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攻陷广州以后为何下令屠城,杀死城内定居的十余万外国人?

黄巢攻陷广州以后为何下令屠城,杀死城内定居的十余万外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乖的欧尼 访问量:3729 更新时间:2024/1/16 6:14:44

黄巢攻陷广州后之所以下令屠城,一方面是因为对这些外国人怨恨已久,另一方面是这些外国人触及到他的利益。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史书上他就是残暴好杀形象的化身,有关他暴行的记载数不胜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黄巢在攻陷广州以后下令屠城,将定局在当地并且以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的十余万外国人屠杀殆尽,如此行径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黄巢要怎么做呢?

喜好冒险,果决狠辣

想要明白黄巢为什么会化身为杀人魔王,我们得先了解他的过往生平。

黄巢出生于私盐世家,这决定了他天生有一种喜好冒险的性格。

要知道,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官山海”的国家垄断政策,由国家将盐铁生意垄断。汉朝初年为了休养生息,放开了盐铁民营,但由于缺乏管制一些商人乘机大捞一笔,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将盐铁生意重新收归国有。

此后各朝对于盐的专卖都进行了过几次微调,到了唐朝前期,盐税与其他商品相接轨,朝廷采用一般商品税收政策进行征税,使得盐价趋于平缓。

可是好景不长,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充盈国库朝廷又将盐的生产销售垄断,致使平民百姓不得不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官盐。正是因为定价不合理,一群追逐利益的私盐贩子应运而生。

而黄巢所在的黄家就属于其中一家私盐贩子。想要和官府抢生意,就必须敢于冒险,时刻提防官府的缉私围捕,可以说他们全都是在刀口上舔血的狠角色。成长于这样的环境,黄巢逐渐养成喜好冒险、做事果决狠辣的性格。

怀才不遇,心生怨恨

出生于私盐世家,黄巢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只不过靠贩卖私盐发家终究是见不得光的,黄家人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考取功名从而摘掉头上的污名,黄巢也成了他们实现愿意的寄托人。

黄巢很小的时候,他的家里就为他请来先生教学,而黄巢也很争气,年仅五岁就能吟诗作对,一首《题菊花》更是彰显出他想要主宰社会的野望,谁也不敢相信这竟然出自一个五岁孩童之口。

然而成年以后,黄巢的科考之路总是不如意,或许是因为他锋芒太露,黄巢每每名落孙山,始终不能考上进士。最后一次科考失利,他留下一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够读出黄巢的杀气,以及他对唐朝不是人才的愤怒、怨恨之情。仕途的路堵了,黄巢只能跟随家人干起贩卖私盐的生意。

唐朝没落,外商猖狂

前面我们说到,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家财政陷入困境,一方面国家收入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又必须增加军费支出镇压各地叛乱。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开始放下颜面极力“伺候”外国商人,其中是在广州的阿拉伯与波斯商人。他们给唐朝廷带来巨大的利益,相应地得到了不少特权,比如有朝廷正规军专门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甚至还被允许组建雇佣军,人数多达上千人,对唐朝在广州的统治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看到唐朝近乎卑躬屈膝的姿态,这些外商内心越发膨胀,甚至开始干预唐朝内部事宜。比如在唐肃宗乾元元年,这些外商看到都督韦利见横征暴敛,心生不满,便指挥雇佣军劫掠广州城,最后放了一把火乘船西去。对此《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如是记载:

广州奏:大食、波斯兵围州城,刺史韦利见逾城走,二国兵掠仓库,焚庐舍,浮海而去。”

此事发生以后,唐肃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没有打算深究。唐朝示弱的态度让广州的外商越发猖狂,当地百姓对其非常厌恶痛恨,而黄巢身为唐朝人对于这些外商也是好感全无。

天降灾害,暴君临世

公元年874年,河南发生特大水旱灾害,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濮阳盐帮首领王仙芝趁势发动起义,黄巢听闻这个消息也聚集了几千人响应他。

两人率领起义军攻打豫鲁皖鄂等多个省份,将官府正规军打得节节败退,但此后他们因为路线问题产生分歧,在无法调和的情况下黄巢率军南下作战。公元879年初,黄巢成功占领了南方最重要的外贸港口——广州。

然而攻占过程却并不轻松。由于外商的存在,广州的朝廷正规军本就偏多,再加上雇佣军的帮助,起初黄巢的农民起义军与其正面作战损失惨重,后来他改变策略围困住广州城,直到城内弹尽粮绝才将其成功拿下。

攻陷广州后,黄巢将屠刀伸向了在当地定居的外国人,尤其是那些阿拉伯与波斯商人,一直到城内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才作罢。除此之外他还焚毁城内所有的蕃坊,洗劫外商积攒了数百年的财富,这为日后北上提供了经济基础。

根据中世纪阿拉伯商人撰写的旅行记《中国印度见闻录》,有多达12万的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死在黄巢的屠刀之下。而阿拉伯学者马素第曾在《黄金草原》写道,黄巢屠杀了超过20万的外国人。

尽管这两处记载出入较大,但至少我们能从侧面感受到当时黄巢的确对外国商人进行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阿拉伯与波斯商人的势力,更是被连根拔起。从那以后,广州失去最重要商港的地位,由泉州取而代之。

执笔君言

读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黄巢为何如此对在广州定局的外国商人痛下杀手。一方面黄巢从小在私盐世家中长大,养成了果决狠辣的性格,另一方面广州的外商猖狂无比,唐朝人皆对其没有好感。

最关键的是,由于黄巢科举考试屡屡遇挫,他对唐朝的情感由爱转恨,而这些外商居然和唐朝廷勾结在一起阻挠他改朝换代的步伐,于是黄巢一不做二不休对他们痛下杀手。

标签: 黄巢屠城唐朝官府

更多文章

  • “品味黄巢 茶韵飘香”第二届茶叶节开幕啦!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黄巢,茶叶,茶树,采摘,茶园

    记者 夏侯凤超秋高气爽,秋茶芽尖林立,待人收获。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的滋照,孕育了口感更为甘醇的秋茶,并迎来采摘的好时节。为展示济南市南部山区柳埠街道的自然魅力、人文风貌和品茶文化,同时推进柳埠街道农产品品牌建设,9月5日上午,柳埠街道 “品味黄巢 茶韵飘香 ” 第二届茶叶节在黄巢村金玉茶园隆重开幕。柳

  • 黄巢北伐不攻庐州之谜发微——兼论唐末庐州地位的提升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庐州,黄巢起义,唐王朝,节度使,高骈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一个曾经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政权。但即便如此,在存在两百多年后,唐朝终究还是迎来了自己命运的终结,正式化作了历史中的尘埃,从此以后只能被后人所怀念祭奠。在推动唐朝走向灭亡的因素当中,封建政治体制本身难以避免的弊端固然是根本原因,但黄巢起义作为这一事件的催化剂,其影

  • 浅析残唐(次章)为何历史学者们说唐亡于黄巢,祸基于桂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黄巢,节度使,黄巢起义,高骈,唐军,庞勋

    在讨论唐朝灭亡的得失时,历史学者们常提到这样一句话,"唐亡于黄巢,祸基于桂林"。这句话里包含了两场唐末的内战,而这两场内战便动摇了唐朝的根基,加速了国家的灭亡。其中一场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另一场则是名气不大的庞勋桂林兵变。黄巢起义席卷全国,起义军一度攻陷唐朝首都长安并称帝,造成了毁灭性的

  • 冲天香阵透长安,大唐的掘墓人黄巢出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黄巢,唐僖宗,高骈,长安,唐王朝,安史之乱

    一、历史的宿命历史似乎是有宿命论的,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反秦的第一场战争,但最后摘桃子的却是刘邦和项羽;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发动起义结果最后获得天下的则是幸运儿刘秀;位面之子刘秀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笑到最后的人是忍者司马家族;轰轰烈烈的瓦岗寨也不过是为了李渊父子做嫁衣罢了......历史给人类唯一的

  • 黄巢虽残暴,但也做过好事,为中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宋江,大军,唐朝,毒瘤,黄巢起义,农民起义

    寻阳楼上,宋江感叹人生不易,30岁仍无所事事,非功成名。他边喝酒边写道:“你以后要是凌云志得逞,还敢笑黄巢不是老公”内心的怨恨得以表达的同时,也被认定为反诗,直接被判死刑。人们不禁好奇,到底是谁黄超宋江的诗?为什么宋江写这首诗会被认为是反诗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作为俘虏,宋江把黄巢,引发了唐朝末年最大

  • 黄巢攻陷广州,为何屠杀当地十余万外国人?专家:三个因素很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黄巢,广州,王仙芝,广州城,胡商,广州市,食盐,军事制度,唐朝

    一、最为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复仇”黄巢带领的农民起义军曾经一度攻破了长安城,但由于黄巢只擅长攻城掠池,并不擅长经营,所以黄巢所带领的起义军经常会出现粮草问题,而且有一些好不容易攻下的城池也经常会被唐军夺走。而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黄巢不得不带领着兵马一路南下,转战到浙江江苏等地。军队南下之后必须要有一

  • 黄巢被杀后, 唐朝如何对待他的妻妾! 手段太下作, 让人实在看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小雨品游标签:黄巢,唐僖宗,唐朝,朱温,黄巢起义,长安

    公元874年,一场席卷整个大唐的浩劫在濮阳揭开,一个名叫王仙芝的人为了反抗唐朝的暴政在濮阳起兵,然而很快,王仙芝的起义就被大唐平定了。可是这场浩劫的余波还未散去,王仙芝被杀之后没多久,一个叫黄巢的人接过了王仙芝的大旗继续领导这次叛乱,对于天下和大唐来说,黄巢起义就是噩梦的开始,一次不亚于“安史之乱”

  • 目连僧地狱救母放出恶鬼八百万,谛听兽转世黄巢乱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黄巢,大齐,朱温,长安,唐僖宗,李存孝,王仙芝,目连僧,谛听兽,地藏王菩萨

    目连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经》,在民间流传极广。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盆会”,这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也是纪念目连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在民间的演义评书中,目连救母的故事和黄巢联系在一起。因目连救母放出地狱饿鬼八百万,这才有了地藏王菩萨座下的谛听兽降世收伏饿鬼。目连僧救母放出八百万

  • 黄巢起义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瞬间懵懂标签:黄巢起义,黄巢,李克用,长安,军阀,官军

    黄巢起义规模宏大,历经十年,辗转上万公里,起义军达百万之众,一度占据长安。但就是这样,黄巢最终还是失败了,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黄巢起义的失败呢?1、动了军阀的利益黄巢失败是在各路军阀的合力之下,导致的失败。各路军阀之所以如此卖力的攻打黄巢,倒不是为了什么李家王朝,而是为了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黄巢起义历

  • 浅析残唐(四章)朱温投降唐朝,引发了黄巢起义军崩溃的连锁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朱温,唐朝,残唐,节度使,唐僖宗,五代十国,黄巢起义军

    当黄巢攻占长安建立伪齐后,起义军的庞大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来自唐朝各地的难民、土匪等势力纷纷加入到黄巢麾下,成为伪齐军队的一员,使的这个军队的人数急剧膨胀。同时黄巢又利用长安的特殊政治地位,大量的招揽各地节度使加入伪齐,使得这支军队的人数超过五十万,甚至有人说达到百万。这种级别的军队在生产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