思邈秘传良方,专治“诸虚百损、脾肾阳虚”,尤其适合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全方,诸虚百,菟丝子,山药丸,孙思邈,医学家,脾肾阳虚

    在中医界,几乎都知道脾和肾的重要作用,毕竟一个是“先天之本”,另一个是“后天之本”。如果先天之本虚弱,就要补肾;如果后天之本虚弱,就要健脾。如果脾肾两虚呢?自然是需要脾肾双补。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不少人有脾肾两虚的状况,比如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肠道失调、小便不利、夜尿频多、肢体浮肿,而且自己对镜

  • 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梗、心衰,药王孙思邈:这个方,心可安

    历史解密编辑:神希园标签:心肌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治疗

    中医的一个经典名方,运用得当,有“起死回生”的力量,清代名医汪昂对它如此评价,“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可见这个方剂的实力,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生脉散。但它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关于它的最早出处,主要争议在于,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学启源》和《内外伤辨惑论》这四种主要源流说法。对

  • 药王孙思邈六字养生诀,每天练一练,补肝气祛湿热,肝气足身体好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小便,肝胆,虚症,面赤,脉象,孙思邈,医学家

    药王孙思邈六字诀—“嘘”字功是养肝胆的保健功法,常练习可以保证肝胆气足,功能正常,抵制湿热袭身。前段时间有个女孩来找我看病,告诉我她有一件很难为情的事一一她觉得自己的小便赤黄气味骚臭。她觉得一个女孩子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求我给她治疗。给她诊治时,发现她面赤唇红,舌质红,少津,脉象滑数。问二便有

  • 药王孙思邈的13条养生秘笈(简单,实用!)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穴位,药王,孙思邈,唐高宗,医学家,千金要方,养生秘笈

    在1341年前的今天,682年3月29日唐代著名药王孙思邈去世。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