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史之中,徐茂公之结局

正史之中,徐茂公之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存爱上网络 访问量:3520 更新时间:2024/5/18 3:51:47

小说之中,徐茂公做为瓦岗寨军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决胜,算无遗策,堪比三国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可谓半仙级人物。

其实正史之中,徐茂公在隋末唐初,大名鼎鼎,举足轻重,在历史中亦占据一席之地。

李勣本姓徐,名世勣,犯太宗讳,单名勣。家富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皆乐善好施,拯济贫乏而不问亲疏。

隋末丧乱,翟让瓦岗占山为王,李勣年方十七,投奔瓦岗。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师二万讨伐瓦岗,李勣频与交战,竟于战阵之中斩杀张须陀。于时李密亦投入瓦岗,李勣与王伯当一起劝翟让奉李密为主。隋朝复以王世充率军讨伐李密,李勣以奇计大败王世充于洛水之上,以功封东海郡公。

李密杀翟让,诸将疑贰,于偃师失律,拥众归唐。时李密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皆为李勣控制,未有所属。而李勣不愿利主之败,自为己功,遣使李密,为唐高祖知悉,称其盛德推功,实社稷纯臣。遂授李勣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加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氏。统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

李密叛逃伏诛,李勣上表请予收葬,为朝野所称。累从征讨,破王世充、摛窦建德,振旅而还,告捷于太庙。又从太宗破刘黑闼徐圆朗。以河南大总管破徐圆朗,斩首以献,平定兖州。从李孝恭讨伐辅公祐,拔寿阳、克丹阳,追斩辅公祐于武康,悉定江南。

突厥宼并州,李勣以行军总管击走突厥于太谷,拜并州都督,迁通漠道行军总管,与突厥可汗颉利大战于白道,突厥战败屯营于碛口,遣使请和。李勣与定襄道大总管李靖会师,定计大破颉利,俘获五万余口而还,平定碛北,改封英国公,任并州大都督长史,时高宗李治任并州大都督。

李勣在并州十六年,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以朔方行军总管,破薛延陀于青山,斩其名王一人,俘获首领,虏五万余计。

李勣征伐四方,数立大功,为太宗宠遇委信,勤勤于托孤,临终遗命高宗李治授以仆射。

高宗即位,加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事,尚书左仆射,参掌机密,册拜司空。以辽东道行军总管,征伐高丽,追亡逐北,与刘仁轨、郝处俊、薛仁贵会师,克平壤,虏其王,裂其诸城,并为州县,振旅班师,献俘昭陵。加太子太师。享年七十六,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武庙十哲。

李勤振彭、黥之迹,自拔草莽,常能以义藩身,与物无忤。历事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一生戎马倥偬。每行军用师,颇任筹算,临敌应变,动合机宜,故所向多克捷。二击薛延陀、破东突厥、灭高句丽,出将入相,遂得功成名立,生荣死哀。

然而李勣受太宗托孤之重,以老臣辅少主。惜其不通学术,昧临大节不可夺之义,不几一言而丧邦。会房帷易夺,天子畏大臣,委议取决,惟议是听。李勣乃私己畏祸,从而导之。反与许敬宗、李义府同科。而武则天奋而唐之宗属几歼。及其孙徐敬业,因民不忍,举兵造反,兵败身死,夷家覆宗,而李勣竟遭掘冢暴骨之酷。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孙子英勇过人,徐茂公却不住地摇头:因为他,我家将来肯定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体元的文史沙龙标签:徐敬业,唐高祖,李治,武则天,徐懋功

    徐茂公,是我们所熟知的小说人物。作为神机妙算的军师,徐茂公在瓦岗寨以及唐军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谓是隋唐英雄中的“智绝”。在正史中,他的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功臣。因为功劳高、能力强,徐懋功被唐高祖赐姓为李,是为李世勣。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出于避讳的目的,李世勣改名为李勣。在《

  • 民间故事:唐朝徐茂公的奇怪商业野路子,二千年前的神桥段

    历史解密编辑:平凡世界无尽故事标签:程咬金,秦琼,民间故事,田地,罗成,徐家

    徐茂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有两个哥哥。当徐茂功十六岁时,他的父亲把三个兄弟叫到他面前,说:“我的孩子们,我的父亲现在已经老了。从今年起,我将把这件事交给你来掌管这个家庭。”既然父亲这么说,兄弟俩就什么也没说,只有徐茂功问父亲:“如果轮到让我来负责,那么家里的一切真的都由我来控制,没有人能阻碍吗?”父

  • 叛将被李世民处死,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料给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翟让,黄巢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政权分裂、天下纷争的时期,其时间之长,破坏之深远,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与之相比。公元589年,隋文帝一统天下,结束了近300年的纷乱局面。但隋的命运却如另一个结束乱世的秦朝一样,隋朝的第二位统治者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建都城、开运河、三征高句

  • 徐茂公给罗成算命,徐茂公:你能活到73岁,为何他23就战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航航帆标签:罗成,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结拜,李世民

    徐茂公给罗成算命,徐茂公:你能活到73岁,为何他23就战死了看过《隋唐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一个白袍将军圈粉无数,他就是罗成。罗成那是正当年少,一身好本领,在战场上以一敌百,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得力战将。本来以为罗成会有一个美好的晚年,谁料到他却战死在沙场之上,时年23岁。当时徐茂公给他算的有一

  • 徐茂公是唐朝一大功臣,可李世民临终前,为何要将他贬职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世民,李勣,唐朝,李治,平定

    历史上的徐茂公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东破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不仅仅是个文人喜欢的智多星,也是唐

  • 李世民为什么想杀徐茂公呢?是因为李世民猜忌他,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饭小妹说历史标签:太宗,太子,李世民,徐茂公

    历史上,君主诛杀有功之臣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当初明太祖更是将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给除了个七七八八。那么身为为王朝筑基的功臣猛将,为何总会让君主动了杀心呢?唐太宗李世民与徐茂公的故事,相信会让你看到这一千古谜题的答案。徐茂公原名徐世勣,曹州离狐人,他家境优裕且乐善好施,因此在家乡当地有个好名声。十七岁时,他

  • 叛将被李世民处死,徐茂公答应照顾其妻儿,结果为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黄巢,李渊,王仙芝,黄巢起义,徐茂公,南唐

    历史的发展进程是科学的,但处处又充满着宿命论一般的巧合,乱世是平民百姓的地狱,却又是英雄豪杰的舞台,在和平时期,这些过往的刀光剑影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十八路诸侯群雄并起,你方唱罢我登场,虽是乱世,却也不乏忠肝义胆之士。在隋末的割据争霸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要数占据瓦岗寨一带

  • 徐茂公临终遗言:不用随葬金银珠宝,棺中装殓用平常穿的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李密,单雄信,窦建德,李世民,王世充,李渊

    如果你哪天想跟父辈们增进一下感情,那就找个舒服的椅子,准备好茶水零食,问一问徐茂公是谁,保证他们能不眠不休的给你讲上个三天三夜,还不一定能讲完。每逢乱世,必然英雄辈出,成就丰功伟业。徐茂公就是乱世中崛起的英雄。他历经三朝,荣宠不衰,却在临终留下叮嘱,如果后人,有高人出现,定要杀了他,不然他会造反。后

  • 武则天为泄愤,让人挖了徐茂公的坟,为何见到陪葬品直呼茂公狡诈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武则天,李治,李世民,徐敬业,李勣,陪葬品

    文|飞鱼说史唐朝长安城的皇宫内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这个楼虽小,但是在后世的名气,相当大,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专门修建的,用来陈列辅助他夺得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是阎立本所画,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李世民怀旧的时候,就会到此悼念。相

  • 唐高宗想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和徐茂公都想劝谏,此人:让我来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李治,李世民,褚遂良,唐高宗,徐茂公,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上位,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群臣的反对,但是鉴于唐高宗决心太大,所以真正敢劝谏的人并不多,这时候呢,长孙无忌和徐茂公就都想去劝谏试试,结果呢,被此人拦住,他对长孙无忌说:你去劝谏,如果不顺利的话,会给皇上留下骂舅舅的恶名。对徐茂公说:你去的话,事情不顺,就会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