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执意要处死单雄信,徐茂公:你会后悔的!250年后果然应验

李世民执意要处死单雄信,徐茂公:你会后悔的!250年后果然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蔷薇凋零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1/10 22:27:19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瓦岗军五哥单雄信的命运无疑最让人唏嘘。在瓦岗寨,单雄信无疑是最讲义气的一位好汉。但世事无常,瓦岗寨因李密的缘故而分崩离析,单雄信被迫与曾经的好兄弟——秦琼、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反目成仇。而最终,单雄信死在了李世民的手上。

对于单雄信的悲惨命运,民众们一直都非常同情。因此他们将篡唐建周的武则天说成是单雄信转世,用以发泄他们对于李世民以及徐茂公等人的愤恨。

在历史上,单雄信也确实是一个万人难敌的好汉。他出身草莽,善于使用马槊。公元613年,由于隋炀帝无道,单雄信与徐懋功(也就是小说里的徐茂公,为了方便后文都称为徐茂公)等人一起投靠了聚众造反的翟让,在瓦岗山举起了义旗。

在战斗中,单雄信非常骁勇,有着“飞将”之称。 大业十三年(617年),翟让在王伯当与徐茂公的建议上将瓦岗之主的位置让给李密,李密自称魏公,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茂公为右武候大将军。

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李密与翟让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一次酒宴上,李密突然发难,派亲信杀死了翟让。混乱之中,徐茂公被砍成了重伤。而单雄信呢?在面对屠刀时,他竟然磕头如捣葱,向李密求饶。房彦藻以单雄信轻易屈就,劝李密杀了他,但李密爱惜单雄信才能,拒绝这个建议。

在李密的经营下,瓦岗寨猛将如云,而单雄信、裴行俨罗士信、秦琼、程咬金,皆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李密聪明有余,却魄力不足,最终因为轻敌惨败给了王世充。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牛进达等悍将被迫投降王世充,而李密和徐茂公、王伯当等人投靠了唐朝。

公元620年,单雄信与曾经的瓦岗寨战友再次出现分歧。在旧主李密的招降下,秦琼、程咬金等人在阵前抛弃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而单雄信因受到王世充的重用,不肯随曾经的战友投唐。而这个决定,注定了单雄信的悲剧。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兵攻打洛阳,而单雄信一马当先,持枪直取李世民。根据史料记载,单雄信所向披靡,几及太宗。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徐茂公突然怒喝道:“此秦王也。”单雄信见老友为李世民出头,也卖了个面子,竟放了李世民一马。

单雄信虽然放了李世民一马,但是凉薄的李世民却绝不会因此而放单雄信一马。武德四年(621年),王世充、窦建德联军在虎牢关被李世民击败,被迫举军投降。出于对单雄信的愤恨,李世民决定将其处死。

徐茂公与单雄信本就是誓同生死的刎颈之交,于是他力劝李世民,说单雄信“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也就是说,以单雄信的能力,足以成为唐朝的大将。除此之外,徐茂公还声明,自己愿意用官爵来顶单雄信的性命。若杀掉单雄信,唐朝未来必然后悔莫及。

然而即使徐茂公做到这个份上,李世民还是执意不肯赦免单雄信。看到这里,有读者或许就会问,李世民一向求贤若渴,为何不肯饶过勇将单雄信的性命呢?

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三点:其一,与秦琼、徐茂公等人相比,单雄信绝非主动投唐,其忠诚性十分可疑;其二,单雄信曾经差点杀死自己,李世民或许心有余悸;其三,李世民对于徐茂公也非绝对信任。徐茂公为人狡猾,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骑墙,两边都不得罪,因此李世民很难将其看做自己人。即使李世民称帝后,对徐茂公也是又拉又打。若单雄信归降唐朝,他必与徐茂公结为死党。到时候,徐茂公便难以制约。

因此,徐茂公越是求情,李世民反而越要杀掉单雄信。就这样,单雄信被押上了刑场。临刑前,徐茂公哭着对单雄信说:“我本想与你同死,但是我已经以身许国,还有很多大事等我去办。不过你放心,你的妻儿以后就归我来养了!”

说完,徐茂公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并让单雄信吃进了肚子里。随后,一代勇将单雄信就这样死在了刑场之上。

单雄信死后,徐茂公果然履行了他的诺言,将单雄信的遗孤视同家人。在他的举荐下,单雄信的子孙皆在唐朝做官,也算衣食无忧。但250年过后,单雄信的子孙却意外地加入了反唐的队伍。黄巢起义爆发后,单雄信的11代孙—— 单兴、单旺、单茂、单盛皆加入了流贼黄巢的队伍。在军中,四兄弟骁勇无双,被称为“黄军四杰”。

最终,单家四兄弟随黄巢杀入长安,唐朝从此名存实亡。单家的子孙,终于为单雄信报了仇,同时也应证了徐茂公的预言。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临终前,为何把龙袍披在徐茂公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世民,李勣,李密,单雄信,李治,玄武门之变,李渊,徐茂公

    题干有两个错误,其一,这件事不是李世民临终前,而是贞观十七年立太子前后;其二,披在徐茂公身上的不是龙袍,龙袍是朝服,而是李世民随身的便服。“太宗又尝闲宴,顾勣曰:‘朕将属以幼孤,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勣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旧唐书

  • 妄言隋唐(十八)徐茂公如何在四明山反王会盟时暗中借刀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明山,李元霸,裴元庆,伍云召,隋炀帝,徐茂公,宇文成都,妄言隋唐

    四明山大战是《说唐演义全传》的重头戏,也是小说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起于杨广通过大运河去扬州看琼花路过四明山,而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路烟尘在四明山会盟,联合了二百三十万兵将意图一举消灭杨广,夺取隋朝天下。这段故事的第一主角肯定是杨广方面和瓦岗寨的众英雄,伍云召和他的结义兄弟算是配角成分,而其他

  • 单雄信为什么想要杀了徐茂公?看看徐茂公都做了什么,确实不地道

    历史解密编辑:德斯手工标签:单雄信,程咬金,秦叔宝,李世民,李密,魏征

    《说唐》中,瓦岗寨从内部瓦解的时候,单雄信独自一个人到了洛阳,然后在洛阳的街头遇到了抛绣球的王世充的妹妹,于是有了一段不错的姻缘。实际上,单雄信在做驸马之前是有妻子的,只是他的一家老小都被窦建德给杀了,说到这件事,和徐茂公还有不小的关系。单雄信原本是潞州二贤庄的庄主,天南海北都有他认识的朋友,更是家

  • 唐初四大名将都有谁?徐茂公排第二,秦琼、程咬金没资格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秦琼,程咬金,李靖,王世充,苏定方,李世民

    《隋唐演义》、《说唐传》等小说,为隋唐时期的英雄排了一个名次,即隋唐十八好汉。排名靠前的是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等名将,但实际上,这些名将都是《隋唐演义》等小说虚构的,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而初唐真正有实力的一些名将,甚至没有进入这个榜单。唐初时期也是名将如云,有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

  • 徐茂公的坟墓为何三座山的模样?纪念他灭三国,擒三王的绝世奇功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突厥,李勣,李靖,薛延陀,东突厥,高句丽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神机妙算的军师。但在历史上,他平定三大蛮夷的悍将,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唐朝在他的陵墓前树起了三座大山,用以表彰他的不世战功!徐茂公,本是唐朝名将徐懋功的误写。在小说中,他是智谋百出、算无遗策的大军师,形象与诸葛亮多有重合之处。但是在历史上,他是个精于谋略和战争的悍将,可谓

  •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李密,王世充,徐敬业,李渊,瓦岗军

    徐茂公作为初唐时期,号称半仙之体的唐朝三朝元老,为李世江山的大唐盛世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徐茂公之所以被认为是半仙之体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是隋末唐初,不可多得的全能复合型的人才。之所以说他是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说徐茂公不仅是有名的谋士,还有精湛的医术,最为难得的是他不仅谋略过人,妙手回春,还有一身的好功夫

  • 徐茂公临终遗言:如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密,李渊,翟让,瓦岗,武则天,李敬业,徐茂公

    在《三国演义》中,文章开篇首句便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这句名言也在经过几千年的考证之后,被认定是一句极其富含哲理的壮阔名言。像是在我国古代600至900年间,这为期300年的漫长岁月,便也见证了天下局势分合的规律。在这三百年里,一共有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前后更迭,而这也就是

  • 李世民为啥想杀徐茂公呢?原因在于李世民猜忌他,或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李世民,李靖,李密,长孙无忌,单雄信,唐高祖

    李世民是一个相当有手腕的帝王,他在父亲李渊攻下来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最主要的军功是他所立,带领部下,攻城掠地,从山西打到了长江流域。横扫了所有的势力,李世民是一个具有统帅才能的将军,天下诸侯被消灭、大唐能够建立,都是在于他这位二公子多年所为。他在后来和太子李建成争天下的时候,更是表现出了杀伐果

  • 徐茂公临终遗言如若后代出高人,定要杀掉,否则必然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徐敬业,李世民,武则天,李治,李密

    很多人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除了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最重要的是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众人之中出类拔萃,古今之人皆是如此。不过在唐朝时期有位名臣徐茂公,他就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会有杰出的人才出现,不仅如此,他还在临终前留

  • 不要以为,徐茂公只是个能掐会算的牛鼻子!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隋军,李密,宇文化及,张须陀,罗士信,秦叔宝

    小时候看隋唐英雄传,被徐茂公的智慧深深得折服,他的智慧使得瓦岗英雄们多次转危为安。那么在真实历史,徐茂公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徐茂公,就是开唐大将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也是名门望族。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徐世勣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