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人只看到了王勃的才华,却不知道他不懂人情世故

世人只看到了王勃的才华,却不知道他不懂人情世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掩面说我心倳 访问量:2828 更新时间:2024/1/17 4:20:58

《世人只看到了王勃的才华,却不知道他不懂人情世故》——三实好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凡是经历过12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应该会吟诵上面四句诗文。

这四句诗文的作者是王勃,王勃是初唐的“神童”,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到底有多神呢?

当别的小朋友幼儿园刚毕业时,六岁的王勃就可以写出流利的文章。

当别的小朋友在小学为数学作业发愁时,九岁的王勃已经可以读颜师古为《汉书》做的注,并且还能挑刺,指出颜氏注解中的错误。

王勃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六经》,12岁到14岁时,已经开始学习《周易》、《黄帝内经》。

16岁时,王勃得到唐高宗的赏识,成为了公务员,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

而此时的杜甫还在埋头苦读,李白才刚刚出道,而王勃已经做官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16岁的王勃认识杜少府杜镜,他写了首送别杜少府的诗,传颂千年,这首诗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陈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一出就赢得了无数的粉丝,这首诗也成了送别诗的典范。

王勃就是典型的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步入仕途之后,才华让他如鱼得水,就连唐高宗都赞道:“奇才,真乃我大唐之奇才!”

王勃也被皇子们热捧,他被六皇子李贤请进王府任侍郎。

少年时的王勃,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他的才华让无数人折服,然而,他的不懂人情世故,也让他的人生开始急转直下。

在一次沛王和英王的斗鸡比赛中,沛王让王勃写一篇鼓舞士气的文章,王勃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

王勃这事儿做得有点低情商了,这文章明显是在恶化挑拨兄弟之间的关系了,这在初唐政治中明显是犯了大忌。

唐高宗看到文章后,非常的不高兴,就把王勃赶出了长安。

这时的王勃文官做不了了,就做了一个武官参军。

但这时的王勃又犯了一个低级别的错误,他私藏了一名犯罪的奴隶,但又担心事迹败露,便杀了那个奴隶,杀人是死罪,王勃就坐了牢。

王勃的人生,可谓是倒霉至极,之后适逢唐高宗大赦,王勃才捡回了一条命。

王勃的父亲在搭救王博的过程中受了牵连,被降了职,出狱后的王博十分愧疚,决定前往父亲任职的地方,陪伴父亲。

这一年,王勃27岁。

途经江西南昌的时候,正赶上洪州都督府重修滕王阁。

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一则是记录滕王阁重修之盛;

二则是想借此机会炫耀她女婿吴子章的才华。

闫伯屿令女婿在头天晚上预先做好一篇文章,熟读默记,到时装出即时而就的样子,以博取众人吹捧。

等到写文章的时候,来的人有官员,有词章大家,有武功赫赫的将军,都是一地人杰,大家都看出了闫伯屿的用意所在,不愿扫主人兴致,个个敬谢不敏,推让他人。

这时的王勃又犯了不懂人情世故的毛病,接过笔就写了起来。

闫伯屿一看这情况,非常的不高兴,当机借口更衣佛袖而去,却密令亲信注意看王勃如何下笔,及时向他禀报。

亲信不断地向闫伯屿禀报着王勃写作的情况。

当亲信禀报说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博得满堂喝彩时。

闫伯屿不禁惊诧失声,说:

“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他再也沉不住气了,在屋里急踱了几步,转身回席,要亲眼目睹王勃做赋的风采。

王勃写出了千古名篇,博得了天才名声,同时他也得罪了都督以及都督的女婿。

之后,王勃就程了,却在途中溺水而亡。

对于王勃的死,这也太蹊跷了,这到底与得罪闫伯屿有没有关系?不得不让我们浮想联翩。

当《滕王阁序》流传到皇宫内,唐高宗看后直呼:真乃千古绝唱!

可惜那时王勃已不在人世。

年少成名的王勃,宛如大唐文坛的一颗流星,来去匆匆,可他的才华和作品历经时间的洗礼,流传至今!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孩子是一次长跑,而不是短跑。

你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你想让自己的孩子跑得很快。

但是他能跑得过王勃吗?

王勃的一生是你想要的吗?

标签: 王勃李治李白杜甫滕王阁序

更多文章

  • 唐代才子王勃,撰写奇葩檄文讨伐斗鸡,导致自身命运发生逆转

    历史解密编辑:此生读写伴标签:王勃,李治,李渊,武则天,唐高祖

    文\常清君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人生在世,历经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遍尝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杂全,面对悲欢离合、生死爱恨等情感交错,以及漫漫旅程中的各个转折点,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

  • 何处不宜春,“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眼中的彭州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彭州市融媒体中心标签:王勃,彭州,杜甫,长安,唐朝,诗人,春思赋,卢照邻

    柳明献,字太易,又字太初,系河中府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时人谓之柳河东。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至咸亨三年(公元672年)间任益州九陇(今彭州市)县令。任县令期间,深得百姓爱戴,被世人称作“英达君子”。柳太易为人豪爽,好交英杰,有临邛王令之风。在任期间与“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时任新都县尉)畅

  • 《千家诗》19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杨炯,滕王阁序,李白,杜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何当共读香芸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我们在前面讲了杨炯的《从军行》,既然讲了杨炯,就来聊一聊“初唐四杰”吧,所

  • 唐初王勃:赢在起跑线却因不知世故输了前程

    历史解密编辑:会讲故事的二虫标签:王勃,唐初,李治,长安,杜甫,李白,唐朝,诗人,滕王阁序

    这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神童,当别人还在上上幼儿园时,他就已经开始写诗了,未成年就成了唐朝最年轻的公务员。他做诗前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倾刻成章,不改一字。他的骈文空前绝后,出口即是巅峰,他的诗更是被誉为唐人长短歌之绝。要不是英年早逝,李白、杜甫恐怕也是逊色三分。他就是唐初四杰之首王勃。王勃字子安,公元65

  • 王勃为讨好沛王写了一篇斗鸡文, 却被唐高宗揪住小辫子, 差点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朱成龙康知识标签:王勃,李治,李贤,沛王,长安,唐朝,诗人,唐高宗,女皇武则天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凭借一篇《滕王阁序》而封神,至今让后人仰望和敬佩。不过在政治上,王勃的所作所为却着实令人无语,他的人生好似与当官犯冲,往往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会遭遇重大波折。王勃少有才名,十分聪颖,六岁的时候便能作诗,九岁的时候便读完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顺带还找出了不少专

  • 王勃华:2022年光伏装机预计85~100GW

    历史解密编辑:光伏能源圈标签:gw,多晶硅,王勃华,光伏,硅片

    光伏能源圈2022年7月21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发表“2022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报告。上半年发展回顾:我国光伏行业在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同比增长均在45%

  • 历史上真实的王勃: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却都是人品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勃,命途多舛,李治,李贤,滕王阁序,武则天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本文由百度网友“洞庭秋”原创投稿,《读书狗子》首发初唐文人中,最为光芒瞩目的莫过于王勃。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即使杨炯如何叫嚣“耻居王后”,也改变不了世人将王勃推为四杰之首的事实。一篇《滕王阁序》写在骈文没落的时代,却成为骈文史上的顶峰之作,被誉为最美骈文。单单一句“落霞与孤鹜

  • 王勃,天才中的天才,人生传奇却短暂

    历史解密编辑:范炜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杜甫,名篇,唐朝

    小时候学习的古文中,最让人惋惜的就是《伤仲永》中的小天才仲永了。在古代世代农耕的家庭出身,并且没有接触过任何文学书籍,却能在五岁时就作出供全乡的秀才观赏的诗文。令人伤感的是最终天才儿童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这样的遗憾一直持续到我了解了另一名天才少年——王勃。曾有这样的传言:如果不是他的英年早逝,李白

  • 中国光伏协会王勃华:善用生态的力量,推动光伏走向更高发展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能源网标签:中国,王勃华,高纪凡,天合光能,光伏协会,太阳能光伏,光伏产业链

    5月10日,“光伏产业生态创新大会”在常州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大会并致辞。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卫东等领导出席。此外,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作出了“抢占新赛道 培育增长极”的主旨演讲。大会以“同心创生态,携手筑高峰”为

  • 唐诗和诗人的故事:孟浩然诗中岁月温柔,王勃不忘鼓励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二小姐标签:孟浩然,王勃,诗词,诗人的故事,诗人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当天才诗人李贺一挥而就地写下这句劝年轻人珍惜时间多读书的诗句的时候,想来,他不会想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会有作者以他的这句诗词为书名,写下包括李白在内的12位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而一如诗句中斗转星移,往事不可追的意境,荏苒的光阴让少年白了头发,沧桑的经历也让诗人饱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