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战功卓著,为啥排不进大唐开国功臣前十名?

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战功卓著,为啥排不进大唐开国功臣前十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4314 更新时间:2023/12/25 19:01:47

一提起大唐开国功臣,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李战神李靖李勣,也会想到门神秦琼尉迟敬德。但是翻遍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我们都找不到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为大唐开国做了哪些贡献,要说这四位是唐高祖李渊称帝之路上的绊脚石还差不多。

所以要排大唐开国功臣,李靖李勣秦琼程咬金不要说前五,就是前十、前一百都进不去。而他们排不进大唐开国功臣前十名的理由很简单,这一点我们看看这些人的履历就知道了。

咱们说的大唐开国功臣,必然有一个时间限制,这个时间就是公元618年,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因为从那一年开始,大唐建立,其后的战争,都不算大唐开国之战,在那个时间点之后加入大唐阵营的,只能算唐初功臣名将。想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恭等人,不但没有为大唐肇基添砖加瓦,而且他们当时的本职工作,就是挖唐朝的墙角。

咱们先来看看李靖李药师。

《旧唐书·列传第十七》记载,“大业末……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这就是说,李靖是最早发现李渊有不臣之心的隋朝官员之一,而他给李渊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告密者”。

要不是李靖临刑前大声呼喊(我们可以理解为投效),再加上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求情,李渊后来也不会将李靖与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韩、白、卫、霍,岂能及也),并认为李靖更胜一筹了。唐高祖李渊差点将李靖杀来在登基大典时祭旗,那么李靖自然不算大唐开国功臣,而只能算唐初名将了。

无论是在《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里,李靖与李勣都是在一个传里的,但是李勣比李靖投入唐营的时间还短,此公在武德二年才正式追随李密的脚步,成了大唐黎州总管、莱国公。赐姓之后,李渊本想封李勣的父亲李盖为济阴王的(封盖济阴王,固辞,改舒国公),原姓徐,赐姓李,封王倒也合乎礼制,由此可见李勣受李渊重视的程度。

李勣在大唐建国一年后来归,后来又短暂被窦建德俘虏使用,所以当大唐建国之前,在李渊眼里,李勣就是大麻烦李密手下一个不小的麻烦。

相对于李靖李勣,尉迟敬德给唐朝制造的麻烦更大。尉迟敬德一直到武德三年,还在跟李渊的大唐死磕:“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澮二州……袭破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唐俭等。”打败一个住了两天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牛得不要不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牛人,被秦琼秦叔宝击败投降后,李渊也没给他好脸色,人家李勣秦琼程咬金等人早早被封为国公,秦琼还被授予上柱国容易称号,尉迟敬德却连个子爵都没混上(侯君集在玄武门之变前还是全椒县子呢),只是在李世民身边当一个大保镖。

尉迟敬德真正咸鱼翻身,是在玄武门射杀李元吉(元吉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擐甲持矛逼迫李渊下诏宣布太子建成为叛军之后的事情了:“拜右武候大将军,赐爵吴国公,食实封千三百户。齐王府财币器物,封其全邸,尽赐敬德。”

至于秦琼,那就不用说了,此公带着程咬金、吴黑闼、牛进达(应该是尤俊达的原型)阵前从容投唐的时候,也已经是武德二年的事情了。在秦琼投唐之前,李渊曾经对李密很是忌惮,甚至还要称李密为兄。而李密当时最大的依仗,就是秦琼等人统帅的内马军:“此八千人可当百万。”

但是在李靖李勣尉迟恭秦琼四人中,李渊单单对秦琼情有独钟,因为其余三位都是迫不得已投唐,只有秦琼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抛弃王世充,李渊感动得都不知道说啥好了:“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结果秦琼没吃李渊的“龙肉”,但是却一直用李渊送给他的金酒壶喝酒。

从上面四个人的履历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大唐建国之后才追随李渊和李世民的,在大唐建国之路上,他们并没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而是相当于大唐很难逾越的障碍。

既然李勣李靖秦琼尉迟敬德不算大唐开国功臣,那么大唐开国功臣中的前五位应该是谁呢?除了皇亲国戚李唐宗室,排在前两位的应该是裴寂和刘文静。萧瑀和刘文静曾经是好战友,后来却成了不死不休的政敌。

李渊之所以太原起兵,就是中了裴寂的圈套并得到了刘文静的鼓励。裴寂刘文静这对先战友后冤家,也在同一传里(《旧唐书·列传第七》《新唐书·列传第十三》李渊中了裴寂的美人计(以宫人侍唐公,恐事发诛),这才坚定了骑兵反隋的决心,事实上裴寂的贡献可不仅仅是两个妃子,而是一大堆金钱美女粮食和军需物资:“兵起,寂进宫女五百,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首。”

虽然并为李渊早起心腹谋士及起兵倡导者,但是刘文静却很瞧不起裴寂(文静自以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故旧恩居其上,意不平),结果被裴寂楔了一橛子:“文静多权诡,而性猜险,忿不顾难,丑言怪节已暴验,今天下未靖,恐为后忧。”于是刘文静被唐高祖李渊杀掉了,刘文静被杀之前的话颇有韩信和蒯彻的风范:“高鸟尽,良弓藏,果不妄。”

除了裴寂刘文静,像唐俭(高祖在太原留守,俭与太宗周密,俭从容说太宗以隋室昏乱,天下可图) 、长孙顺德、 刘弘基(顺德与刘弘基等召募,旬月之间,众至万余人,结营于郭下,遂诛王威、高君雅等)、 殷峤(殷开山,参预谋略,授心腹之寄)、刘政会(既拘威等,竟得举兵,政会之功也)、武士彟(武则天之父,从起义,官至司农少卿,封宣城县公。常居苑中,委以农囿之事。贞观中卒,赠潭州都督)。

这些开国功臣中,裴寂刘文静被赐予两块免死金牌(通俗说法,官文是“恕二死”),其余人都得了一块,得到一块免死金牌的多达十四人,除了咱们前面提到的唐俭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武士彟,还有都水监赵文恪、右屯卫大将军窦琮、鸿胪卿刘世龙、左翊卫大将军柴绍、骠骑将军张平高、左骁卫长史许世绪、左三统军李思行、左武卫大将军李高迁,这十几二十个人才是真正的大唐开国功臣,也是李渊太原起兵的得力臂膀、智囊和爪牙(李渊诏曰:“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经纶天下,实仗群材”)。

说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恭不是大唐开国功臣,并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这四位虽然没有获得开国功臣的免死金牌,但是却个个战功卓著高官厚禄生荣死哀。而那些获得免死金牌的,有好几位下场都不算太好:刘文静被族诛,刘世龙流放岭南,赵文恪赐死狱中。

所以是不是开国功臣并不打紧,关键是要选对时机选对阵营。比如秦琼秦叔宝,在来护儿张须陀李密王世充那里都混得风生水起,到了大唐之后更是被李渊李世民两代帝王尊崇,连他用过的大铁枪,也成了镇国之宝。可见性格决定命运,要想善始善终,还得有个好人品……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冷落秦琼尉迟敬德,重用李靖、李勣?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世民,秦琼,李靖,李勣,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兵部,国防部门

    在封建史家的精心PS之下,后人眼中的唐太宗英明神武、从谏如流、任人惟贤,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以归类为一代明君。透过表相看实质,这样的评价显然经不起推敲。从登基前后对待心腹旧将的态度变化,就看得出来,李世民用人不是惟贤。世人皆知,秦琼、尉迟敬德是秦王麾下猛将,二人是李世民最亲信、最得力的心腹爱将,二

  • 如果武门事变时,李世民不派尉迟敬德“保卫李渊”,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渊,秦王,唐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武门事变,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玄武门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派尉迟敬德进攻控制李渊,李渊态度,大臣的态度,让李渊明白了自己被架空了。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为何要派尉迟敬德前去“保卫”李渊安全?如果你是李世民,你会怎么做?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玄武门事变的性质:玄武门事变的发动者及对象:玄武门是由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针对

  •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为何能够流传千古?埋藏着千古一帝内心的恐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李世民,李建成,李渊,薛万彻,李元吉,秦琼,唐朝,黄易小说人物

    每逢新春佳节,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家都会有在大门两侧张贴门神的传统习俗。门神的形象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至今广为流传的两位门神则是初唐的两位开国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在唐太宗李世民还未登基称帝前这两位就是李世民手下的头号猛将,可以称得上是股肱之臣。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更是专门建造了一座凌烟阁,以此表彰为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韶舞,田亩定限,尉迟敬德,淮南道士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尉迟敬德,道士,淮南,李世民,王俊,敬德

    韶舞何某是荥阳人,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只知道当时也算个小有名气的人。荆州太守请他去做别驾,何某不去,隐居修养自己的情操。他经常到田间或麦场看别人收获庄稼。某天,忽然有个高个子的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带着头巾,前来拜访。那个高个子举起双手跳起舞来,并且说:“先生看到过韶舞吗?这就是韶舞。”一边跳一边离开

  • 秦琼后代的墓志铭,记住了秦琼活捉尉迟敬德,可信度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墓志铭,李渊,李元吉

    秦琼入唐后,立即被李渊派去李世民手下任职。不久,秦琼来到李世民的帐下,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唐书》中,这一伟大壮举的记载只有九个字:“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关于这件事的所有官方历史数据都很模糊。大家知道,美良川之战是关系李世民一家生死的关键战役。当时,唐朝的疆域只有山西和关中。因为山西曾被刘武

  • 尉迟敬德威逼李渊交权之事为什么会被史书记载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李渊,皇帝,史书,唐朝,李世民,秦叔宝,李元吉,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世民改了史书,为什么还会留下尉迟敬德逼李渊交权的记

  • 秦琼的孙子在墓志铭中写爷爷曾生擒尉迟敬德,这是吹牛还是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说唐,墓志铭,魏征

    在演义小说里面,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大豪杰。按照小说《说唐》所写,秦王李世民登极后,曾让人制作了一别对联,高悬在金銮殿殿门前。上联写:双锏打出唐世界。下联写:单鞭撑住李乾坤。秦琼的兵器是双锏,尉迟敬德的兵器是单鞭,以兵器喻人,意指李唐江山主要是靠他们两位打下来的,并且,维护这江山的稳定

  • 李世民欲将16岁的女儿嫁给花甲之年的尉迟敬德?背后真相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尉迟恭,李元吉,李建成,房玄龄

    点击下方关注,旧闻有新说 李世民想把自己16岁的小女嫁给年近花甲的尉迟敬德(尉迟恭),正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一出?答案是肯定的。 这件事言之凿凿,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都有详细记载。有人会说,李世民是不是老糊涂了,自己贵为九五之尊,女儿乃是掌上明珠,也是千金之躯,为何会下嫁尉迟恭这位老人家,李世民

  • 李世民有多宠尉迟敬德,李世民堂弟被他打瞎了眼睛,他都没受处罚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元吉,玄武门之变,王世充

    如果讲尉迟敬德,不带上李世民,尉迟敬德的故事就很空白。新唐书也好,旧唐书也罢,所有尉迟敬德的记录,只有四处描述里面没有李世民。一次是尉迟还在跟随刘武周,一次是镇守泾州击退匈奴,一次是因为别人没有他功劳大,坐尉迟上席,结果尉迟敬德大打出手,最后一次就是尉迟敬德去世。整个唐书关于尉迟敬德的记载,简直就是

  • 故事:尉迟敬德铁耙铲淫僧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唐僧,和尚

    民间故事流传千年,说的是惩恶扬善,道的是善恶有报。这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与身份无关,与年龄无关,唯一有关的就是内心是否向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话说到这份上,往深处说,当官的就一定是贪官吗?做和尚的一定就能做到恪守清规戒律吗?显然这不符合逻辑。之所以说这些“废话”,就是我在准备讲下面这个故事,有一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