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瀛奎律髓24·卷7风怀类,女婢私奔,白居易刘禹锡作诗唱和

瀛奎律髓24·卷7风怀类,女婢私奔,白居易刘禹锡作诗唱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4/1/4 20:36:29

前言

今日欣赏方回《瀛奎律髓》第七卷:风怀类,方回解释说:

晏元献《类要》有《左风怀》《右风怀》二类,男为左,女为右,今取此义以类。凡倡情冶思之事,止于妓妾者流,或记辞寓讽,而有正焉,不皆邪也。其或邪也,亦以为戒而不践可也。

晏殊的《类要》中根据男女角度不同,有左右风怀的分类。 风怀诗多写男女之间情事,但是诗中一般不会写正妻,而是“妓、妾者流”,因此不少这类作品被归类为艳情诗。

一、杨巨源 《美人春怨》

方回收录了杨巨源的诗作四首,不过其中三首作者有点争议。第二首为《美人春怨》:

妾家巫峡阳, 罗幌寝兰堂。晓日临窗久, 春风引梦长。

落钗仍挂鬓, 微汗欲销黄。纵便朦胧觉, 魂犹逐楚王。

诗中以春季为背景,写出美人的风韵。用了楚王高唐之梦的典故,

“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 愿荐枕席”

诗人用巫山神女比喻 美人,不过诗中的美人往往是“妓、妾者流”。

另外,有些写美人失意的作品,其实是文人表示自己还才不遇的郁闷。所以方回说:“或记辞寓讽,而有正焉,不皆邪也”。

二、白居易《失婢》

白居易有个女婢,跟人私奔了,白居易作了一首《失婢》:

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

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

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

今宵在何处,唯有月明知。

白居易自我检讨,是不是我对平时有些刻薄,但是已经追悔莫及,她像鸟儿一样毫不留恋地飞走了。不知道今夜里,她在何处,过得好不好呢?

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看来早晚是要走的。

方回说白居易还是比较厚道的:

三四乃失婢之主罪已,而不责婢之为淫奔,亦近厚矣。末句尤深而不露。《失鹤诗》所谓“想应只在秋江上”盖本於此。

《失鹤诗》,即唐代诗人李归唐的《失鹭鹚》:

惜养来来岁月深,笼开不见意沉吟。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芦花何处寻。

刘禹锡听说后,也做了一首诗唱和,《和乐天诮失婢榜者》:

把镜朝犹在,添香夜不归。

鸳鸯拂瓦去,鹦鹉透笼飞。

不逐张公子,即随刘武威。

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

早晨为我举镜子的时候还在,晚上添香的时候人就没了,看来是鸟儿攀高枝飞走了。 人家现在正在快乐呢,不再当低贱的奴婢,你白居易就不要瞎担心了。

三、刘禹锡《怀妾》

杨巨源的《美人春怨》是以女人的角度展开,刘禹锡的这首《怀妾》则是以男性的角度来写:

三山不见海沈沈,岂有仙踪更可寻。

青鸟去时云路断,嫦娥归处月宫深。

纱窗遥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

料得夜来天上镜,只应偏照两人心。

这首诗和李商隐的数首无题诗有些类似,不过因为有题目,所以不用乱猜,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做《怀妓》。据唐朝孟棨的《本事诗》记载:

 太和初,有御史分务洛京者。有妓善歌,留守李逢吉请一见,盛妆而往。李命与姬相面李妓四十馀人皆处其下。既入不复出,信宿绝不相闻。

悲啼投诗,李但含笑曰,大好诗,遂绝。曰:三山不见海沉沉,岂有仙踪尚可寻,青鸟去时云路断,嫦娥归处月宫深。纱窗暗想春相忆,书幌谁怜夜独吟。料得此时天上月,秪应偏照两人心。

某御史有个歌姬,结果歌姬被李逢吉留宿不得相见,御史作了这首诗投给李逢吉。《本事诗》中并没有说明这个御史是谁。

苕溪渔隐胡仔说,他看到刘禹锡诗集中有《忆妓》四首,其中一首就是这首诗,其馀三首也和这首诗的含义相同。或许是刘禹锡为之代笔而写吧。

四、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的系列《无题》(锦瑟其实也是无题)诗,都像是猜谜游戏。方回选录了李商隐的五首诗,其中有三首《无题》,既收录在风怀类中,自然默认为都是写男女情感的。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共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可以与刘禹锡上面那首《怀妾》放在一起欣赏。更令人相信,这也是一首相思之作,不知道李商隐是不是也有情人与其天各一方呢?

另外,诗人情感诗很少写自己的正妻,如果女主人公是正妻的话,一般都出现在悼亡诗中。例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等等。

五、韩偓香奁之作

韩偓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外甥。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因不肯依附于权臣朱温(颠覆唐朝的后梁开国皇帝),被迫离开唐昭宗身边,后为避难投奔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在福建终老。

韩偓早年仕途得意,生活优渥,写了不少艳情诗,有《香奁集》传世,人称"香奁体"。《倚醉》是其代表作之一:

倚醉无端寻旧约,却怜惆怅转难胜。

静中楼阁春深雨,逺处帘栊夜半灯。

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

分明窗下闻裁剪,敲徧阑干唤不应。

方回点评说:

此诗方有味而不及乎猥。

方回在《瀛奎律髓》第七卷风怀类中,选录了六首韩偓的艳情诗。有不少诗句被方回评价“太猥太亵”,独有这一首被评价为“有味而不及乎猥”。

关于这首诗,清代吴乔《围炉诗话》中解读说:

《倚醉》诗曰:“倚醉无端寻旧约……”昭宗在凤翔,制于李茂贞,使赵国夫人伺学士院二使不在,亟召韩偓、姚洎,窃见之于土门外。执手相泣。观此情事,必是义曾召偓而为事所阻,故有“寻旧约”之语。下文则叙立伺机会之情景也。

唐昭宗时期,宦官集团实力越来越大,于是宰相崔胤召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入朝,没想到这个李茂贞是个董卓一类的人物,入朝后拥兵自重。于是唐昭宗暗中召见韩偓、姚洎,商讨平定李茂贞的事情。吴乔说韩偓的这首《倚醉》,其实反映的是这件事。

后来李茂贞听说皇帝要把朱温召来,于是把昭宗劫往凤翔。朱温带兵杀到凤翔打败李茂贞,接皇帝回到了长安。不过这个朱温更加跋扈,多次欲置韩偓于死地,韩偓被贬出长安后不久,朱全忠弑昭宗。

至于韩偓这首诗,是不是借思念美人来表达思念忧国之情,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首诗“有味而不及乎猥”,确实不能不令人产生联想。

结束语

风怀诗,写的是男女之间的情感,从诗歌的表现方式来看,有男女两个角度,仿佛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些作品,写得过于露骨,有宫体诗、艳情诗的特点,所以方回评价某些诗句“太猥太亵”。例如方回在录了六首韩偓诗中,有“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入洞房”之类。

至于某些作品,有没有美人芳草、寄托寓意就见仁见智了。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五律《答白居易刘禹锡失婢诗》

感君殷切意,此恨莫相疑。

孤影谁怜鹤,残春花堕枝。

甘贫孟光案,不羡习家池。

未必张公子,此心明月知。

@老街味道

更多文章

  • 《长安客》| 刘禹锡与柳宗元:诗人的旅途

    历史解密编辑:小九讲健康标签:元稹,裴度,宋朝,刘禹锡,柳宗元,长安客,白居易,散文家,千古名句

    永州治所零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与朗州治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距离并不远,难兄难弟。柳宗元写的是“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刘禹锡写的却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在城墙拐角的更鼓楼边建了一栋竹楼,地偏人远,空乐鱼鸟。京城有人想叫他痛苦,

  • 一天一首古诗词唐诗,刘禹锡《咏红柿子》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刘禹锡,咏红柿子,庄子,唐诗,诗人

    《咏红柿子》【唐】刘禹锡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译文拂晓时分,它连着星光的影子一起出现;夜幕降临,它又带着日光的余晖悬挂枝头。本来因为遗漏而没有被人采掇,反而能够自己保住了天年,也是一件幸事。注释采掇:采摘。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

  • 刘禹锡很著名的一首诗,语文课本常客,仅有4句却让人感伤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刘禹锡,孙吴,西塞山怀古,长安,西塞山

    公元824年,是唐穆宗长庆四年。这一年,唐朝著名诗人,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刘禹锡又被调官儿了。这次,是从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改成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从重庆到了安徽,毕竟离中原还是近了一点。但对刘禹锡来说,他心中能够施展拳脚的地方,就只有一处:长安。没去到长安,哪里都是他乡。带着这种想法以及对朝

  • 洛阳凭什么吸引众多大官文人前往?白居易还和刘禹锡组团吃喝玩乐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白居易,刘禹锡,洛阳,元稹,唐玄宗,李白

    影视剧中的洛阳城《风起洛阳》的开播着实再让神都洛阳火了一把。那些气吞八荒的雄伟建筑彰显着帝都威严,而那些花样繁多的娱乐活动,为这座古老城市平添了一份浪漫与活泼。你是否梦过化身少年轻舟快马,留恋洛阳酒肆,和诗人解龟换酒,与胡姬歌弹胡笳。上元节趣看花灯,坊市中斗鸡赛狗……一、园林宴游篇隋朝仁寿四年,杨广

  • 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刘禹锡,谢安,乌衣巷,李白,王导,谢灵运

    作者:王玉说金陵,一定逃不过刘禹锡脍炙人口的《乌衣巷》。《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所说的王谢,就是以王导与谢安为首的王谢两个名门望族,他们曾世代居住在秦淮河畔的乌衣巷。这条普普通通的小巷,承载着金陵的极盛繁华。据史书记载,当年孙权在建邺(南京)称帝

  • 每日一梗:刘禹锡看到连夜删除陋室铭

    历史解密编辑:嘟嘟国漫标签:陋室铭,刘禹锡,诗人,陋室

    指宿舍环境极其简陋就连唐代诗人刘禹锡看到后对比了自己“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都暗叹自愧不如,所以连夜删除了《陋室铭》。使用例:大一新生刚进校‌‌‌‌‌‌‌门,就被眼前“叙利亚废土风格”的宿舍所震惊,拿起手机发视频并配文“刘禹锡看了我们宿舍后连夜删除了陋室铭”。转自有好多梗的「小鸡词典」’

  • 强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他就是大唐刘禹锡,那个不一样的烟火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唐顺宗,进士

    虽然唐朝拥有多个盛世时期,但是后续还是不可避免的衰败,对于这样的局面不仅普通人会感到唏嘘,一些文人墨客更是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朝代灭亡是多个原因形成的,远非一己之力可以挽回,也因此令许多文人对此遗憾不已,刘禹锡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唐朝中晚期出现的后人,刘禹锡空有一腔抱负,但是却无法得到施展。即便局面

  • 从王维、刘禹锡到苏东坡 古人眼中有着怎样不同的秋天?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王维,刘禹锡,苏轼,诗词,西江月

    国庆大假期间,封面新闻邀请《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冠军、《诗刊》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彭敏,通过线上分享的方式,上了一堂诗词云课。在这个云课堂上,彭敏以“诗词里的秋天”为题,选择了几首特别有代表性的古人咏秋名作给予详细解析,带领读者从诗词中领略秋天独有的丰富魅力。自古多悲秋,但也有赞颂秋天的诗词自从战国宋玉

  • 瀛奎律髓37·卷12 秋日类,同是吟秋,赵嘏刘禹锡精神状态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刘禹锡,赵嘏,欧阳修,谢安,林逋,诗人

    前言昨天欣赏的是几首杜甫秋日类七律,方回在这一卷选录了三十首七律,今天欣赏两首唐诗和两首宋诗。赵嘏的《长安晚秋》和刘禹锡的《始闻秋风》都是唐律的名篇。二者一苦闷、一高亢,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林逋是隐士,《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自然崇尚归隐,是出世之心。欧阳修有济世报国之志,《秋日与诸公马头山登高》

  • 摆脱“蛋壳性格”,看唐代诗豪刘禹锡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奥特老男孩标签:刘禹锡,柳宗元,诗豪,诗作,王叔文,蛋壳

    “蛋壳”谁都见过,“蛋壳性格”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坚强、有个性,但一敲就“碎”,非常脆弱,很容易走极端的心理。现在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越来越差,近两年自杀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偶发的,在遇到突发困难时毫无应急能力,第一个念头就是用自杀来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