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果然应验

徐茂公临终遗言: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果然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直证大史官 访问量:4620 更新时间:2023/12/30 21:28:06

徐茂公作为初唐时期,号称半仙之体的唐朝三朝元老,为李世江山的大唐盛世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

徐茂公之所以被认为是半仙之体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是隋末唐初,不可多得的全能复合型的人才。之所以说他是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说徐茂公不仅是有名的谋士,还有精湛的医术,最为难得的是他不仅谋略过人,妙手回春,还有一身的好功夫。

在《隋唐演义》中只是把徐茂公作为谋士去描写,实际上真正的徐茂公是会功夫的。他一生跌宕起伏、几经生死,作为在唐朝的三代君主中游刃有余地行走于刀尖之上的宫廷高官,凭借的是自己谋略的智商 ,还有过人的情商,再就是他一身的功夫。

瓦岗军中的智囊

徐茂公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后人直接称之为徐茂公,又称李世绩,李绩。徐茂公也是几次改名,徐茂公出身于富足的家庭,但是不喜欢学习,喜欢舞刀弄棒。

但是生于乱世之中的徐茂公有着过人的智商,加上自己的武术根基,让他在年少时就混得风生水起。

十七岁就投奔了打家劫舍的瓦岗军翟让军,并在军中屡次贡献自己的奇谋能力,让瓦岗军快速地崛起,成为了一支非常有知名度的劫匪。

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徐茂公慢慢的发现翟让的劣势,他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长远目标,只是想安安稳稳的当个山大王,徐茂公看来,这样下去义军很快就会陷入农民起义的历史结局。

然而,这个时候蒲山公李密在反叛乱中战败,败走途中被徐茂公劝到翟让出首领的位置,让李密担任。徐茂公果然没有看走眼,李密当上首领后,自立为魏公。

并在对王世充的作战中,采纳了徐茂公诱敌深入逐个歼灭的战术,打败王世充。自此战胜利后,李密多疑的心理不断地开始扩大,对翟让和谋士徐茂公起了杀心。

随着瓦岗军的不断扩张和拓展,已经成立佣兵数十万的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这个时候李密开始对没有野心的翟让和天赋异禀的徐茂公起了戒心,玩了一出鸿门宴,杀死了确实没有野心的翟让。

将要乱刀砍死徐茂公的时候,众将领冒死力保徐茂公,这样徐茂公才免遭毒手,捡回了一条命。

自此后,徐茂公依然效力于李密,并且在此后的数次作战中,在数次高光的表现后,被越王杨侗看中,开始跟随大隋朝第三代皇帝的作战。

此时,已经弑君的宇文化及也开始攻打越王杨侗,不得已之下,同瓦岗军义和,给了李密一大堆的头衔,让其率领数十万大军攻打宇文化及。这仗赢得很是艰难,堪称两败俱伤。

此战之后,瓦岗军精锐基本被消耗殆尽,这个时候王世充来了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好戏,趁机独揽大权。

此时还下令召见李密,李密心高气傲,多次打败王世充,哪里肯拜在他的手下为臣。王世充在几次进攻李密之后,果不其然地和以前一个样,败下阵来,然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瓦岗军,竟然天天庆祝胜利,岗哨都不安排了。

纪律的松弛,让瓦岗军从一支战神级别的起义军,瞬间成了一群草莽,加上瓦岗军元气大伤。

王世充瞅准时机,大举进攻瓦岗总坛,大白李密,李密败走瓦岗,投靠唐王李渊,后起谋反李渊之兵被杀。

过硬的军事才能

在冷兵器时代,过硬的军事才能需要建立在综合素质之上,隋朝末年兵荒马乱之际,世人的尚武精神占据了上风。

因此,这个时候出现的武将非常的多,以致于后来的学者给隋唐时期出现的武将排上了十八个人,称十八条好汉,第一条李元霸,以及被第一条好汉劈成两半的第二条好汉宇文化及,还有瓦岗军中排名第十八的单雄信

单雄信的功夫非常厉害,在李密摆出鸿门宴,砍杀翟让和徐茂公的时候,徐茂公靠众人的帮助躲过一劫。

这一点也是充分的说明,徐茂公不仅仅是一名谋士这么简单,其功夫虽然没有被后来的学者排入十八条好汉之中,但是他的功夫和军事才能在归顺唐王李渊之后,大放异彩。

在归顺李渊后,被安排在了李世民手下,先后灭掉宋金刚、郑、王世充军,为平定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功勋直接匹敌唐名将李靖,其最为高光的时刻还是他历经唐王李渊、李世民和李治三代为臣,到最后的武则天时代,充分展示了其过人的才能。

也正是如此,徐茂公对自己后人的家教也是非常的严格。在他看来想要守住自己一生打拼出来的基业,必须立好祖训家教。

徐茂公后人谋反的后起之秀

徐敬业是徐茂公的孙子,袭爵英国公,同样是一个文武全才。但是,徐敬业出生于和平年代,不像他的爷爷生于乱世,建功立业的机会非常的多。

如果李唐的江山一直稳固下去,徐敬业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拳脚和智商。然而,唐高宗李治驾崩之后,武则天篡权号令天下,这让徐敬业按耐不住了。

其实,这个时候起兵造反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李世江山被武则天篡权,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徐敬业也是瞅准了这个时机。

经过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后,十来天的功夫迅速地聚集了十多万大军,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为其亲自书写了讨伐武则天的文书。

以恢复李唐江山为借口开始了军事集结和进攻,这一操作一下子吓坏了武则天,抓紧召集了三十万大军讨伐徐敬业。

这个时候徐敬业手下也是有着很多的高手,比如他手下的谋士魏思温就曾建议他放弃四面出击的战略,直接直捣黄龙,进攻长安,这样天下群雄集体呼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果徐敬业没有采纳,最后被剿灭。

总结

徐茂公其实在徐茂公在临终之前就曾经预言,自己后人一旦出现天赋异禀的高人,必定会造反被杀。

徐茂公深知自己的孙子骨子里的不安分,要求后人,要居安思危,谨慎行事,保证家族基业百年地位,但是还是在第三代上栽了大跟头。

本来英国公徐敬业作为袭爵的王族,本是不必要再去图什么千秋霸业的。然而,他因为犯错和自己的弟弟一并被贬职,再加上有过人的能力,因此走上了造反被杀之路。所以说徐茂公在临终前:若我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结果竟灵验。

标签: 李密王世充徐敬业李渊瓦岗军

更多文章

  • 徐茂公临终遗言:如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密,李渊,翟让,瓦岗,武则天,李敬业,徐茂公

    在《三国演义》中,文章开篇首句便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这句名言也在经过几千年的考证之后,被认定是一句极其富含哲理的壮阔名言。像是在我国古代600至900年间,这为期300年的漫长岁月,便也见证了天下局势分合的规律。在这三百年里,一共有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前后更迭,而这也就是

  • 李世民为啥想杀徐茂公呢?原因在于李世民猜忌他,或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李世民,李靖,李密,长孙无忌,单雄信,唐高祖

    李世民是一个相当有手腕的帝王,他在父亲李渊攻下来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最主要的军功是他所立,带领部下,攻城掠地,从山西打到了长江流域。横扫了所有的势力,李世民是一个具有统帅才能的将军,天下诸侯被消灭、大唐能够建立,都是在于他这位二公子多年所为。他在后来和太子李建成争天下的时候,更是表现出了杀伐果

  • 徐茂公临终遗言如若后代出高人,定要杀掉,否则必然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徐敬业,李世民,武则天,李治,李密

    很多人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除了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最重要的是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众人之中出类拔萃,古今之人皆是如此。不过在唐朝时期有位名臣徐茂公,他就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会有杰出的人才出现,不仅如此,他还在临终前留

  • 不要以为,徐茂公只是个能掐会算的牛鼻子!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隋军,李密,宇文化及,张须陀,罗士信,秦叔宝

    小时候看隋唐英雄传,被徐茂公的智慧深深得折服,他的智慧使得瓦岗英雄们多次转危为安。那么在真实历史,徐茂公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徐茂公,就是开唐大将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也是名门望族。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徐世勣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

  • 《隋唐演义》徐茂公:从绿林道士到大唐护国军师的暗黑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他乡遇古人标签:秦琼,罗成,军师,南唐,程咬金,单雄信,李世民,徐茂公,古装片,历史片,小说改编片,隋唐演义(2013年电视剧)

    在隋唐系列评书演义的故事中,徐茂公都是谋国的关键的角色,从隋文帝开始,到唐高宗时期。徐茂公经历了瓦岗寨起义,十八路反王反隋、李唐统一天下,北国赤壁宝康王反唐,盖苏文反唐,苏保同伐唐等时代,一直是参议军机的军师。徐茂公和魏征在青年时代扮作道士,依附在十三省绿林总瓢把子单雄信,住在二贤庄单家的家庙里,曾

  • 徐茂公陪李世民喝酒,酒醒后却发现身上披着龙袍,他是怎样应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世民,李治,李建成,李密,李渊,徐茂公

    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不仅有无数的盛唐神话,还有《隋唐英雄传》这样的影视剧广为流传。在这部剧里就有一个叫徐茂公的人物,他是和诸葛亮一样神机妙算的存在;但真实历史记载的他却更加勇猛鲜活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建国后也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李世民对他也信任有加,两人的关系也

  • 徐茂公喝醉酒,李世民偷偷给他披上衣服,徐酒醒后大惊:要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解压捏捏标签:李世民,李密,李建成,李渊,李靖,李治

    《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书中神机妙算的代表,他一袭道袍、羽扇纶巾、奇谋百出,他是瓦岗寨以及大唐的军师,堪称隋唐版的“诸葛亮”。然而在正史中,徐茂公却是一名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攻无不克的战将。同时在正史中,他也不叫徐茂公,而是被通称为徐世绩。而他的表字,是“懋功”。一开始,徐世绩跟随翟让以打家劫舍为生

  • 正史之中,徐茂公之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存爱上网络标签:李勣,李密,太宗,突厥,王世充,张须陀,徐茂公

    小说之中,徐茂公做为瓦岗寨军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决胜,算无遗策,堪比三国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可谓半仙级人物。其实正史之中,徐茂公在隋末唐初,大名鼎鼎,举足轻重,在历史中亦占据一席之地。李勣本姓徐,名世勣,犯太宗讳,单名勣。家富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皆乐善好施,拯济贫乏而不问亲疏。隋末丧乱,

  • 孙子英勇过人,徐茂公却不住地摇头:因为他,我家将来肯定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体元的文史沙龙标签:徐敬业,唐高祖,李治,武则天,徐懋功

    徐茂公,是我们所熟知的小说人物。作为神机妙算的军师,徐茂公在瓦岗寨以及唐军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谓是隋唐英雄中的“智绝”。在正史中,他的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功臣。因为功劳高、能力强,徐懋功被唐高祖赐姓为李,是为李世勣。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出于避讳的目的,李世勣改名为李勣。在《

  • 民间故事:唐朝徐茂公的奇怪商业野路子,二千年前的神桥段

    历史解密编辑:平凡世界无尽故事标签:程咬金,秦琼,民间故事,田地,罗成,徐家

    徐茂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有两个哥哥。当徐茂功十六岁时,他的父亲把三个兄弟叫到他面前,说:“我的孩子们,我的父亲现在已经老了。从今年起,我将把这件事交给你来掌管这个家庭。”既然父亲这么说,兄弟俩就什么也没说,只有徐茂功问父亲:“如果轮到让我来负责,那么家里的一切真的都由我来控制,没有人能阻碍吗?”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