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铎为什么不喜欢怀素?

王铎为什么不喜欢怀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砚田文化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1/3 17:02:05

王铎(1592—1652),字觉斯,谥文安。王铎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见长,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及诸多诗文书画传世。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神笔王铎”之誉,他以其独特的书风和书学成就,确立了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他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书家一道, 提倡取法高古,开展复兴书坛的活动,一扫明末书坛因循守旧之气,开创了明末清初大写意书风格局。

王铎的情绪

文丨胡西林

浙江美术馆正在举办王铎书法大展,王铎书法宗二王,而对待即使像怀素这样的大书法家,也照样排斥。有人评其书法出自怀素一脉,这当然是褒其书法,绝无贬义,不料王铎十分反感,引发了情绪。他甚至不止一次将这种反感和情绪发泄到了他的草书杜甫诗卷上。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卷 首都博物馆藏

这里所谓情绪,不是指王铎仕清之后对朝政或者对满人的不满,而是指他对于自己的书法因为某些人的看法所引发的情绪。他当然对朝政会有看法,但是仕清之后与在明末崇祯朝时期相比较,这方面他是大大收敛了。崇祯朝时,他曾经在皇帝面前针砭现实,差一点酿成大祸。

▲王铎 临唐太宗帖 绢本 250x49cm 辽宁博物馆藏

比如崇祯十一年,其时国难当头,一方面是满洲的皇太极举兵关内,明朝官军接连受挫,一方面是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分别攻占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明王朝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而这个时候朝廷内部因为主战主和分歧,两派斗争愈演愈烈,令崇祯皇帝不知所措。其时王铎任礼部右侍郎、教习馆员,这一天经筵开讲,由王铎讲孔子《中庸·唯天下至圣》章。本来为皇帝讲解经传史鉴,王铎只要照章述意即可,可他偏偏结合实际,论及时事,讲着讲着竟然斥责起现实来,且措辞尖锐,以至触怒了崇祯皇帝。

但是入清之后,他再也没有也不能这样做,虽然清廷是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事、充明史副总裁”“重用”于他,但是毕竟改朝换代了,前朝旧臣事新主,他的精神脊柱无法直立,不敢公开发牢骚,也不可以对朝政说三道四,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但这是不是没有情绪了呢?不是。我们可以从他留下来的诗文,特别是一些诗文信札的手稿中读到他的这种情绪,而更多、更大的情绪则转移了,转移到了他的书法上。

▲王铎 自书石湖等五首卷行书 纸本 27x253cm 天津博物馆藏

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即他一生中以杜甫的诗为内容,并且以草书手卷的形式来书写的书法作品许多都产生于这一时期。还有,这时他每每书写杜诗便会得意,一得意便下笔无滞,仿佛神灵给力,纸上墨迹灵动极了。

于是他要抒怀,当然不是抒发政治怀抱,而是抒发他的艺术情怀——非常有趣,每作这样的抒怀——即在卷末作题识的时候,他总是拿怀素来开涮,并且行文语气都带着一种情绪,所开涮的是关于书法所谓正脉和野道的问题。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卷 首都博物馆藏

大家知道,王铎书法宗二王,一辈子崇拜羲献父子,至晚年依旧按日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而其临帖,主要就是临《淳化阁帖》中羲献父子的法帖,这是正宗,被王铎视为必尊之古,否则就是野道。

而其对待“野道”的态度,即使像怀素这样的大书法家,也照样排斥。比如中年之后王铎的书法在当时的明代书坛名气很大,欣赏他的人很多,有人评其书法出自怀素一脉,这当然是褒其书法,绝无贬义,不料王铎十分反感,引发了情绪。他甚至不止一次将这种反感和情绪发泄到了他的草书杜甫诗卷上:

其一,上海博物馆收藏,王铎草书唐人诗卷。诗卷作于顺治三年,纸本,纵30.2cm,横698.5cm,书唐诗十首,书法恣意汪洋,写得极为痛快,规模之大,在王铎传世书法手卷中也属少见。卷末有题识:“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不服!”这是他拿怀素等宣泄自己书法情绪最著名的一则题识。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卷 首都博物馆藏

其二,王铎草书杜甫诗卷,现不知藏于何处,收录在《王铎书法全集》中。也是纸本,作于顺治丙戌年,规模虽不如上博本,但是这卷作于“北畿”琅华馆中并且是在“带酒微醺”状态下写成的草书诗卷,也是气势张扬。卷末题识中王铎是这样写的:此卷乃“书于北都琅华馆,用张芝、柳(公权)、(世南)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札一路,观者谛辨之,勿忽”。“谛辩”、“勿忽”就是仔细看、仔细辩,不要疏忽。

其三,首都博物馆也藏有一卷王铎草书唐人诗卷,该卷未署作年,依其书风应该也是王铎仕清之后的作品。纸本,该卷规模也很大,纵34.5cm,横654cm,共书唐诗九首,其中五首为杜诗。观其气势,王铎仿佛手握天纵之笔,随意挥洒,写得非常自如。完了,他仅用几个字作题识,依然开涮怀素:“有客曰此怀素家法也,则勿许观。”听听这语气,不顾及观者情面也不顾及儒家“礼数”,那其实是对视其书法出自怀素一路的人下了逐客令,如果这样,他不允许人家再看他的书法作品。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卷 首都博物馆藏

还有一个手卷中王铎也宣泄了同样的情绪,鲜为人知,这个手卷在美国,也是草书,纸本,纵29.8cm,横418.5cm,书杜甫近体诗六首。此卷作于“丁亥三月”即顺治四年三月。王铎一定也很得意此卷的书写,于是又开涮,拿怀素说事,这一次他说得更明白:“我学献之、伯英(张芝)、诚悬(柳公权),恐人误以为怀素恶道,则受其谣琢矣!”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卷 首都博物馆藏

这四个手卷是相继书写的,体现了王铎对自己书法的自负和骄傲。但是检索王其传世作品,此前似乎并不多见他如此集中书写杜诗,也不见他有如此小觑怀素的言论,这值得寻思。

王铎崇拜杜甫,并以杜甫况比自我,在诗中常有对现实的抱怨,流露了真性情。他对自己的诗是自负的,仕清之前作书法经常书写的就是自己的诗作。而晚年境况大变,仕清使他精神压抑,作书法多写杜诗是因为书写杜诗既解心情,还可以托古避嫌,并且洋溢他的才情,说到底是因为政治情绪受到了压抑,艺术情绪才得以张扬。

于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书写畅意,“好书数行”便屡屡出现在他的草书杜诗卷上,这个时候埋藏在心底的艺术情绪得以爆发,终于说出了小觑怀素的话,若早五年十年,且书写的是自己的诗作,我想他不会如此小觑怀素。

▲怀素《老僧食鱼帖》

▲怀素《自叙帖》局部

顺时针手机旋转90度欣赏高清全卷

▲怀素《自叙帖》

各位书友怎么看呢?

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所使用的非本院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尊重原创,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深圳市书法院

请点下面的 和 ,谢谢

更多文章

  • 怀素草书小帖六品,率意颠逸大气象!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书法,真书,草圣,怀素,草书

    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

  • 晋人风姿|怀素小草《论书帖》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论书帖,怀素,草书,王羲之,书法,行书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草书的一个完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有这样一件草书神作,此作被后世奉为草书“神作”,韩偓曾经评价这幅字说:字字如龙!可谓1000年来无出其右者!怀素《论书帖》草书长卷我们首先来看这幅字正文的内容: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

  • 谁说“草圣”只懂狂放?收放自如才是王道,怀素也有“两幅面孔”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怀素,草书,论书帖,小楷,草圣

    很多人不能欣赏草书,也不愿学习草书,尤其是以“颠张狂素”为代表的狂草,但殊不知草书才是一个真正的书写者的“最终归宿”。论书体,小楷最见功力,草书最见高度。即便是张旭的狂草大作《古诗四帖》还是怀素的《自叙帖》,根本上都是狂而不怪,章法严谨的。“草圣”的狂放背后蕴藏着的是深厚的功力和森严的法度,收放自如

  • 怀素草书欣赏《寄边衣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怀素,草书,寄边衣诗,博物馆

    懷素草書《裴說寄邊衣詩》,31×52厘米,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針信手縫,惆悵無人試寬窄。時時舉袖勻紅淚,紅箋漫有千行字。書中不盡心中事…—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怀素草书代表作《圣母帖》,绚烂之极,复归平淡!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草书,张旭,圣母帖,自叙帖,王献之,书法家,书法作品

    《圣母帖》是唐代狂草僧人怀素为东陵圣母所写,内容记述的是晋代杜、康二仙女蹑灵升天、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圣母帖》既吸收了王献之的神采、张旭的肥笔,又兼容了汉代草隶之笔于一炉,是怀素的里程碑之作。《圣母帖》是狂僧怀素代表作之一。刻石左角有唐代裴休等的题名。怀素在其中运用了篆书技巧,多用浑圆的中锋,少用

  • 怀素真迹《苦笋帖》,旋笔藏锋,笔画刚健,超神入妙。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怀素,草书,篆书,笔法,墨迹,苦笋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苦笋帖》帖心纵25.1 厘米 横12厘米。此帖两行十四字,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白。”从字句上看应为一则手札,所书圆瘦劲健,错落有致。在用笔上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可谓超神入妙。通篇字数虽少,却神采飞扬,充分地体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苦笋帖》前有清代乾隆皇帝题签

  • 怀素的草书《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及其书法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看见生活百态标签:怀素,草书,自叙帖,书法史,书法家,书法作品,小草千字文

    怀素是唐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与李白、杜甫、钱起、陆羽、颜真卿、徐浩、戴叔伦、卢象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传世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圣母帖》和《论书帖》诸帖。他对草书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

  • 湘楚名人——怀素,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

    历史解密编辑:读写生活万象标签:怀素,草书,行书,狂草,自叙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主要分为五种: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我们都知道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那大家知道草圣是谁吗?他就是湘楚名人——怀素。怀素(737~799),俗姓钱,字藏真,湖南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是书法

  • 最新出土!怀素老师的楷书如此香艳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楷书,自叙帖,书法,邬彤

    邬彤,千年以来一直活在传说里。9年前,一块由邬彤撰并书的墓志惊艳出土,让怀素这位老师的书法走进了现实。邬彤楷书《唐侯知什墓志》,柳叶篆的碑盖,就很惊艳。刻工不精,依然能够窥得邬彤楷书的神采。邬彤,是怀素的姨表哥。当听到邬彤说“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时候,怀素连叫数声:得之矣!得之矣!把表哥吓了老大一

  • 怀素小草《圣母帖》,说它怎么好都不为过!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怀素,圣母帖,草书,自叙帖,王献之,张旭

    怀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圣母帖》是唐代狂草僧人怀素为东陵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