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家诗》162《答李浣》韦应物

《千家诗》162《答李浣》韦应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3/12/22 2:10:26

答李浣

【唐】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译文

在林子里看过一段穷究天人的《周易》之后,悠闲地来到溪边与鸥鸟相对。

自古以来楚地就是词人墨客最多的地方,但是谁跟你最投契呢?

注释

1、李浣(huàn):诗人朋友,在楚地为官任满返回,曾写诗赠韦应物,所以韦应物写此诗酬答。

2、易:《周易》,又称《易》《易经》。

3、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名,在今湖北一带。饶:多。词客:诗人。

4、最往来:来往最多。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以简淡平和的语气与朋友聊家常,关心着对方的近况。前两句是对朋友个人生活的设想,后两句是问,问李浣在楚地和哪些诗人来往得最密切、最为合意。这说的虽然是生活中的琐事,但淡淡几笔,却写出了朋友之间的亲切感情。

李浣是诗人担任洛阳丞时的同事,李浣于代宗永泰元年(765)担任洛阳主簿。韦应物还在《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一诗中写道:“吏局劳佳士,宾筵得上才。终朝狎文墨,高兴共徘徊。”可见他们相处甚欢。后因韦应物秉公执法,得罪了军队官兵,被告了一状,于是于永泰二年(766)罢官闲居,李浣也受牵连丢掉了官职,到楚地隐居。他给韦应物写了一首诗,韦应物写《答李浣三首》作为回应,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诗的前两句谈自己的情况。刚刚在树林中读了《易》,接着又来到溪水边观赏那里的鸥鸟。一个“闲”字说明他真是无官一身轻。《易》虽为卜筮之书,实际上也是一部哲学著作,主要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话来说,就是“《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易》包众理,事事可通”。可见诗人闲下来以后,还在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后两句是询问李浣的情况:楚地的诗人很多,你与谁来往最密切呢?一提到“楚”,人们就会想到湖南湖北地区。其实楚国在灭亡前的首都是“郢都”,也即寿春(今安徽寿县),其势力范围包括江苏中部地区。这里当指楚州(今江苏淮安楚州)。因为《答李浣三首》的第一首说:“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可见李浣的诗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寄到洛阳的。“饶”是多的意思,楚国确实出现过许多词赋家,如屈原、宋玉等。

我们要注意到诗中所竭力表现出来的闲适生活与心情,是为了宽慰李浣,也是为了宽慰自己。真的心平气和,哪里都可以读《易》,又何必刻意到林中去读呢?如果在书房里读不进去,那么到林中就更读不进去了。再说诗中提到“楚俗饶词客”,最有名的当然是屈原,而他恰恰是因为不被理解,遭到流放,才写出《离骚》这样伟大的作品来。正因为诗人自己与李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才写诗赠答。如果真的很享受他们所过的罢官以后的生活,也许他们就写不出这些诗了。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约792),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关中望族,少任侠,玄宗时任三卫郎,出入宫闱,扈从游幸,生活豪纵不羁。安史乱后,始立志读书。后历任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与王维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标签: 韦应物答李浣千家诗王维诗人

更多文章

  • 韦应物 赠李儋

    历史解密编辑:一起学诗词标签:寒夜,心神,造化,音响,李儋,唐朝,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 赠李儋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 腊八感气化: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中的水和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中的塔

    历史解密编辑:寓诸无竟标签: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郡斋,空山

    腊八食粥虽起于宋代,但腊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礼记·郊特牲》) 的蜡祭则可上溯到先秦。无论先秦蜡祭,还是后世腊八粥,皆有气化之义。气化生命: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中的水和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中的塔柯小刚(无竟寓)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 送女诗(解读韦应物送杨氏女)

    历史解密编辑:二的十次方标签:韦应物,送杨氏女,容止,戚戚

    什么也干不下去,你就要远嫁了,我整天心慌意乱,坐立不安。你妈早早就撇下我们去了,从那时我们几个就相依为命,你们一直在我身边长大,从没离开过,可如今我就要承受那分离之苦!你妹妹是你带大的,不怪你们难舍难分,你要走,她怎么受得了?你又怎么舍得她?我们一家人就要分开了,这怎能不让人难受?可又没有留住你的道

  • 为何说韦应物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盛唐大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诗人,盛唐,杜甫,王维,李白,唐朝,韦应物,柳宗元,千古名句

    作者:李大奎说起唐代诗坛,参差不齐,龙蛇混杂,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伟大的诗人,也有名气大品行差的宋之问、沈佺期之流,还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励志诗人,代表人物就是韦应物,誉为"盛唐最后一位大诗人"。我们就叙叙韦应物前半生荒唐、后半生励志的传奇经历,从中得到些有益的借鉴。一、出身世家的韦应物

  • 从大字不识到文豪的逆袭人生——韦应物

    历史解密编辑:范炜标签:韦应物,诗人,滁州西涧,大字,唐朝

    韦应物,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他的多篇诗被选入教科书,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很多人会好奇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怎么可能大字不识。这就需要了解韦应物的人生了。在古代,世家大族对当朝的政治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 《千家诗》164《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王维,李白,千家诗,杜甫

    文字由本人根据蒙曼老师讲座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了韦应物的五言绝句《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唐朝号称“诗国”,重量级

  • 江南名士|韦应物:终老一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吴文化博物馆标签:韦应物,江南,诗人,刺史,白居易

    原作者: 陈伊功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安史之乱后十五载,经过了玄宗之后肃宗的平乱、代宗的养民、德宗的改税,李唐王朝如同一个喘着粗气的巨人,身上依旧可见重创后的结痂,但也逐渐恢复到平静。此时,北方兵荒马乱留下的一片萧条之色还未褪去,大量躲避战乱的人口因运河交通之便

  • 韦应物:白居易偶像,出身豪门的无赖,却独宠槽糠妻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韦应物,白居易,唐玄宗,杨玉环,无赖

    出身豪门,自小纨绔,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却又置之死地而后生,凭借一己之力出仕,建功立业做出成绩,让自己的妻儿过上好日子,十分传奇。这就是再说诗魔白居易的偶像—韦应物,韦应物绝对是一个出身豪门的无赖,但他却独宠爱自己的糟糠之妻。一、韦氏出贤能韦应物,字义博,如今的陕西西安人。他的家族在唐朝的时候绝对风光

  • 为何文人都爱酒?李白、苏轼、李清照、曹操、韦应物,无一不爱!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白,曹操,苏轼,杜甫,李清照,韦应物,千古名句

    酒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瑰宝: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抒情,无酒不送行,无酒不成敬意…诗人作诗更不能少了酒:从《文选》、《全唐诗》到《酒词》、《酒颂》……数不尽的斐然大作,叙不尽酒之事、歌不尽酒之韵!韦应物: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

  • 韦应物的一首“嫁女诗”,尽显深沉父爱,入选《唐诗三百首》

    历史解密编辑:解忧诗词标签:韦应物,唐诗三百首,诗歌,杜甫,诗人

    有人曾说,男人最是铁石心肠,但只要当了父亲,就会有一颗温柔的心。古代很多文人都曾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子女的爱。或是殷殷期盼,如苏轼的《洗儿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或是深深思念,如王安石的《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或是谆谆教导,如陆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