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王叔文
王叔文
唐朝中期宰相“永贞革新”主持人王叔文生平 王叔文结局 王叔文子女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16:03:51阅读:2357
唐代中后期,有一个著名的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永贞革新为时不长,不过半年,但雷厉风行,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推行永贞革新的政治集团是“二王八司马”,他们的核心人物和实际领袖是王叔文。侍读东宫 志同道合王叔文,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卒
王叔文简介 怎么评价王叔文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7:37:43阅读:3289
王叔文是唐朝政治家、改革家,官任太子李诵侍读、翰林学士、开州司马、盐铁转运使等职,曾联合王伾、刘禹锡、杜佑等人推行永贞革新,最终失败被赐死。王叔文简介王叔文(753年-806年),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朝中期政治家。苏州司功出身,善围棋。唐德宗时,担任太子李诵侍读,“常为太子言民
永贞革新领导者王叔文简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4 8:22:40阅读:2594
永贞革新王叔文永贞改革是在唐代中期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结党营私和打击宦官势力,永贞改革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政治人才,而永贞改革王叔文正是其中之一,王叔文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者,也是当时在位皇帝唐顺宗最为信任的一个宠臣。永贞改革王书文画像王叔文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在唐
神童柳宗元30官拜国级,却因一篇文章被贬半生,学者:感谢唐宪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20:58:08阅读:2920
柳宗元:30岁官至国级,却因一篇文章被贬半生,学者:感谢唐宪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身名门,曾年少有为,三十岁而立之年便权倾官场叱咤大唐,谁知因插手储君国本得罪新皇帝被贬,后半生一生都蹲在偏远山区。不过,这颗政治新星的陨落对他个人来说是苦难,对中国历史来说却并非坏事!两世为人柳宗元:30岁权倾官场
为什么一代明主唐宪宗,一定要弄死和他志向相同的能臣柳宗元?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9:25:01阅读:3957
从一桩大案讲起在武则天一朝的一天夜里,一个叫赵师韫的大官在驿馆被人杀害了,杀他的人叫徐元庆。他俩有啥过节呢?在多年以前,赵师韫还在地方做县令的时候,下令把徐元庆的父亲给杀了。这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于是蓄谋已久的徐元庆,就在驿馆给他做掉,然后投案自首了。但是这可把当时的官员难坏了。为啥因为一个杀人犯
“永贞革新”:一场被韩愈及正史刻意丑化的利民改革运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4:31:57阅读:185
因为受到武则天的赏识,高力士在入宫之后的势力逐渐强大。到了唐玄宗时期,因为帮助唐玄宗摆平了韦皇后之乱,之后得以封官加爵,其地位达到顶峰。就这样,以高力士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开始发展。经过肃宗、代宗和德宗时期的发展,宦官的权力范围更大,并且直接干涉朝政。宦官专权,甚至常常在街市抢掠,加上安史之乱后藩镇之乱
韩愈只会舞文弄墨?而他是个“硬汉”,能文能武平乱成文人楷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3:07:53阅读:1315
晚年的李白依然钟情四处游历,曾到南京访问一位故友。这位朋友就是在南京为官的韩云卿,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与李白在饭局上饮酒作乐。酒过三巡之后,韩云卿还掏出随身携带的玉笛演奏助兴,笛声宛转悠扬绕梁不绝,李白深深沉醉在韩云卿的潇洒与笛声之中,由此写下不朽诗篇《金陵听韩侍御吹笛》。韩云卿与李白极为投缘,李白
韩愈告诉你,好朋友为什么会伤害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15:11:50阅读:4208
看过这样一句话:“离真心最近的地方,是伤心。”诚然,离你很远的人,顶多是发个微信,说几句难听的话。唯有离你很近的人,才会手脚并用,真正伤害到你。人生一路走来,父母慢慢变老,兄弟姐妹也会各奔东西。能够常联系,多帮忙,推杯换盏的人,就是朋友。唐朝时的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读书很厉害,
王叔文:领导大唐的永贞革新如昙花一现,累及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0:24:27阅读:964
王叔文:革新非易事,累及刘柳身在我的印象中,凡改革的,就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在“史无前例”中,乃至一直延续至今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对那些改革或变法之人,自是崇敬满满,如秦之商鞅,宋之王安石。但有个改革变法之人却一直被官方少有提及,这便是“永贞革新”的领导人王叔文,虽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改革,但那声
摆脱“蛋壳性格”,看唐代诗豪刘禹锡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6:40:22阅读:1144
“蛋壳”谁都见过,“蛋壳性格”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坚强、有个性,但一敲就“碎”,非常脆弱,很容易走极端的心理。现在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越来越差,近两年自杀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偶发的,在遇到突发困难时毫无应急能力,第一个念头就是用自杀来逃
我不信鬼神,但我相信终将与你重逢 | 当刘禹锡遇上柳宗元
历史解密时间:2024/4/4 6:35:57阅读:253
“我的朋友啊,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你生前是如此聪明绝人,如今纵使亡故化去,怎么能空无一物呢?我想你所死亡的,只是你的形体吧?如果你的灵魂有可托之所,就请听一听我给你写下的这些哀伤的文字吧……”元和十四年 (819年) 的那个冬天,对刘禹锡来说,是他生命中最凄冷的时节。他的年近九旬的母亲在这年冬天去世
遭遇人渣怎么办?刘禹锡告诉你
历史解密时间:2024/4/11 14:42:58阅读:696
你总是抱怨你的身边有讨厌的人渣?而且这个人渣总是没事找你茬儿? 不用抱怨,我来告诉你,处理人渣的问题,有三种境界:一、远离讨厌人渣,还我清净天地;二、微笑面对人渣,强大心理攻势;三、人渣遗臭万年,自己名垂千古。做到第一重境界的:了不起!不动手、不动口,君子所为。做到第二重境界的:非常了不起!心理强
刘禹锡一首赏花诗,给自己带来了灾祸,也坑死了朋友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14:39:31阅读:712
芸裳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专注古诗文20年春天,最大的盛事就是赏花。元和十年,春三月,长安城南崇业坊内的玄都观里,桃花盛开,如红霞一般。京城权贵富少,无不到此观赏,车马喧嚣,红尘拂面,好不热闹。游赏之后,口耳相传,都说玄都观里的桃花真是漂亮,如云蒸霞蔚一般。刚从朗州到京不久刘禹锡,对这些达官贵人追逐的
刘禹锡:一顶奸臣的帽子,几十年都甩不掉
历史解密时间:2024/5/2 13:47:39阅读:3080
★本号已签约维权骑士,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很多人知道刘禹锡是小时候在教科书上读过他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首骈体铭文写得琅琅上口,成功塑造了一位饱读诗书、志趣高洁的寒士形象,尤其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充满了乐观主义情怀。不过,当时的刘
改革家的意志和情怀——刘禹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3:09:38阅读:432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首诗是谁写的呢?相信许多朋友都知道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寥寥81个字,写出了刘禹锡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了刘禹锡身处逆境却处之泰然,不消沉,不沮丧。身居陋室心安淡然,不悲观,不萎靡。坚持理想,初心不改的一种惟吾德馨的境界。
我不信鬼神,但我相信终将与你重逢|当刘禹锡遇上柳宗元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0:48:49阅读:2632
“我的朋友啊,你能听到我的声音吗?你生前是如此聪明绝人,如今纵使亡故化去,怎么能空无一物呢?我想你所死亡的,只是你的形体吧?如果你的灵魂有可托之所,就请听一听我给你写下的这些哀伤的文字吧……”元和十四年(819年)的那个冬天,对刘禹锡来说,是他生命中最凄冷的时节。他的年近九旬的母亲在这年冬天去世,他
诗豪刘禹锡:任命运多舛,我自豪情不改!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7 2:33:07阅读:3291
唐朝有位诗人,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亦是他豪情不改的一生。他爱酒,酷似李太白,酒后锦心绣口,经典倍出,更见其纯真个性和谦谦品格。他忠君爱国,辅佐君王,立志革新,尽情地发挥才干。他个性率真,是个天生的乐天派,用壮丽的诗篇和不屈的态度向世俗对抗!他就是刘禹锡。01他叫刘禹锡,字梦得,随家人避安史之乱迁居
刘禹锡被贬十年后返回国都,才一个月又被贬,导火索竟是一首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8:55:07阅读:754
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史为唐顺宗,年号永贞。德宗朝遗留下来的弊政很多,于是顺宗以曾经的太子侍读王伾、王叔文两人为先锋,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废除宫市(白居易的《卖碳翁》就是记录宫市制度的黑暗)、削弱藩镇即为其中一二。为使革新推行下去,“二王”(王伾、王叔
唐宪宗任用贤才,开创元和中兴,为何将柳宗元、刘禹锡贬谪?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10:40:28阅读:1253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中期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启用了许多贤才,开创了“元和中兴”的局面。然而,柳宗元、刘禹锡却在唐宪宗时期遭到长期的贬谪。刘禹锡在诗中写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那么,向来爱惜人才的唐宪宗,为何对柳宗元、刘禹锡这两位才子如此厌恶呢?一、青年才俊柳宗元虽然生于长安,但
中国古诗七百首 · 刘禹锡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12:51:02阅读:2037
西塞山怀古 七律【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仍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与解读】长庆四年(824),刘禹锡从夔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途经西塞山,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