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钟绍京小楷《三弥底部论》(疑)

钟绍京小楷《三弥底部论》(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之海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3/12/8 22:25:22

钟绍京(659年-746年),江西兴国人,江南第一宰相。系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

此卷尾跋很有意思,澍、蔡之定鉴为钟绍京真迹,翁方纲、端方鉴为非钟书。仲易题签《唐人书三弥底部论》庚辰岁暮得于蒋氏密均楼。

▼钟绍京小楷三弥底部论(疑)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王澍楷书题跋:此书比之灵飞秀润则同,而雄姿逸态又别一风格,自当为钟可大也......

▼蔡之定、吴荣光、张芾书法题跋

▼翁方纲84岁行书题跋:此条以为唐经生书自是定说,则此跋谓当是钟书者未可为据也......

▼端方题记

—版权声明—

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更多文章

  • 敦煌出土《道德经》墨迹真品,为存世孤本,这字比钟绍京《灵飞经》更有韵味!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小楷,敦煌,道德经,灵飞经,钟绍京,褚遂良,书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哲学思想碰撞出火花,孔、孟、老、庄为首的儒、道两家最能引起人们的讨论。相比于仁义、入世的儒家,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更受现代人欢迎,特别是老子的《道德经》,几乎成了修行的必读书目。老祖宗的智慧总是令人叹服,《道德经》蕴含的哲理不论过去多少年都不过时。国人奉为圭臬,外国人也赞叹不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唐.钟绍京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钟繇,楷书,绘画,钟绍京,褚遂良,王献之,王羲之,赵孟頫,书法家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虔州赣县(今江西兴国)人。唐朝宰相、书法家,三国时魏国太傅钟繇第17代世孙。1923年《至德堂会稽钟氏宗谱》钟绍京最初因擅长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后随唐玄宗取得帝位,官至中书

  • 它从6万卷唐楷中胜出,把欧阳询、钟绍京比了下去,这字看一眼都是享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唐楷,小楷,隶书,欧阳询,钟绍京,褚遂良,书法家

    我们一般认为,楷书是非常考验书法家功力的字体,能写出一手好楷,比“花里胡哨”说再多更有说服力。小楷因为字体小还要点画清晰,“劝退了”很多人。从钟繇、王羲之开始,小楷得到发展,唐代时逐渐成熟,虞世南、褚遂良、钟绍京都是一代名家。这些人还能在书法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有的人却埋没于 历史尘埃中。1900

  • 唐代书法高人辈出,无名氏这件小楷,堪比钟绍京,后人难望其项背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小楷,楷书,名家,欧阳询,颜平原,钟绍京,书法家,唐代书法,书法作品

    唐代书法的辉煌想必大家早有耳闻,楷书“四大家”除了赵子昂是元朝人,剩下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皆生活于大唐;两代“草圣”张旭、怀素,也是大唐气象的代言人;岛国日本的书法名家空海也是来唐时学成笔法的。不夸张的说,有唐一代名家,个个都能称为“百代之师”。能留下姓名书法家自然是在当时就已名冠天下,而有一批

  • 赵孟頫不愧是一代“书圣”,这件小楷超越钟绍京,可与“二王”抗衡!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书法作品,钟绍京,小楷,书法家,王羲之,老子道德经,赵子昂,赵孟頫

    熟悉小楷的朋友知道,钟繇、王羲之是开创法度的“祖师级”人物,钟绍京的《灵飞经》被称为“第一小楷”,后世赵子昂、文徵明、王宠等人也都是小楷圣手。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赵子昂在小楷上的成就到底有多高,只是当成他诸多技艺中的一项而已。董其昌称赵子昂是“元人冠冕”,诗文书画的全才,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王羲之去世后

  • 唐代人人都是书法家?看看无名氏写的小楷,笔笔精妙,堪比钟绍京、文徵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小楷,名家,文徵明,书法家,钟绍京,书法作品

    唐代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极为强盛的一大政权,尤其是在统治前期,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直到今天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力的强盛也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尤其是在书法上的成就,唐代几乎傲视之后所有中原王朝。唐代书坛名家辈出,从欧褚薛虞到颜柳李孙,个个都

  • 唐人诡异录:邢真人断言宰相房琯葬身鲙鱼

    历史解密编辑:黔府历史笔记标签:宰相,古松,古刹,邢真人,唐玄宗,唐人诡异录

    黔府历史笔记/文唐玄宗开元中期,宰相房琯在卢氏县任县令。一日,邢真人和璞从泰山游历至卢氏,房琯素来知晓这是一位游走世间的奇人,于是热忱招待、虚心礼敬。相交数日,二人均因才华互相吸引,十分友好。大致旬月之后的一天,二人相搀闲游在乡间,仆从见交谈畅酣便知趣地保持恰当的距离。几人游玩之间不觉路程,竟走出数

  • 唐朝宰相房琯,为何看见“龟兹板”后,会叹息自己的死期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陈玲谈科技标签:唐玄宗,宰相,唐肃宗,龟兹板,唐朝,长安

    唐朝广德元年,房琯奉旨进京。途经紫极宫时,他发现工匠们正在加工“龟兹板”,顿时汗毛倒立。当晚有人宴请房琯,面对丰盛的鱼宴,他长叹:邢先生真是神人,请用龟兹板为我做一副棺木吧。房琯是唐玄宗时期的官员,此人做县令时,总能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一旦升官后,就立刻表现得力不从心。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房琯竟然

  • 《千家诗》159《罢相作》李适之 |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适,李适之,罢相作,李林甫,千家诗,宰相

    罢相作【唐】李适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译文我刚刚让贤辞掉了左相,爱酒如命正好畅饮举杯。想问问昔日盈门的宾客,今天会有几个还肯前来?注释⑴罢相:罢免宰相官职。⑵避贤:避位让贤,辞去相位给贤者担任。李适之天宝元年任左相,后遭李林甫算计,失去相位。⑶乐圣:指爱好喝酒。《三国志·

  • 谁能当宰相?牛仙客事件间接导致盛世结束,唐玄宗败走四川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唐玄宗,牛仙客,宰相,张九龄,李林甫,安禄山

    唐玄宗是个聪明君主,张九龄是个公认的贤相。他们之间,爆发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直接的结果是张九龄罢相,间接的结果是开元、天宝的盛世结束,唐玄宗败走四川。当时,唐玄宗发现了一个贤臣牛仙客。他是一个由典吏出身的凉州都督,为人俭朴谨慎,在任上节财省费。后来接替他的人,发现凉州府库内积下了数以万计的钱财,各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