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摆脱“蛋壳性格”,看唐代诗豪刘禹锡给我们的启示

摆脱“蛋壳性格”,看唐代诗豪刘禹锡给我们的启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奥特老男孩 访问量:1144 更新时间:2023/12/10 6:40:22

“蛋壳”谁都见过,“蛋壳性格”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坚强、有个性,但一敲就“碎”,非常脆弱,很容易走极端的心理。现在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越来越差,近两年自杀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偶发的,在遇到突发困难时毫无应急能力,第一个念头就是用自杀来逃避现实。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品学兼优,从小到大,她一直是班干部、三好学生,每年仅全国性比赛的奖项就拿十几个,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北京重点高中。在高中,她依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一所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然而,就在她刚上大一时,在一次考试中,她经不住好友的再三请求,间接地帮助了好友考试作弊。结果,那次作弊被老师发现了。当时,学校正严抓校风、校纪,虽然同学和老师再三为她说情开脱,最后她还是被处以取消学位,并给予留校查看的处分。

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她本人,连学校的老师、同学都不忍接受。就在处分宣布的几天后,她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以她的能力,出路千万万。何况这社会上,没有名校凭的人比比皆是,混得好的多的是,小学毕业开宝马住别墅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把一个学位证看得那么种呢?是啊,她的人生路走得太顺了,习惯了被周围的人众星捧月,于是一个坎坷就足以要了她的命。

在挫折面前,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好心态。不要浪费时间去为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担忧,因为忧愁对事情于是无补。“蛋壳”是容易摔碎的,轻轻一敲立刻四分五裂,那就做个蒸不熟、煮不烂、硬梆梆、响当当的铜豌豆吧。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乐观起来。

若说起“铜豌豆”,最好的例子就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据说,刘禹锡的母亲在生他之前做了一个梦,梦见大禹给她送儿子来。所以,孩子出生后就取名“禹锡”,字“梦得”。“锡”通“赐”,禹锡,就是大禹赐给的意思。刘禹锡21岁进士及第,和柳宗元是同榜进士,他们两人志趣相投,都参加了当时的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遗憾的是,这场改革触动了大官僚、宦官的利益,最终失败了。改革的牵头人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和柳宗元双双被贬到很远的地方当司马。当时的刘禹锡34岁,正是人生好年华,遭此劫难,悲观的人恐怕会一蹶不振。但尽管受到很大打击,刘禹锡并不悲观,反而创作了大量积极向上的诗作。比如大名鼎鼎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是其中的代表。刘禹锡的诗鼓舞了很多人,他获得了“诗豪”的称号。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被召回京城,但他的一首讽刺诗,导致统治者直接又把他贬到了边远地区。这次刘禹锡被贬十四年,一直在地方转悠,宝历二年(826年)的时候,刘禹锡再次被调回中央,可惜他还是没改变自己的性格,再次被贬地方……

刘禹锡这一生要么是被贬官,要么是在被贬官的路上,但乐天派的他70多岁才去世,在唐代非常罕见。

反观他的好友柳宗元,却一直没有走出抑郁的心情。他的诗总是透露出忧愁哀伤:“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每天闷闷不乐的柳宗元,年仅四十六岁就去世了。 面对同样的逆境,刘禹锡和柳宗元用不同的心态,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人的一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漫长的人生路上总是荆棘满布。而人,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才会进步与成长。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困难便惧而远之。理智地面对每次挫折与失败,勇敢地接受每次的挑战。面对挫折,不要怕,因为胆小的人一事无成;不要悔,因为成长必然要付出代价。

最后,我们用刘禹锡的秋词作为收尾:“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即便你此刻形单影只,就像这只孤鹤,但只要心中有光,黑暗能又能奈何得了你?

标签: 刘禹锡柳宗元诗豪诗作王叔文蛋壳

更多文章

  • 刘禹锡01.年少得志,一路通关,步入仕途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乐府,江南,唐朝,刘禹锡,柳宗元,节度使,刘长卿,艺术家,安史之乱

    公元772年春天,在江南漂泊多年后的刘绪夫妇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刘绪给孩子起名刘禹锡。刘绪自称是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后来为躲避安史之乱,举家从洛阳迁居苏州,一直在江南一带为官。刘禹锡从生下来开始就体弱多病,从小就饱尝了疾病的各种痛苦。虽然身体上比同龄孩子要瘦弱一些,但是刘禹锡天资

  • 隐藏于闹市中的古风公园,因被诗人刘禹锡称赞闻名,就在四川境内

    历史解密编辑:川渝周边游标签:刘禹锡,西山,公园,子云亭,古风,诗人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说到公园,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每座城市都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园,无论是上个世纪比较流行的城市公园,还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湿地森林公园等等都各具特色,在四川有座隐藏于闹市中的古风公园,它曾因被诗人刘禹锡称赞而闻名,它就是:西山公园。西山公园:如果你不熟悉,那么相信你上学的时候一定背诵过

  • 千年长伴于郑州的刘禹锡与李商隐

    历史解密编辑:暮辰社标签:刘禹锡,李商隐,韩愈,白居易,诗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在郑州西边的荥阳檀山上

  • 我不信鬼神,但我相信终将与你重逢 | 当刘禹锡遇上柳宗元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标签: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王叔文,祭柳子厚文,白居易

    “我的朋友啊,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你生前是如此聪明绝人,如今纵使亡故化去,怎么能空无一物呢?我想你所死亡的,只是你的形体吧?如果你的灵魂有可托之所,就请听一听我给你写下的这些哀伤的文字吧……”元和十四年 (819年) 的那个冬天,对刘禹锡来说,是他生命中最凄冷的时节。他的年近九旬的母亲在这年冬天去世

  • 遭遇人渣怎么办?刘禹锡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莱猫追剧标签:刘禹锡,柳宗元,王叔文,知县,夔州

    你总是抱怨你的身边有讨厌的人渣?而且这个人渣总是没事找你茬儿? 不用抱怨,我来告诉你,处理人渣的问题,有三种境界:一、远离讨厌人渣,还我清净天地;二、微笑面对人渣,强大心理攻势;三、人渣遗臭万年,自己名垂千古。做到第一重境界的:了不起!不动手、不动口,君子所为。做到第二重境界的:非常了不起!心理强

  • 刘禹锡一首赏花诗,给自己带来了灾祸,也坑死了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宰相,皇帝,秋词,唐朝,诗人,刘禹锡,柳宗元,唐宪宗,王叔文,赏花诗

    芸裳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专注古诗文20年春天,最大的盛事就是赏花。元和十年,春三月,长安城南崇业坊内的玄都观里,桃花盛开,如红霞一般。京城权贵富少,无不到此观赏,车马喧嚣,红尘拂面,好不热闹。游赏之后,口耳相传,都说玄都观里的桃花真是漂亮,如云蒸霞蔚一般。刚从朗州到京不久刘禹锡,对这些达官贵人追逐的

  • 瀛奎律髓11·卷三怀古类,唐朝刘禹锡的2首七律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刘禹锡,瀛奎律髓,七律,颔联

    前言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三怀古类中,选录了78首唐宋七言律诗。前面4首,都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今天欣赏其中的两首,《荆门道怀古》是贞元二十一年(805),刘禹锡33岁被贬谪朗州司马时,经过荆州所作。《松滋渡望峡中》是其被贬谪以后,大约长庆元年(821)赴菱州仕途中所写。一、《荆州怀古》:马-嘶-

  • 刘禹锡的作品别具一格,当中记载哪些内容,又有怎样的艺术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程龙讲体育标签:刘禹锡,诗歌,诗词,词作,词风

    刘禹锡词作“依曲拍为句”,依于声律,注重词的音乐性,具有民歌曲调的朗朗上口;且多为组诗,体量较小、主旨集中,抒情细腻、含蓄委婉,语言既明白如话,又清丽自然。而刘禹锡诗歌”众体兼备”,笔力雄健、句式章法多变,描写方式和表现手法更为多样。但词作与诗歌在艺术特点上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描写方式上,诗、词都

  • 刘禹锡:一顶奸臣的帽子,几十年都甩不掉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刘禹锡,柳宗元,宰相,白居易,王叔文,唐宪宗

    ★本号已签约维权骑士,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很多人知道刘禹锡是小时候在教科书上读过他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首骈体铭文写得琅琅上口,成功塑造了一位饱读诗书、志趣高洁的寒士形象,尤其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充满了乐观主义情怀。不过,当时的刘

  • 改革家的意志和情怀——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心恬澹标签: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李绅,王叔文,艺术家,唐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首诗是谁写的呢?相信许多朋友都知道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寥寥81个字,写出了刘禹锡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了刘禹锡身处逆境却处之泰然,不消沉,不沮丧。身居陋室心安淡然,不悲观,不萎靡。坚持理想,初心不改的一种惟吾德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