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战争:东突厥起兵叛唐,大唐名将裴行俭临危受命,前往平叛

历史战争:东突厥起兵叛唐,大唐名将裴行俭临危受命,前往平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2/10 12:25:53

引言

朝建立初期,曾经盛极一时的突东厥部族在唐王朝的重兵进攻之下,宣布投降唐朝。唐朝接受了东突厥的请降,并将其安置在北部边境,同时设立云中都护府防止突厥反叛!然而,好景不长,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的东突厥部族已经逐渐恢复了之前的实力,并且不甘趋于唐朝统治之下,逐渐萌生了反叛之心。

东突厥所在地

战争背景

在东突厥反叛前夕,此时的唐王朝与吐蕃帝国的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由于在与吐蕃帝国的交战中,唐王朝败多胜少,因此不得不动用更多的军事力量调往西南地区,同吐蕃抗衡。这样一来,北部边境守卫难免空虚,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东突厥部族在其酋长阿史德氏的率领下,开始策划反叛唐朝独立的计划。

高宗调露元年十月,经过缜密策划的东突厥在阿史德温傅和奉职的带领下,正式起兵反唐。与此同时,突厥境内的其二十四州也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突厥拥兵数十万,对唐王朝发起了进攻,唐朝边境告急。

战争经过

当得知东突厥叛乱,唐王朝立马作出反应,旋即派兵征讨。

◆以单于大都护府长史萧嗣业为统帅,率领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景嘉等率军征讨东突厥。

始一兴师,大唐军队在萧嗣业的带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多次击溃东突厥,先后取得了几次胜利。但是,取得了多次胜利的萧嗣业此时产生了轻敌之心,认为突厥叛军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遂放松了对突厥的戒备。但是,作为一名统帅,轻敌是他最不应该犯的错误,俗话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况他面临的是曾经叱咤一时的突厥。很快,萧嗣业就为他的轻敌之心付出了代价。

由于唐朝进攻东突厥是在冬天,这天夜里,天降大雪,很多唐军都已经进入了梦乡。然而,此时的突厥军队却利用大雪作为掩护,乘机对唐军军营发起了袭击。一方是有备而来的突厥军队,一方是毫无准备的唐军,所以,当突厥大军进入唐军军营的时候,睡眼惺忪的唐军瞬间方寸大乱,被突厥打了个措手不及,伤亡无数,看着乱作一团的唐军,萧嗣业只好下令撤退,率军狼狈逃走。与此同时,花大智、李景嘉两部也遭到了突厥的袭击,但他们相比于萧嗣业部要好很多,他们在突厥的进攻下,且战且退,退入大都护府,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

当得知此次征讨东突厥失败,高宗怒不可遏,下令将萧嗣业判处死刑,后来免除死罪,改为放,同时花大智、李景嘉也被免官处分。

当击败唐军后,突厥越战越勇,对唐朝定州发起了进攻,同时煽动奚、契丹唐朝营州发起了进攻。面对突厥的数次挑衅,高宗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再次派兵征讨东突厥,以维护大唐之国威。

十一月二十七日,高宗决定以曾经参与征讨西突厥的裴行俭为统帅,兵分三路,征讨东突厥。

◆中路军以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军18万,这是征讨突厥的主力军

◆西路军由丰州都督程务挺率领,共6万大军

◆东路军由幽州都督李谏率领,也是6万大军

三路大军,总共30万,全部由裴行俭节制,向突厥发起进攻。

当裴行俭率军到达朔州时,他对部下说道:“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尚诈。前日萧嗣业粮运为突厥所掠,士卒冻馁,故败。今突厥必复为此谋,宜有以诈之。”意思是之前萧嗣业之所以战败,就是因为粮草被突厥人劫掠,士兵挨饿受冻,最后导致了失败。这一次突厥人一定会故技重施,前来劫掠,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

要说这裴行俭不愧是文武双全的奇才,不仅会做官,打仗更是厉害,此次出征,他早已算好了突厥人的软肋。因此,他准备了三百辆粮草车,但这些车里面不仅有粮草,还藏有五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全部手持长刀、弓弩,从外面看的话,是看不出任何异的,而且负责押运的这些粮草的都是些比较瘦弱的士兵。就这样,在裴行俭的策划下,唐军静待着敌军前来。果然,当看到唐军的运粮车时,突厥人早已按耐不住,前来劫粮,正好中了裴行俭的计谋。

当突厥人把这三百辆“粮车”乐呵呵劫去的时候,殊不知,危险已经在向他们靠近。当这三百辆“粮车”被突厥人拉着走了一段时间,到达了一处水草之地之地后,突厥人便解鞍下马,正准备休息的时候,车内的唐军乘此机会一跃而出,对着敌军发起了进攻。此时的突厥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唐军会以这样的方式对他们发起进攻,一时之间懵了,乘着这个间隙,唐军先是用强弩射杀了几百名突厥士兵后,便拿起长刀向还在发愣的突厥士兵冲了过去。当剩下的突厥人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迟了,因为他们的士兵已经被消灭了大半,看到如天神下凡般的唐军,他们早已经没有了抵抗之心,纷纷逃走。

突厥骑兵,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有备而来的唐军会让他们顺利逃走吗?答案是否定的!原来神机妙算的裴行俭早已经在突厥要逃跑的路线埋下了伏兵,就等着突厥残兵败将的到来。果然,正如裴行俭所料,剩下的突厥士兵朝着他所布好的口袋钻了进来。于是,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下,这支突厥士兵全军覆没。

这是裴行俭继当年参与征讨西突厥一战成名后,又一次在军中扬威。

转眼间,时间到了第二年三月份,北方的寒还未完全消退,但这并不妨碍唐军进攻东突厥的决心。这天,裴行俭率军到达单于府北,准备在这安营扎寨,休整军队。同时为了防止突厥骑兵偷袭,他命令士兵在营寨周围挖掘沟堑,黄昏时分,沟堑挖掘完毕,此时大多数士兵都舒了口气,心想总算可以歇息了。但是,晚些时候,裴行俭却说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要立马撤退,转移至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这下轮到诸将士不解了,先不说之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好的壕沟,再说这时候大多数士兵已经休息了,这时候往高地上转移,这不是折腾人吗?于是,大多数将领都以“士卒已休息,不可再动”为由,希望裴行俭收回成命,但裴行俭不为所动,坚持移营。

当士兵全部转移完之后,不一会儿,突然狂风大作,暴雨来袭,再看之前他们待过的地方,早已经被水淹了丈深有余,若他们再晚一会儿,后果将不堪设想!到这时,所有人才明白了裴行俭的良苦用心,这简直就是神人啊!于是纷纷对裴行俭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这时有人问起裴行俭是如何知道此地会下雨的,但裴行俭却故作神秘地说:“从今以后,你们只需听从我的命令即可,不必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原本之前有些士兵对裴行俭的能力还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经过这两件事之后,所有人都对裴行俭敬佩不已,唯命是从。

三月下旬,裴行俭大军行至黑山附近,而此地也是东突厥主力所在地。若不出啥意外的话,双方将在此地展开决战。

战争前夕,双方在兵力布置方面并无太大差别,唐军这方总共有三十万兵力,而突厥这方也不差,加上奚、契丹等国的军队,也有二十多万之多,所以唐军在兵力方面并无太大优势。因此,这更是一场考验双方军事统帅能力之间的战争。但裴行俭自从征以来,曾无数次指挥唐军获得大胜,他的足智多谋,坚韧不拔,曾让他无数次转危为安,作为成为唐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将之一,他从没有让人失望过!同样,这次也不例外。

所以,双方始一交手,唐军就在裴行俭的指挥下,多次大败突厥军队,并且在一次战斗中将突厥酋长阿史德奉职生擒,其所率领的士兵看到主将被俘, 军心大乱,再也没有了恋战之心,纷纷仓皇而逃,裴行俭下令追击。

当唐军追至保狼山附近时,一部分突厥残部不走了,此刻他们才发现面对气势汹汹的唐朝大军,他们早已经没有了退路,就算逃到天涯海角又何妨,结果还是一样的。这时候,在突厥内部弥漫着失望的情绪,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当初为了共同利益聚集在一起,现在有难了,谁也顾不得上谁了,活命要紧。于是,这些部落决定乘机退出叛乱集团,并且杀死了新立的可汗泥熟匐,斩下其首级之后,全部投降唐朝,其余未投降的则退守到了保狼山,继续抵抗唐军。

正当裴行俭要指挥唐军继续清剿突厥剩余残部时,这时候高宗却派户部尚书崔知悌前来召回裴行俭及其所率领的大军,原因是唐朝在西南地区受到吐蕃的威胁越来越大,吐蕃已经在西南地区接连攻陷了唐朝几座军事重镇。高宗压力甚大, 同时他又觉得消灭突厥指日可待,所以暂时不必在那里浪费兵力,于是便召回了裴行俭及其所部,暂时抵御吐蕃的进攻。

裴行俭画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语

此次召回北征军队是高宗最不应该犯的错误,因为他的这次错误决策,唐军错失了消灭东突厥最好的时机,给了突厥以喘息之机。而突厥借着唐朝军队班师回朝之际,迅速聚拢残余力量,将再次与唐朝展开对抗,后续将给唐朝带来无尽的麻烦,而这也是高宗所始料不及的……

文/秦皇唐宗

注:本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参考资料:《中国历代战争史》《新唐书》

标签: 裴行俭突厥唐军唐王朝突厥人

更多文章

  • 裴行俭丨李世民收养的将军遗孤,苏定方唯一的传人,突厥人的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小轩娱乐君标签:裴行俭,李世民,苏定方,突厥,突厥人,唐太宗,军事制度,书法家

    622年,李世民攻灭刘黑闼的洺水之战中,猛将罗士信不幸被俘,由于他宁死不投降,惨遭刘黑闼杀害,只留下一个孩子在世。看着眼前这个孤独无依的孩子,李世民顿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被罗士信宁死不降的勇气以及为大唐捐躯的壮举所感动。于是,李世民决定收养这个孩子,给他一个安稳的家,算是对罗士信为国捐躯的回报。但这

  • 历史上的库狄琉璃:和裴行俭老夫少妻,丈夫死后走上事业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裴行俭,武则天,库狄,上官婉儿

    现在有许多古装剧都是根据历史真实人物之间的故事来进行改编而成。像去年那部大火的电视剧《风起霓裳》就是根据大唐著名政治家裴行俭和妻子库狄氏之间的故事来进行改编的。虽然影视剧还原了历史人物一生中的大致脉络,但却不能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历史来看待。毕竟艺术经过升华和美化之后就会缺少很多真实性,就如《风起霓裳》

  • 裴行俭:百里守约原型,唐朝收复西域的关键,武则天最忌惮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裴行俭,武则天,唐朝,突厥,苏定方,王世充

    在如今某流行手游当中,有个叫百里守约的角色,一直被玩家们又爱又恨。百里守约在游戏当中,是一个射手类角色,这个角色玩好了是真的厉害,可以直接带飞全场。但同时,大多数玩家都玩不好这个角色。所以很多玩家在开场的时候,往往就会直接禁玩这个角色。在游戏当中,百里守约这个角色,真的是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欢乐。不过,

  • 历史上的裴行俭:能掐会算,战无不胜,兄长也是隋唐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侃故事标签:猛将,可汗,李治,唐朝,裴行俭,王世充,苏定方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故事的男主角是唐朝名将裴行俭。说起裴行俭来,可能知道他的人并不多,然而他却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名将。据史料记载,裴行俭不仅博学多才,还文武兼备,特别是在打仗方面更是有独特的才能,能掐会算,可以准确预测各种事件。那么历史上的裴行俭到底有多么神奇呢?一、出身名门河东地区有三大名门,分别是

  • 出师未捷身先死,大唐名将裴行俭:宁可战死沙场,也不做妇人傀儡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突厥,李勣,南唐,唐朝,裴行俭,苏定方,薛仁贵,刘仁轨,李世民

    前言历数初唐的名将,有大唐“军神”李靖,有被唐太宗李世民金口夸赞的“大唐三名将”李道宗、薛万彻和李勣,更有被雪藏20年、最后一鸣惊人的大唐“战神”苏定方。这些名将个个擅长以少胜多、战绩卓越,保护着大唐从一隅之地、数百个武装势力林立的隋末崛起,打拼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不过,很少有

  • 历史上的裴行俭是怎样一个人?史书盛赞:王者之兵,儒者之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裴行俭,苏定方,突厥,李治,李世民

    裴行俭出身于古代一个盛名久著的世家大族——河东裴氏,他的父亲是隋朝名将裴仁基。裴行俭出生时正好赶上隋唐更替的武德元年(公元619年)。当时他的父亲刚在一场失败的政变中被杀,但对于裴氏这种根深蒂固的门阀士族来说,只要“河东裴氏”的名号仍在,家族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并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失去父亲的庇护,但裴行

  • 通俗西藏史(114)——裴行俭的天外飞仙

    历史解密编辑: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标签:唐军,阿史,通俗西藏史,裴行俭,苏定方,突厥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上期咱们讲了安西四镇的第一轮易手,这轮易手以670年,吐蕃轰轰烈烈的进攻开启,以675年,唐朝稀里糊涂地收复告终。但很显然,吐蕃不想就这么算了。676年(仪

  • 唐初安边名将裴行俭,虽是一介文弱书生,却被誉为“儒将之雄”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突厥,李治,吐蕃,唐初,唐朝,裴行俭,苏定方

    裴行俭字守约,虽一介书生,却是唐朝继苏定方之后的又一位名将,苏定方曾为找不到传人而苦恼,后来两人相遇对他说:“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贤也。”裴行俭得苏定方传授其一生所总结的用兵奇术,后世称其为“儒将之雄”。西平突厥叛军公元677年,吐蕃经常骚然唐朝边境,西突厥中有一些部落也叛唐归附吐蕃,唐朝开始商

  • 上下五千年 | 第10集-李林甫一手遮天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诗词,是缘,解读,唐朝,李林甫,国防部门,五代十国,上下五千年

    不想错过我们每天的推送?您可 以进入【每日解读诗词】主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点图标,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 因李林甫专权,而杜甫因此落选

    历史解密编辑:张轼奇标签:李林甫,杜甫,奸臣

    在杜甫到长安区谋求官职的一段时间过后,他的老父亲就去世了,本来父亲身居要职,生活还可以保障,但到了杜甫这块,还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赐,没有家庭资金的支持,往后余生,生活是越来越惨淡。 大唐王朝都是流行写诗,在这个写诗的年代,我们的大诗人在求职生涯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点收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