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先问一个问题:癸卯年的开始,是大年初一还是立春?
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年初一。——至于认为从元旦就开始的人,呵呵。
这里牵扯一个问题,生肖是按立春为界,还是按农历正月初一划分,那个才是新年的岁首。
历史上从夏商周岁首都不一样,到了汉代,岁首一直确定为夏历正月初一。
民国公历和农历并存,不再立正朔,这样岁首就是大年初一。从官方的干支纪年里,正月初一以前是上一年,比如壬寅年,而到了正月初一,就是癸卯年。
但是有个问题:国人有算八字的传统,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天的开始。
《群芳谱》: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这一天,才是新一年的开始,是岁首。比如今天立春,才能算癸卯年的开始。
所以也就有一种说法:立春大如年。
看看,官方和民间的算法还是有些许区别,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的说法错误。
再来说罗隐的这首诗,其实也没啥好说的。
立春到了,树木发芽,大雁飞翔,鱼儿破冰,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呀。
第一句数字其实那年的立春刚好是大年初七,大年初七是人日,所以他干脆这样说了。
罗隐的诗还是蛮有味道的,如果你家里有小孩,给他讲这首诗时候,带他出去转转,看看树木发芽了没有,看看大雁在空中飞了没有,看看鱼儿破冰了没有。
很多地方都有“咬春”的习俗,我家里还有一饼菜疙瘩,这就算是备齐了,你也来一口?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