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7岁能写诗, 11岁爱上温庭筠, 26岁被处斩……

她7岁能写诗, 11岁爱上温庭筠, 26岁被处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天乐谈科技 访问量:4773 更新时间:2023/12/18 3:03:50

说到古代才女,鱼玄机或许是最让人心疼的那个。

鱼玄机本名鱼幼薇,父亲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生。可惜时运不济,赶考多年都没能踏入唐朝的官僚队伍。心灰意冷之下,鱼父开始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尽管唐朝时女人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做官。但若女儿因为诗词一举成名,也是他教导有方。在鱼父的教导下,5岁的鱼幼薇便能背诵诗词百首,鱼父激动地将家搬到下邽,方便女儿就学。

鱼父的苦心没有白费,7岁的鱼幼薇便开始作诗。可惜的是,他在女儿10岁时过世,无法再呵护自己的“小棉袄”。父亲的去世让家里丧失了经济来源,鱼幼薇不得不和母亲返回老家生活。也就是在这时候,鱼幼薇认识了改变她命运的第一个男人——温庭筠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领袖,他才思敏捷,诗作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名远扬,在晚唐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温庭筠特地面试了鱼幼薇。当鱼幼薇递上来他即席命题的诗作,温庭筠觉得遣词造句,平仄音韵,还是诗情意境,都是一首上乘佳作。温庭筠欣喜地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可造之才!于是对她悉心栽培,不但不收学费,甚至还资助她困顿的家庭生活。

皇甫枚在《三水小牍》中这样描述她:“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好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

她的倾国倾城,她的才华横溢,由此可见一二。

但是在那个时代,科举制度只给男人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建功立业都是男人的事,仿佛女子只用在家相夫教子就行。

鱼玄机偏偏不这样想,她觉得这样子对女性极为不公。

于是满怀愤懑地在崇真观内题了一首诗,叫做《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她写诗为自己抱不平,若不是女儿身,她也可以像那些及第举子一样赢得功名,披红戴锦,一日看遍长安花。

但是,比锦绣诗篇和功名浮华更重要的,便是她那颗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心。

和老师相处的时间一长,正值豆蔻年华的鱼幼薇,朦朦胧胧地爱上了大她三十多岁的温老师。

对待爱情,浓烈主动,不遮掩,不羞怯,爱了便是爱了。

她分别写下了《遥寄飞卿》、《冬夜寄温飞卿》,大大方方的对方表示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是少女鱼玄机的初恋,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为了爱情等待。

当温庭筠有觉察之时,便决定抽刀断水,在自己远走他乡的同时,又把鱼幼薇介绍给状元李亿。

李亿出身名门,相貌英俊,风流倜傥且仕途一帆风顺,最重要的是,他倾慕鱼玄机的才华并深深的爱上了她。

因此,他殷勤倍至,经常看望她,并一起论诗文或赏风月。是他填充了温庭筠走后留下的人生空白,慰藉了鱼玄机孤单的生命,也温暖了鱼玄机冰封的心。

但李亿已有正室,鱼幼薇只能以侧室侍席。饶其如此,李亿妻子裴氏仍不能容忍。万般无奈,李亿只得将鱼幼薇寄养咸宜观中,并答应三年以后来接她。

从此,鱼幼薇改名鱼玄机,开始了与青灯作伴的生活。鱼玄机将一腔相思,满腹愁情尽付诗文,期望李亿早日到来。

如果暂时的分离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那鱼玄机愿意等。

谁知,她没有等到李亿接她回去,而是等到了李亿离开长安,去了扬州任职的消息。

然而苦苦等待的三年之约,换来的是杳无人影,鱼玄机终于明白自己又被抛弃了。

鱼玄机泪流满面,写下千古名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鱼玄机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她在咸宜观外张贴了“鱼玄机诗文候教”。早闻鱼玄机美貌的风流才子、文人雅士纷纷前往咸宜观与鱼玄机品茗论道、诗酒助兴。

一时间,品茶论道、煮酒谈心、吟诗作对、游山玩水成了她生活的主题。

但不管是富商还是才子,见与不见是她自己说了算。

有人指着她的背影议论说:荒唐,淫荡。

可她满不在乎,因为她的人生,彻底只为自己而活。

那时,整个长安城,甚至大唐的所有读书人,都知道咸宜观有这么一位年轻美丽的道姑。

其实这种遣情的生活,并不是才思满腹的鱼玄机想要的,因而情绪起起伏伏,喜怒哀乐,极不稳定。一次,她因怀疑婢女绿翘与她的相好有染,用鞭条猛烈抽打绿翘,绿翘越反抗,她打得越厉害,还边骂边打,终因下手过重,致使绿翘一命呜呼!

鱼玄机,一个多情而风流的才女,最终却成为一个杀人犯!

这起杀人案马上在长安引起了空前关注,判案的是京兆尹温璋,那是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政客和酷吏。

关键是,他曾是被鱼玄机拒绝过的众多追求者之一。

按照《唐律》,主人杀奴婢,至多判一年,结果温璋判了她死刑。

一个二十六岁的女子,如果遇到一个真正值得依靠的人,又怎么会走到这一地步呢?

如果当初没有遇到温庭筠,那么接下来的这一系列,包括她最后因为杀了人被判处死刑的结局,这些还会发生吗?

没有如果。

更多文章

  • 最美诗词 |《更漏子·柳丝长》温庭筠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韦庄,红烛,塞雁,唐朝,诗人,温庭筠,古典乐,更漏子·柳丝长

    更漏子·柳丝长【唐】温庭筠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古 词【注释】更漏:古人用铜壶滴漏来计时,将一夜分为五更。子:曲子的简称。漏声:指报更报点之声。迢递(tiáo dì):遥远。塞雁:北雁,春来北飞。城乌:城头

  • 温庭筠的这首《过五丈原》,与杜甫的《蜀相》,谁排咏史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杜甫,温庭筠,过五丈原,蜀相,诸葛亮,谯周

    说到花间派鼻祖,稍懂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知道说的温庭筠。这家伙从小就是天才,三岁就能吟诗作对,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家父母。遗憾的是,他一生为才所累,怀才不遇。主要原因是他恃才傲物,不把权贵放在眼里,还写诗词讥讽。温庭筠曾多次参加科考,但屡考不中,这更让他愤世嫉俗。他才思敏捷,有温八叉之称。这八叉,本来是

  • 唐朝女诗人:11岁爱上44岁的温庭筠,被拒绝后选择报复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温庭筠,鱼玄机,李亿,诗人,唐朝,白居易

    纵观历史长河,诗词创作最为繁盛的时期当属唐朝。后人对于唐朝“四大诗人”的认识最为熟悉,他们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王维。而其实在“百家齐放”的诗人队伍里还有大名鼎鼎的“四大女诗人”,分别是李冶、薛涛、刘采春和鱼幼薇。这四人中话题性最多、最出名的便是鱼幼薇。她被人熟知是因为另一个名字“鱼玄机”,这位唐朝

  • 唐朝才女鱼玄机:11岁爱上44岁温庭筠,为何落得被腰斩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温庭筠,鱼玄机,李亿,唐朝,诗词

    诗词从来都是中华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诗词的历史上,唐朝的繁盛、唐朝的浪漫为诗词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繁荣的诗歌文化也牵扯出了诗人们的是是非非。鱼玄机作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作为名满天下的女诗人,她才貌双绝,但她的出色却没能让她在那个时代过得顺风顺水

  • 唐朝道姑鱼玄机:7岁能作诗,12岁爱上大诗人温庭筠,26岁遭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温庭筠,鱼玄机,李亿,诗人,唐宣宗

    明代文学家钟惺《名媛诗归》中对鱼玄机有如此评价:绝句如此奥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划得出……唐代爱情诗词以李商隐成就最高,但又扑朔迷离,过于隐晦,因此也有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而鱼玄机是唐代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但因非官显要,在诗词上面又没有太过于突出的成就,正史当中也未能留下只言片语

  • 鱼玄机:被老师温庭筠拒绝后,把道观变成青楼,最后死于争风吃醋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鱼玄机,温庭筠,青楼,李亿,李商隐,李清照

    说起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非温庭筠莫属。说起唐朝的才女,必然要属鱼玄机。唐朝290年,有过207位女诗人,鱼玄机独占花魁。自古红颜多薄命,无论是汉朝的班昭,宋朝的李清照,还是唐朝的鱼玄机,概莫能外。青楼相遇鱼玄机是温庭筠的徒弟,二人能够相遇纯属机缘巧合。鱼玄机原名叫幼薇,字蕙兰,玄机是她出家后的法号。

  • 温庭筠这首小词,仅27个字,堪称“一句一字闲不得”,媲美最美宋词!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温庭筠,唐诗,肠断,斜晖,诗人

    古典诗词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在唐朝的时候,唐诗占据了发展的主流,但是词的发展也开始具规模。作为古典诗词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题材,唐诗把诗歌的境界发展到了极致,这就使得后世在进行诗词创作和发展的时候,不得不拓展其他文学题材的空间。所以在晚唐时期,唐词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李商隐和杜牧依然在延续唐

  • 她7岁能写诗,11岁爱上温庭筠,26岁被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无处不风景love标签:温庭筠,鱼玄机,李亿,鱼幼薇,李商隐,写诗,唐朝,艺术家,声乐,古典乐

    说到古代才女,鱼玄机或许是最让人心疼的那个。鱼玄机本名鱼幼薇,父亲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生。可惜时运不济,赶考多年都没能踏入唐朝的官僚队伍。心灰意冷之下,鱼父开始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尽管唐朝时女人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做官。但若女儿因为诗词一举成名,也是他教导有方。在鱼父的教导下,5岁的鱼幼薇便能背

  • 李白《侠客行》侠气冲天,温庭筠也写了一首,30字便具李白之神韵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白,温庭筠,侠客行,纪晓岚,一首

    晚唐温庭筠是与李商隐齐名的大诗人,世称“温李”。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专业词作家,“花间词”鼻祖。“花间词”主要是写男女情爱,词风婉约细腻,和豪放完全不沾边。然而谁也想不到,身为“花间词”鼻祖的温庭筠,也写过和李白《侠客行》同名的诗歌,并且诗中描写的场景和前者还有几分相似,短短30字便具有了李白

  • 唐代诗人—“花间鼻祖”温庭筠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皇帝,宰相,令狐,唐朝,温庭筠,菩萨蛮,古典乐,唐代诗人,千古名句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善填词写诗。温庭筠以浓艳之色彩,华丽之词藻,构成其“香而软”的风格。他精通音律,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作用,被誉为花间派的鼻祖。从名字看来貌似公子如玉,其实不然,当时的人都叫他“温钟馗”,可想而知,长得应该不咋的。温庭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