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七律名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七律名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豁然书斋 访问量:1074 更新时间:2024/1/25 5:27:20

刘长(zhǎng)卿,唐代诗人。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唐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肃宗至德二载春,刘长卿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负责水路运输。他在苏州江边遇到友人严士元,而一晤之后,严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写下这首《别严士元》与友人赠别。

《别严士元》

刘长卿 〔唐代〕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这首诗的大意是: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

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这首诗,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即写景是为了叙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画水。然而,毕竟又是描写了风景,所以画面是生动的,辞藻是美丽的,诗意也显得十分浓厚。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这两句交待了与友人话别的时间和地点。

在春风乍起的时节,诗人将起程作万里之行,船停靠在苏州城外,故友严士元前来送别。二人执手相向,百感交集。回首往事,瞻念前途,心中就像水国变幻莫测的天气,忽晴忽阴,忽好忽坏,还不时带些初春的寒意。

水国指苏州一带,因这一带多江河水流而名。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从字面上看,明白如话,但细细体味,会觉得韵味无穷。

雨细得让人无从感觉,直到衣服由潮渐湿,方才知道。这种自然景象,只有"水国"常有。“看不见”,形容雨丝细微不显其形; “听无声”,说明闲花残落不易察觉。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这两句写别情无限,薄暮夕阳下,孤帆远去;湖南碧草如茵,愈发勾起作者的情思。

先写日斜孤帆的景色,暗示二人盘桓到日暮时分才依依辞别,再补充点出友人所去之处“湖南”。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但也掺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这两句委婉地传达了官职低微之牢骚。临行之前,关照朋友,若遇到打听我的知己,请转告他们,我已被"青袍"所误。

青袍,唐代官员不同品级服色不同,品级最低的穿青色官服。

诗中的“景语”,既有“春寒阴复晴”的水国气候特征,又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的眼前景象,还有“草绿湖南”的意中之景,几个层次中,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诗人的这种手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更多文章

  • 诗人刘长卿,自称五言长城,口气够狂,诗也写得够好

    历史解密编辑:真游泳的猫标签:刘长卿,诗人,贾谊,唐诗,杜甫

    #头条创作挑战赛#说起唐诗,大家脑海里一下子想到许多人。而如果说到五言诗,写得比较好的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结果,唐代又冒出来一个刘长卿,居然自称五言长城,这口气真是狂得没边了。什么是长城?长城高大雄伟,无法逾越,是古人心目中固若金汤的存在。“五言长城”,就是说,在五言诗这一行列,没有人

  • 天地共情:卢纶《送李端》中的雪和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雨

    历史解密编辑:寓诸无竟标签: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送李端,卢纶,衰草,微雨

    我的唐诗书法直播日课做了一年多,上个月结束,回放视频已全部上传荔枝微课 () 。很多想法只是直播时边写边讲的即兴发挥,但过后想来犹有兴味。昨日小雪节气,虽未下雪而气象浑茫,想起日课中曾经讲到卢纶《送李端》中的暮雪和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中的雨,颇有应于此时天气,故回看视频,写出一篇文章,在此与寓诸

  • 长安春望·卢纶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浮云,在梦中,望·卢纶,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 卢纶:他写出盛唐边塞诗的恢宏气势,《塞下曲》使他成为军旅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卢纶,塞下曲,边塞诗,诗人,盛唐,岑参

    卢纶: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诗至中唐,似乎便落寞了许多,虽然有元白的新乐府扛鼎,但比起刚过去的盛唐诗坛就不在一个层次上了,后人凑来凑去的,弄了个 “大历十才子”,不过,我相信没几人知道这些才子,大概也就是一个名词存在于中国文学史之中吧。所谓“大历十才子”是指活跃于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是一群有着大

  • 唐诗三百首 |《塞下曲·其四》卢纶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卢纶,塞下曲·其四,塞下曲,劳军,欢腾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唐代:卢纶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译文在野外天幕下设下劳军盛宴,边疆兄弟民族都来祝贺我军凯旋。喝醉酒后还要和着金甲跳舞,欢腾的擂鼓声震动了周围的山川。注释敞:一本作“蔽”。琼筵:盛宴。雷鼓:即“擂鼓”。简析这首诗系《塞下曲》组诗之一。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

  • 卢纶的《塞下曲·其二》堪与李白的《塞下曲》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卢纶,李白,李广,边塞,诗人,千古名句,大历十才子,塞下曲·其二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朝名将李广猿臂善射,时任右北平太守,有一次,外出打猎,老远看到草丛中有块石头,状似老虎,欣然拔箭去射,结果,箭头没在草丛中,看不见了,走近去看,原来是将箭射进了石头里。可见其臂力之大,武艺之高。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一时传为佳话。位居大历十才子首位的唐朝诗人卢纶,生

  • 唐诗三百首 |《塞下曲·其三》 卢纶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卢纶,塞下曲·其三,塞下曲,匈奴

    塞下曲唐代: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

  • 卢纶春风得意时的一首七绝,清新明亮,境界高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卢纶,塞下曲,唐德宗,司空曙,诗人,秋云

    前言:久被名所误,春尽始归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唐 卢纶《落第后归终南别业 节选》从天宝末年到大历初年,数十年间,卢纶究竟参加过多少次应举考试,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因为心有不甘,所以才会屡败屡战,可摸爬滚打多年,他终究还是拼了个寂寞,在科举入仕这条路上彻底败下阵来。卢纶最后能够入仕,一方

  • 唐代诗人韩翃的十首古诗,其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擅长写送别诗歌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诗人,诗歌,钱起,寒食,刘禹锡,唐代诗人,韩翃,送别,大历十才子,唐朝,艺术家

    韩翃(hóng),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韩翃玄宗天宝十三年考中进士。中唐初期,杜甫正处盛年,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纷纷登场,韩翃在他们的光环下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读书人,充其量也不过是中唐时期中二流诗人。韩翃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建中年间,因作一

  • 唐朝的宰相是什么样子的呢,岑文本说,我忙得顾不上贪污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岑文本,宰相,中书令,李治,李世民

    如果所有的历史时间,都是一个城市,一个车站,抑或者是一个景点。大唐贞观年间,无疑是最值得去的目的地之一。因为每一代知识分子最理想的相遇,就是身负屠龙术的贤臣,遇到了有屠龙之志的圣君。不过史书往往都是描绘了君臣相遇后的气吞万里如虎,以及谈笑中樯橹灰飞烟灭的波澜壮阔。好像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在那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