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韶舞,田亩定限,尉迟敬德,淮南道士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韶舞,田亩定限,尉迟敬德,淮南道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三脚 访问量:1953 更新时间:2023/12/25 20:07:27

韶舞

何某是荥阳人,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只知道当时也算个小有名气的人。荆州太守请他去做别驾,何某不去,隐居修养自己的情操。他经常到田间或麦场看别人收获庄稼。某天,忽然有个高个子的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带着头巾,前来拜访。那个高个子举起双手跳起舞来,并且说:“先生看到过韶舞吗?这就是韶舞。”一边跳一边离开。何某在后追逐,来到一座山上,山间有个山洞,勉强能容一人通过。那人钻进洞去,何某也跟了进去。起初很狭窄,再往前走就变得平坦空旷,像个竖井,上面有阳光洒下来。那个人不见了,只见有良田几十顷。何某把这些田作为自己的产业播种,子孙靠此为生一直到现在。

【原】荥阳人,姓何,忘其名,有名闻士也。荆州辟为别驾,不就,隐遁养志。常至田舍,人收获在场上。忽有一人,长丈余,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语何云:“君曾见 ’韶舞 ’不?此是 ’韶舞 ’。“且舞且去。何寻逐,径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其人即入穴,何亦随之入。初甚急,前辄闲旷,便失人,见有良田数十顷。何遂垦作,以为世业。子孙至今赖之。《搜神后记》

田亩定限

瑞安木匠俊,年少时就手艺精湛,制作的木器和老木匠不相上下。他十七八岁的时候,曾经梦中到了一处官府,看到一个抱着卷宗的小吏路过。王俊就问对方拿的是什么,小吏回答说:“这是我所管理的阳世人寿命和福禄。”再次询问得知,正是瑞安县的簿册。他再三乞求,想知道自己的寿命和福禄。小吏翻看后告诉他:“你命里有六十亩田,寿命是八十岁。”王俊当时已经有田三十亩,自认为既然能活八十岁,凭借自己的手艺,一辈子积蓄肯定不止六十亩田。

几年后,他攒下了六十亩地。又被县衙招为官府木工,薪酬很高。但是只要再有所积蓄,就会有别的事花掉。这样过了四五十年,财产一点都没增加。这时他才领悟到,神人告诉他的真是命里注定。于是,他不再努力经营,到七十九那年去世了。

【原文】温州瑞安县木匠王俊,自少为艺,工制精巧如老成。年十七八时,梦入官府,见吏抱案牍而过,俊问之,答曰:“吾所部内生人禄寿籍。”问其郡邑,则瑞安在焉,俊拜祈再四,愿知已身所享。检示之曰:“田不过六十亩,寿不过八十岁。”俊时有田三十亩,自谓己技艺之精,既享上寿,何得不富,不以此梦为然。后数岁,田至六十亩,又被县帖为都匠,所入甚厚,然才得钱,即有他事,随手费之,如是四五十年,其产竟不复进。方悟神人所告,乃止不复营业,年至七十九卒。《夷坚志》

尉迟敬德

隋朝末年,太原有个穷苦的书生,以教几个小孩为生。他住的地方挨着官府银库,于是打地洞进入库房偷盗。看到里面的银钱不计其数,正要带着走,一个拿着戈的金甲人出现,说道:“你想拿钱,可以去尉迟敬德那要个凭证,这都是他的钱。”

书生空手回去,到处打听尉迟敬德,没有找到。某天路过一个铁匠铺,得知铁匠正是尉迟敬德,他正蓬散头发,裸露上身打铁。

书生等他休息的时候,上前行礼。尉迟敬德问他要干什么,书生说:“我很贫苦,而您富足,想请您送我五百贯钱,可以吗?”尉迟敬德生气地说:“我是个打铁的,哪有钱?你是不是想侮辱我?”书生急忙解释:“不是的,如果您能可怜我,写个凭证就可以,将来自然会明白!”

敬德推脱不过,就让书生写了一个条子,然后自己签上名,写上日期。内容是:“给某人五百贯。”书生带着条子离开,敬德和徒弟大笑,都认为这是个傻子。

书生得到凭证,再次来到官库,看到金甲人后,把条子递上去。金甲人笑着说:“这就可以了!”让他把纸条挂着房梁上,然后看着书生拿钱,数目到了五百贯,就让他停止。

多年后,尉迟敬德辅佐唐太宗,功成名就后皇上赏赐。有一个前朝库房全部归他所有。打开后统计,和簿册记载的差了五百贯。正要责罚管库的人员,忽然在房梁上看到了那张纸条。

尉迟敬德仔细查看,原来是自己当铁匠时候写的,不由得惊叹。派人找来那个书生,再次厚赏。

隋末,有书生居太原,苦于家贫,以教授为业。所居抵官库,因穴而入,其内有钱数万贯,遂欲携挈。有金甲人持戈曰:“汝要钱,可索取尉迟公帖来,此是尉迟敬德钱也。”

书生访求不见,至铁冶处,有煅铁尉迟敬德者,方袒露蓬首。锻炼之次,书生伺其歇,乃前拜之。尉迟公问曰:“何故?”曰:“某贫困,足下富贵,欲乞钱五百贯。得否?”尉迟公怒曰:“某打铁人,安有富贵?乃侮我耳!”生曰:“若能哀悯,但赐一帖,他日自知。”

尉迟不得已,令书生执笔,曰:“钱付某乙五百贯。”具月日,署名于后。书生拜谢持去。尉迟公与其徒,拊掌大笑,以为妄也。

书生既得帖,却至库中,复见金甲人呈之。笑曰:“是也。”令系于梁上高处。遣书生取钱,止于五百贯。后敬德佐神,立殊功,请归乡里。敕赐钱,并一库物未曾开者,遂得此钱。阅簿,欠五百贯,将罪主者,忽于梁上得帖子。敬德视之,乃打铁时书帖。累日惊叹,使人密求书生,得之,具陈所见。公厚遣之,仍以库物分惠故旧。

淮南道士

淮南有个道士熟读易经,擅长预测祸福,收了很多门人。某天,有个门人来拜访,道士很惆怅地说:“我今早晨卜卦,结果是乾之离,九三爻动。卦词显示是火和死,不知道结果会怎样。”门人刚下山,就来了强盗,抢劫财物后杀了道士,烧了房子离去。

  淮南山有道士善易术,知休咎,学者多从之。一日,有门人造其舍,道士忽愀然不乐曰:“早筮卦得乾之离,九三爻动,其词曰:‘焚如,死如,弃如。’不知何祥焉?”门生才下山,有盗过其居,掠其所有,杀人投尸江中,火其居而去。《投辖录》

汀州民

甲戌年,汀州某百姓进山砍柴,在一棵树下休息。旁边的石头忽然裂开,里面跳出一个老头儿,带着帽子穿着白袍。老头儿对某人说:“看你骨骼清奇,应当贵不可言!”

然后拿出龙袍让某人穿上。老头儿又跳入石头,石头合上了,和原来一样。某人带着龙袍出山,给村里的人看。有图谋不轨的人就集合了几百人,借口上天的旨意,推举某人为首领叛乱。

起初攻占了几个城镇,不久就失败被捉。某人供诉了石头中老头的事,官府亲临现场探查。石头很普通,看不出曾经裂开的样子。但那龙袍不是民间所能制成。官府杀掉某人,烧毁龙袍,这件事就这样停止了。

  甲戌岁,汀州有村氓入山采薪,小歇树下。旁有一石忽裂开,有老人顶帽衣白,自其中跃出,谓氓曰:“观子骨格贵不可言。”

  因授以衮冕,使氓冠衣之。老人复入,石合如故。氓持以出,示墟中人。有黠者识之,遂群集不逞,得数百人,告以符命,推氓为首,剽掠邑镇,未几而败。既就执,有司取其石观之,无以异于它,而衮冕非外方所制,遂戮氓而焚其物。《投辖录》

标签: 尉迟敬德道士淮南李世民王俊敬德

更多文章

  • 秦琼后代的墓志铭,记住了秦琼活捉尉迟敬德,可信度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墓志铭,李渊,李元吉

    秦琼入唐后,立即被李渊派去李世民手下任职。不久,秦琼来到李世民的帐下,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唐书》中,这一伟大壮举的记载只有九个字:“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关于这件事的所有官方历史数据都很模糊。大家知道,美良川之战是关系李世民一家生死的关键战役。当时,唐朝的疆域只有山西和关中。因为山西曾被刘武

  • 尉迟敬德威逼李渊交权之事为什么会被史书记载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李渊,皇帝,史书,唐朝,李世民,秦叔宝,李元吉,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世民改了史书,为什么还会留下尉迟敬德逼李渊交权的记

  • 秦琼的孙子在墓志铭中写爷爷曾生擒尉迟敬德,这是吹牛还是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说唐,墓志铭,魏征

    在演义小说里面,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大豪杰。按照小说《说唐》所写,秦王李世民登极后,曾让人制作了一别对联,高悬在金銮殿殿门前。上联写:双锏打出唐世界。下联写:单鞭撑住李乾坤。秦琼的兵器是双锏,尉迟敬德的兵器是单鞭,以兵器喻人,意指李唐江山主要是靠他们两位打下来的,并且,维护这江山的稳定

  • 李世民欲将16岁的女儿嫁给花甲之年的尉迟敬德?背后真相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尉迟恭,李元吉,李建成,房玄龄

    点击下方关注,旧闻有新说 李世民想把自己16岁的小女嫁给年近花甲的尉迟敬德(尉迟恭),正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一出?答案是肯定的。 这件事言之凿凿,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都有详细记载。有人会说,李世民是不是老糊涂了,自己贵为九五之尊,女儿乃是掌上明珠,也是千金之躯,为何会下嫁尉迟恭这位老人家,李世民

  • 李世民有多宠尉迟敬德,李世民堂弟被他打瞎了眼睛,他都没受处罚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元吉,玄武门之变,王世充

    如果讲尉迟敬德,不带上李世民,尉迟敬德的故事就很空白。新唐书也好,旧唐书也罢,所有尉迟敬德的记录,只有四处描述里面没有李世民。一次是尉迟还在跟随刘武周,一次是镇守泾州击退匈奴,一次是因为别人没有他功劳大,坐尉迟上席,结果尉迟敬德大打出手,最后一次就是尉迟敬德去世。整个唐书关于尉迟敬德的记载,简直就是

  • 故事:尉迟敬德铁耙铲淫僧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唐僧,和尚

    民间故事流传千年,说的是惩恶扬善,道的是善恶有报。这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与身份无关,与年龄无关,唯一有关的就是内心是否向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话说到这份上,往深处说,当官的就一定是贪官吗?做和尚的一定就能做到恪守清规戒律吗?显然这不符合逻辑。之所以说这些“废话”,就是我在准备讲下面这个故事,有一种担

  • 尉迟敬德年近花甲,为什么李世民还要把女儿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建成,李元吉,刘邦,长孙无忌

    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资治通鉴》尉迟敬德是唐代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他也是中国传统年画中寓意平安吉祥门神的原型,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资治通鉴》里有

  • 李世民请尉迟敬德作伪证杀大臣,尉迟敬德为何私下答应当众翻供?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秦琼,长孙无忌,尉迟恭,李道宗

    按照正史而不是演义小说的记载,在隋末唐初战场上,能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是秦琼秦叔宝,而最被李世民信任并依为最后一道防线和贴身保镖的,是尉迟敬德(墓志铭显示,此人复姓尉迟,单字名融,字敬德,后人误以公为恭)。尉迟敬德这个人,十分不讨包括唐营在内的所有人的喜欢,这可能跟尉迟敬德少年经历有关:

  • 民间故事:尉迟敬德铁耙铲淫僧

    历史解密编辑:吕姐在农村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民间故事,唐僧,和尚

    民间故事流传千年,说的是惩恶扬善,道的是善恶有报。这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与身份无关,与年龄无关,唯一有关的就是内心是否向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话说到这份上,往深处说,当官的就一定是贪官吗?做和尚的一定就能做到恪守清规戒律吗?显然这不符合逻辑。之所以说这些“废话”,就是我在准备讲下面这个故事,有一种担

  • 尉迟敬德比李世民大13岁,李世民为何反倒要将女儿嫁给尉迟敬德?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李世,李道宗,李元吉

    一日,李世民心血来潮叫来尉迟敬德,并告诉他“尉迟啊,你要媳妇不,给你介绍个媳妇?”没错,堂堂一国之君李世民竟然做起了媒婆,尉迟敬德我们都知道,大唐名将,现如今都还有人家将其画像贴在门上做门神。李世民介绍的女子更是了不得,还不是外人,正是李世民自己的亲生闺女,李世民这个老爹还真是放心啊。不过你以为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