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唐名将,多次重创黄巢,却被列入叛臣传,一首诗留下千古名句

晚唐名将,多次重创黄巢,却被列入叛臣传,一首诗留下千古名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4/2/9 2:06:53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

古今英雄唯使君。

这四句诗是《三国演义》中对蜀国大将姜维的评诗,文武双全,可谓是评价很高了。历朝历代兼修文武,在朝能兴邦安民、战时可纵马退敌的人物实在不多。因而这两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算是对历史人物的最高评价了。

不过若是把“文”理解为诗词歌赋之文,那么文武双全之人倒还是有不少的。唐末黄巢,南宋辛弃疾、陆游、岳飞,明代的戚继光等等俱都是文武双全之辈。

黄巢的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霸气无边,果然带兵攻入了长安;辛弃疾被现代人誉为“大宋第一古惑仔”;陆游也曾在军旅生活,“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戚继光则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这些文武双全的名将无一不受后人所景仰。不过,晚唐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功勋卓著,诗名流传千古。但在史书中却被列入《叛臣传》,深受后人唾弃。此人就是晚唐名将高骈

高骈出身武将世家,世代为唐朝禁军将领。高骈因功屡屡升迁,统兵防御吐蕃,初显身手;后来又曾大破南诏,收复安南。镇守安南期间政绩斐然,至今越南人都称之为“高王”。

晚唐爆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起义军势如破竹,转战江南无人可挡。朝廷册封高骈为镇海军节度使加诸道兵马都统,以御黄巢。此间高骈多次率军重创黄巢起义军,声威之大,一时无两。

此后黄巢军采用缓兵之计,诱敌深入,大败高骈部下张璘,渡长江北上。从此高骈对起义军生惧,拥兵十余万坐守扬州不复出战。

黄巢起义军攻打长安,唐王朝形势危急,唐僖宗名高骈率军勤王。而高骈却不听朝廷节制,任由长安城破。唐朝灭亡,与高骈有很大关系。此事也使得高骈深受史家贬责,甚至《新唐书》中将其列入《叛臣传》中,实在令人唏嘘。

高骈不仅是一位上马纵横的名将,也是一位捉笔弄风月的诗人,《唐才子传》中都专有一章为高骈列传。下面这首《山亭夏日》就是高骈的大作: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短短四句,描写夏日风光却是一绝。从“绿树阴浓夏日长”平平无奇的起头,转到“楼台倒影入池塘”的视觉景观,颇有些清爽自然,富于美感。

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后两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微风吹动,水光粼粼,在楼台倒影之上仿佛一束水晶垂帘,荡漾涟漪之间,楼台倒影也随之晃动,赏心悦目。

微风所带来的不只是视觉的享受,也吹来了嗅觉上的花香。醉人的芬芳为幽静别致的夏日再添了几分清新。

夏日清爽清新,而诗人悠然自在,浑然不像是沙场征战的武夫,倒像是隐居田园的画家。难以想象,上马纵横沙场的将军能写出如此清新自然的绝句!高骈如此文采,也难怪能在晚唐诗坛坐拥一席之地。

往期推荐 Top5

更多文章

  • 《雪中悍刀行》赵黄巢是什么人?是什么样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雪中悍刀行,龙虎山,神仙,铁骑

    得道年来三甲子,不曾飞剑取人头。天庭未有天符至,龙虎山间听泉流。赵黄巢姓赵,离阳赵家皇帝的赵,据他自己所说,他得道已经三甲子。《雪中悍刀行》境界划分为九品制,从九品至一品。一品又分四境,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陆地神仙境,达到陆地神仙再进一步可以开天门飞升成仙人,也有人留在人间是为陆地天人。赵黄巢就

  • 黄巢虽然残暴,可他却拔掉了一颗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BOSS外传标签:官府,毒瘤,王仙芝,起义军,黄巢起义

    黄巢,一位开启了五代血腥乱世的关键人物。一分文士,二分商人,三分豪杰,四分暴徒,如果把这些加起来,也许就很接近一个十分的黄巢。关于黄巢的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对于历史上的黄巢,我们一般的印象只有两个。一个是著名的诗人,著名代表作有《题菊花》,其中的诗句耳熟能详: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

  • 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我国除掉了毒害国家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毒瘤,大唐,门阀,世家

    “安史之乱”不但把大唐从鼎盛时期的巅峰状态拉了下来,而且造成了分裂。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数百年来,一直处于混乱的状态。但总体上,中央与地方之间仍然存在着平衡,甚至有了起色,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元和中兴”。但大唐的朝代,却永远不可能重现昔日的荣光。黄巢之乱,更是将原本已经四分五裂的大唐,再次推入了更深的黑

  • 高考首日,《读者》引黄巢不第诗为考生加油,疏忽还是别有用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舞视界标签:读者,高考,黄巢,高考生,考试

    文\江湖小舞“我一直认为《读者》是个文化单位,用黄巢的诗祝福考生?”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戏正在上演,给考生们加油打气是从明星名人到一众媒体的惯常操作,作为“一代人心灵鸡汤”的《读者》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为了彰显文化单位的气质,还甩出了一首诗,只是,引用的这首诗却让网友瞬间开始怀疑《读者》文化单位的属性。《

  • 黄巢兵败被杀,数十名姬妾被俘获,唐僖宗处置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唐僖宗,黄巢,节度使,长安,唐廷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听着有没有很耳熟?这是大齐开国皇帝黄巢的诗,非常霸气,我花开后,别的花都凋零了,这是王者之气的语言,表示自己过后无人可以匹敌。黄巢在历史上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虽是武将但文采绝对不会输给当时的文人墨客。只不过黄巢命运不好,屡试不过,考试进入仕途这条道被堵了,因此

  • 黄巢兵败,十几名美妾被俘,面对皇帝指责,她回怼40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黄巢,皇帝,宦官,唐朝,美妾,食盐,唐僖宗,王仙芝,官宦世家

    “皇上,好消息,反贼黄巢被斩首了!”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唐僖宗正愁眉苦脸看着大臣的奏折,一个宦官拿着一份战报跑了进来。看过战报,唐僖宗龙颜大悦,吩咐宦官说:“速去拟诏,朕要重赏有功之臣。”宦官接着说:“皇上,黄巢的姬妾如何处置?”唐僖宗冷哼了一声。那么,唐僖宗会如何处置黄巢的姬妾?这一切,还要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国家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黄巢起义,毒瘤,曹操,士族

    正所谓:“万事万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其实的确如此,尤其是在历史上,很多人物的评价都是多元的。没有绝对的错,也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因此我们在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物之中,也有很多的复杂性在内。黄巢我们都知道,是出了名的残暴。而他虽然十分的残暴,可是也变相做了好事,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黄巢,长安,王仙芝,唐朝,起义军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一个朝代的灭亡终究也会迎来新的王朝替代他。而往往朝代的灭亡是当权者沉迷酒色、荒废朝政,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不满所以才纷纷起兵造反,就像唐太祖所说的那样“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祖讲这话时就是在告诫李唐的子孙们一定要当明君,照顾好百姓们。但他不会想到,唐玄宗让李

  • 黄巢的最后一战:五虎将败亡,李存孝勇败群雄,黄巢殒命灭巢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黄巢,李存孝,唐僖宗,五虎将,唐军,李存孝(唐朝),食盐,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黄巢曾经也想凭着一身武艺报效朝廷,不过他遇到了昏庸的唐僖宗,报国无门的他又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反唐,那就是夺取长安城赶跑了唐僖宗,一代传奇枭雄与他的大齐国就这样崛起了。正当黄巢大军一路凯歌之际,另一位无敌人物李存孝出现了,闻名天下的大齐国五虎将相继败阵,雄兵百万的大齐国也在李存孝的面前溃败了,而曾经在校

  • 当年,跟随黄巢一起杀入长安的猛人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黄巢,朱温,唐军,李克用,王仙芝,节度使,长安,唐朝,食盐,军事制度

    大唐乾符元年,长安城科举考试放榜,一个书生站在榜单前默默不语,这是他不知第几次落榜了,在别人的欢声笑语中,他离开街道,走在长安城的坊市内。贵府的大院张灯结彩、玉盘珍馐,而路边的行人浑浑噩噩、衣衫褴褛,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过世界的不公平,一条窄窄的街道诠释着这个时代的昏暗。离开京城时,书生写下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