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的起义对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是个毁灭的打击,说到黄巢,此人在农民起义的领袖里面绝对是个狠角色。但是呢,他在后世人的评论中评价并不高。
黄巢的起义过程也是非常辉煌的,没几年功夫他就从一个私盐贩子,成为了一个名动天下的起义首领。而且没多少时间,就直接破门杀入唐王朝首都长安城。
逼得唐僖宗跟随唐玄宗脚步,一路朝着四川狂奔。
本想着一个崭新的大王朝即将到来,但是黄巢辉煌事业就如同过山车,没多久,又被唐朝各路军队又给打出了长安,这一走就一直是下坡路,最后兵败被杀。
王夫之对黄巢有过评价,叫“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
按道理占据上风的黄巢,是很容易建立自己的政权的,为什么黄巢起义会迅速失败呢?
私盐贩子的崛起之路
黄巢是今天的山东曹县人,自幼就喜欢骑马射箭,结交江湖侠义人士,有点文化知识,但是没有考取什么功名。
唐朝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之后,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开始把盐铁的经营垄断。中央和地方都制定了制度和配套的设施,人员的配备,全力落实国家的盐务政策。
这个政策起始于唐肃宗的时期,当时主要是为了增加财政,方便给平叛的士兵发放军饷。
主要的办法就是全国开采出来的盐,都必须由国家收集起来,然后再由国家的企业投放到市场上去售卖,这就是我们看电视里面经常介绍的“官盐”。
食盐本来就是人民必须的生活品,这样政府一垄断,那利润可就十分的可观,但是缺乏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
据历史记载,食盐的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高额的价格也让很多的老百姓吃不起食盐。这时有些人看到了商机,于是就催生了私盐这一行业。
黄巢和王仙芝就是贩卖私盐里面的一员,私盐的价格就比官盐的低廉,很多老百姓都喜欢采购私盐,这就导致了私盐的这个行业越干越红火。
这样一来唐朝政府肯定不乐意,在地方肆意加税,而且对私盐的管制和打击也越来越严厉,抓住私盐贩子基本是一律处死。
盐户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盗买两石私盐以上的,也是一律处死。
这些盐贩子一开始就组织私人武装和朝廷对抗,到了最后眼看实在活不下去了,干脆就造反到底,这就是王仙芝和黄巢造反的主要背景。
公元875年,王仙芝率先举兵造反,黄巢马上响应老朋友。
过了三年,王仙芝战死之后,黄巢兼并了王仙芝的人马,正式成为起义军的最高领导人。
黄巢自封为“冲天大将军”,带领手下十余万起义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于公元880年攻入洛阳。随后突破潼关,攻入唐朝首都长安,建立大齐的政权,可谓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进入长安的黄巢,并没有稳住自己大好的起义基本盘,被缓过神来的唐僖宗召集勤王军队四处反击,最后黄巢撤退出长安,之后就是一路败退。
公元884年,黄巢被李克用围困在泰山的狼虎谷,眼见突围无望的黄巢自杀身亡。
黄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无根据,二无良策
第一是战略部署失误。
陈州之战黄巢没有灵活运用战术,导致打成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一直打了三百多天。
黄巢没有运用之前自己最有心得的游击战术,把自己力量耗死在陈州,而唐朝政府的各路援军趁机集结,持续在外围围拢过来。
而此时的大齐军队经过长期的战争已经是强弩之末,士气低落,伤亡惨重,毫无斗志,最后惨败于唐军也是意料之中。
没有及时根据战场形势调整战略战术,是关键时刻黄巢没有把握机会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没有巩固建立长期的根据地,长期稳固的根据地对于战争至关重要。
毛主席就曾经指出:根据地犹如一张板凳,一个人长期从事紧张而繁重的工作,没有一张凳子给自己坐下来休息。是什么后果?再厉害的人都会倒下。
所以不重视根据地建设的黄巢,虽然转战南北,杀入首都,但是这都是表面的浮光,一旦遭遇挫折,黄巢就没有兵源补充,没有粮草来源,也没有休整的地方,也没有退守之地。
比如之前的李渊的关中、朱元璋的南京,无不都是有自己根基深厚的地盘。反观黄巢,雷声大雨点小,像游兵一样东征西讨,但是没有自己的大后方,一阵风式的战争注定失败。
错失良机,不善统战
第三,黄巢给了对手卷土重来的机会。
黄巢攻陷了长安之后,再也没有对唐僖宗的残余势力穷追猛打,这也是黄巢的历史局限性。
毕竟一个私盐贩子进入了皇宫,眼见到处熠熠生辉的金银财宝、高档庭院、如云美女,这还打个什么仗,这不就是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吗!现在是享受的时候了。
本来此时的唐僖宗已经是苟延残喘了,如果继续猛追猛打,消灭唐王室压根没什么压力。
但是当唐僖宗跑到四川后,没有看见黄巢的追兵,这让他得到喘气的机会。
利用黄巢在长安尽情享乐的这两年,唐僖宗慢慢调集军队,开始对黄巢形成合围,黄巢在无形之中,其实已经危机四伏。
第四,黄巢不注意团结各方势力。
黄巢在起义当中打出了“均平”的口号,这让他得到了大部分底层人民的支持,但是其他的官僚地主可是倒了大霉,被一顿屠戮,遇见黄巢可就叫鬼见愁。
所以这些官绅只要一有机会,马上就会组织武装力量反抗黄巢。
黄巢进入长安后,虽然开始百姓是欢迎的,但是没过多久,这些所谓的起义部队,马上就原形毕露,和土匪没什么区别,大肆的在首都烧杀抢劫。
而且黄巢对于唐朝官员凡是三品以上的,全部罢免,四品以下的才任用,所以很多官员都不愿意投降黄巢,对于不愿意投降的,也是一个字,杀。
历史记载,黄巢杀了唐朝十分之一的百姓,这是什么起义军?跟土匪暴徒没有任何区别,更加不会有任何人去支持。
最后唐军一反攻,黄巢立刻兵败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