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归义军——张议潮

归义军——张议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3/12/23 0:15:35

一、西域陷落

公元七五五年冬,为唐玄宗做得“胡旋舞”,身兼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兵锋直指长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进攻的钲鼓惊醒了还沉浸于着“开元盛世”的大梦的唐玄宗。当凌厉的铁蹄踏破了夜夜笙歌的长安城,唐朝各个藩镇节度使的内心也开始躁动起来。自此,大唐再也没有锐意进取的气势。

公元七六三年,还在舔舐伤口的长安城又遭受了另一拨铁骑的侵袭。吐蕃,这个在唐太宗时期俯首称臣的高原部落现在也开始磨刀霍霍,准备趁火打劫。公元七九零年,趁大唐无暇西顾,吐蕃攻陷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至此,在大唐手中控制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西域,被切断了和大唐朝廷的联系。“长安西去九千九百九十九里皆为唐土”,消散在了兵戈交击声中。

二、揭竿而起

奴隶制的吐蕃在西域横征暴敛,西域民众被其强制征收于其军民部落中,大量沦为吐蕃奴隶。作为当年丝绸之路的重镇河西也迅速凋敝。

苟且存活于吐蕃屠刀之下的百姓无一天不期盼大唐铁骑。然而东望王师又一年,却始终没能等到大唐的精兵悍将接他们回家。多少稚嫩孩童在年复一年的期盼中变成了耄耋老者。此时的唐廷深陷于藩镇、外戚和宦官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又哪来的精力去管远在天边的西域。

对内贪图享乐,在外作战接连失利的吐蕃贵族对于西域各族百姓的压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吐蕃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终于在公元八四八年,忍无可忍的张议潮散尽家财,秣兵历马,举兵起义。而后在各地百姓支持下,连克肃州、甘州、伊州等地。

趁着吐蕃内部争权夺利之际,张议潮携沙洲壮士攻下沙洲,驱逐吐蕃。在和吐蕃作战期间,张议潮也心念大唐,他曾派出多支部队欲向唐皇禀报其战果,可惜绝大部分信使都被淹没在了滚滚黄沙之中。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终于在公元八五零年,有一队信使到达了长安,向唐庭禀报了这个消息。

失联了近七十年的西域在此刻又重新联系起来。“白日放歌须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整个长安都沉浸在失而复得的喜悦中。大喜过望的唐宣宗祭祀太庙,以告慰先祖,而后封张议潮为沙洲防御使。但是除了形式上的奖赏,朝廷无力再向西域远征兵马援助这队忠心耿耿的归义军。

然而,孤军奋战的归义军继承了盛唐遗风。协同当地不堪压迫的百姓,四处出击,多次击败进犯的吐蕃、回鹘。最终在这片沙洲生根发芽。同时张议潮也在光复之地兴修水利,努力恢复耕种并重新制定唐律。“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被吐蕃摧残蹂躏的西域终于开始慢慢焕发生机。

三、壮志未酬

可能是当年安史之乱的教训太过惨痛,此时的朝廷却以削藩为首要目标,惶惶而不可终日。为了向朝廷表示忠心,张议潮接连派出其兄张议潭与自己赶赴长安作为人质。在失去了张议潮的领导后,归义军领袖在外还有强敌环伺之际内部开始争权夺利,张议潮时期的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被消磨殆尽。而且朝廷对于这股力量颇为忌惮,始终打压。最终没能实现张议潮的夙愿。

公元八七二年,张议潮没能看到大唐再现“万国笙歌醉太平”,只带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遗憾离世。

“河西沦落百年余,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一篇古诗,道尽了这位英雄的一生。张议潮少时看着这西域满目疮痍,憧憬当年大唐辉煌。他年轻时一直积蓄力量,暗结义士。

终于在年近半百时起兵,驱逐吐蕃,光复河西。却又在各种阻挠下,功败垂成。在大唐“开元盛世”落幕近百年,各路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下,张议潮带领的归义军独自奋战时,仍能心系远在天边的大唐,着实令人动容。

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豪强在起事时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却在功成名就后自立为王。而张议潮在历经生死,掌握大权后,仍然以光复大唐为己任,只身赶赴长安,甘为人臣。张议潮的赤血丹心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每当国家危难之际,总有义士揭竿而起,守护这古老文明。这样的故事,总是能让人热泪盈眶,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更多文章

  • 裴寂才华出众,又是李渊亲信,为何李世民看见他就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百变大冰标签:李渊,裴寂,皇帝,宰相,隋朝,李世民,刘文静,唐太宗,书法家

    裴寂是唐朝重臣。他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幼年丧父。隋朝时,历任驾部侍御史、承武郎等职。同时,他还是唐朝第一任宰相,李渊的心腹。两人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裴霁很受李渊的器重,李世民却很不喜欢他。每次看到裴寂,他都会生气。为什么?隋末,李渊在太原叛隋。当时,他与刘文静在太原晋阳共事。之所以敢于这样做,是因为李

  • 有佐命元从之功的裴寂,为什么会被排除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裴寂,李渊,李世民,刘文静,唐高祖,隋炀帝

    李渊能够从太原起兵到占据关中不到一年就称帝,有两个人至关重要,他们是晋阳宫副监裴寂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尤其是裴寂。虽然他只是副监,但他是隋炀帝的眼睛,只要他一封密信奏上去说李渊造反足够他喝一壶的。他可不是野史里面的宦官太监,他有儿有女,儿子尚公主,女儿嫁皇子。跟唐高祖李渊不仅是儿女亲近,更是李渊的好兄

  • 《贞观之治》之裴寂落末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裴寂,李世民,房玄龄,李渊,杜如晦,长孙无忌

    李世民和众位大臣商议后决定开放边关让百姓自己寻找生路,这样的举措大大缓解了百姓的压力,李世民在长舒一口气后让房玄龄接着办理吏部官员考核的事情,赵德言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来长安拜见房玄龄,他说房大人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家反省过错,现在我已知错改过还望大人在皇上面前为我美言几句啊。房玄龄说我虽然主管这件事可

  • 李渊有多信任裴寂?让三位贵妃亲临其府第彻夜宴饮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渊,裴寂,刘文静,隋炀帝,李世民,高祖

    要说武德年间李渊最信任的人是谁,不是李建成、李世民等儿子,也不是李孝恭、李神通等李唐宗室,而是李渊昔日的同事裴寂。相信很多人对裴寂这个人都比较熟悉,毕竟他就是那个让刘文静嫉恨的人。裴寂虽然出自于河东裴氏,但是他的前半生实在是平平无奇,等到616年,年近五十的裴寂成了晋阳宫的副监,而他的领导、晋阳宫监

  • 有人说,唐朝第一宰相裴寂,遭到了李世民的疯狂打击,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裴寂,李世民,李渊,刘文静,宰相,杜如晦

    疯狂打击?知足吧,倘若他遇上的不是李世民,恐怕命都保不住,如果不小心对位朱元璋,裴家就准备“封门息业”吧!裴寂出身河东豪门裴氏,不过他家并不显赫,当年被举孝廉进京,没钱坐马车,靠两条腿走到京城。裴寂在官场混了大半辈子,仕途也是不温不火,年近四十还是个七品芝麻官。按这个速度,太守基本上是他这辈子的最高

  • 山西历史名人 五十四 裴寂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裴寂,李渊,唐高祖,李世民,武德,长安

    裴寂(573年-632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开国功臣、宰相,追赠绛州刺史裴瑜之子。网络图片,侵权联删裴寂,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成人。眉目清秀,姿容俊伟。十四岁时便被补任为并州主簿。隋朝建立后,历任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大业十二年(616年),

  • 裴寂为何敢留宿皇帝的嫔妃?屡屡犯罪的混混宰相为何总被幸运拥抱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裴寂,皇帝,李渊,李世民,宰相,刘文静

    史学家刘昫在《旧唐书》里爆了一个猛料:“贵妃三人赍珍馔、宝器就寂第,宴乐极欢,经宿而去。”李渊的三个贵妃,跑到裴寂府上狂欢,夜不归宿,第二天才回到宫中。因此刘昫批评裴寂:“留贵妃以经宿,终昧为臣之道。”有夫之妇跑到别的男人家中留宿,这种事放在今天恐怕都不大妥当,何况是古代,更何况双方一个皇帝的嫔妃,

  • 裴寂为何不被李世民重用?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裴寂,李世民,李渊,刘文静,长孙无忌,隋炀帝,唐太宗,唐朝,艺术家,黄易小说人物

    裴寂是唐朝名相,为晋阳起兵立下大功,深受唐高祖李渊的喜爱,成为其最信任的臣子。但唐太宗李世民对裴寂却较为反感,多次贬斥裴寂。那身为大唐名相的裴寂为何深受李渊喜爱而遭李世民嫌弃呢一,结好李渊裴寂出身河东裴氏,为当时有名的世家大族。他幼年丧父,因此由兄长抚养长大,十四岁时担任州主簿。他成年后眉清目秀,身

  • 我是民营企业家丨刘文静:由治病向治未病转变 打造世界级医疗器械平台企业

    历史解密编辑:闪电新闻标签:杨林,山东,隋朝,刘文静,治未病,医疗器械,民营企业家

    编者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山东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山东广播电视台4月23日起推出“我是民营企业家”专栏,走进企业一线,倾听创业故事。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4日讯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千多人的山东淄博民营医用手套上市公司,变成了一个跨国的医疗器械平台企业,现在公司人员在全球有七八千人

  • 直击股东大会|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防护手套5、6月订单已量价齐升,心脑血管业务经历“铁底”后已明显反转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经济新闻标签:隋朝,刘文静,蓝帆医疗,心脑血管,股东大会,防护手套

    即便经历创业20年来首亏,但随着订单回暖,在2023年年中临近之际,不想只当手套大王的蓝帆医疗(SZ002382,股价7.73元,市值77.85亿元)已经将今年视作公司发展的分水岭。5月22日下午,蓝帆医疗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在山东淄博举行。公司董事长刘文静主持会议,公司多位高管以及多位股东与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