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大唐开国功臣,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李战神李靖李勣,也会想到门神秦琼尉迟敬德。但是翻遍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我们都找不到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为大唐开国做了哪些贡献,要说这四位是唐高祖李渊称帝之路上的绊脚石还差不多。
所以要排大唐开国功臣,李靖李勣秦琼程咬金不要说前五,就是前十、前一百都进不去。而他们排不进大唐开国功臣前十名的理由很简单,这一点我们看看这些人的履历就知道了。
咱们说的大唐开国功臣,必然有一个时间限制,这个时间就是公元618年,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因为从那一年开始,大唐建立,其后的战争,都不算大唐开国之战,在那个时间点之后加入大唐阵营的,只能算唐初功臣名将。想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恭等人,不但没有为大唐肇基添砖加瓦,而且他们当时的本职工作,就是挖唐朝的墙角。
咱们先来看看李靖李药师。
《旧唐书·列传第十七》记载,“大业末……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这就是说,李靖是最早发现李渊有不臣之心的隋朝官员之一,而他给李渊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告密者”。
要不是李靖临刑前大声呼喊(我们可以理解为投效),再加上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求情,李渊后来也不会将李靖与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韩、白、卫、霍,岂能及也),并认为李靖更胜一筹了。唐高祖李渊差点将李靖杀来在登基大典时祭旗,那么李靖自然不算大唐开国功臣,而只能算唐初名将了。
无论是在《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里,李靖与李勣都是在一个传里的,但是李勣比李靖投入唐营的时间还短,此公在武德二年才正式追随李密的脚步,成了大唐黎州总管、莱国公。赐姓之后,李渊本想封李勣的父亲李盖为济阴王的(封盖济阴王,固辞,改舒国公),原姓徐,赐姓李,封王倒也合乎礼制,由此可见李勣受李渊重视的程度。
李勣在大唐建国一年后来归,后来又短暂被窦建德俘虏使用,所以当大唐建国之前,在李渊眼里,李勣就是大麻烦李密手下一个不小的麻烦。
相对于李靖李勣,尉迟敬德给唐朝制造的麻烦更大。尉迟敬德一直到武德三年,还在跟李渊的大唐死磕:“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澮二州……袭破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唐俭等。”打败一个住了两天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牛得不要不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牛人,被秦琼秦叔宝击败投降后,李渊也没给他好脸色,人家李勣秦琼程咬金等人早早被封为国公,秦琼还被授予上柱国容易称号,尉迟敬德却连个子爵都没混上(侯君集在玄武门之变前还是全椒县子呢),只是在李世民身边当一个大保镖。
尉迟敬德真正咸鱼翻身,是在玄武门射杀李元吉(元吉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擐甲持矛逼迫李渊下诏宣布太子建成为叛军之后的事情了:“拜右武候大将军,赐爵吴国公,食实封千三百户。齐王府财币器物,封其全邸,尽赐敬德。”
至于秦琼,那就不用说了,此公带着程咬金、吴黑闼、牛进达(应该是尤俊达的原型)阵前从容投唐的时候,也已经是武德二年的事情了。在秦琼投唐之前,李渊曾经对李密很是忌惮,甚至还要称李密为兄。而李密当时最大的依仗,就是秦琼等人统帅的内马军:“此八千人可当百万。”
但是在李靖李勣尉迟恭秦琼四人中,李渊单单对秦琼情有独钟,因为其余三位都是迫不得已投唐,只有秦琼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抛弃王世充,李渊感动得都不知道说啥好了:“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结果秦琼没吃李渊的“龙肉”,但是却一直用李渊送给他的金酒壶喝酒。
从上面四个人的履历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大唐建国之后才追随李渊和李世民的,在大唐建国之路上,他们并没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而是相当于大唐很难逾越的障碍。
既然李勣李靖秦琼尉迟敬德不算大唐开国功臣,那么大唐开国功臣中的前五位应该是谁呢?除了皇亲国戚李唐宗室,排在前两位的应该是裴寂和刘文静。萧瑀和刘文静曾经是好战友,后来却成了不死不休的政敌。
李渊之所以太原起兵,就是中了裴寂的圈套并得到了刘文静的鼓励。裴寂刘文静这对先战友后冤家,也在同一传里(《旧唐书·列传第七》《新唐书·列传第十三》李渊中了裴寂的美人计(以宫人侍唐公,恐事发诛),这才坚定了骑兵反隋的决心,事实上裴寂的贡献可不仅仅是两个妃子,而是一大堆金钱美女粮食和军需物资:“兵起,寂进宫女五百,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首。”
虽然并为李渊早起心腹谋士及起兵倡导者,但是刘文静却很瞧不起裴寂(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结果被裴寂楔了一橛子:“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于是刘文静被唐高祖李渊杀掉了,刘文静被杀之前的话颇有韩信和蒯彻的风范:“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除了裴寂刘文静,像唐俭(高祖在太原留守,俭与太宗周密,俭从容说太宗以隋室昏乱,天下可图) 、长孙顺德、 刘弘基(顺德与刘弘基等召募,旬月之间,众至万余人,结营于郭下,遂诛王威、高君雅等)、 殷峤(殷开山,参预谋略,授心腹之寄)、刘政会(既拘威等,竟得举兵,政会之功也)、武士彟(武则天之父,从起义,官至司农少卿,封宣城县公。常居苑中,委以农囿之事。贞观中卒,赠潭州都督)。
这些开国功臣中,裴寂刘文静被赐予两块免死金牌(通俗说法,官文是“恕二死”),其余人都得了一块,得到一块免死金牌的多达十四人,除了咱们前面提到的唐俭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武士彟,还有都水监赵文恪、右屯卫大将军窦琮、鸿胪卿刘世龙、左翊卫大将军柴绍、骠骑将军张平高、左骁卫长史许世绪、左三统军李思行、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这十几二十个人才是真正的大唐开国功臣,也是李渊太原起兵的得力臂膀、智囊和爪牙(李渊诏曰:“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经纶天下,实仗群材”)。
说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恭不是大唐开国功臣,并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这四位虽然没有获得开国功臣的免死金牌,但是却个个战功卓著高官厚禄生荣死哀。而那些获得免死金牌的,有好几位下场都不算太好:刘文静被族诛,刘世龙流放岭南,赵文恪赐死狱中。
所以是不是开国功臣并不打紧,关键是要选对时机选对阵营。比如秦琼秦叔宝,在来护儿张须陀李密王世充那里都混得风生水起,到了大唐之后更是被李渊李世民两代帝王尊崇,连他用过的大铁枪,也成了镇国之宝。可见性格决定命运,要想善始善终,还得有个好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