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年屠戮800万人,为什么说“恶棍”黄巢,给了穷人一次翻身的机会

6年屠戮800万人,为什么说“恶棍”黄巢,给了穷人一次翻身的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蔷薇凋零 访问量:4177 更新时间:2023/12/31 6:49:36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出自黄巢之手《不第后赋菊》,各位看官不陌生吧。

除了“够爷们”,我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

黄巢起义的正当性

黄巢在历史的名声确实不怎么样。有的历史学家说他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就多少有些离谱。

黄巢出身于唐朝曹州的大盐商家庭,允文允武。怎么看,他也不像一个农民。

此外,黄巢的身份是举人。他是在考进士的过程中,因为心理疏导没做好,一时想不开走向了造反朝廷的道路。

自古造反并没有太大的过错。

别管什么封建王朝,只要到了腐朽不堪的晚期,推翻它重新建立新的秩序,符合天道人理。

史书记载唐懿宗继位以来,“用兵不息,赋敛愈急”。

地方州县为了掩盖事实,故意隐瞒不报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导致唐朝出现“百姓流殍,无处控诉”的局面。

黄巢要推翻已经腐朽的唐朝并没有错,错的是黄巢杀伐决断的屠戮手段,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

史书记载说,黄巢是一个凶残无比的食人恶魔。

黄巢攻入长安后,大军没有粮食吃,干脆把长安城的百姓屠杀,用来当作口粮。

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当然,封建统治阶级最痛恨的是叛乱分子,黄巢作为叛乱分子必然有被污名化处理的可能。

但战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必要的情况下采用非人道的手段,也在战术的范畴之内。

黄巢确实很残暴,但黄巢的残暴所带来的结果不全是负面的。

在无意中,却做了一件大“善事”,铲除了一颗祸害封建社会六七百年的“毒瘤”——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兴起

门阀士族是什么玩意儿,说起来有点复杂。

简而言之,它是封建社会的特权阶层组成的一股力量。

形成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全盛于东晋一朝,南北朝时期已经走下坡路。

直到唐朝末年,黄巢的致命一刀,要了这群寄生虫的老命。

那些门阀不一定全是坏的,当中也有好人,但他们以家族为单位,长期把持王朝的政权,各级官吏都由他们世世代代来担任,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上流通道。

他们不但把没有背景的旁门外姓阻挡在外,哪怕是皇帝的选立都由他们说了算。

比如西晋覆灭后,门阀士族不得已南迁,并且拥立晋元帝司马睿做皇帝。

因为皇室衰微,士族崛起,司马氏王族根本掌控不了朝政,不得不放任门阀贵族任意胡为。

尤其是琅琊王氏,它在全盛时期缔造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皇帝说了不算,门阀士族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内斗。

一时间,东晋成为封建历史上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

士族中北人与南人的矛盾、士族内部分配不均导致上下级的矛盾、以皇室司马氏为主带领的朝堂士族与地方散野士族的矛盾。

总之,怎一个乱字了得,大有回到先秦战国时代的样子。

更叫人瞠目结舌的是,有的士族做大做强后,想效仿“田氏代齐”,直接推翻司马氏,自己来当皇帝,比如桓玄领导的桓氏贵族。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如此混乱的朝纲下,可想而知门阀士族掌控的封建社会是什么样子。

那些门阀士族做出任何决定的出发点,不是站在朝廷和天下苍生的角度,而是忠于自己的家族利益。

皇帝和黎民百姓的生死跟自己毫无关系。

隋唐达到全盛

到了隋唐时代,门阀士族的势力依然很大,而且遍布王朝各个角落。

现在有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放在当时,有人的地方就有门阀士族。

山东的王氏、 崔氏、卢氏、李氏、郑氏五大门阀。

关中的韦氏、裴氏、柳氏、薛氏、杨氏、杜氏六大门阀。

东晋灭亡后留下来的江南谢氏、王氏、陈氏三大家族。另外,加上宇文氏家族。

光顶级的豪门贵族多达到二十多个,还不算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门阀。

可以说从两晋到隋唐,门阀士族以“恐怖”的水平存在。

他们想要改朝换代,完全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任何一个王朝的生死命脉,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即便是早期的隋唐科举,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咱就说影响深远的“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吧。

八大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八柱国下又设有双十二大将军。这些人的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他们的后人知名度很高。

李虎是李渊的祖父,李弼是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是杨坚的岳父、李渊的外祖父、杨广的外祖父。

他们以及后人开创了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四个大王朝。

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占据了全社会食物链的顶端。

历史上,他们还有一个比较牛的称号叫关陇贵族集团。除了以上最顶级的大族,还有梁士彦尉迟迥、长孙晟、梁睿、梁彦光、贺若弼、韩擒虎、李靖、侯君集。

不用对他们多做解释,光看姓氏,基本上能够猜出大概,他们全都是隋唐两朝的开国功臣。

与其说,大隋亡于隋炀帝的暴政;不如说,隋炀帝不听门阀士族的话,被自己内部人开会除名了。

杨家本身是十二大将军家族,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是八大柱国的独孤氏,老婆萧皇后的父亲萧岿是西梁明帝。

唐朝李家也很有意思。李氏是八大柱国,李世民的奶奶独孤氏跟隋炀帝母亲是亲姐妹。

看似跌宕起伏的魏晋隋唐时代,实际上是门阀士族在轮流当皇帝。

狠人黄巢

民间有句老话:恶人还需狠人治。

门阀士族是恶人,他们为非作歹,好事全被他们占尽。就必须有一位黄巢一样的狠人来治他们。

唐僖宗中和元年,黄巢带领弟兄们攻破长安。首先做了两件事:

一是把皇家的财物拿出来散发给穷人。

二是宣布建立大齐政权,前朝四品以下的官吏继续留用,以上者全部下岗。

黄巢感觉不解恨,又把屠刀对准门阀士族。放纵手下专挑门阀大族烧杀抢掠,旧日的唐朝贵族吓得掰着手指头度日。

这一幕被韦庄记录在《秦妇吟》。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意思是说整个长安城找不到公卿贵族,都被黄巢一锅端了。在这里要说明的是,韦庄也是当年的门阀士族的后代。

经黄巢一闹腾,从汉末以来的门阀士族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到以前的能力,再到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门阀在宋朝基本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门阀的灭亡,黄巢居功至伟。

从这个层面来说,残暴的黄巢也绝非一无是处,他也有他的贡献与过人之处。

但很不幸的是,封建社会的舆论权垄断在“知识分子”手中。

黄巢只是摧毁门阀士族的体系,并没有把所有门阀成员屠杀干净,那些门阀的后人死里逃生后,他们依然是知识分子。

所以,在记载黄巢那段唐末历史时,黄巢成了嗜杀残暴的“恶棍”。说他在六年内屠戮了八百万无辜的人。

但试问,八百万人都是无辜的吗?

标签: 黄巢隋炀帝独孤信士族

更多文章

  • 黄巢兵败被杀后,十几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手段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黄巢,皇帝,长安,姬妾,唐朝,食盐,唐僖宗,李克用,军事制度

    中和四年,在山东一处叫做狼虎谷的荒山野岭发生了件大事,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从长安仓皇逃出之后,在这里被自己的外甥残忍杀害。黄巢兵败被杀之后,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皇帝唐僖宗的处决方式让人不齿......黄巢之死公元880年12月13日,唐末起义领袖黄巢率领自己的大军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这一刻黄巢

  • 黄巢为何被人唾骂千年?看他做的这些事,当代人都气

    历史解密编辑:十六先生标签:唐朝,食盐,唐王朝,长安城,黄巢起义,农民起义

    《旧唐书·黄巢传》:“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在这世上,我们看很多的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模样,但是,待一阵子再去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事情,不过就是表面披上了一层浮华罢了。我们最开始看到的,不过就是假象罢了。我们今日所说的“黄巢起义”便是如此。

  • 妇女避战乱,抱着大儿子却让幼子步行,黄巢看后说:有蹊跷

    历史解密编辑:我就是葩葩啊标签:黄巢,唐军,唐王朝,长安,百姓

    唐玄宗李隆基晚期,爆发了“安史之乱”,从此唐王朝走向了下坡路。唐王朝中央权力越来越弱,各地豪强并起,底层百姓民不聊生。而唐王朝各地的官吏,纷纷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联合商人囤积居奇,百姓的吃饭成为了大问题。各地军阀和唐朝各地官府并立,赋税要征收双份,百姓也要遭受两倍的欺压,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农民纷纷发

  • 黄巢起义后,势如破竹杀入长安城,为何没有笑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金凯说科技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唐僖宗,长安城,唐王朝,起义军

    黄巢的起义对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是个毁灭的打击,说到黄巢,此人在农民起义的领袖里面绝对是个狠角色。但是呢,他在后世人的评论中评价并不高。黄巢的起义过程也是非常辉煌的,没几年功夫他就从一个私盐贩子,成为了一个名动天下的起义首领。而且没多少时间,就直接破门杀入唐王朝首都长安城。逼得唐僖宗跟随唐玄宗脚步,一路

  • 黄巢攻陷广州以后为何下令屠城,杀死城内定居的十余万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黄巢,屠城,唐朝,官府

    黄巢攻陷广州后之所以下令屠城,一方面是因为对这些外国人怨恨已久,另一方面是这些外国人触及到他的利益。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史书上他就是残暴好杀形象的化身,有关他暴行的记载数不胜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黄巢在攻陷广州以后下令屠城,将定局在当地并且以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的十余万外国人屠杀殆尽,如此行

  • “品味黄巢 茶韵飘香”第二届茶叶节开幕啦!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黄巢,茶叶,茶树,采摘,茶园

    记者 夏侯凤超秋高气爽,秋茶芽尖林立,待人收获。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的滋照,孕育了口感更为甘醇的秋茶,并迎来采摘的好时节。为展示济南市南部山区柳埠街道的自然魅力、人文风貌和品茶文化,同时推进柳埠街道农产品品牌建设,9月5日上午,柳埠街道 “品味黄巢 茶韵飘香 ” 第二届茶叶节在黄巢村金玉茶园隆重开幕。柳

  • 黄巢北伐不攻庐州之谜发微——兼论唐末庐州地位的提升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庐州,黄巢起义,唐王朝,节度使,高骈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一个曾经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政权。但即便如此,在存在两百多年后,唐朝终究还是迎来了自己命运的终结,正式化作了历史中的尘埃,从此以后只能被后人所怀念祭奠。在推动唐朝走向灭亡的因素当中,封建政治体制本身难以避免的弊端固然是根本原因,但黄巢起义作为这一事件的催化剂,其影

  • 浅析残唐(次章)为何历史学者们说唐亡于黄巢,祸基于桂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黄巢,节度使,黄巢起义,高骈,唐军,庞勋

    在讨论唐朝灭亡的得失时,历史学者们常提到这样一句话,"唐亡于黄巢,祸基于桂林"。这句话里包含了两场唐末的内战,而这两场内战便动摇了唐朝的根基,加速了国家的灭亡。其中一场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另一场则是名气不大的庞勋桂林兵变。黄巢起义席卷全国,起义军一度攻陷唐朝首都长安并称帝,造成了毁灭性的

  • 冲天香阵透长安,大唐的掘墓人黄巢出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黄巢,唐僖宗,高骈,长安,唐王朝,安史之乱

    一、历史的宿命历史似乎是有宿命论的,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反秦的第一场战争,但最后摘桃子的却是刘邦和项羽;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发动起义结果最后获得天下的则是幸运儿刘秀;位面之子刘秀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笑到最后的人是忍者司马家族;轰轰烈烈的瓦岗寨也不过是为了李渊父子做嫁衣罢了......历史给人类唯一的

  • 黄巢虽残暴,但也做过好事,为中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糊说故事标签:宋江,大军,唐朝,毒瘤,黄巢起义,农民起义

    寻阳楼上,宋江感叹人生不易,30岁仍无所事事,非功成名。他边喝酒边写道:“你以后要是凌云志得逞,还敢笑黄巢不是老公”内心的怨恨得以表达的同时,也被认定为反诗,直接被判死刑。人们不禁好奇,到底是谁黄超宋江的诗?为什么宋江写这首诗会被认为是反诗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作为俘虏,宋江把黄巢,引发了唐朝末年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