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茂公喝醉酒,李世民偷偷给他披上衣服,徐酒醒后大惊:要灭族了

徐茂公喝醉酒,李世民偷偷给他披上衣服,徐酒醒后大惊:要灭族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解压捏捏 访问量:789 更新时间:2024/1/27 4:17:00

《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书中神机妙算的代表,他一袭道袍、羽扇纶巾、奇谋百出,他是瓦岗寨以及大唐的军师,堪称隋唐版的“诸葛亮”。

然而在正史中,徐茂公却是一名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攻无不克的战将。同时在正史中,他也不叫徐茂公,而是被通称为徐世绩。而他的表字,是“懋功”。

一开始,徐世绩跟随翟让以打家劫舍为生。其后,李密和翟让火并,徐世绩选择跟随李密打天下。在邙山之战中,李密被王世充击溃,瓦岗军瞬间瓦解。无奈之下,驻守黎阳的徐世绩被迫投降了李渊。为了奖励徐世绩的识时务,李渊赐其姓为“李”。因此在后世,徐世绩便被通称为李世绩。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了避李世民的名讳,李世绩最终改名为李绩。徐茂公名称演变的过程,就是这么复杂。

为了大家阅读方便的需要,我们还是将李绩称为“徐茂公”吧!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变得日益尖锐,夺嫡之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因此,李世民和李建成都在争取功臣,寻找援手。而功高卓著、手握重兵的徐茂公,成为两人的重点争夺对象。

然而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徐茂公决定两头骑墙,谁也不帮。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曾派人找到徐茂公,向他问计,结果徐茂公却

“推辞不语”。

而在李靖那里,李世民同样碰了钉子。

就这样,李世民只好纠集秦王府的众将,针对李建成和背后的李渊发动政变,最终成功夺取了政权。而作为李世民的旧部,徐茂公在政变时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1977年,农民在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约18公里的烟霞新村挖出了一面石碑,而此石碑正是徐茂公本人的墓志铭,而碑文更是唐高宗李治亲笔撰写。

通过考察,学者们发现此碑基本上概括了徐茂公一生的丰功伟绩,与史书都能相互对照。但是唯独缺乏玄武门之变的内容。而尉迟恭唐俭、李孝常、程咬金等人的墓志铭中,都曾提及他们在玄武门之变中的功勋。

但是在徐茂公的墓志铭中,却一个字也没有。

由于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徐茂公便很难被李世民看成自己人。否则以徐茂公的盖世奇功,不至于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仅排名倒数第二。

虽然李世民并没有将徐茂公看作自己的心腹,但由于他的军事才能确实突出,因此他和同样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的李靖一样,还是颇受重用的。例如在攻打东突厥、薛延陀和高句丽的战斗中,徐茂公均在战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战必胜、攻必克,以一己之力消灭东突厥和薛延陀两大强国。因此,李世民曾对徐茂公的军事才能大加赞赏,并说他是唐朝最会打仗的三个人之一。

然而可悲的是,李世民对徐茂公从来都只是羁縻而已,只是将之看作行军打仗的“工具人”,而不是像房玄龄、长孙无忌一样,是“亦君亦友”的推心置腹关系。对于徐茂公,李世民从来都是又打又拉,因此徐茂公在贞观朝,可谓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只要踏错一步,恐怕就将万劫不复。

不过好在徐茂公不仅懂军事,而且还懂官场,从不越雷池一步。一次,徐茂公染上重疾,几乎要死掉。

而李世民则亲自请教太医,问他怎么办。而太医则说:“用须灰可治。”也就是说,徐茂公的病,必须以胡子的灰做药引。

而李世民二话不说,剪掉自己的胡须就送给徐茂公。要知道,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连毛发都不能随意“毁伤”。李世民能为徐茂公剪掉胡须,这可是多大的恩宠啊!而徐茂公的病,自然也不敢不好。

徐茂公病愈后,亲自拜谢皇帝,甚至叩首出血。而李世民则回答:“我是为设计这么做,谢个啥!”当晚,李世民留徐茂公在宫中吃饭。酒酣耳热之际,李世民对徐茂公说:

“太子孤幼,就托你照顾了。当年你没有辜负李密,又怎么会辜负我呢?”

徐茂公见李世民那么相信自己,感动得咬破手指,流着血对天发誓,要保护好太子李治。之后,徐茂公喝醉了酒,伏在桌上呼呼大睡。而李世民则脱下自己龙袍,披在了他身上。

徐茂公醒酒后,发现自己身上披着龙袍,大惊失色。老奸巨猾的他非常明白,李世民对他的恩宠实际只是试探。而高抬的背后,必然就是打压。

如果他在后续的打压中表现出一丝犹豫,灭族大祸就必然接踵而至。

不久后,李世民便得了重病。而徐茂公所得到的,根本不是顾命大臣的任命,而是一纸贬书。徐茂公被赶出京城,外放为叠州刺史。换做旁人,或许会感到不解、委屈甚至狂怒。然而徐茂公却二话不说,收起行装就走。

而在李世民那边,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他拉着太子说:

“你对徐茂公没有恩情,所以我把他贬到了外地。就是希望你登基后,将他召回京师,好施恩于他。”

说完,李世民又杀气腾腾地告诫太子:“如果徐茂公表现出一丝怨言,就立即杀掉他!”

看到了吧!李世民对徐茂公所谓的恩宠,都是装出来的。他将徐茂公抬得如此高,就是为了让他摔得更惨,并以此来看徐茂公的反应。若非徐茂公足智多谋,恐怕逃不过这次灭族之祸。

唐高宗继位后,果然一纸敕书将徐茂公召回京师。

标签: 李世民李密李建成李渊李靖李治

更多文章

  • 正史之中,徐茂公之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存爱上网络标签:李勣,李密,太宗,突厥,王世充,张须陀,徐茂公

    小说之中,徐茂公做为瓦岗寨军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决胜,算无遗策,堪比三国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可谓半仙级人物。其实正史之中,徐茂公在隋末唐初,大名鼎鼎,举足轻重,在历史中亦占据一席之地。李勣本姓徐,名世勣,犯太宗讳,单名勣。家富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皆乐善好施,拯济贫乏而不问亲疏。隋末丧乱,

  • 孙子英勇过人,徐茂公却不住地摇头:因为他,我家将来肯定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体元的文史沙龙标签:徐敬业,唐高祖,李治,武则天,徐懋功

    徐茂公,是我们所熟知的小说人物。作为神机妙算的军师,徐茂公在瓦岗寨以及唐军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谓是隋唐英雄中的“智绝”。在正史中,他的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功臣。因为功劳高、能力强,徐懋功被唐高祖赐姓为李,是为李世勣。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出于避讳的目的,李世勣改名为李勣。在《

  • 民间故事:唐朝徐茂公的奇怪商业野路子,二千年前的神桥段

    历史解密编辑:平凡世界无尽故事标签:程咬金,秦琼,民间故事,田地,罗成,徐家

    徐茂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有两个哥哥。当徐茂功十六岁时,他的父亲把三个兄弟叫到他面前,说:“我的孩子们,我的父亲现在已经老了。从今年起,我将把这件事交给你来掌管这个家庭。”既然父亲这么说,兄弟俩就什么也没说,只有徐茂功问父亲:“如果轮到让我来负责,那么家里的一切真的都由我来控制,没有人能阻碍吗?”父

  • 叛将被李世民处死,徐茂公却偷偷照顾其妻儿,不料给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翟让,黄巢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政权分裂、天下纷争的时期,其时间之长,破坏之深远,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与之相比。公元589年,隋文帝一统天下,结束了近300年的纷乱局面。但隋的命运却如另一个结束乱世的秦朝一样,隋朝的第二位统治者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建都城、开运河、三征高句

  • 徐茂公给罗成算命,徐茂公:你能活到73岁,为何他23就战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航航帆标签:罗成,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结拜,李世民

    徐茂公给罗成算命,徐茂公:你能活到73岁,为何他23就战死了看过《隋唐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一个白袍将军圈粉无数,他就是罗成。罗成那是正当年少,一身好本领,在战场上以一敌百,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得力战将。本来以为罗成会有一个美好的晚年,谁料到他却战死在沙场之上,时年23岁。当时徐茂公给他算的有一

  • 徐茂公是唐朝一大功臣,可李世民临终前,为何要将他贬职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世民,李勣,唐朝,李治,平定

    历史上的徐茂公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东破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不仅仅是个文人喜欢的智多星,也是唐

  • 李世民为什么想杀徐茂公呢?是因为李世民猜忌他,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饭小妹说历史标签:太宗,太子,李世民,徐茂公

    历史上,君主诛杀有功之臣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当初明太祖更是将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给除了个七七八八。那么身为为王朝筑基的功臣猛将,为何总会让君主动了杀心呢?唐太宗李世民与徐茂公的故事,相信会让你看到这一千古谜题的答案。徐茂公原名徐世勣,曹州离狐人,他家境优裕且乐善好施,因此在家乡当地有个好名声。十七岁时,他

  • 叛将被李世民处死,徐茂公答应照顾其妻儿,结果为大唐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黄巢,李渊,王仙芝,黄巢起义,徐茂公,南唐

    历史的发展进程是科学的,但处处又充满着宿命论一般的巧合,乱世是平民百姓的地狱,却又是英雄豪杰的舞台,在和平时期,这些过往的刀光剑影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十八路诸侯群雄并起,你方唱罢我登场,虽是乱世,却也不乏忠肝义胆之士。在隋末的割据争霸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要数占据瓦岗寨一带

  • 徐茂公临终遗言:不用随葬金银珠宝,棺中装殓用平常穿的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李密,单雄信,窦建德,李世民,王世充,李渊

    如果你哪天想跟父辈们增进一下感情,那就找个舒服的椅子,准备好茶水零食,问一问徐茂公是谁,保证他们能不眠不休的给你讲上个三天三夜,还不一定能讲完。每逢乱世,必然英雄辈出,成就丰功伟业。徐茂公就是乱世中崛起的英雄。他历经三朝,荣宠不衰,却在临终留下叮嘱,如果后人,有高人出现,定要杀了他,不然他会造反。后

  • 武则天为泄愤,让人挖了徐茂公的坟,为何见到陪葬品直呼茂公狡诈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武则天,李治,李世民,徐敬业,李勣,陪葬品

    文|飞鱼说史唐朝长安城的皇宫内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这个楼虽小,但是在后世的名气,相当大,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专门修建的,用来陈列辅助他夺得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些画像是阎立本所画,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李世民怀旧的时候,就会到此悼念。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