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为何27岁就去世?都是《檄英王鸡》惹的祸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为何27岁就去世?都是《檄英王鸡》惹的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835 更新时间:2024/2/11 12:08:54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年幼好学,六岁成文九岁成诗,十六岁时即进士及第,二十六岁作出不朽名篇《滕王阁序》,他的才华用任何溢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

“明末五子”之一的胡应麟更是对王勃赞赏有加,称其:“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盛、中妙境,五言绝亦抒写悲凉,洗尽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

王勃虽有盖世才华却英年早逝,在写下《滕王阁序》的第二年就落水而亡,死的时候才27岁。说起王勃之死,也是因为才华作祟,都是他那篇《檄英王鸡》惹的祸!

王勃出道很早,十六岁时就高中进士,授从七品朝散郎,后在沛王李贤府上担任修撰。李贤既是后来的章怀太子,他十分倾慕王勃的才气,两人之间私交甚好。

唐朝初年,斗鸡之风盛行,朝廷诸王私下里都以斗鸡为乐,李贤也不例外。有一次,李贤和英王李显比赛斗鸡。王勃也是少年心性,为了给李贤助兴,当场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来讨伐李显的斗鸡。《檄英王鸡》本是年轻人之间的自娱自乐,结果传入唐高宗李治耳中后,却给王勃惹来大祸。

唐朝自建立之初,皇室内斗激烈,争储夺嫡之风盛行。自隐太子李建成之后,多位皇族子弟因卷入争储夺嫡而死。唐高宗李治在得知王勃作了一篇《檄英王鸡》后,十分担心这篇文章会让李贤和李显产生矛盾,生怕在诸皇子之间引起争斗。

檄文是古代特有的一种文章体裁,主要用于征召或声讨、揭发等文书。李治认为王勃身为沛王府修撰,对于二王斗鸡之事不但不行谏诤,反作檄文取乐,分明是“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因此下旨将王勃赶出沛王府,并且还命人将他逐出长安。

王勃被逐出长安后,刚刚有点起色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之后王勃辞别家人,到巴蜀之地游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来在好友凌季友的邀请下,前往虢州担任参军。在王勃担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王勃怕受到牵连就将曹达藏匿起来。后来王勃又怕走漏风声,便命人杀掉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反而因此而犯了死罪。

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王勃藏匿曹达一事,极有可能是被人陷害。这所有的一切,有可能是跟王勃有过节的人给他所设下的一个陷阱。王勃虽然素有才气,但是在当时只是一个位卑言微的小人物,因此王勃在虢州所犯之事极有可能还是当初作《檄英王鸡》留下的隐患。

因为虢州所犯之事,王勃受到了十分严厉的惩罚,差点还因此丢了性命,因为遇到了朝廷大赦,才侥幸逃得一命。王勃的父亲王福畴原本是雍州司功参军,也因为王勃之事被贬为交趾县令。王勃对父亲被贬之事十分内疚,特意作了一篇《上百里昌言疏》,以表达对父亲王福畴的内疚心情。

王勃出狱后,窝在家中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仕途也是心灰意冷,朝廷宣布恢复他的官职,他也没有接受。公元675年秋天,王勃十分思念自己的父亲,因此不远万里前往交趾看望父亲,途中南昌时恰逢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因此写下了那篇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

王勃于当年十月离开南昌,一路沿长江西行,于第二年春夏之交到达父亲王福畴处,不久后便踏上归途,乘船途径南海返回中原。时值夏季,南海风高浪急,王勃不幸溺水,时年27岁。一代天骄就此陨落,实在令人万分叹息!

在王勃去世的这一年冬天,长安城里的人们都在传颂着他所作的那篇《滕王阁序》。有一天,唐高宗李治也读到了这篇序文,当他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时,不禁拍案而起,惊叹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之后,李治又想到自己当年因王勃所作《檄英王鸡》而下旨驱逐他,便问随从:“王勃如今何在。”随从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李治听完忍不住仰天长叹,连呼三声“可惜”!

古代的才子大多有恃才傲物的毛病,才气越高的人身上这一点越明显。如果王勃当初没有作《檄英王鸡》,也许就不会触犯唐高宗李治的忌讳,也就不会有后来这一连串的变故,更不会在南海落水而亡。如果王勃不是英年早逝,以他的才华来说,他的成就也许能够直追甚至超越李白

更多文章

  • 《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的千年之争,王勃在这两点输给范仲淹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范仲淹,王勃,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韩愈,岳阳楼,弦乐器,唐朝,拨弦乐器

    作为我国古文的巅峰之作,《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就像两座古文的高山,令后世难以超越。也因为这两篇文章,捧红了这两座名楼,让它们在千年后的今天仍是车水马龙。但对于二者谁是古文第一的争论,从来没停止过。有人喜欢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就有人欣赏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

  • 你只看到王勃的才华,却不知《滕王阁序》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李治,裴行俭,悠悠,滕王阁,唐朝,艺术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动一时的《滕王阁序》,不仅是世人心中的文学经典,也让作者王勃名声大噪。有人说,如果王勃不是英年早逝,那“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或许就是他了。王勃是“天生的诗人”,其才情天赋,冠绝一时,奇思妙想,宛若天成。虽然他的人生短暂如流星,但其风姿才思却足以惊艳千年。小时

  • 王勃华:年增300吉瓦! 光伏装机将超煤电!

    历史解密编辑:国际能源网标签:煤电,硅片,王勃华,新能源,光伏装机,光伏行业

    编辑|国际能源网团队2023年2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天泰宾馆顺利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出席会议并作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情况报告。国际能源网小编将报告关键数据摘编如下:光伏制造端2022年多晶硅产量:82.7万吨,同比

  • 送完杜少府又送唐少府,爱送别的王勃,成了高考考生的一大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解忧诗词标签:王勃,唐少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歌,诗人

    去年高考一道名句默写“三秦”,难倒了很多考生。答案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有的考生是突然卡壳,想不起这一句;有的是知道这一句,却偏偏写了错别字,或是阙,或是辅,或是风,或是津。而今年全国乙卷的诗歌鉴赏又考到了王勃的送别诗,有考生戏言“爱送别的王勃,终于把我给送走了”

  •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

    历史解密编辑:屠水凡萌宠标签:王勃,江南,名楼,宋朝,唐朝,诗人,滕王阁序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我国有三座著名的古楼,其中之一就是滕王阁。滕王阁,是由李元婴所建造,在建造之初就颇有名气,后来在唐代诗人王勃为其写下千古名句之后,滕王阁更是名声大噪,流传千古。这座著名的滕王阁占地甚广,整座滕王阁的面积达到了4.3公顷,建筑主要是模仿宋代的木

  • 《经典咏流传·正青春》第五期以音乐剧舞台对话少年王勃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王勃,孟郊,韩愈,杜牧,黄龄,唐朝,诗人,李清照,音乐剧,经典咏流传·正青春

    新京报讯 5月28日晚八点档,《经典咏流传·正青春》第五期将开播。黄龄、曾毅、董宝石、余笛、刘瑾睿、胡梦周、龚爽、徐均朔、张会芳等经典传唱人深情开唱,以歌抒情,既带领观众追随文人墨客的生活足迹,感受诗意情怀,也欲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和共鸣。刘瑾睿。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描写了她与赵明诚的甜蜜新婚

  • 从地方公务员到囚犯,王勃到底做了什么过分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诗作,唐人,明月,杜甫,李白,诗人,唐朝,骆宾王,千古名句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3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1王勃为我们熟识,大约是因他的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这一生写得最多的是离别诗,写得最好的也是离别诗。他只活了26岁,短短的一生却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少年时离乡赴京求学求职,18岁时被驱逐出京,之后到虢州任职,再之后就是犯事

  • 王勃死里逃生,写下最“懒”的一首诗,一连用了9个“落花”,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王勃,诗人,唐朝,刘希夷,滕王阁序,代悲白头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你请不必打听我大名,望望无尽夜星,仍旧照亮你这一刹心境。“王勃是个天才”,大家都这样说。天才王勃写过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千古绝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送别绝唱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

  • 王勃:被称为神童、天才诗人,26岁离世,一篇文章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王勃,文章,滕王阁序,诗人,李治

    王勃是一位很让人悲叹的人物,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在初唐四杰中居于首位。王勃出生于一个名门世家,他的爷爷王通是隋炀帝时期的大学者,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王勃的父亲王福畴,担任过唐朝的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官职,他饱读诗书,非常注重对孩子们文学功底的培养。王勃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他6岁

  •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在历史上是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滕王阁序,王勃,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新唐书,滕王阁

    我们熟知《滕王阁序》,大多是从高中课本中得知的,而《滕王阁序》的文学水平,是非常高的,可谓是“千古绝唱”。关于《滕王阁序》的水平,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说。其一:当事人阎都督的反应。王勃当时在滕王阁只是路过,阎都督知道王勃有名气,就让他参加宴会。阎都督这次宴会,其实是想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华。阎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