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子英勇过人,徐茂公却不住地摇头:因为他,我家将来肯定被灭族

孙子英勇过人,徐茂公却不住地摇头:因为他,我家将来肯定被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元的文史沙龙 访问量:4765 更新时间:2023/12/29 12:42:44

徐茂公,是我们所熟知的小说人物。作为神机妙算的军师,徐茂公在瓦岗寨以及唐军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谓是隋唐英雄中的“智绝”。在正史中,他的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功臣。因为功劳高、能力强,徐懋功被唐高祖赐姓为李,是为李世勣。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出于避讳的目的,李世勣改名为李勣。

在《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个能掐会算、神神叨叨的老道,仿佛一个半仙。然而在正史中,徐茂公却是个能征惯战的悍将。徐茂公出生于豪强之家,练出了一身好武艺,据其自己说,他原本是个急躁的人,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做贼,动不动就要杀人。但经过战场的历练,徐茂公心智逐渐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在20岁时,徐茂公已经成为瓦岗军的骨干将领,已经能够指挥十万兵马。

后来瓦岗军败给了王世充,徐茂公主动投靠了唐朝,并被唐高祖委以重任。由此,徐茂公南征北战,为唐朝扫灭群雄,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后,徐茂公又先后率军征服东突厥、薛延陀以及高句丽,横扫十胡,成为大唐帝国名副其实的军神。为了表彰他的军功,徐懋功被封为英国公,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一员。

成为大将后,徐茂公早已改掉了自己少年时的狷急性格,养成了谨慎的秉性。战斗中,他从不兵行险着,喜欢精打细算,极力避免损失。所以在战争中,他虽不至于大胜,但也不会大败。徐懋功,就是一个善于积累小胜,最终达成征服敌人目的的将领。在政治生活中,徐懋功也同样谨慎,对于政治纠纷,位高权重的他总是采取不掺和、少言语的态度。所以他能历仕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五十年间一直荣宠不衰。最终,他以76岁高龄去世,得到了善终。唐高宗为他废朝三日,并在其陵墓上了做了三座假山,表彰其扫灭三大蛮夷的功绩。

徐茂公虽生前享尽荣华,死后尽享哀荣,但仅仅十数年之后,他的坟墓就被朝廷下令毁掉,而他家族差点被灭族。作为一个去世的功臣,徐茂公为何会受到这样的待遇?答案就出在他的孙子——徐敬业身上,而对此徐茂公早有预言。

作为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可谓是真正的将门虎子,他从小胆略过人、性格颇为自负。唐高宗年间,南方少数民族发动叛乱,朝廷派出很多兵马都没法平定。于是,皇帝以徐敬业为将,率兵前去镇压。徐敬业到任后,没有选择调集大军进行镇压,而是单刀赴会,带着两名随从就跑到地方的大营中。随后,徐敬业为叛军首领陈说利害,不用一兵一卒,就把叛军降服了。因为这个功绩,徐敬业名声鹊起,成为帝国最炙手可热的年轻将领。

孙子立下如此大功,照说徐茂公应该很高兴。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徐茂公听闻此消息后却愁眉不展,他摇了摇头说:“即使让我去,也未必能像我孙儿那样平叛。但是,如果我家未来被灭族,那必定是这孩子的过错!”徐懋功以谨慎获取军功,又以谨慎保全富贵。为了让子孙后代保持荣宠,徐茂公一向教导他们要谨慎从事,然而徐敬业很显然没听进去。为了达到目的,徐敬业不计后果,做事冒险,是很容易闯下大祸的。最终,徐敬业果然不出祖父所料,给家族带来了大祸。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去自己儿子皇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公元684年,不满武则天统治的徐敬业以匡扶废帝李显复位为名号,发动大规模叛乱。然而,徐敬业造反的真正原因并非为了兴复李唐江山,而是为了他自己的富贵。他听信同伙薛仲璋的妄言,想占据有长江天险保护的王气之都——金陵,准备过一把皇帝瘾。然而徐敬业不自量力,他的豪赌很快失败,被武则天轻易打败,最终死于自己部下的暗杀。

徐敬业死后,徐茂公一家受到牵连,被武则天杀得几乎灭族。而去世已久的徐茂公也受到牵连,惨遭开棺戮尸。徐茂公小心翼翼地度过了一生,死后竟有这样的遭遇,不可不让人唏嘘。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唐朝徐茂公的奇怪商业野路子,二千年前的神桥段

    历史解密编辑:平凡世界无尽故事标签:程咬金,秦琼,民间故事,田地,罗成,徐家

    徐茂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有两个哥哥。当徐茂功十六岁时,他的父亲把三个兄弟叫到他面前,说:“我的孩子们,我的父亲现在已经老了。从今年起,我将把这件事交给你来掌管这个家庭。”既然父亲这么说,兄弟俩就什么也没说,只有徐茂功问父亲:“如果轮到让我来负责,那么家里的一切真的都由我来控制,没有人能阻碍吗?”父

  • 叛将被李世民处死,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料给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翟让,黄巢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政权分裂、天下纷争的时期,其时间之长,破坏之深远,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与之相比。公元589年,隋文帝一统天下,结束了近300年的纷乱局面。但隋的命运却如另一个结束乱世的秦朝一样,隋朝的第二位统治者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建都城、开运河、三征高句

  • 徐茂公给罗成算命,徐茂公:你能活到73岁,为何他23就战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航航帆标签:罗成,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结拜,李世民

    徐茂公给罗成算命,徐茂公:你能活到73岁,为何他23就战死了看过《隋唐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一个白袍将军圈粉无数,他就是罗成。罗成那是正当年少,一身好本领,在战场上以一敌百,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得力战将。本来以为罗成会有一个美好的晚年,谁料到他却战死在沙场之上,时年23岁。当时徐茂公给他算的有一

  • 徐茂公是唐朝一大功臣,可李世民临终前,为何要将他贬职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世民,李勣,唐朝,李治,平定

    历史上的徐茂公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东破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不仅仅是个文人喜欢的智多星,也是唐

  • 李世民为什么想杀徐茂公呢?是因为李世民猜忌他,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饭小妹说历史标签:太宗,太子,李世民,徐茂公

    历史上,君主诛杀有功之臣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当初明太祖更是将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给除了个七七八八。那么身为为王朝筑基的功臣猛将,为何总会让君主动了杀心呢?唐太宗李世民与徐茂公的故事,相信会让你看到这一千古谜题的答案。徐茂公原名徐世勣,曹州离狐人,他家境优裕且乐善好施,因此在家乡当地有个好名声。十七岁时,他

  • 叛将被李世民处死,徐茂公答应照顾其妻儿,结果为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黄巢,李渊,王仙芝,黄巢起义,徐茂公,南唐

    历史的发展进程是科学的,但处处又充满着宿命论一般的巧合,乱世是平民百姓的地狱,却又是英雄豪杰的舞台,在和平时期,这些过往的刀光剑影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十八路诸侯群雄并起,你方唱罢我登场,虽是乱世,却也不乏忠肝义胆之士。在隋末的割据争霸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要数占据瓦岗寨一带

  • 徐茂公临终遗言:不用随葬金银珠宝,棺中装殓用平常穿的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李密,单雄信,窦建德,李世民,王世充,李渊

    如果你哪天想跟父辈们增进一下感情,那就找个舒服的椅子,准备好茶水零食,问一问徐茂公是谁,保证他们能不眠不休的给你讲上个三天三夜,还不一定能讲完。每逢乱世,必然英雄辈出,成就丰功伟业。徐茂公就是乱世中崛起的英雄。他历经三朝,荣宠不衰,却在临终留下叮嘱,如果后人,有高人出现,定要杀了他,不然他会造反。后

  • 武则天为泄愤,让人挖了徐茂公的坟,为何见到陪葬品直呼茂公狡诈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武则天,李治,李世民,徐敬业,李勣,陪葬品

    文|飞鱼说史唐朝长安城的皇宫内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这个楼虽小,但是在后世的名气,相当大,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专门修建的,用来陈列辅助他夺得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是阎立本所画,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李世民怀旧的时候,就会到此悼念。相

  • 唐高宗想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和徐茂公都想劝谏,此人:让我来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李治,李世民,褚遂良,唐高宗,徐茂公,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上位,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群臣的反对,但是鉴于唐高宗决心太大,所以真正敢劝谏的人并不多,这时候呢,长孙无忌和徐茂公就都想去劝谏试试,结果呢,被此人拦住,他对长孙无忌说:你去劝谏,如果不顺利的话,会给皇上留下骂舅舅的恶名。对徐茂公说:你去的话,事情不顺,就会给皇

  • 秦琼徐茂公那么牛,为何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倒数第一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秦琼,凌烟阁,李世民,尉迟恭,李靖,长孙无忌

    唐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和自己一同打下大唐江山的那些功臣,命令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敬仰。这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实就是大唐开国功臣的排名,从画像的摆放层次就能够看得出来。凌烟阁一共分为三层,每层摆放8名功臣肖像,最里面一层摆放的是“宰辅之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