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考首日,《读者》引黄巢不第诗为考生加油,疏忽还是别有用心?

高考首日,《读者》引黄巢不第诗为考生加油,疏忽还是别有用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舞视界 访问量:1967 更新时间:2024/1/3 20:58:54

\江湖小舞

“我一直认为《读者》是个文化单位,用黄巢的诗祝福考生?”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戏正在上演,给考生们加油打气是从明星名人到一众媒体的惯操作,作为“一代人心灵鸡”的《读者》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为了彰显文化单位的气质,还甩出了一首诗,只是,引用的这首诗却让网友瞬间开始怀疑《读者》文化单位的属性。

《读者》于6月7日高考首日在自己社交平台上加“高考加油”话题发布的内容,原本也是属于给考生加油鼓劲的惯常操作,只是有些用力过猛,引用内容出自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黄巢所作的这首咏物诗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诗中,黄巢以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尚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抛开这些都不提,单说诗名中的“不第”二字,用作对高考生的祝福就不合时宜,“不第”的意思是没有金榜题名,或者说名落孙山,总而言之就是考试不如意的意思,在高考第一天,《读者》如此祝福所有高考学子,这不是给全国1193万考生添堵吗?

难怪网友质疑《读者》文化单位的属性,古往今来也没有见过谁家这样夸人的,提前祝愿1000多万考生“不第”这是怎样一副歹毒心肠?

如果说普通网友错把黄巢落榜后表达豪情万丈的一首诗错给考生加油打气还情有可原,但《读者》不一样,时下的《读者》虽然不似当年,为一代人烹饪心灵鸡汤,但最起码也是一本有影响力的文化出版物,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恐怕不能不让人有所怀疑,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想内涵表达点什么。

当然,没准《读者》也是想告诉1193万考生,高考只是人生一场小考,即便是“不第”也没啥大不了,又有谁“敢笑黄巢不丈夫”呢?

只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似乎都很难给《读者》的行为找一种合情合理的解释,难怪被网友找出病后,《读者》的选择是悄悄删掉发布的内容,就当啥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但网友和舆论怎么会轻易放过呢?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两句特别能够体现黄巢在京城长安科考失利后的豪情,暗含夺取天下的雄心,意思就是说“他早晚有一天会率领起义军杀回长安”。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这显然是一首赤裸裸的反诗。

当然,网友对《读者》的愤怒除了这个太过明显的不当之外,更多的则是针对《读者》的立场,有人说,在过往一些年中《读者》烹饪的鸡汤中也不乏一些编造的毒鸡汤,比如,青岛的下水道、日本的夏令营、马桶水,美国的洗碗工,面试时捡纸片等,在《读者》的传播下尽人皆知,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

说实话在乡镇上读初中的时候,我也是每期必买《读者》一读,刊登的一些文章别管是不是鸡汤,对于开拓眼界,潜移默化提升写作能力,还是有一些作用,除了学生,在那时候,社会上的很多文艺青年也是《读者》的忠实拥趸。

之前暑假到兰州旅游,在兰州倾力打造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有一条以《读者》命名的街道,由此可见,兰州已经将《读者》视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形象的标杆。只是,跟很多读者想象的不一样,《读者》的办公楼可以说其貌不扬,外观显得非常朴素,稍不留神就会错过。

有人说,别看《读者》的大楼称不上现代也不是很漂亮,但沿着黄河而建,可能是吸收了黄河的灵气,铸就了这一知名杂志的气质。

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读者》会在高考期间丢这么大人,哪怕并非如同很多网友上纲上线的那样,就算只是一个疏忽,可能也预示着《读者》的衰落和式微。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就在《读者》引述黄巢的“不第后赋菊”祝福考生“金榜题名”时,在山东济宁的水泊梁山景区,忠义堂前“替天行道”的大旗却悄然被更换为了“义薄云天”,以至于同样引发网友热议。

同为文化单位,景区都具备一点用“义薄云天”迭代“替天行道”的觉悟,而《读者》却逆流而上,用黄巢的“反诗”祝福考生,不管是不是暗藏私心,确实让人越品越不是滋味。

标签: 读者高考黄巢高考生考试

更多文章

  • 黄巢兵败被杀,数十名姬妾被俘获,唐僖宗处置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唐僖宗,黄巢,节度使,长安,唐廷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听着有没有很耳熟?这是大齐开国皇帝黄巢的诗,非常霸气,我花开后,别的花都凋零了,这是王者之气的语言,表示自己过后无人可以匹敌。黄巢在历史上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虽是武将但文采绝对不会输给当时的文人墨客。只不过黄巢命运不好,屡试不过,考试进入仕途这条道被堵了,因此

  • 黄巢兵败,十几名美妾被俘,面对皇帝指责,她回怼40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黄巢,皇帝,宦官,唐朝,美妾,食盐,唐僖宗,王仙芝,官宦世家

    “皇上,好消息,反贼黄巢被斩首了!”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唐僖宗正愁眉苦脸看着大臣的奏折,一个宦官拿着一份战报跑了进来。看过战报,唐僖宗龙颜大悦,吩咐宦官说:“速去拟诏,朕要重赏有功之臣。”宦官接着说:“皇上,黄巢的姬妾如何处置?”唐僖宗冷哼了一声。那么,唐僖宗会如何处置黄巢的姬妾?这一切,还要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毒害国家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黄巢起义,毒瘤,曹操,士族

    正所谓:“万事万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其实的确如此,尤其是在历史上,很多人物的评价都是多元的。没有绝对的错,也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因此我们在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物之中,也有很多的复杂性在内。黄巢我们都知道,是出了名的残暴。而他虽然十分的残暴,可是也变相做了好事,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黄巢,长安,王仙芝,唐朝,起义军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一个朝代的灭亡终究也会迎来新的王朝替代他。而往往朝代的灭亡是当权者沉迷酒色、荒废朝政,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不满所以才纷纷起兵造反,就像唐太祖所说的那样“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祖讲这话时就是在告诫李唐的子孙们一定要当明君,照顾好百姓们。但他不会想到,唐玄宗让李

  • 黄巢的最后一战:五虎将败亡,李存孝勇败群雄,黄巢殒命灭巢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黄巢,李存孝,唐僖宗,五虎将,唐军,李存孝(唐朝),食盐,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黄巢曾经也想凭着一身武艺报效朝廷,不过他遇到了昏庸的唐僖宗,报国无门的他又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反唐,那就是夺取长安城赶跑了唐僖宗,一代传奇枭雄与他的大齐国就这样崛起了。正当黄巢大军一路凯歌之际,另一位无敌人物李存孝出现了,闻名天下的大齐国五虎将相继败阵,雄兵百万的大齐国也在李存孝的面前溃败了,而曾经在校

  • 当年,跟随黄巢一起杀入长安的猛人们,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黄巢,朱温,唐军,李克用,王仙芝,节度使,长安,唐朝,食盐,军事制度

    大唐乾符元年,长安城科举考试放榜,一个书生站在榜单前默默不语,这是他不知第几次落榜了,在别人的欢声笑语中,他离开街道,走在长安城的坊市内。贵府的大院张灯结彩、玉盘珍馐,而路边的行人浑浑噩噩、衣衫褴褛,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过世界的不公平,一条窄窄的街道诠释着这个时代的昏暗。离开京城时,书生写下了一首诗

  • 引用黄巢诗句为高考加油,《读者》翻车,被网友骂到火速删博

    历史解密编辑:有娱学长呀标签:黄巢,读者,高考,意林,翻车,洪秀全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帷幕。10年苦读开花结果,未来的栋梁尽在今日之莘莘学子。高考关于个人命运,亦与未来之国运紧密相连。社会大众为高考加油打气,艺人也为考生加油。人气女星迪丽热巴发火锅照“送鸿运”,祝学子超常发挥。关晓彤发自己的表情包,祝愿考生都能金榜题名,尽快收到录取通知书。有些艺人自己也参

  • 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10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黄巢,唐军,大齐,毒瘤,王仙芝,起义军

    中国的古代有许多的朝代,每一个朝代的诞生也就意味着上一个朝代的覆灭。而每一个朝代覆灭的原因基本上都伴随着天灾,还有皇帝的暴政。人民苦不堪言,为了推翻暴君而发动起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唐太祖告诫子孙的一句话,可是却有人不听劝诫。唐玄宗疏于朝政,黄巢就是在这个时候发动了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虽然黄

  • 历史上的黄巢有多疯狂?他的所作所为,连现代人都看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黄巢,军队,长安,安禄山,王仙芝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最为著名的一首诗《落地后赋菊》,被后人传颂至今。黄巢借咏叹菊花来形容所向披靡的义军力量。穿过那盛放的金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进入长安城折射出的耀眼金光。这时的黄巢更是威风凛凛的“黄王”,带着民众的激愤、

  • 59岁黄巢占领广州后屠尽胡商,唐僖宗笑道:反贼把自己流放岭南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唐僖宗,黄巢,广州,王仙芝,高骈,唐军,胡商,广州市,唐朝,食盐

    “三哥,我军在黄梅大败,我哥被宋威抓去杀了,大将军王仙芝也被他们割去了头颅,如今义军树倒猢狲散,如何是好啊?”双唇干裂的尚让跪倒在黄巢身前,用一种极其沙哑的声音传达着心中的恐惧,低头望去,他的双目已然哭得红肿。然而黄巢并未说话,冷峻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悲伤,只是轻轻的转过身,感慨万千:“两年前,他义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