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断腕太后述律平:为丈夫打天下,晚年却被孙子囚禁

断腕太后述律平:为丈夫打天下,晚年却被孙子囚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3030 更新时间:2023/12/26 10:12:53

公元926年,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取得胜利,大喜过后却是大悲,班师回朝的途中不幸病逝,享年55岁。谁来继承皇位,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决定权在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手上。

述律平是一个女强人,14岁嫁给阿保机,婚后辅助丈夫打天下。和养在闺中的中原女子不同,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述律平英姿飒爽,她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和丈夫的地位平起平坐。

阿保机从一个小小的部落首领到辽国的开国皇帝,离不开妻子的帮助。

述律平足智多谋,人狠话不多。

关键时刻,正是靠着述律平的计谋,摆下一场鸿门宴,将反对阿保机的7个部落酋长一网打尽,赶尽杀绝,为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立下了汗马功劳。

阿保机称帝后,被尊为大圣大明天皇帝,述律平被尊为应天大明地皇后。

述律平有勇有谋,也有很强的权力欲。阿保机死后,她不顾儿子已成年,宣布临朝称制。

耶律阿保机生前已经立了长子耶律倍为太子,但述律平心中另有人选,述律平为耶律阿保机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喜欢汉文化,尊崇孔子,因此让述律平不喜。儿子耶律德光骁勇善战,被封为天下兵马元帅。三子耶律李胡一事无成,却最受述律平宠爱。

耶律李胡没有能力,想要立他为帝显然不能操之过急,述律平因此决定立二儿子耶律德光为皇帝。为了清洗旧势力,述律平大开杀戒。

她召集了一批大臣,面带伤感地问道:“你们思念先帝吗?”对大臣们来说,这问题简直太容易了,就算不思念也要说思念啊,他们纷纷表示,受先帝之恩,怎会不想。

述律平不按套路出牌,说道:“既然你们这么想念先帝,就去地下陪他吧。”随后,赐死了这批大臣。朝廷人心惶惶。述律平又换了一个花样,她想杀谁了,就让大臣去阿保机的墓地帮她带个话,然后当场处死。

大臣们上朝如上坟,每天都活得胆战心惊。

轮到一个名叫赵思温的汉人臣子时,他豁出去了,反正都是死,至少要努力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当述律平让赵思温去先帝坟前帮她带话,赵思温说什么都不去,述律平问赵思温:“你对先帝如此忠诚,为什么不去陪他呢?”,赵思温答道:“先帝最亲近的人就是太后了,您先去服侍先帝,我随后就来”

述律平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是不想去地下追随先帝,可是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我现在不能去啊”随后抽出刀,砍下了自己的右手腕,鲜血淋漓,述律平却表情淡定:“就让我的手腕陪葬先帝吧”

述律平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大臣们却吓得浑身发抖,一个狠起来连自己都砍的女人,让人不寒而栗。至于述律平说几个孩子年幼,这一点显然是不成立的,长子耶律倍已经28岁了,次子也已经24岁了。她虽然睁眼说假话,但无人敢反驳,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经过割腕一事,述律平彻底达到了威慑大臣的目的,不再让大臣殉葬。

虽然已经决定好了皇帝人选,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为了彰显自己的公正,述律平把自己的长子耶律倍,和次子耶律德光叫到面前,让他们骑在马上,大臣们喜欢哪一个当皇帝,就去为他牵马。

都知道述律平不待见长子,因此结果毫无悬念,大家都选了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称帝后,十分感恩母亲,为述律平修建了断腕楼,还把述律平的生日定为了法定假日。既然是靠母亲当上皇帝的,耶律德光这个皇帝多少就有些傀儡的意思,平时要看老妈的脸色。在母亲的示意下,耶律德光封弟弟耶律李胡为皇太弟。

耶律德光平时不忘问候大哥耶律倍,表面上是关心,实际上还是不放心耶律倍。

耶律倍整日担惊受怕,干脆拖家带口投奔了后唐,他运气有够衰,刚过去没几年,后唐就灭亡了,同时消失的还有耶律倍的生命。

公元947年,述律平同时收到了2个消息,耶律德光在征战归来的途中驾崩;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在将士们的拥护下自立为帝。至于为什么要拥护耶律阮,只因为大臣们都忍述律平很久了,怕她像上次一样,在耶律德光死后大兴杀戮。

老太太怒了,她早就定好了让耶律李胡接班,手下们却拥护耶律阮,这不是打她脸吗?她强势了一辈子,怎么可能认输。这一年,述律平68岁了,依旧健朗,还能折腾。她告诉身边的人:“我先搞定叛乱,再为儿子办丧事”

述律平先是让小儿子耶律李胡率兵攻打耶律阮,结果耶律李胡遭遇惨败,虽然岁数是上去了,但耶律李胡是烂泥糊不上墙,他这一辈子只能当妈宝男,离开了母亲,什么都不是。《辽史》评价耶律李胡:“李胡残酷骄盈,太祖知其不才而不能教,太后不知其恶而溺爱之。”

儿子不中用,述律平只能亲自披挂上阵,一身盔甲,白发在风中飘舞,多少显得有些悲壮。她骑在马上,和孙子耶律阮隔着一条河,遥遥相望。你看我,我看你,毫无感情,只有杀气。

耶律阮因为父亲的遭遇,一直嫉恨奶奶。眼看着气氛越来越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大臣耶律屋质站了出来,他出身皇亲国戚,素来有声望,双方都要给他面子。

在耶律屋质的调和下,述律平和耶律阮达成了和解。述律平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关键时刻,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她不想因为双方的内斗,让辽国元气大伤。眼看着人心,士气都不在自己这一边,只能同意让耶律阮继位。

喜欢折腾的人是耐不住寂寞的,耶律阮当皇帝后,述律平和儿子耶律李胡又在暗搓搓搞事情,被发现后,母子俩直接被囚禁了,7年后,述律平去世,享年75岁。

时下流行大女主,述律平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女主,她的光芒从来不在丈夫之下,从一开始,夫妻俩就是并肩作战。

她和耶律阿保机成亲时,被要求跪拜婆婆,述律平却说她只跪苍天,不跪人,何等霸气。

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是失职的,因为她的偏心,逼得长子出走,家族分裂,最终酿成悲剧。

标签: 述律平阿保机耶律倍太后李胡

更多文章

  • 述律平,一个比吕雉和武则天还狠辣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吕雉,李胡,唐朝,武则天,述律平,阿保机,耶律倍

    作者:青灯提起历史上的掌权女子,始于吕雉,在武则天那里登上巅峰。可是有一个女人,她没有吕雉和武则天的名声大,但是做的事情,丝毫不弱于两人,甚至更上一层楼。她就是述律平,辽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妻子。契丹本是游牧民族,早期被分为八个部分,到了大唐初期形成了联盟,而后被大唐出兵打散,契丹一直依附于突厥,直到

  • 不良人六新预告,李嗣源废掉星云,不良帅斩杀大贺锋,偷袭述律平

    历史解密编辑:进击的新次元标签:耶律,述律平,李嗣源,李星云,阿保机,不良人六

    距离画江湖之不良人动画第六季开播,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官方直接公布了终极预告预热,大家还未消化完,万万没想到又在完美世界动画释放了入地狱版的新预告,那画面太燃了,也暴露了很多炸裂信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李嗣源废掉星云其实对于李星云的死亡,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无论是林轩的台词,亦或者大唐天子

  • 燕云台:萧燕燕仰慕述律平皇后?那可是个狠女人,武则天望其项背

    历史解密编辑:老四讲事标签:皇后,太后,萧绰,萧燕燕,武则天,述律平,阿保机,燕云台,古装片,平民百姓

    电视剧《燕云台》中,女主萧燕燕多次表达了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平的仰慕。这两位皇后先后相隔四代,都对辽国贡献巨大,但述律平皇后可是旁人学不来的!提到历史上狠辣的女主,人们脑海中会立即浮现吕后与武则天,可若将她们与述律平放在一起,都不值一提,论起杀伐决断,述律平皇后要是排第二,绝不会出现第一。现实

  • 《江雪》是不是藏头诗?特级教师称别想太多,网友:别小瞧柳宗元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江雪,诗歌,王维,诗人,唐朝,柳宗元,白居易,藏头诗,散文家,千古名句

    “江雪”。柳宗元:千山万鸟飞去,万径人消失。孤舟孤帽,独钓寒江雪。说起古代藏族离合诗,很多人都会想起柳宗元的《江雪》。柳宗元,唐代中叶杰出的诗人之一,入选唐宋八大家。此外,柳宗元与其他三位诗人合称“王孟维柳”。这三位诗人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王维、孟浩然和魏应物。由于柳宗元曾在柳州工作过一段时间,

  • 柳宗元最凄惨的一首诗,一字一泪,让人不忍读第二遍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韩愈,永州,投荒,唐朝,诗人,宋朝,柳宗元,唐宪宗,散文家,一字一泪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因一封《谏迎佛骨表》惹得唐宪宗大怒,被贬到潮州(今广东潮州)为刺史。韩愈只身上路,心中悲愤难抑,更兼

  • 文学故事 | 柳宗元“千万孤独”的背后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江雪,诗词,永州,唐朝,诗人,宋朝,柳宗元,刘禹锡,小石潭记,千古名句,唐宋八大家

    你知道被贬永州,写下《小石潭记》的柳宗元,同时期还写下了一首“千万孤独”的《江雪》。一个人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绝望和痛苦,才能写得出这样的诗句。回看柳宗元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失去中凋落。柳宗元出生于长安,父亲长期在为为官。自幼便在母亲卢氏的教育下勤学苦读。柳氏是河东望族,他除了两个亲姐姐之外,还有一众的

  • 传奇人生,南陈美人,长得太漂亮真的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张丽华,陈叔宝,隋炀帝,陈后主,李渊,晋王,后主,传奇人生,南陈美人

    张丽华(559年—58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下令斩杀。张丽华出身兵家,因家中贫困,他的父亲丶兄长都以织席为业。光大二年(568

  • 太原保卫战, 李光弼1万人, 完胜史思明10万大军, 只因地道挖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徐松说体育标签:大军,唐朝,李光弼,史思明,安禄山,安庆绪,郭子仪,太原市,五代十国,太原保卫战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在肃宗将大举反攻之时安禄山叛军却抢先一步。叛将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党(治今山西长治)、高秀岩自大同、牛廷玠自范阳率大军10万,会攻太原,企图夺占河东,进而“长驱取朔方

  • 安禄山和史思明下场多惨?一个被亲儿子杀,一个肠子流一地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李光弼,郭子仪,安庆绪,军事制度,唐朝,中国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优点:秦朝统一六国,严刑厉法,给人重兵器时代虎狼之师的震慑;汉代绵延久远,国力强盛,著名将相人才辈出,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到了宋明之时,虽然国家受到游牧民族的侵袭,可是单看其文化、气节、可以使人心向往之。而唐代,与他们都不同,以上优点,仿佛都有一点。这得益于唐朝统一又

  • “安史之乱”谁是真祸首?史思明若多活几年,唐朝大概会提前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唐朝,唐军,史思明,安禄山,安庆绪,安史之乱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永远不灭,能够永远统治天下。一个王朝之所以能够建立,最大的原因便是顺应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的王朝,百姓们才不会想着造反,想着去做那些掉头的事情。只有那些残暴无道的王朝,搞得百姓们民不聊生的王朝,才会逼迫的百姓们不得不去造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