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那么多咏风的诗,王勃的这一首绝对值得点赞收藏

那么多咏风的诗,王勃的这一首绝对值得点赞收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诗人故事 访问量:1976 更新时间:2024/3/12 8:10:45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6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01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无法超越的巅峰。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唐朝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

佛教汉时传入华夏,在两晋南北朝时刮起过一阵学佛、研佛的狂飙。在统治阶级的引领下,掀起了一股子自上而下的佛学东渐。从鸠摩罗什的译经大举,到东晋末年的佛识辩论,再到如火如荼的庙宇建设,讲究因果轮回的佛学似乎更适应这一片东方的沃土。到了大唐时代,佛的意识早已如儒、道一样融入到了炎黄子孙的血脉里。

李唐号称自己是老子的后裔,是以有唐一代道家的求仙问道始终是社会风尚,但这并不影响佛教的昌盛。

太宗朝时玄奘偷渡到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十余年后回国,皇帝以国礼相待,并根据他的意愿专门建造佛寺用以存放他带回来的佛经,还为他组织大规模的译场用以传经布道。在他的长远影响下,除了已有的天台、三论两宗以外,慈恩、律宗等宗派相继成立;玄宗朝时,出于政治活动的需要,密宗形成;安史之乱之后,禅家的南宗机缘巧合在北方生根发展,逐渐形成了别开生面的禅宗。

因着统治阶级的重视,唐代的译经基本上由国家主持,译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李唐一代翻译的佛典,总数达到三百七十二部、二千一百五十九卷。

万物相因相生,佛教的兴盛也导致了寺院经济的大发展,当时的寺庙不仅拥有数量可观的寺田,得益于免除税赋的优待政策,寺田也日渐成为大地主们逃避国家税收的绝佳途径。长此以往,最终局面严重到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因而才有了武宗朝的会昌毁佛之大浩劫,当时佛教典籍的湮灭散失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华严》《法华经》等的章疏,大半都在此时散失,以致影响到天台、贤首等宗派日趋衰弱。

02

唐一代,佛教对诗歌的影响也深远。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一代大家,都佛缘深厚。不仅如此,终唐一世,还出现了王梵志、寒山、拾得、皎然、释贯休等著名的诗僧。他们的诗作质朴天然、自然洒脱,于自然景物中流露出盎然生机。

王勃的佛学造诣也颇深,他不仅撰写了不少的寺院碑文,诗作里也不乏深含佛理禅机的作品。

许多诗人都写过《咏风》诗,初唐的虞世南、宰相李峤、中晚唐张祜甚至北宋王安石都有同题作品: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虞世南

向峰回雁影,出峡送猿声。——张祜

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王安石

但个人认为王勃的这一首写得最好,便是因为这首名不见经传的作品融漾着一股天然质朴的禅趣。

《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秋日的凉风让这一片林壑清朗,清风吹散了山涧的烟云,吹淡了山林间的雾霭。山风来去自如,它不为谁停也不为谁留,看似无意实则有情。你看,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之时,它又自松林间而起,响起松涛阵阵。

宋玉的《风赋》有语:“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是啊,自然的存在从不为谁改变,但自然的存在又为所有人而来。王勃在松风阵阵的那一刻,领悟到了有我无我的辩机。那一瞬的宁静与淡然,你能说它不是禅的真意么?

03

许多唐人的诗作里都有一种侘寂美学,那是天、地、人各自相安的和谐境地。

这样的融洽自得初唐王勃的诗里有,盛唐王维的诗里也有,但稍稍体会两者还有些许不同。同样是质朴天然,王勃要深情一些,在深林,在月下,在花前,诗人始终有一种主人翁的姿态。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自然中去,全身心地享受自然带给他的愉悦体验。

王维则彻头彻尾是一个旁观者,他冷眼看待自然中的一切,不带任何感情的色彩。究其原因,是因为他被这个世界伤得太深,是以自此以后不敢轻易付出。吝啬是因为曾经的慷慨,虚无是因为曾经的圆满。

王勃则不然,他的生命里始终有一种安闲从容。

我们再来看王勃的一首《春园》,这应当是一首宴饮诗作。意思是傍晚的庭院美景依旧,山泉叮咚,满园花柳。生命短暂当不能辜负这满园春色,就让我们举起酒杯,留住这永恒的美好。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04

可惜的是,王勃的生命戛然而止,他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永远停留于二十余岁的花样年华。

蒋勋先生说二十五岁的世界里很少有不美好的东西。

王勃一生短暂,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除了那些雅致天然、神采飞扬的诗赋作品,更有价值的是融汇其中的生命意识:自信,自由,自我,以及永不言弃。

在初唐这场文坛变革中,四杰完成自我的方式各不相同。卢照邻在短暂的高飞之后选择栖身于悬崖,在生命不能承受肉体的苦痛之时,纵身一跃,决绝中带着无限眷恋;骆宾王则高举反叛的旗帜,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献祭给了心中的道义;杨炯的人生貌似最为温和,他在时代的洪流中将自己历练得面目模糊,却依然不防被一个急浪推入万劫不复的漩涡。

惟有王勃,无论风雨怎样如晦,他始终高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就像传说中的那只不死鸟,始终以自由自在为生命的第一要义。

用羽翅丈量天地的维度,至死方休。

【参考文献】

《唐诗流变论要》作者:葛晓音 商务印书馆 2017年

《唐诗杂论》作者:闻一多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年

《蒋勋说唐诗》作者:蒋勋 中信出版社 2012年

《词学十讲》作者:龙榆生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8年

《乐府大地之歌》 九州出版社 2019年

《初唐乐府诗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作者:叶嘉莹 中华书局 2018年

《王勃文铣》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7年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王勃是初唐的非典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唐人,唐朝,诗人,骆宾王,卢照邻,滕王阁序

    ❂ 初唐四杰之王勃 01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01公元675年11月,王勃到交趾探访父亲时曾到广州游历。他一生崇佛,到了广州自然也不忘走访名刹宝寺。时有宝庄严寺的舍利塔修葺一新,寺中主持素闻王勃才名,便请其撰写碑记。王勃一挥而就3000余字,就有了这篇中国文学史上已知篇幅最长、内容最广的

  • 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其实是王勃的述志文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悠悠,杨炯,唐朝,诗人,述志文,滕王阁序,滕王阁诗

    ❂初唐四杰之王勃 0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01说起王勃,大家津津乐道的总是他的年少轻狂,他的才气过人,他的诗篇,还有他的骈文。其实王勃的学术著作也是颇为可观的,只不过散佚殆尽,后人便也不以为意了。他见诸于著录的著作就有:《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大唐千岁历》

  • 初唐四杰的王勃,29岁写的《滕王阁序》,在历史上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滕王阁序,王勃,唐四杰,序文,滕王阁

    说起古代的序文,你脑海中想起的第一篇序文是谁的佳作?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兰亭集序》;还是“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伶官传序》;亦或是“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桃花园序》? 其实在笔者看来,我国古代写序文者,没有一个能够超过王勃的,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就代表着我国古代序文的巅峰。那么《

  • 王勃:6岁写诗,16岁做官,26岁写下《滕王阁序》名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在中国数千年文学史上,窃以为有三大憾事:一为“始皇焚书”;二为“红楼未完”;三为“王勃早逝”。秦始皇焚书,消失了多少像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这种具有开创意义的千古奇文、万古奇人?曹雪芹仅凭半部《红楼梦》便让无数拥趸陪笑陪哭,耽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倘若是一部完整的该会如何?王勃器识高远,文采飞扬,26岁

  • “王勃华:预计2023年182、210mm硅片市场超90%”对逆变器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老杨说光伏标签:硅片,光伏,mm,逆变器,王勃华

    光伏资讯 | PV-info在2月16日召开的“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就行业去年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年形势进行了展望。其中,在光伏技术方面,大尺寸硅片技术占比将快速提升,且双面组件的渗透率近年来也在持续扩大。2022年,182、21

  • 读懂王勃的《滕王阁序》,你就读懂了无常、孤独和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滕王阁序,王勃,白居易,刘禹锡,苏轼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作者:每晚CC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少年路过洪都(今南昌)。此时,洪都滕王阁重修落成,大领导阎都督在此大摆宴席庆祝。他筹划着在这次筵会上,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在众人面前露个脸,好为日后接自己的班做准备。酒过三巡后,阎都督便提议,今日美景盛事具备,大家何不在此为滕王阁做个序呢?早就

  • 王勃、王维2个天才诗人,各写下一首《山中》,千百年来高下难分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王维,山中,王勃,诗人,唐诗,诗作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唐朝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无处不在,也正是由于人们喜爱诗歌,把生活当成了诗,才让唐诗名满天下,成为了古典文学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千百年来影响了无数人;当时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诗歌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诗写得好机会也更多。而那一时期也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的

  • 王勃的《滕王阁序》,到底是怎么个好法,为何能惊艳后世千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王勃,滕王阁序,韩愈,贾谊,骈文,典故,唐朝,艺术家

    滕王阁是唐初时期的一处风景名胜,韩愈曾经在他写的《新修滕王阁序》里面提到,当初王勃、王旭和王中书“三王”,为此阁创作过序、赋、记各一篇。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王勃写的“序”地位逐渐抬升,另外二王的“赋”与“记”彻底湮没无闻。滕王阁本来先于王勃成名,到了明清时期,人们知道它,却是因为读过了王勃的序

  • 王勃“偷”了古人诗句,加入自己文中,却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王勃,诗人,唐朝,白居易,骆宾王,卢照邻,滕王阁序,千古名句

    前言要说少年成名,就不得不提的是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他们不仅比你我有才华、比你我有钱,还比你我更努力,而在初唐四杰中,最负有盛名的当属王勃。 王勃王勃出身世家,其祖上好几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学士。房玄龄、杜如晦等朝廷官员都曾受教于他祖父门下;他的伯祖父著有《古镜记》传世;父亲是唐朝

  • 当王勃遇见王维: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王维,王勃,温柔,滕王阁序,送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者:洞见CC有人说,读懂了王勃和王维,才能坦然地接受命运的苦难与无常。王勃,一个如流星般璀璨的少年,在大家还浑浑噩噩的年纪,他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巅峰。虽然他只活了短短的26岁,却惊艳了后世1300多年。王维,是一个把“温柔敦厚”贯彻到极致的人。他年少扬名,深受命运垂青,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