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识薛家(四十)薛刚历史原型不仅有薛嵩,也有徐懋功之孙徐敬业

重识薛家(四十)薛刚历史原型不仅有薛嵩,也有徐懋功之孙徐敬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2794 更新时间:2024/3/7 14:20:45

薛刚反唐的故事是薛家将系列小说的后续,是以薛刚反唐拥护庐陵王李显为主题的故事创作。这个故事既采纳了当时唐朝时期的一些历史典故元素,又在神话基础上进行了发挥,算是比较好的薛家将续篇。因此这段故事在中国民间也非常受欢迎,在评书、戏剧、影视剧等各个领域都有改编著作。解析这个故事的组成,我们可以看到薛刚的身上反映出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一个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另一位是徐懋功的孙子徐敬业。这两位都是历史上有过反唐经历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串在一起,成为薛刚反唐的原型。

薛刚反唐的故事主角是薛丁山樊梨花的儿子薛刚,从小喜欢惹是生非。由于在元宵节上打死太子,吓死唐高宗李治,所以被武则天满门抄斩,只有他一人逃脱。薛刚逃到西凉后借得大军攻打唐朝,扶持庐陵王李显为皇帝,竖起大旗讨伐武则天。故事的情节非常精彩,也集合很很多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历史元素,其中薛刚的身上最为典型。一般认为薛刚的历史原型是薛嵩,因为薛嵩作为薛仁贵的孙子,薛讷(薛丁山的原型)的侄子,的确有反唐的经历。所以结合这样的历史事实,可以把薛嵩认定为薛刚的原型。

从历史记载来看,薛嵩并不是薛丁山的原型薛讷的儿子,而是薛讷的弟弟薛楚玉的儿子。因为武则天的扶持,薛家逐渐在唐朝崛起,成为军界的重要新贵之一。除了名震天下的薛讷以外,他的弟弟薛楚玉也因功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从当时薛家的地位来看,在军队中是非常显赫的。薛讷掌管京城的北衙禁军,薛楚玉掌管范阳军政事务,权位非常之显赫。在唐朝军界,一个家族同时在皇城禁军和地方节度上有如此大的权势,是非常罕见的。这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薛家的器重,赋予了薛家超规格的权力。

薛嵩作为范阳节度使薛楚玉的儿子,从小就臂力过人,擅长骑射,是薛家子孙后代中最为善战的一个。薛楚玉去世后,薛家作为范阳老牌军事贵族,在当地的军队中有很大的势力。后来继任的范阳节度使史思明与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唐朝陷入国家崩溃的危机中。薛嵩带领薛家的军队加入了史思明的部队,随同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作战成为叛军的一份子。所以历史学者们把薛嵩作为薛刚的原型,因为他们都有反唐的经历。虽然反唐的原因不一样,但叛乱的共同点算是同样的元素。

实际上薛嵩反唐并不是薛刚那种扶持李唐皇族,具有一定政治正统性的叛乱,而是为了维持薛家这个军事贵族的利益。从历史根源上看,"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的北方藩镇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向中原和关中贵族发动的战争。而这些北方藩镇背后有着庞大的军事贵族将门世家,薛家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而叛乱的带头人安禄山和史思明,只是这些军事贵族将门的代言人而已。所以从反叛唐朝的动机上看,薛嵩是真正的造反,而薛刚是反武则天,扶持李唐皇族,两者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薛嵩反唐的结果对薛家来讲还是不错的,却为后来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史朝义兵败自杀。薛嵩作为史朝义的大将,率领率领相、卫、洺、邢的四州军民归顺朝廷,被拜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仆射、御史大夫、昭义军节度使,册封为平阳郡王。可以说薛家成为这场叛乱中获益最为丰厚的军事贵族之一,而这些军事贵族势力的增强为后唐朝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从这个角度上看,薛家将最终发展成为了国家灭亡的重要祸患之一,背离了武则天和李治大力扶持薛仁贵父子的初衷。

从反武则天和扶持庐陵王李显的角度看,薛刚反唐取材于徐敬业的元素很多。徐敬业是英国公李勣的孙子,由于父亲早死,他直接继承了李勣的爵位成为英国公。作为唐朝的开国元勋家族,李勣又是唐朝开国名将中仅次于卫国公李靖的,所以在朝中影响力很大。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来被赐姓为李,由回避李世民的名字,所以史书上都称李勣,而民间小说则称为徐懋功。徐敬业最早叫做李敬业,他反唐后被武则天废除赐姓,所以改回徐姓。而徐敬业反唐打起的便是扶持庐陵王李显,反对武则天的额大旗,这与小说中薛刚反唐的套路一样。

徐敬业反唐根本原因还是武则天上台后导致朝中两派内斗的结果,徐敬业在内斗中被贬出京城,所以召集旧部发动叛乱,意图以庐陵王李显的名义夺回皇权。在唐高宗李治时期,英国公府并不参与朝中政治斗争,处于中立的地位。这是李勣老谋深算的选择,也让家族在这个过程中左右逢源。李勣去世后,徐敬业继承家族爵位,却与门阀贵族走得很近。他们之间的利益链交换,使得英国公府逐渐站到了武则天的对立面。与他交往的人中很不是章怀太子李贤的旧人,就是关陇贵族门阀的子弟,这些都是武则天全力镇压的对象。

由于受到政治斗争的牵连,徐敬业被贬出京城,对武则天心怀怨恨。于是在同样被贬出京的其它门阀贵族的怂恿下,召集李勣旧部举起了反唐大旗。实际上这才是这些门阀贵族拉拢徐敬业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英国公府在唐朝军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具备发动军事叛乱的能力。而徐敬业在这方面完全没有自知之明,被人当作傀儡和工具使用,差点害得家族全灭。实际上徐家人中大部分都反对这个叛乱,其中以徐敬业的叔父李思文最为激烈。他不仅率兵阻挡徐敬业的叛乱,还向武则天同胞消息,以此保全了徐氏家族。

徐敬业起兵造反,只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小浪花而已,根本无法动摇其统治地位。但是这个事情却受到民间百姓的追捧,于是诞生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除了薛刚反唐的故事外,骆宾王起草《为李敬业讨武曌檄》的典故,清朝小说《镜花缘》,都是以这个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古代的民间百姓虽然读书识字不多,却也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了解了部分古代历史,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质和辨别能力。这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给中国人带来的福利,只是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无法得到其中的宝贵财富罢了。

更多文章

  • 徐敬业是个悲剧人物,可他在唐朝的历史上,却起到了不一般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唐朝,皇帝,太宗,李治,徐敬业,唐王朝,女皇武则天

    唐朝著名谋臣徐茂公,曾经试图杀死自己的孙子徐敬业,最终却因故改变想法留下他一条性命。至于徐茂公为何会这样做?其实与他本人知晓“相关定律”有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 武则天当皇太后时,徐敬业和骆宾王叛乱,真的是为匡复社稷吗?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武则天,徐敬业,骆宾王,中宗,李敬业

    从皇后到皇太后,武则天的地位更高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高宗在世时,她参预朝政,遇事尚可与皇帝商量,只要处理称旨,她就感到惬意;现在一切重要政务都要由她亲自决定。不过这在她看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最使她担心的,是她的政敌正在汇集力量,窥视方向,等待时机。他们对中宗被废,睿宗无权和武则天的临朝称制极为

  • 爷爷徐茂公为何要烧死徐敬业?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徐敬业,王世充,骆宾王,诸葛亮,武则天,李密

    文:唐风宋月(读史专栏作家)徐敬业,徐懋公(小说中的徐茂公)的孙子。从小跟着徐懋公南征北战,勇冠三军。其实准确来说,徐敬业不是徐懋公孙子,而是侄孙。徐懋公有个小弟弟,名叫徐感,十五岁那年跟着徐懋公在瓦岗山混,李密战败被王世充抓住了。王世充让他给他哥写信,让徐懋公也来投降,但是徐感拒绝了。我哥也是节义

  • 唐代契丹将领李楷固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钦点历史标签:辽朝,唐朝,唐代,李楷固,契丹人

    唐代契丹将领李楷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智慧。李楷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家世考述李楷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将领之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异常复杂。在他的早年,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期,内部政治混乱,外部还要面临辽东、西域等地区的不断叛乱。李楷固

  • 狄仁杰一句话挽救了六十年后的大唐李楷固的女婿居然叫李楷洛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南唐,唐朝,狄仁杰,李光弼,郭子仪,武则天,张柬之,李楷固,李楷洛

    狄仁杰被传说演义成神探,但并没有人说他能掐会算——其实诸葛亮刘伯温也不会算卦,如果有人说他们会算卦,那是对他们的侮辱。 就是这个不会算卦的狄仁杰,不但埋下棋子,还能在自己死后用棋子(张柬之等人)推倒了武则天,恢复了李唐江山,更主要的是,他一句话救了一个人,而六十年后,这句话还挽救了大唐江山,要不然

  • 李楷固归唐事件的因由:除了狄仁杰劝谏,还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小可哎呀标签:李楷,狄仁杰,武则天,突厥

    李楷固归唐事件的因由:除了狄仁杰劝谏,还因为什么?浪子聊诗2022-08-3117:30河南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李楷固,作为唐朝著名蕃将曾先后参与了七世纪后期的契丹“营州之乱”和投诚唐朝后的助唐清剿契丹、靺鞨的叛乱余众,累军功,官至左右钤卫大将军,赐爵燕国公。(一)李楷固对抗唐朝李楷固入唐为将的过程是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萧至忠(雪神、风神救百兽)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萧至忠,黄冠,景云,群兽

    萧至忠唐中书令萧至忠,景云元年做晋州刺史,想在腊八那天上山打猎,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头一天,有个樵夫在霍山上砍柴,突然得了病回不来,没办法当晚住在岩洞里,痛苦呻吟不能入睡。到了半夜,听到有人说话,他以为是强盗来了。就匍匐在树林中藏了起来。当时,月亮非常明亮,他看到一个人非常高大,身高能有一丈,鼻子上长

  • 《千家诗》153 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贺知章,题袁氏别业,林泉,千家诗,诗人

    题袁氏别业【唐】贺知章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译文别墅主人和我没有见过面,偶来坐坐赏那林木和石泉。主人哪,不要发愁去买酒,口袋鼓囊囊,不缺打酒钱。注释⑴别业:本宅外另建的园林游戏处所,即别墅、别馆。[11]⑵林泉:树林和山泉。⑶谩:原意是欺骗,这里指担心。⑷囊:口袋创作背景自

  • 为什么贺知章说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白,杜甫,玄宗,唐朝,贺知章,郭子仪,蜀道难,唐代宗,艺术家,玉真公主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称:“。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贺知章如此欣赏”蜀道难“,因没带酒钱,遂兴奋地解下衣之带上幻速金龟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之诗歌潇洒状语从句:之出尘风采令贺知章惊

  • 被林木山泉吸引的贺知章|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酒钱,诗人,唐朝,贺知章,好诗词,林木山泉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即兴而作的记游诗,一日贺知章外出游赏,见到袁氏别墅风景优美,虽与袁氏不相识,他还是进去游览赏玩。贺知章随性洒脱,既然留下来了怎能不畅快痛饮,好在这次带了酒钱,以免再出现金龟换酒的尴尬之事。全诗不仅清新脱俗,就连贺知章豁达豪放的形象也呼之欲出,别有一番风味。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