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禹锡遭贬后被小人刁难,愤而写下千古名篇,短短81字,尽显豁达乐观!

刘禹锡遭贬后被小人刁难,愤而写下千古名篇,短短81字,尽显豁达乐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诗词天地 访问量:616 更新时间:2024/2/8 22:57:04

“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静几是安居。”这句话说的就是刘禹锡了。

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和州,和州县令故意刁难他,最开始故意给他安排三间小屋,没想到刘禹锡欣然接受,还自得其乐。

县令气极,便又把刘禹锡的住处迁到另一处一间半的小屋,刘禹锡仍然喜欢,还写下对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县令不甘心,让刘禹锡再次搬家,只给一间陋室,仅能容纳一桌一床一椅。

刘禹锡这次有些气愤,却转瞬想开,并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碑上,立在门前。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文简练而清新,短短81字,却尽显刘禹锡的豁达与乐观。

他虽然几经磨难,文字中却没有半点抑郁沮丧,之后更生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斗志

有人说:“生活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面对挫折磨难,风风雨雨,你我当如刘禹锡。

01

生活简单却快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生的路途中难免会有些坎坷,谁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面对同样的境遇,不同心境的人收获的也不尽相同。

刘禹锡被贬后,条件十分艰苦,尽管只有一间陋室,却安慰自己:

“山不在于高大,有仙人才能出名,水不在于多深,有龙才能有灵,房子不在于奢华,只要品德高尚,内心富足,即使在破败的草屋,也是快乐的。”

内心富足,生活就从容。

点击下方加入诗友圈,以诗会友~

并享受老师一对一点评诗词!

明朝有个人叫胡九韶,家境贫寒,仅仅保住一日三餐。

但是他还是心怀感激,每天都要烧香拜佛感谢上苍给他的福气。

他的妻子就很不解:“我们整日粗茶淡饭的,住着茅草小屋,怎么能算得上是有福呢?”

胡九韶说:“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乱之扰,全家有衣穿,有饭吃,也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这难道不是幸福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定的看待得失,才能活得洒脱自然。

心变得简单,世界也会跟着简单,生活便只剩下了欢乐。

02

圈子虽小却舒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朋友不在多,知己二三人,圈子不在大,舒服就好。

刘禹锡屡次遭贬,人生跌落谷底。往日恭维的人都不见了踪影,更有小小县令屡次刁难。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个时候还和刘禹锡联系的就是真正的至交知己,他们无不是品格高洁的大儒,绝没有阿谀奉承的小人。

刘禹锡和好友们谈论诗词歌赋、天文地理,说到兴起更是仰天大笑。

小小的陋室,更是变成了他和友人们的桃花源。刘禹锡也在友人的陪伴下走出忧郁,重新焕发斗志。

经营一个圈子,不在大小,而在是否舒心。

最幸运的事,莫过于拥有一个能量满满的交友环境,和舒服的人待在一起,让心情灿烂如太阳,温馨如暖灯。

03

爱好虽少却有趣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人生在世,总要有一两个爱好,去抵御岁月风霜,对抗生活中的杂乱与琐碎。

爱好就是人的精神支柱,可以让人在低谷的时候还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目光所及都是美好!

刘禹锡能够这般豁达,和他拥有爱好关系颇大。

在这个陋室,刘禹锡可以好好的弹琴写词,读书习字,陶冶情操,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被繁杂的丝竹之声扰乱视听,更不会被一篇篇公文所劳累。

一时间,内心无比的安宁,也更加优哉游哉。

一个人有爱好,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件事情,再普通的日子,也能过出妙趣横生的诗意。

汪曾祺喜欢做饭,到了晚年更喜欢亲自下厨。

他必须自己去菜市场买菜。

他说: “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爱好无关功名利禄,只在于内心的欢喜,生活因此变得活色生香。

人活着,择一事成趣,得一好终老,足矣。

04

吾心安处即是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曾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身在陋巷,每天一碗粗粮,一瓢淡饭,却仍然乐在其中。

诸葛亮居于草庐仍然心怀天下;杨子云居于山亭仍然著作不断;孔子居于九夷,亦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什么是简陋,什么是富有,从来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能说:“吾心安处既是家。”

苏轼好友王巩被贬岭南,歌姬寓娘随行。数年后,王巩归来,苏轼问寓娘:“在岭南过的应该不好吧。”

寓娘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有的路要用脚去走,有的路,要心去走。世界再大,也大不过我们的心。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唯一能做的是怀着一颗淡然的心,享受生活,随遇而安,浅笑安然。

刘禹锡的《陋室铭》,短短81字,却带着我们穿越唐朝,却体验他的“陋室”生活,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人生在世,有三两知己、有趣的爱好、便是富足的生活,无论身处什么困境,都能依然自得!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点个【赞】与【在看】,愿你热爱世界,珍重生活,所遇皆风景,所愿皆所得!

*作者:绪风。本文首发于诗词天地,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按要求转载。

【 诗词天地会员招募中 】

1、

2、

3、

4、

5、

6、

7、

8、

更多文章

  • 刘禹锡最经典的一组诗,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秋词,唐诗,宋词,诗人,诗情,唐朝,刘禹锡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组诗,是同一个主体,内容虽不同但互相有所关联的多首诗所组成。组诗中的每一首诗都是独立而完整的,但当他们组合在一起时,其内在的感情联系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时空让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得到更为透彻的表达。古代诗人大多都有其经典的组诗代表作。譬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杜甫的

  • 《千家诗》30《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刘禹锡,玄都观桃花,柳宗元,千家诗,全唐诗,长安

    玄都观桃花【唐】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译文】长安道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栽种着许多株桃树,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注释】⑴元和:唐宪宗年号,公元806~820年。十年:《全唐诗》作

  • 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两首七律,旷达超脱,是千帆历尽后的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千帆,七律,元稹,唱和,唐朝,白居易,刘禹锡,艺术家

    拨开历史的云烟,走进诗词里的故事人生,欢迎关注玲子。前言:“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武宗昌二年,71岁的刘禹锡病逝于洛阳,白居易悲痛不已,写下《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在诗中这样描述彼此真挚不渝的友情。如果说元稹是白居易年轻时的挚交,那么刘禹锡则是他老年时的知己,二人志趣相投,同退同隐,惺惺

  • 最美诗词 |《望洞庭》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秋月,明月,诗人,唐朝,刘禹锡,望洞庭,艺术家,最美诗词,原创诗词

    望洞庭刘禹锡 〔唐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

  • 没到过南京,刘禹锡却为它写下5首诗。两首超经典,白居易都点赞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江南,台城,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乌衣巷,陈后主,金陵五题,千古名句

    提到关于南京的古诗词,多少人第一反应就是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乌衣巷,成了南京的著名地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咏史的经典。然而,你知道吗?《乌衣巷》其实是一组诗中的一首,而作者刘禹锡也从未去过南京。故事还要从公元826年说起。这一年,是唐敬宗宝历二年,55岁的刘禹锡奉调回洛阳

  • 刘禹锡“抄”了白居易四句诗,却被奉为神品,对比一读果然不凡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柳枝词,刘禹锡,白居易,诗词,化用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化用是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或将前人的诗句文句稍加改动,或将前人诗意提炼,用之于己诗,以贴合己诗的意境。有的化用稀疏平常,而有的诗人却能青出于蓝,甚至化腐朽为神奇。最为经典的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成天一色”便是化用自南北朝诗句“落花与芝盖同飞,

  • 读刘禹锡的诗,心里有多舒坦?“诗豪”果然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至得你心念标签: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裴度,诗豪,韩愈

    刘禹锡,字梦得,因诗风豪爽奔放,被后世之人誉为“诗豪”。刘禹锡的性格,和他的诗句一样,同样是充满了“江湖气”。比如贬官10年后,刘禹锡被召回京,游玄都观,作诗讽刺当朝新贵: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于是,刘禹锡再次被贬,这次更惨,13年后才回来。然而……回来后,

  • 西安“大唐诗人”贴纸更新啦 “刘禹锡”身上的鹤元素来自于哪?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刘禹锡,唐诗,杜甫,贴纸,白居易

    西安“大唐诗人”贴纸更新啦“刘禹锡”身上的鹤元素来自于哪?为全面排查疫情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今天(6月16日),西安多区域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完成后,居民将收到卡通贴纸“刘禹锡”作为检测结果出来前的有效凭证。据了解,仙气十足的Q版“刘禹锡”也是继“李小白”、“杜甫”、

  • 刘禹锡变法失败被贬,结合民歌写下竹枝词,千百年来传唱不绝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民歌,唐朝,诗人,刘禹锡,竹枝词,柳宗元,王叔文,唐顺宗,千古名句

    刘禹锡,字梦得,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出生,自幼聪明又勤奋,在双十年纪游历洛阳、长安等地时就声名鹊起。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在唐代科举那个五十少进士的情况下,刘禹锡仅仅21岁就政府了科举,和他同届及第的还有柳宗元,两人也因此结缘成为一生荣辱与共的知己。两年后(7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诗歌,后世,唐朝,唐代,诗人,刘禹锡,文学家

    在文化层面上,刘禹锡为促进唐朝的文化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开元和天宝两个时代,也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对唐代的国家与经济情况进行了探讨。而这样一个兴盛的大环境,对诗歌和文学等其他文化和艺术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刘禹锡的写作受这种环境的熏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