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家诗》19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千家诗》19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1920 更新时间:2024/5/26 2:25:5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何当共读香芸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我们在前面讲了杨炯的《从军行》,既然讲了杨炯,就来聊一聊“初唐四杰”吧,所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这是杜甫的评判,也是千古定论,至于这首诗,我们会在讲完“初唐四杰”之后重新去回看杜甫的千古定论。那么在“四杰”排序中,王勃向来是排第一的,但是杨炯在当时就有句话叫“愧在卢前,耻于王后”,大概心里是不服王勃。愧在卢照邻之前,估计也不过是托词,耻于“王后”,也就是耻于王勃之后,才是他大概的心里话。那我们就来看看王勃的诗吧,一起欣赏一下他那首著名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云:“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啊历来被当作王勃的豪情之作,那么我们在讲杨炯的《从军行》的时候,也说到他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情,我们就来对比一下王勃的豪情和杨炯的豪情有什么不一样。一般说起来,说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气象雄浑、境界阔,因为那一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细细想来,景象无比雄浑,连用词遣句的对仗都无比工稳。“城阙辅三秦”其实是城阙以三秦为辅,这里的“城阙”当然指的是唐代的京师长安城,而陕西八百里秦川是故秦国之地,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破秦,就把关中一分为三,分别分给秦国的三个降将,所以又称“三秦之地”。所以“城阙辅三秦”其实是三秦拱卫京师长安。这一下就把关中的地势、风貌以及雄浑沧桑的气息一语带出啊,而“风烟望五津”对的则是极其工稳。古人折柳送别大多在江边送行,顺江流远望,风烟在眼。而“五津”则是指的岷江的五个渡口,《说文解字》说“津者,渡也”,所以津本来就是渡口的意思。像天津的“津”,孟津古的“津”都是渡口的意思,那么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诗人以“五津”代指岷江,又以岷江泛指蜀川。所以虽然开篇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确实气势雄浑,对仗工稳,但这种雄浑、这种工稳却是送别诗的标准套路。像我们讲过李白著名的送别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就不以常路,上来一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竟是以牢骚开篇。当然,这也正见出李白的天纵奇思、才艺绝伦。那么王勃的开篇,虽然气势同样雄浑无比,但是却是送别诗的标准套路,“城阙辅三秦”这是什么?这是送别之地,也就是在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友人,那么这位姓杜的友人要去哪里呢?他要去蜀州任少府之职,所以“风烟望五津”写的就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从我们站立的地方到你要去的远方,我的目光从秦川大地上会一直追随着你的身影,随着你渐行渐远渐无穷,这就是友人之别啊!

虽然城阙、三秦、风烟、五津,选取的景象雄浑、阔大,但阔大的背景中,友人送别之情与“长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并无二致。所以在“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之后,诗人直抒胸臆,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请注意,颔联也就是第二联,和我们后来看到的到了盛唐、中唐、晚唐时期标准的律诗—五律,不太一样,就格律诗其中的五律而言、七律而言,一般来讲首联、尾联可以不必那么对仗,但是颔联、颈联也就第二联、第三联,一定要工稳对仗。而王勃却没有那么讲究,“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是说我和你一样,因为离别心中同样怀着无限的情义,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有着同样的命运。

首联的对仗极其工稳,而谈及雄浑景物背后的离别之情,王勃却只是随口道来,这固然看出这首律诗在初唐时期,在格律规范上还不是像盛唐、中唐那样如此严谨,同样也可以看出王勃创作的别具特色,也就是他的写法不拘一格,自具面目。而且这样一来就为第三联的奇峰突起、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正是这种随意书之、不拘一格,才会在万古的离别悲情里突然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这是多么阔大的襟怀呀!一般注这首诗都说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雄浑阔达,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这样理解,还只是看到于词的皮相,真正阔达的其实不是眼前景,而是一个人的格局与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在这世上还有你这样的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这是何等的格局与胸怀呀!这是自《诗经.燕燕》以来,万古离别诗中,忽然仅见的一种超越离别之悲的昂扬的最强音,连诗风豪放不羁李太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都难免要说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而年始十八九岁的王勃在长安送别杜少府的时候却能说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种气势其实已经不是王勃的气势,这种格局其实已经不是王勃的格局,这种昂扬也已经不只是王勃的昂扬。这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气势、格局与昂扬其实是在呼唤一个胸襟无比阔大的盛唐的出现啊!就像有人说,或者是牛顿的经典力学定律,或者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打开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而王勃的这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实放眼唐史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其伟大正在于它就是王勃借此打开盛唐气象的那把钥匙啊!从此一种叫做唐诗的歌唱,一种叫做盛唐气象的历史画卷,在这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后扑面而来。这就是王勃的豪放,比之王勃的这种豪放,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固然也雄健豪放,但是他体现的是文人的健儿姿态、是个体的精神面貌,是儒生投笔从戎的刚健豪侠,但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却是为整个时代张目,为紧接着而来的盛唐开了大门。所以若以在诗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论,杨炯自己固然耻于王后,但比之王勃的天纵奇才,尤其是把握时代的命脉与节奏,乃至与紧接而来的盛唐时代的共振,这一点上杨炯还是要稍逊一筹啊。可惜命运并没有眷顾这样天才的王勃。我有时甚至会想如果命运能够稍稍眷顾一下这个天才的王勃,那么大唐会不会出现两个李太白呢?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尾联承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来,是与友人共勉,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学那小儿女态悲伤,泪湿佩巾,我们要以人生的志向相互期许,在“天涯若比邻”的人生里书写各自的辉煌,这是多么好的愿望啊!

但是接下来这个天才少年的命运却是“多歧路,今安在”呀!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应该做于十七岁到十九岁之间,正是他最昂扬的青春年华。王勃出身世家望族,其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六岁便能诗文,世人慕之为神童。而耻于王后的杨炯其实也打心眼里佩服王勃的天才与学识,杨炯曾经在《王勃集序》中记载说王勃“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是说王勃九岁的时候就读了颜师古注的《汉书》,觉得写得不咋样,就编了十卷叫做《指瑕》的批注,把颜师古著作中的毛病都给挑了出来,十岁的时候便已饱览六经,别人大概要一百年才能学完的东西,王勃几个月就能掌握了。所以杨炯虽然说“耻于王后”,当然这句话也有谈及人生的意思,但是杨炯对于王勃的天才与学问,还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王勃十四岁的时候,即上书朝廷右相(右相刘祥道),抨击穷兵黩武的朝政说“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连唐高宗都慕之为神童。十四岁即为朝廷破格录用,拜为“朝散郎”。所以从十四到十九岁的王勃意气风发,他的才情、他的创作,都在为盛唐气象的到来打开时代的大门。可是人生在世,稍不留神,便乐极生悲。王勃因才华横溢被沛王征为侍读,沛王与英王斗鸡,王勃凑了不该凑的热闹,也许是为了助兴,为沛王斗鸡写下《檄英王鸡》一文,那时贵族公子以斗鸡为乐算是常态,更何况高宗的这些儿子们呢。但王勃居然以朝廷与世人推崇的文才,以檄文之体来写斗鸡之文,确实有些不太检点。唐高宗看了这篇《檄英王鸡》之文后,本来脾气不错的唐高宗也大发脾气,认为王勃不怀好意,挑拨儿子们之间的关系,于是把他革除官职、逐出王府。王勃居然无意之间用自己的才华为自己的命运挖下了一个深坑,他无奈地跳入自己挖入的坑中,独自饮下命运的苦酒。正是因为这篇《檄英王鸡》文,王勃昂扬的人生命运从此急转直下,他先是在蜀中游历,虽仕途不顺,但才名愈甚,愈发名扬天下。

后来到了咸亨三年,王勃在友人的帮助之下,谋得虢州参军之职。任职期间有一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王勃将它藏匿了起来。可是后来又怕走漏了风声,居然进退失据,将曹达灭口。事发之后,王勃被判死刑,好在遇赦,没有被处死。学界也有观点认为,是有人嫉妒王勃的才华,故意陷害于他,但不管真相如何,王勃自己在倒霉的命运面前已经尽显进退失据之色。不仅王勃自己,这件事还连累了他的父亲,也就是因为王勃之罪其父被远贬交趾县令,也就是远到现在越南的河内去做县令,这大概是古人为官中被贬得最远的了。上元二年,身为孝子的王勃既因愧疚又因思念,决定出发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的时候,因缘际会,这时虽已沧桑满面的王勃,却依然写下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与《滕王阁诗》,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可是就像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并不能挽回他多舛的命运,而千古不朽的《滕王阁序》也不能改变他前路的悲凉。就在写下《滕王阁序》的第二年秋天,王勃由广州渡海远赴交趾,途中遭遇不幸,落水后惊悸而卒,时年仅二十七岁,这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天妒英才呀!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勃, 三尺微命, 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 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 慕宗悫之长风。”。想来他也愿像宗悫、像太白那样“愿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惜“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王勃的命运真让人扼腕叹息!所以我常想,如果他不曽写了那篇斗鸡文,如果他不曽情急之下杀官奴,如果他不曽明月不归沉于碧海,那么以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以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以他的学识、才情与才华,会不会秀口一吐,早就吟出半个盛唐来呢?人生旅途真是“多歧路,今安在”,但好在王勃之后还有太白,好在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经宣告了盛唐的到来!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唐初王勃:赢在起跑线却因不知世故输了前程

    历史解密编辑:会讲故事的二虫标签:王勃,唐初,李治,长安,杜甫,李白,唐朝,诗人,滕王阁序

    这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神童,当别人还在上上幼儿园时,他就已经开始写诗了,未成年就成了唐朝最年轻的公务员。他做诗前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倾刻成章,不改一字。他的骈文空前绝后,出口即是巅峰,他的诗更是被誉为唐人长短歌之绝。要不是英年早逝,李白、杜甫恐怕也是逊色三分。他就是唐初四杰之首王勃。王勃字子安,公元65

  • 王勃为讨好沛王写了一篇斗鸡文, 却被唐高宗揪住小辫子, 差点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朱成龙康知识标签:王勃,李治,李贤,沛王,长安,唐朝,诗人,唐高宗,女皇武则天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凭借一篇《滕王阁序》而封神,至今让后人仰望和敬佩。不过在政治上,王勃的所作所为却着实令人无语,他的人生好似与当官犯冲,往往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会遭遇重大波折。王勃少有才名,十分聪颖,六岁的时候便能作诗,九岁的时候便读完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顺带还找出了不少专

  • 王勃华:2022年光伏装机预计85~100GW

    历史解密编辑:光伏能源圈标签:gw,多晶硅,王勃华,光伏,硅片

    光伏能源圈2022年7月21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发表“2022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报告。上半年发展回顾:我国光伏行业在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同比增长均在45%

  • 历史上真实的王勃: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却都是人品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勃,命途多舛,李治,李贤,滕王阁序,武则天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本文由百度网友“洞庭秋”原创投稿,《读书狗子》首发初唐文人中,最为光芒瞩目的莫过于王勃。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即使杨炯如何叫嚣“耻居王后”,也改变不了世人将王勃推为四杰之首的事实。一篇《滕王阁序》写在骈文没落的时代,却成为骈文史上的顶峰之作,被誉为最美骈文。单单一句“落霞与孤鹜

  • 王勃,天才中的天才,人生传奇却短暂

    历史解密编辑:范炜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杜甫,名篇,唐朝

    小时候学习的古文中,最让人惋惜的就是《伤仲永》中的小天才仲永了。在古代世代农耕的家庭出身,并且没有接触过任何文学书籍,却能在五岁时就作出供全乡的秀才观赏的诗文。令人伤感的是最终天才儿童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这样的遗憾一直持续到我了解了另一名天才少年——王勃。曾有这样的传言:如果不是他的英年早逝,李白

  • 中国光伏协会王勃华:善用生态的力量,推动光伏走向更高发展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能源网标签:中国,王勃华,高纪凡,天合光能,光伏协会,太阳能光伏,光伏产业链

    5月10日,“光伏产业生态创新大会”在常州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大会并致辞。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卫东等领导出席。此外,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作出了“抢占新赛道 培育增长极”的主旨演讲。大会以“同心创生态,携手筑高峰”为

  • 唐诗和诗人的故事:孟浩然诗中岁月温柔,王勃不忘鼓励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二小姐标签:孟浩然,王勃,诗词,诗人的故事,诗人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当天才诗人李贺一挥而就地写下这句劝年轻人珍惜时间多读书的诗句的时候,想来,他不会想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会有作者以他的这句诗词为书名,写下包括李白在内的12位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而一如诗句中斗转星移,往事不可追的意境,荏苒的光阴让少年白了头发,沧桑的经历也让诗人饱览人

  • 硅料价格涨至31万元/吨,王勃华:工信部已牵头协调,未来市场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新闻标签:王勃华,光伏,工信部,多晶硅,硅片

    红星资本局7月21日消息,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披露了多组数据:在今年上半年,制造端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45%以上;光伏发电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出口总额约2

  • 从豪迈的《杜少府》到凄凉的离别曲,王勃用生命诠释着人生的跌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杜少府,王勃,杜甫,诗作,杨炯

    打开沉重的狱门,年轻的囚犯蹒跚着走出来。散碎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抬起手,轻轻挡了挡,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双眼微眯着望向久违的天空,思绪慢慢回到了20多年以前……1、王勃的学霸模版公元650年的某天,一个男孩诞生在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王家大院。大院里一片欢腾,父亲王福畴抱着新生的小生命,高兴得

  • 滕王阁序 的作者王勃杀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夏祭八曲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李治,李贤,李世民,杨炯

    高开的才华,低走的人生杀人啦!大唐咸亨三年(672年),一桩杀人案引爆了整个大唐的诗人朋友圈。不为别的,只因为这起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叫王勃。“初唐四杰”中排名第一的大才子堕落成杀人犯,这已经够让人惊掉下巴了,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王勃杀人的理由。当时王勃的官职是虢(guó)州参军,相当于地方武装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