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禹锡对元稹的赞美诗|每日一诗

刘禹锡对元稹的赞美诗|每日一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诗词中华 访问量:4800 更新时间:2024/1/16 15:47:22

诗词赏析

锡为了褒奖元稹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石枕,元稹回赠了壁州产的马鞭,刘禹锡接到元稹的酬赠后,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名为咏鞭,实则咏人,壁州竹鞭虽然名贵,但赠鞭者如果不是像元稹这样品格高尚的人,恐怕诗人也不会如此看重。

诗中不仅称誉了对方的品格,也表明了自己的节操,刘禹锡把鞭与人自然谐地联系在一起,岁寒不凋的意志得以展现。

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觉得好看,点击这里

标签: 元稹刘禹锡诗词诗人

更多文章

  • 白居易年老伤感了,刘禹锡送给他一首诗,结尾两句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名篇,唐朝,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千古名句

    人生难得一知己,唐朝诗坛的那些诗人们,有很多都是要好的知己,我们今天要说的白居易和刘禹锡就是如此。虽然刘白二人是同一年出生,但他们之间的友情开始的却很晚。各种史料记载,刘禹锡和白居易第一次见面是在唐敬宗宝历二年的扬州,这一年他们54岁,都已过天命之年,在人均寿命不长的年代,这个年纪可以说是人一生的晚

  • 刘禹锡遭贬后被小人刁难,愤而写下千古名篇,短短81字,尽显豁达乐观!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天地标签:苏轼,诗词,孔子,诗人,唐朝,刘禹锡,陋室铭,千古名句

    “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静几是安居。”这句话说的就是刘禹锡了。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和州县令故意刁难他,最开始故意给他安排三间小屋,没想到刘禹锡欣然接受,还自得其乐。县令气极,便又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另一处一间半的小屋,刘禹锡仍然喜欢,还写下对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县令不甘心,

  • 刘禹锡最经典的一组诗,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秋词,唐诗,宋词,诗人,诗情,唐朝,刘禹锡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组诗,是同一个主体,内容虽不同但互相有所关联的多首诗所组成。组诗中的每一首诗都是独立而完整的,但当他们组合在一起时,其内在的感情联系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时空让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得到更为透彻的表达。古代诗人大多都有其经典的组诗代表作。譬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杜甫的

  • 《千家诗》30《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刘禹锡,玄都观桃花,柳宗元,千家诗,全唐诗,长安

    玄都观桃花【唐】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译文】长安道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栽种着许多株桃树,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注释】⑴元和:唐宪宗年号,公元806~820年。十年:《全唐诗》作

  • 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两首七律,旷达超脱,是千帆历尽后的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千帆,七律,元稹,唱和,唐朝,白居易,刘禹锡,艺术家

    拨开历史的云烟,走进诗词里的故事人生,欢迎关注玲子。前言:“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武宗昌二年,71岁的刘禹锡病逝于洛阳,白居易悲痛不已,写下《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在诗中这样描述彼此真挚不渝的友情。如果说元稹是白居易年轻时的挚交,那么刘禹锡则是他老年时的知己,二人志趣相投,同退同隐,惺惺

  • 最美诗词 |《望洞庭》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秋月,明月,诗人,唐朝,刘禹锡,望洞庭,艺术家,最美诗词,原创诗词

    望洞庭刘禹锡 〔唐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

  • 没到过南京,刘禹锡却为它写下5首诗。两首超经典,白居易都点赞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江南,台城,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乌衣巷,陈后主,金陵五题,千古名句

    提到关于南京的古诗词,多少人第一反应就是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乌衣巷,成了南京的著名地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咏史的经典。然而,你知道吗?《乌衣巷》其实是一组诗中的一首,而作者刘禹锡也从未去过南京。故事还要从公元826年说起。这一年,是唐敬宗宝历二年,55岁的刘禹锡奉调回洛阳

  • 刘禹锡“抄”了白居易四句诗,却被奉为神品,对比一读果然不凡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柳枝词,刘禹锡,白居易,诗词,化用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化用是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或将前人的诗句文句稍加改动,或将前人诗意提炼,用之于己诗,以贴合己诗的意境。有的化用稀疏平常,而有的诗人却能青出于蓝,甚至化腐朽为神奇。最为经典的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成天一色”便是化用自南北朝诗句“落花与芝盖同飞,

  • 读刘禹锡的诗,心里有多舒坦?“诗豪”果然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至得你心念标签: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裴度,诗豪,韩愈

    刘禹锡,字梦得,因诗风豪爽奔放,被后世之人誉为“诗豪”。刘禹锡的性格,和他的诗句一样,同样是充满了“江湖气”。比如贬官10年后,刘禹锡被召回京,游玄都观,作诗讽刺当朝新贵: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于是,刘禹锡再次被贬,这次更惨,13年后才回来。然而……回来后,

  • 西安“大唐诗人”贴纸更新啦 “刘禹锡”身上的鹤元素来自于哪?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刘禹锡,唐诗,杜甫,贴纸,白居易

    西安“大唐诗人”贴纸更新啦“刘禹锡”身上的鹤元素来自于哪?为全面排查疫情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今天(6月16日),西安多区域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完成后,居民将收到卡通贴纸“刘禹锡”作为检测结果出来前的有效凭证。据了解,仙气十足的Q版“刘禹锡”也是继“李小白”、“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