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一处错误,家长有点懵圈:刘禹锡真的错了?

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一处错误,家长有点懵圈:刘禹锡真的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4427 更新时间:2024/3/1 0:57:25

当了十几年一线老师,笔者有一个十分深刻的体验:永远不要忽视孩子们找错的能力。指出老师上课时的口误,以及黑板上的错别字,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如今,很多孩子找错都已经找到课本上了。

石鼓路小学6年级的小郑,找出了数学课本上的一次错误。原来在他们用的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用小数点形容人数的问题。书上有一道题的计算结果,人数居然是7.2人和10.4人,这确实怎么都说不过去。另一个例子是福州8岁的学生小冯,他指出语文课本中的《羿射九日》一文有问题。前面已经提到了水枯了,后面又再写后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一条没有水的河怎么能用“蹚”来形容呢?

除上以上两点外,还有小朋友找出了《红楼梦》等名著中的错误。而本期笔者要说的,也是一个小学生指出的错。近日,成都一小学6年级小学生小吴,在读刘禹锡的《陋室铭》时,表示自己发现了一处错误,便跑去问家长。家长直接被他问得懵圈:难道刘禹锡真的错了?后来家长把这问题抛给了老师,老师表示:这孩子很有头脑。我们先来看看这篇千古名作: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的名气不用笔者多说,一直备受名家推崇,入选课本多年。这位吴同学指出“孔子云”这一句有问题。他认为孔子逝世时是公元前479年,而诸葛亮生活在三国时期,他出生时是在公元181年。而“西蜀子云亭”这一句指的西汉的文学家杨雄,他同样出生在孔子之后。既然如此,孔子怎会对他们两人居住的地方说上一句“何陋之有”呢?这在时间上明显是有问题的。

这个问题确实提得是很有水平的,笔者都不得不感叹:为何我上学时没发现这一点?但事实上,刘禹锡真的错了吗?并没有。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用的是诸葛亮和杨雄的典故,这个大家应该是知道的。当时刘禹锡贬于和州,被和州知县为难,一连搬了几次家,最后居然让他住进了一间斗室中,于是不服气的刘禹锡便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这最后一句“何陋之有”用的也是典故,出自《论语·子罕》,原文如下: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之所以一会这样一段对话,是因为当时孔子要搬到九夷去住,别人就对他说:那里太简陋了,没办法住人。孔子于是说了一句:“有我这样的君子去住,又何来简陋一说呢?”了解了这一句,大家就明白了刘禹锡文中引用的孔子的话,并非是孔子点评诸葛亮和杨雄,而是一句总结,应该理解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及我刘禹锡这小小斗室,都正如当年孔子说的陋室。在翻译这最后一句时,一定要加上“正如”二字。

很多朋友或许会问,为何刘禹锡当初写这首铭文时不说清楚,比如在“孔子云”前面加上一个类似“正如”的字眼,这样就不会有这样的误会了。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看《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基本上也是不用连接词的,在古代的名家大师家中,用上这些连词会破坏整首作品的音律之美,这是极下乘的做法。这一点和我们白话文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今我们用白话文造句时,如果该用连词的时候没用,不但会令人无法理解,而且老师会直接判为病句扣分。

虽然吴同学指出的错误,只要认真品读刘禹锡的原作就能解释清楚。但他这番疑问并非是挑刺,他真的在边读诗文边思考,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更多文章

  • 白居易写《板桥路》,刘禹锡将其“改”为七绝,明朝学者奉为神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白居易,刘禹锡,板桥路,元稹,柳枝词,王夫之

    俗话说得好: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当我们在文章的“思想”层面上难以取得突破的时候,就会在文章的“表达方式”上面下功夫。比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就把白居易的一首七古,改成了自己的七绝,明朝大学子杨慎、胡应麟将其奉为神品。一、《板桥路》与《柳枝词》赏析《板桥路》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是

  • 快看!这个公园树上结了刘禹锡诗里的果

    历史解密编辑:武汉广播电视台标签:春桃,采摘,结子,唐朝,诗人,刘禹锡,桂花树

    通讯员 熊志强“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这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中说的桂花果实,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吗?估计很多人都会一脸懵:桂花树还会结果吗?今天,记者带着疑问来到小南湖公园,你别说,还真发现了这种神秘的果实。桂花树的果实一般都不大,长约两厘米左右,呈椭圆形,像一串串紫葡萄挂在树上的。而

  • 如何读懂“诗豪”刘禹锡?专家:加强其与岭南文化的关系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Plus标签:刘禹锡,诗豪,学术研究,文学研究,岭南

    日前,刘禹锡与中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学术研究杂志社、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多地的70余位专家学者相聚线上线下,围绕“诗豪”刘禹锡的生平、文学成就等展开探讨。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 瀛奎律髓24·卷7风怀类,女婢私奔,白居易刘禹锡作诗唱和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刘禹锡,白居易,瀛奎律髓,李商隐,唐昭宗,方回

    前言今日欣赏方回《瀛奎律髓》第七卷:风怀类,方回解释说:晏元献《类要》有《左风怀》《右风怀》二类,男为左,女为右,今取此义以类。凡倡情冶思之事,止于妓妾者流,或记辞寓讽,而有正焉,不皆邪也。其或邪也,亦以为戒而不践可也。晏殊的《类要》中根据男女角度不同,有左右风怀的分类。 风怀诗多写男女之间情事,但

  • 《长安客》| 刘禹锡与柳宗元:诗人的旅途

    历史解密编辑:小九讲健康标签:元稹,裴度,宋朝,刘禹锡,柳宗元,长安客,白居易,散文家,千古名句

    永州治所零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与朗州治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距离并不远,难兄难弟。柳宗元写的是“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刘禹锡写的却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在城墙拐角的更鼓楼边建了一栋竹楼,地偏人远,空乐鱼鸟。京城有人想叫他痛苦,

  • 一天一首古诗词唐诗,刘禹锡《咏红柿子》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刘禹锡,咏红柿子,庄子,唐诗,诗人

    《咏红柿子》【唐】刘禹锡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译文拂晓时分,它连着星光的影子一起出现;夜幕降临,它又带着日光的余晖悬挂枝头。本来因为遗漏而没有被人采掇,反而能够自己保住了天年,也是一件幸事。注释采掇:采摘。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

  • 刘禹锡很著名的一首诗,语文课本常客,仅有4句却让人感伤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刘禹锡,孙吴,西塞山怀古,长安,西塞山

    公元824年,是唐穆宗长庆四年。这一年,唐朝著名诗人,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刘禹锡又被调官儿了。这次,是从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改成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从重庆到了安徽,毕竟离中原还是近了一点。但对刘禹锡来说,他心中能够施展拳脚的地方,就只有一处:长安。没去到长安,哪里都是他乡。带着这种想法以及对朝

  • 洛阳凭什么吸引众多大官文人前往?白居易还和刘禹锡组团吃喝玩乐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白居易,刘禹锡,洛阳,元稹,唐玄宗,李白

    影视剧中的洛阳城《风起洛阳》的开播着实再让神都洛阳火了一把。那些气吞八荒的雄伟建筑彰显着帝都威严,而那些花样繁多的娱乐活动,为这座古老城市平添了一份浪漫与活泼。你是否梦过化身少年轻舟快马,留恋洛阳酒肆,和诗人解龟换酒,与胡姬歌弹胡笳。上元节趣看花灯,坊市中斗鸡赛狗……一、园林宴游篇隋朝仁寿四年,杨广

  • 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刘禹锡,谢安,乌衣巷,李白,王导,谢灵运

    作者:王玉说金陵,一定逃不过刘禹锡脍炙人口的《乌衣巷》。《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所说的王谢,就是以王导与谢安为首的王谢两个名门望族,他们曾世代居住在秦淮河畔的乌衣巷。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承载着金陵的极盛繁华。据史书记载,当年孙权在建邺(南京)称帝

  • 每日一梗:刘禹锡看到连夜删除陋室铭

    历史解密编辑:嘟嘟国漫标签:陋室铭,刘禹锡,诗人,陋室

    指宿舍环境极其简陋就连唐代诗人刘禹锡看到后对比了自己“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都暗叹自愧不如,所以连夜删除了《陋室铭》。使用例:大一新生刚进校‌‌‌‌‌‌‌门,就被眼前“叙利亚废土风格”的宿舍所震惊,拿起手机发视频并配文“刘禹锡看了我们宿舍后连夜删除了陋室铭”。转自有好多梗的「小鸡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