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的千年之争,王勃在这两点输给范仲淹

《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的千年之争,王勃在这两点输给范仲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180 更新时间:2023/12/7 6:28:28

作为我国古文的巅峰之作,《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就像两座古文的高山,令后世难以超越。也因为这两篇文章,捧红了这两座名楼,让它们在千年后的今天仍是车水马龙。但对于二者谁是古文第一的争论,从来没停止过。有人喜欢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就有人欣赏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似乎很难分出胜负来。

但事实上,从后世诸多名家的点评中,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古代文人对这两篇作品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滕王阁序》写于初唐,但唐代的名家中只有韩愈对此文作出了评价,韩愈是这样说的:“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韩愈这个评价写得是颇有意思的,因为文章把滕王阁写得太美了,所以他想亲自去看看,觉得这样的美景一定能让自己忘记忧愁,这是夸《滕王阁序》写得美。同样的观点,宋代大文人胡应麟也曾有过,他说此文是:“唐人短歌之绝”。作为一篇骈文,《滕王阁序》的对偶之华丽,文韵之流畅确实是叹为观止的,他们的评价明显只在美景和文字本身上。

再说《岳阳楼记》,在所有对《岳阳楼记》的评价中,宋代大诗人陈师道的评价是:“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意思是这篇散文不只是写了景,还说眼前事,就像读一本小书一样。这个评价其实就是将范仲淹这篇文章从游记写景文,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而清代金圣叹则说道:“一肚皮圣贤心地,圣贤学问,发而为才子文章”,一篇好的文章, 我们不能听看到文章本身的好,还要读懂它背后那个人,显然金圣叹在《岳阳楼记》中读到了一个有圣贤之心的范仲淹。

从以上名家的观点中,我们能发现这两篇文章在名家心中的格局是不一样的,很明显范仲淹的格局要更大。事实上无论《滕王阁序》写得有多好,至少在两个方面它是输给了《岳阳楼记》的。

1. 滕王阁在王勃眼前,而岳阳楼则是在范仲淹的想象中

岳阳楼写于1046年,彼时范仲淹57岁,当时范文正公因得罪小人,被贬至河南邓州,所以写此文的时候他人并没在岳阳楼。后来甚至有不少学者考究范仲淹的历年行程,认为他可能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这篇散文很有可能是他靠一幅画,或者靠别人的描述写下来的。不管这一点是否是真的,但显然写此文的时候,岳阳楼确实不在范仲淹面前,而是在它的想象中,这本身就已经很高明了。

2. 文章的格局不一样

王勃的是骈文,而范仲淹的则是一篇散文,二者都是寄情于景的佳作,但两文的人生格局是不一样的。王勃写文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虽然也不失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之语,但只局限于他个人的得失。范仲淹则不同,他对于个人得失的理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是为己,一个是心怀天下,哪个境界更高,一目了然。这也就能解释名家为何评价《岳阳楼》时,大家只说景色多如何好;而评价《岳阳楼记》时,大家品的是胸怀。、

两篇千古绝唱,一篇出自唐代20多岁的少年才子之手,一篇出自宋代经历半生坎坷的57岁文人之手,大家更喜欢哪一首呢?欢迎讨论一、二。

更多文章

  • 你只看到王勃的才华,却不知《滕王阁序》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李治,裴行俭,悠悠,滕王阁,唐朝,艺术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动一时的《滕王阁序》,不仅是世人心中的文学经典,也让作者王勃名声大噪。有人说,如果王勃不是英年早逝,那“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或许就是他了。王勃是“天生的诗人”,其才情天赋,冠绝一时,奇思妙想,宛若天成。虽然他的人生短暂如流星,但其风姿才思却足以惊艳千年。小时

  • 王勃华:年增300吉瓦! 光伏装机将超煤电!

    历史解密编辑:国际能源网标签:煤电,硅片,王勃华,新能源,光伏装机,光伏行业

    编辑|国际能源网团队2023年2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天泰宾馆顺利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出席会议并作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情况报告。国际能源网小编将报告关键数据摘编如下:光伏制造端2022年多晶硅产量:82.7万吨,同比

  • 送完杜少府又送唐少府,爱送别的王勃,成了高考考生的一大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解忧诗词标签:王勃,唐少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歌,诗人

    去年高考一道名句默写“三秦”,难倒了很多考生。答案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有的考生是突然卡壳,想不起这一句;有的是知道这一句,却偏偏写了错别字,或是阙,或是辅,或是风,或是津。而今年全国乙卷的诗歌鉴赏又考到了王勃的送别诗,有考生戏言“爱送别的王勃,终于把我给送走了”

  •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

    历史解密编辑:屠水凡萌宠标签:王勃,江南,名楼,宋朝,唐朝,诗人,滕王阁序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我国有三座著名的古楼,其中之一就是滕王阁。滕王阁,是由李元婴所建造,在建造之初就颇有名气,后来在唐代诗人王勃为其写下千古名句之后,滕王阁更是名声大噪,流传千古。这座著名的滕王阁占地甚广,整座滕王阁的面积达到了4.3公顷,建筑主要是模仿宋代的木

  •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第五期以音乐剧舞台对话少年王勃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王勃,孟郊,韩愈,杜牧,黄龄,唐朝,诗人,李清照,音乐剧,经典咏流传·正青春

    新京报讯 5月28日晚八点档,《经典咏流传·正青春》第五期将开播。黄龄、曾毅、董宝石、余笛、刘瑾睿、胡梦周、龚爽、徐均朔、张会芳等经典传唱人深情开唱,以歌抒情,既带领观众追随文人墨客的生活足迹,感受诗意情怀,也欲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和共鸣。刘瑾睿。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描写了她与赵明诚的甜蜜新婚

  • 从地方公务员到囚犯,王勃到底做了什么过分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诗作,唐人,明月,杜甫,李白,诗人,唐朝,骆宾王,千古名句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3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1王勃为我们熟识,大约是因他的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这一生写得最多的是离别诗,写得最好的也是离别诗。他只活了26岁,短短的一生却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少年时离乡赴京求学求职,18岁时被驱逐出京,之后到虢州任职,再之后就是犯事

  • 王勃死里逃生,写下最“懒”的一首诗,一连用了9个“落花”,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王勃,诗人,唐朝,刘希夷,滕王阁序,代悲白头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你请不必打听我大名,望望无尽夜星,仍旧照亮你这一刹心境。“王勃是个天才”,大家都这样说。天才王勃写过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千古绝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别绝唱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

  • 王勃:被称为神童、天才诗人,26岁离世,一篇文章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王勃,文章,滕王阁序,诗人,李治

    王勃是一位很让人悲叹的人物,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在初唐四杰中居于首位。王勃出生于一个名门世家,他的爷爷王通是隋炀帝时期的大学者,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王勃的父亲王福畴,担任过唐朝的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官职,他饱读诗书,非常注重对孩子们文学功底的培养。王勃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他6岁

  •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在历史上是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滕王阁序,王勃,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新唐书,滕王阁

    我们熟知《滕王阁序》,大多是从高中课本中得知的,而《滕王阁序》的文学水平,是非常高的,可谓是“千古绝唱”。关于《滕王阁序》的水平,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说。其一:当事人阎都督的反应。王勃当时在滕王阁只是路过,阎都督知道王勃有名气,就让他参加宴会。阎都督这次宴会,其实是想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华。阎都督

  •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遭后人讥笑轻薄,诗圣杜甫都为其出声抱不平

    历史解密编辑:暴走吧历史标签:王勃,杜甫,骈文,赋作,唐朝,诗人,滕王阁序

    唐朝作为继隋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在文学方面涌现出了不少的天之骄子,历来素有“唐诗宋词”的盛赞。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作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王勃的仕途之路却多折多难,最后英年早逝。生平经历王勃年幼时便显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六岁时就能作出构思精妙的诗,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认可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