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敢笑黄巢不丈夫,文不能进长安,就武进长安

敢笑黄巢不丈夫,文不能进长安,就武进长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 访问量:3974 更新时间:2024/1/14 18:27:50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如此霸气侧漏、藐视天下的诗正是唐末一代枭雄黄巢所写。

我想,当时高高在上的大唐权贵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推翻他们的竟然是一个科举屡战屡败,样貌丑陋的草根黄巢。黄巢起义加速了大唐朝这座延续近三百年的大厦的倒塌。黄巢为什么会起义?

因为他参加科举考试,考一次就失败一次。代入今天的视觉就是,你去考公务员考编制,考了无数次,次次都名落孙山。黄巢为啥考不上,是因为他个人水平不行?并不是!因为腐败,因为腐朽的唐朝权贵公然作弊,让本有机会高中的黄巢一次又一次“被出局”。黄巢参加科举时,正好是唐僖宗在任时期,这是晚唐非常昏庸的一位皇帝,唐朝也基本是在他手上走向了败亡。

黄巢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却没想到,主考官崔沆凭借自己的官威,公然徇私舞弊,把本该属于黄巢的功名给了自己的本家崔瀣。成语“沆瀣一气”就是这么来的。就在那年,屡试不中的黄巢终于忍无可忍,他不明白朝廷开科举,明明是以考试成绩来取士,自己寒窗苦读十余载,结果权贵们轻而易举地就把自己给换掉了。这样的大唐朝廷,还值得黄巢们去拥护吗?公元875年六月,黄巢率领自己老家的亲族,揭竿而起,正式起兵反唐。一时间天下四处纷纷响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百姓受够了晚唐权贵的压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起义大军,黄巢的队伍愈发壮大。

起义军声势浩大,如摧枯拉朽一般攻城略地。公元881年,在起义仅仅6年后,黄巢率军攻进唐都城长安,并且诛灭崔沆三族,报了六年前的仇。黄巢在这之前不过是一个穷书生,但就是这样的不起眼的人,却仅用6年就打进长安,可见他的才干。这样的人才,如果当初大唐朝廷能用好,也不至于落得这般下场。最近小镇做题家很火,我不禁想到,黄巢不就是大唐时期的小镇做题家吗?

他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唐朝子弟一样,出身贫寒,刻苦读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出人头地,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也为国家做贡献。但显然,权贵们不这么想,在他们眼里,黄巢一类的角色是底层,是不起眼的下等人,他们想嘲讽就嘲讽,说换你就换你。但没想到,遇到黄巢这个真正的狠角色!不要太看不起小镇做题家,他们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标签: 黄巢长安黄巢起义唐僖宗唐朝

更多文章

  • 王霸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中国,拔掉了一颗危害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王霸,黄巢,李唐,唐王朝,节度使,王仙芝

    历史上的黄巢既有鲜衣怒马少年时,也有纵横天下的快意人生。古往今来霸气侧漏的名字,恨不得都让他起了。他起义时,号称“冲天大将军”,华夏五千年,他是第一个和老天爷杠上的,空前,而且绝后。他年号“王霸”,相较其他帝王——王霸之气溢出屏幕,扑面而来。更兼这位大哥文采斐然,诗文存世不多,可句句经典。但他的失败

  • 枭雄末路,被困狼虎谷内的黄巢,最终是饮恨而终还是金蝉脱壳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黄巢,张全义,朱温,狼虎谷,义军

    中和四年六月,兖州东北,狼虎谷内,一支衣衫褴褛的骑兵队伍停住了前进的脚步,在原地显得有些彷徨无措,这些人虽然看起来憔悴不堪,但众人对于中间围拥着的那个人,却依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与旁人不同,中间的那名中年男子衣衫整齐,虽然神色疲惫,但举止投足之间却自带着一股桀骜之气,他便是刚刚破灭不久的大齐国皇帝—

  • 晚唐名将,多次重创黄巢,却被列入叛臣传,一首诗留下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黄巢,叛臣传,高骈,黄巢起义,辛弃疾,陆游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使君。这四句诗是《三国演义》中对蜀国大将姜维的评诗,文武双全,可谓是评价很高了。历朝历代兼修文武,在朝能兴邦安民、战时可纵马退敌的人物实在不多。因而这两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算是对历史人物的最高评价了。不

  • 《雪中悍刀行》赵黄巢是什么人?是什么样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雪中悍刀行,龙虎山,神仙,铁骑

    得道年来三甲子,不曾飞剑取人头。天庭未有天符至,龙虎山间听泉流。赵黄巢姓赵,离阳赵家皇帝的赵,据他自己所说,他得道已经三甲子。《雪中悍刀行》境界划分为九品制,从九品至一品。一品又分四境,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陆地神仙境,达到陆地神仙再进一步可以开天门飞升成仙人,也有人留在人间是为陆地天人。赵黄巢就

  • 黄巢虽然残暴,可他却拔掉了一颗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BOSS外传标签:官府,毒瘤,王仙芝,起义军,黄巢起义

    黄巢,一位开启了五代血腥乱世的关键人物。一分文士,二分商人,三分豪杰,四分暴徒,如果把这些加起来,也许就很接近一个十分的黄巢。关于黄巢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对于历史上的黄巢,我们一般的印象只有两个。一个是著名的诗人,著名代表作有《题菊花》,其中的诗句耳熟能详: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

  • 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我国除掉了毒害国家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毒瘤,大唐,门阀,世家

    “安史之乱”不但把大唐从鼎盛时期的巅峰状态拉了下来,而且造成了分裂。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数百年来,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总体上,中央与地方之间仍然存在着平衡,甚至有了起色,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元和中兴”。但大唐的朝代,却永远不可能重现昔日的荣光。黄巢之乱,更是将原本已经四分五裂的大唐,再次推入了更深的黑

  • 高考首日,《读者》引黄巢不第诗为考生加油,疏忽还是别有用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舞视界标签:读者,高考,黄巢,高考生,考试

    文\江湖小舞“我一直认为《读者》是个文化单位,用黄巢的诗祝福考生?”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戏正在上演,给考生们加油打气是从明星名人到一众媒体的惯常操作,作为“一代人心灵鸡汤”的《读者》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为了彰显文化单位的气质,还甩出了一首诗,只是,引用的这首诗却让网友瞬间开始怀疑《读者》文化单位的属性。《

  • 黄巢兵败被杀,数十名姬妾被俘获,唐僖宗处置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唐僖宗,黄巢,节度使,长安,唐廷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听着有没有很耳熟?这是大齐开国皇帝黄巢的诗,非常霸气,我花开后,别的花都凋零了,这是王者之气的语言,表示自己过后无人可以匹敌。黄巢在历史上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虽是武将但文采绝对不会输给当时的文人墨客。只不过黄巢命运不好,屡试不过,考试进入仕途这条道被堵了,因此

  • 黄巢兵败,十几名美妾被俘,面对皇帝指责,她回怼40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黄巢,皇帝,宦官,唐朝,美妾,食盐,唐僖宗,王仙芝,官宦世家

    “皇上,好消息,反贼黄巢被斩首了!”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唐僖宗正愁眉苦脸看着大臣的奏折,一个宦官拿着一份战报跑了进来。看过战报,唐僖宗龙颜大悦,吩咐宦官说:“速去拟诏,朕要重赏有功之臣。”宦官接着说:“皇上,黄巢的姬妾如何处置?”唐僖宗冷哼了一声。那么,唐僖宗会如何处置黄巢的姬妾?这一切,还要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国家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黄巢起义,毒瘤,曹操,士族

    正所谓:“万事万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其实的确如此,尤其是在历史上,很多人物的评价都是多元的。没有绝对的错,也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因此我们在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物之中,也有很多的复杂性在内。黄巢我们都知道,是出了名的残暴。而他虽然十分的残暴,可是也变相做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