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隋唐英雄传,被徐茂公的智慧深深得折服,他的智慧使得瓦岗英雄们多次转危为安。
那么在真实历史,徐茂公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徐茂公,就是开唐大将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也是名门望族。
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
徐世勣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救济贫苦人,不管关系亲疏。
十七岁时,徐世勣参加了翟让的瓦岗军,多次劝说翟让不要侵扰百姓,使瓦岗军赢得了极大的民心。
献计截断隋朝转运物资的枢纽,取得了大量物资,让瓦岗军实力大增。
正史中他也和演义中一样,是一个智谋超群的人。
但不同的是,演义和评书中徐世勣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谋臣,正史中的徐世勣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勇将。
翟让惊恐之下,企图逃走。徐世勣予以制止。
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将隋军全部歼灭。
徐世勣亲自率兵直取张须陀,战不数合就阵斩张须陀。
隋军少了主帅,一触即溃,随即大败。
秦叔宝和罗士信被瓦岗军招为大将。
后来瓦岗军内部发生矛盾,翟让在宴会时,被李密杀死,徐世勣被任命为统领翟让旧部的将领。
之后,就发生了震惊天下的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炀帝杨广。
徐世勣奉命守黎阳仓,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势危急。
李密亲率五百骑兵驰援。
徐世勣亦从城中向外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两军里应外合。徐世勣挺枪直取宇文化及帅旗,连斩数名隋军战将。
宇文化及大惊,急忙率军撤退。后来李密归降大唐。
徐世勣因为战功卓著,李渊深爱其才,封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被赐姓李氏,徐世勣自此改名李世勣。
随后徐世勣开始了为大唐统一天下的大业。
武德三年随秦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同年又于管州击败王世充儿子王玄应,次年与虎牢关守军里应外合攻占虎牢关。
李世民继位后,徐世勣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最后被封为英国公,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徐世勣不仅武功成就极高,而且还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唐本草》,自撰《脉经》一卷。
如此可见,徐世勣的形象比演义中更为全面,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