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才子王勃, 水平最高的五首诗, 闪耀古今, 值得一读再读!

唐才子王勃, 水平最高的五首诗, 闪耀古今, 值得一读再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农民小保哥 访问量:3866 更新时间:2024/1/4 10:16:33

勃,是一个天才。天才中的诗人,诗人中的天才。我脑海中的这个观念不知从何而来,但始终牢不可破。对于王勃的认识,来源于小时候一本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故事书,讲的是他写《滕王阁序》的过程,以及写完之后返程途中,在海上遇到仙人,于是成仙去了。

当时就记得他成仙这个情节,后来才知道,所谓的“成仙”,不过是在海难中丧生,但是知道今天,我一直相信,他其实是成仙去了。

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写下的诗赋却明艳了上千年。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或许忠实的读者知道,这首诗我已经解读了好几次了,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再说一说,无它,实在太喜欢了。

一首《滕王阁序》让很多人认识了王勃,而这首诗正附在《滕王阁序》的结尾,有概括序文内容的作用,享有盛名。

诗中写滕王阁中往日的繁华热闹,如今已归于寂静,昔人杳不可寻,自然万物却始终如常,寄寓诗人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深深感慨。

首句写空间,点出滕王阁的地理形势,二句写时间,以历史上的热闹写出滕王阁当下的寂寞。三、四句写阁上之景,南浦云与西山雨,意象飞动,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临远。五、六句写阁外之景和时间流逝。

最后两句值得一说,人世间无论什么丰功伟业,无论什么生死离别,在大自然的时间尺度下只是短暂的一瞬,永恒的是什么呢?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槛外长江空自流”这一句,具有极强的哲学意味,意境和李白的“唯见长江天际流”相媲美。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小诗,篇幅短小,即景抒情;这又是一首“大”诗,境界开阔,气象不凡。

诗人们写到长江,历来注意到的是江水的流速湍急,水流浩大。

在王勃之前,谢朓写过“大江流日夜”;在王勃之后,杜甫有“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白说“千里江陵一日还”。

但王勃偏偏说“长江悲已滞”——其实是他自己滞留异乡,内心悲伤,恍惚中竟觉得连长江也停滞不流了。

家却在万里之外,尚不知何时能够回去。羁旅之愁,念归之思,一定是长久郁结在心中的。而现在时令正是深秋,一年将要到头,更让人起归家之情。

风急天高,落叶纷飞,诗人站立在暮色之中,愁思再也抑制不住,仿佛化作无数的黄叶,在风中飘离枝头,在天地间随风飞扬。

《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风吹走了烟尘雾气,使林壑开朗,显现出的涧底村落、山腰人家都变得清新可爱,风能带走体表的水汽,使人感到凉爽。

日落时鸟兽归宿,风也不知到哪里打盹去了。喧嚣了一天的山水终于完全安静了下来。这正是山居的人们最向往的美好时光。

不一会儿,经过短暂的静息之后,风儿又像幽灵似的来到松树林的针叶上吹响它的乐章,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这是一首以山居生活为背景的咏风小品诗。风来无影去无踪,快意之风常在人们最向往的时候及时到来,好像专做好事不留姓名的人一样具有高尚的品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被人引用。

这两句诗,意境深远,是全诗最重要的部分。每个人都有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如何变化,时间如何推移,这种深厚的友情是不变的。而且,四海之内都有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可以建立深厚的友情。

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和朋友告别,就不会感到孤独寥落,相反地却是感到积极进取。

是的,放达的心胸可以消解悲伤,化解迷茫,让你在山长水远的路上昂扬前行。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同样是一首送别诗,但此时的王勃没有了当年的豪气干云,变得感时伤逝,郁郁寡欢。这里的“同”,已经不再是为了慰藉,而是用自己人生路上感受到的切肤之痛,来向远行之人指出可能会遭遇的厄运。

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这首诗无疑是很深沉,更近悲凉的,虽然也有汉魏古诗的风味,但是境界、气象不如,其间有能品和神品的区别。

今天的古诗分享就到这里,不知大家更喜欢王勃的哪一首诗呢?

标签: 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李白诗人

更多文章

  • 王勃的这几首小诗名不见经传,却写出了独处的最美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唐人,诗作,杨炯,幽居,诗人,唐朝,陈子昂,千古名句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4涧户风前竹,山窗月下琴。01王勃是狷狂的,当然他也有资格狷狂。明代的胡应麟认为他的五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句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几百年来,虽然诗风屡有更替,但大部分的诗歌依然严格遵循题材分类,题材的传统和惯性是主

  • 赵阳钦 | 王勃生平及他的腾王阁序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书香阁标签:骈文,唐朝,诗人,赵阳钦,骆宾王,滕王阁序,千古名句,王勃生平及他的腾王阁序

    《王勃生平及他的腾王阁序》作者:赵阳钦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时期的诗人,擅长骈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王勃出身儒学世家,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学者、大教育家。王勃自幼聪慧好学,六岁能作诗,九岁读《汉书》,十岁通《六经》。他的文思敏捷,词藻华丽

  • 读懂了王勃这首诗,也就读懂了人生的聚散离别

    历史解密编辑:欣赏桂林的山水标签:王勃,李白,滕王阁序,王维,诗作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天才的陨落 -人性中有共通的一点,尤其是国人,对逝者往往有更多的敬重和包容。尤其这个人还很有才华。比如王勃,27岁英年早逝,一篇《滕王阁序》震铄古今,所以后人皆揣测:如果王勃没有过早地陨落,恐怕大唐诗坛的第一把交椅,李白就要挪挪位置了。实际上这种假

  • 古装微电影《少年骆宾王》在央视北普陀影视城杀青大吉

    历史解密编辑:京鲁大鼓标签:大吉,微电影,北普陀,影视城,少年骆宾王

    2023年2月28日,新春伊始的京城南郊的央视北普陀影视城(盛世南宫)内,由北京连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连升影视文化传媒(山东)有限公司、北京圣明远大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河北宝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视玲珑来喜(北京)文化集团等联合制作的青春励志古装微电影《少年骆宾王》杀青大吉。电影《少年骆宾王》

  • 【书画欣赏】清 梁诗正《骆宾王帝京篇》清新雅致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梁诗正,骆宾王帝京篇,梁诗,书法,行书,爱新觉罗·启功

    乾隆是赵孟的粉丝,满朝官员官员均以学“赵体”为荣,其中不乏一些名家,其中就包括成亲王永猩!其中有一位被誉为“清代赵孟”,他深得赵体精髓,尤其是行书,融入董其昌清秀俊雅,飘逸俊秀,结构端庄,笔画清晰,可谓是优雅至极,被誉为“清代最美的行书”!他就是梁诗正,估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他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

  • 清代梁诗正行书《骆宾王帝京篇》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梁诗正,梁诗,骆宾王帝京篇,乾隆,行书,尚书

    梁诗正《骆宾王帝京篇》纸本,小行书,尺寸28.76厘米*112.81厘米。 【整卷欣赏】 【局部欣赏】 这是梁诗正的小行书。 结构端庄,笔画清晰,在特制绢纹的映衬下,有一种从容不迫的美。 梁诗正是雍正探花,在乾隆朝得到重用,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及工部尚书,各部部长几乎当过一轮,足见乾隆

  • 梁诗正《骆宾王帝京篇》,唯美行书!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行书,清朝,梁诗正,赵孟頫,颜平原,文征明,柳公权,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骆宾王帝京篇

    梁诗正《骆宾王帝京篇》纸本,小行书,尺寸28.76厘米*112.81厘米【整卷欣赏】【局部欣赏】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书法家,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入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李北

  • 第三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获奖及入围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骆宾王,诗歌,义乌,作家,鲁迅

    童一首诗,同一个梦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学术指导的第三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共收到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稿作品22056件。所有参赛作品以匿名方式采取筛选、初评、复评等程序,经过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儿童文

  • 纳兰性德“抄”了一句骆宾王的诗,但一字未改,不料却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草莓文旅标签:纳兰容若,骆宾王,诗人,化用,画堂春

    原创不火,抄袭的火了,这是现代文学创作者们十分头疼的问题。不过,这事儿若放在古代算不上什么,比如唐朝诗人蜀宫人曾写过一句“何处无情枉断肠”,没“火”;宋代著名词人晏几道拿过来改了下,变成“便是无情也断肠”,当即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有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南宋词人辛弃

  • 老农模仿骆宾王,写下一首《咏鸡》,只有18个字却荣获万元大奖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咏鸡,咏鹅,诗词,李贺,唐朝,诗人,骆宾王,白居易,千古名句

    中华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底蕴,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而诗词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先辈喜爱作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和诗佛王维等等,他们对诗词的热爱已经到达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以前有诗人,而现在的人们都忙着自己的工作,有些书香家庭专注于背诵和分析,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