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000多年前的黄巢起义,曾用“两脚羊”当军粮,确有其事吗?

1000多年前的黄巢起义,曾用“两脚羊”当军粮,确有其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说历史的李煜 访问量:1825 更新时间:2024/2/9 3:08:40

在封建社会中,王朝的更迭总是与战争有关。特别是一些当权者由于昏庸无道,导致民不聊生,于是很多民间正义人士,也都会揭竿而起,比方说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就发生过著名的黄巢起义,这场起义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

1000多年前的黄巢起义

从名称我们可以看出,这场起义的领导人是“黄巢”,黄巢本身并不是农民出身,而是来自于一个盐商之家,可以说在过去,盐商家庭一般都是很有钱的,所以,黄巢从幼年开始,也是学文习武,练就了一身的好本事。

那么,为何黄巢会起义呢?这就需要从唐朝末年的一场大旱开始说起了,当时中原地区发生了旱灾,一般来说如果是明君,都会在这个时候赈济灾民,同时也会减免赋税,但是由于正处唐朝末年,本身就是时局动荡飘摇,所以,基本上统治阶级也是“从上烂到下”。

因此,明明百姓因为旱灾而大多颗粒无收,但是官吏却仍然征收各种赋税,于是很多百姓都走投无路,为了活下去,开始自发聚集起来。

黄巢的家乡也是受灾严重的地方之一,黄巢的家庭在当地是一个比较有威望的大家族,特别是黄巢本人也因为成年后多次应试而一直都没有考取到功名,本身黄巢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当很多百姓都来寻找黄巢,希望黄巢可以帮助他们的时候,于是,黄巢就开始揭竿而起了,开始和朝廷发生武装冲突。

从公元878年开始,黄巢大军只用了3年左右的时间,就一举进军长安,而且还曾经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齐,年号为“金统”。

不过,好景不长,很快黄巢就因为决策失败而再次被唐军打败,不过,唐军也很快灭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历史上另一个非常有名,以“残暴”著称的人物——朱温

让我们接着说黄巢起义的故事,说起来,有关黄巢起义,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非常可怕的说法,那就是由于黄巢起义大的时候,正好是大旱时期,由于粮草不足,竟然每天都用人来当军粮,真的有这回事吗?

黄巢军的“舂磨砦”确有其事吗?

什么是“舂磨砦”?根据《旧唐书o列传第一百五十o黄巢传》中的记载,由于粮草不足,黄巢大军每天都会直接将活人来捣碎,连骨头都吃掉了,真正做到了“何不食肉糜”的最高境界。

那么,真的可以将一个活生生的人,用石臼来捣碎吗?在农村,石臼还是很常见的,比方说制作年糕的时候,就会用到石臼。一般仿佛捣很多次,最终就会完成了食材的加工。

不过,如果说连人类的骨头都可以捣碎了,甚至不会在下咽的时候觉得不舒服,可以说黄巢当时用来进行捣碎活人的工具,一定是某种黑科技,如果真的确有其事的话。

而且我们都知道行军打仗,本身是需要尽量装备从简的,以为这样可以确保行动起来没有太多的累赘,同时,在行军的过程中,一般粮食也都是以方便易保存的为主,尽量可以做到说吃饭就可以就地用餐,而且还可以很快打扫干净,不会留下让敌人追踪的痕迹。

而根据史书中的描述,每天黄巢大军需要捣碎上千个活人来作为军粮,上文中我们说过,这是一个力气活,而且巨型捣肉机的重量也是无法惊人的,更何况想要每天捣碎上千个人,就连骨头渣子都不剩,更是需要捣很长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黄巢大军如果真的是以人为食,那么,相当于每天啥也不干,就是在那里捣捣捣才可以,而且如果真的确有其事,那些跟随着黄巢起义的农民,估计看到这种场面早就吓破胆了,或者是为了避免自己被吃掉,早就偷偷跑掉了,怎么可能还每天去进行“舂磨砦”,而丝毫不感到害怕呢?

其实,说白了,如果黄巢大军真的需要吃人,也不需要这么费劲,完全可以屠杀、吃肉,用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所以,如果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舂磨砦”很可能并不是真的,而是民间传说进行夸张描述了。

那么,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远的我们不谈,就说封建社会时期,真的发生过“人吃人”的故事吗?事实上真的如此,而且在过去闹饥荒的时候,人们还管“人肉”叫“两脚羊”。

当人变成“两脚羊”

“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大家想必都懂,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需要吃饭,而且在自然界中,生物想要活下去,也都需要通过进食等方式来为自己补充能量。

可是在过去,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期,底层老百姓的日子大多是非常艰苦的,遇到灾年的时候,一般都是嚼树皮、吃观音土等为生。

而如果实在是活下去了,就会出现“人吃人”的情况,而在过去,“人吃人”中被吃掉的人,就被称作“两脚羊”。

提到唐朝,很多人都知道杨贵妃,知道安史之乱,事实上从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其实每个朝代都是如此,开国的皇帝一般都是最厉害的,然后后代子孙中总会有几个不争气的,然后被灭国。

等到了唐朝末年的时候,特别是唐僖宗时期,由于关内大旱,可以说民间就是“人间地狱”,当时不仅“人吃人”,而且还有人做起了买卖人肉的生意,可以说,如果老百姓不揭竿而起,如果不团结起来和封建势力作斗争,那么基本上也就没有活路了。

因此,黄巢也算是“应运而生”,成为了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有观点认为,黄巢大军在抓获战俘之后,或许真的因为粮草供应不足而将俘虏给吃掉了,但是如果是用“舂磨砦”的方式,可就太离谱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标签: 黄巢起义黄巢军粮唐朝大军

更多文章

  • 黄巢,一把火烧的不是长安,是他的天下,人性的恶被放大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黄巢,项羽,刘邦,秦国,朱元璋,食盐,唐朝,军事制度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的诗作《不第后赋菊》,每次读到这首诗,就会被诗歌中的壮志豪情所震撼,同时,在豪情中还有一种别样的阴戾意味,似乎预示着黄巢以后的极端行为。尤其是“我花开后百花杀”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两句。黄巢在诗中把菊花比作自己,把百花比作

  • 已经向黄巢投降的唐军为何在宴会上听到一首乐曲就又发起了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干饭人九迁标签:黄巢,唐军,尚让,凤翔,郑畋,食盐,唐朝,节度使,李世民

    光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率军攻占长安,唐熹宗、李儇追随唐玄宗的脚步赶往四川。当他到达斜谷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个被他打发走的人——前首相郑畋。被免去宰相职务后,郑畋先后担任亲王宾客、礼部尚书等闲职。后来在朝中和华夏友人的举荐下,能够得到封祥龙节度使的任命,也算是名正言顺了。目的地。按说,作为被牵

  • 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东哥谈猛兽标签:唐朝,毒瘤,安禄山,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也留下了不朽的名声。然而大唐的盛世却被两个人终结,一个是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一个是黄巢起义的黄巢。如果说安史之乱导致了大唐盛世的逐渐衰落,那么毫无疑问,黄巢起义直接将大唐从正常走向死亡。而且,因为黄巢的起义过于残暴,黄巢本人甚至成为了历史上魔鬼的代言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 6年屠戮800万人,为什么说“恶棍”黄巢,给了穷人一次翻身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黄巢,隋炀帝,独孤信,士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出自黄巢之手《不第后赋菊》,各位看官不陌生吧。除了“够爷们”,我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黄巢起义的正当性黄巢在历史的名声确实不怎么样。有的历史学家说他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就多少有些离谱。黄巢出身于唐朝曹州的大盐商家庭,允文允武。怎么

  • 黄巢兵败被杀后,十几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手段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黄巢,皇帝,长安,姬妾,唐朝,食盐,唐僖宗,李克用,军事制度

    中和四年,在山东一处叫做狼虎谷的荒山野岭发生了件大事,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从长安仓皇逃出之后,在这里被自己的外甥残忍杀害。黄巢兵败被杀之后,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皇帝唐僖宗的处决方式让人不齿......黄巢之死公元880年12月13日,唐末起义领袖黄巢率领自己的大军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这一刻黄巢

  • 黄巢为何被人唾骂千年?看他做的这些事,当代人都气

    历史解密编辑:十六先生标签:唐朝,食盐,唐王朝,长安城,黄巢起义,农民起义

    《旧唐书·黄巢传》:“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在这世上,我们看很多的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模样,但是,待一阵子再去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事情,不过就是表面披上了一层浮华罢了。我们最开始看到的,不过就是假象罢了。我们今日所说的“黄巢起义”便是如此。

  • 妇女避战乱,抱着大儿子却让幼子步行,黄巢看后说:有蹊跷

    历史解密编辑:我就是葩葩啊标签:黄巢,唐军,唐王朝,长安,百姓

    唐玄宗李隆基晚期,爆发了“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走向了下坡路。唐王朝中央权力越来越弱,各地豪强并起,底层百姓民不聊生。而唐王朝各地的官吏,纷纷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联合商人囤积居奇,百姓的吃饭成为了大问题。各地军阀和唐朝各地官府并立,赋税要征收双份,百姓也要遭受两倍的欺压,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农民纷纷发

  • 黄巢起义后,势如破竹杀入长安城,为何没有笑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金凯说科技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唐僖宗,长安城,唐王朝,起义军

    黄巢的起义对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是个毁灭的打击,说到黄巢,此人在农民起义的领袖里面绝对是个狠角色。但是呢,他在后世人的评论中评价并不高。黄巢的起义过程也是非常辉煌的,没几年功夫他就从一个私盐贩子,成为了一个名动天下的起义首领。而且没多少时间,就直接破门杀入唐王朝首都长安城。逼得唐僖宗跟随唐玄宗脚步,一路

  • 黄巢攻陷广州以后为何下令屠城,杀死城内定居的十余万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黄巢,屠城,唐朝,官府

    黄巢攻陷广州后之所以下令屠城,一方面是因为对这些外国人怨恨已久,另一方面是这些外国人触及到他的利益。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史书上他就是残暴好杀形象的化身,有关他暴行的记载数不胜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黄巢在攻陷广州以后下令屠城,将定局在当地并且以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的十余万外国人屠杀殆尽,如此行

  • “品味黄巢 茶韵飘香”第二届茶叶节开幕啦!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黄巢,茶叶,茶树,采摘,茶园

    记者 夏侯凤超秋高气爽,秋茶芽尖林立,待人收获。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的滋照,孕育了口感更为甘醇的秋茶,并迎来采摘的好时节。为展示济南市南部山区柳埠街道的自然魅力、人文风貌和品茶文化,同时推进柳埠街道农产品品牌建设,9月5日上午,柳埠街道 “品味黄巢 茶韵飘香 ” 第二届茶叶节在黄巢村金玉茶园隆重开幕。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