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奇人生,南陈美人,长得太漂亮真的会死?

传奇人生,南陈美人,长得太漂亮真的会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闻故史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10 5:38:51

张丽华(559年—58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下令斩杀。

张丽华出身兵家,因家中贫困,他的父亲丶兄长都以织席为业。光大二年(568年),时年十岁得张丽华被选入宫,充当太子陈叔宝的良娣龚氏的侍女。陈叔宝一见张丽华就喜欢上她,从而得到临幸,于是便怀孕,于太建七年(575年)为陈叔宝生下第四子陈深。几年治后,张丽华又为陈叔宝生下第八子陈庄。太建十四年,陈宣帝陈项去世,陈叔宝继位,史称称后主,封张丽华为妃。很受陈叔宝的宠爱。

陈叔宝懒于政事,不肯舍了美人专门去处理政务,甚至连奏折都懒得看。他常常是一边让张丽华陪着他,一边让宦官们把奏折读给他听。奏折格式古板,语言古奥,内容繁杂,宦官们常常是读到后面忘了前面。所以有时陈书宝询问奏折内容时,他们往往前言不搭后语,眉头紧锁,汗流浃背。一旁的张丽华却能记得清清楚楚,一条一条说得丝毫不差。这让陈叔宝很是惊喜,就试着让张丽华分析一下奏折的内容该怎么处理。谁知张丽华条分缕析,讲得头头是道。于是,懒惰的陈叔宝索性把某些奏折直接交给张丽华处理。

张丽华长得漂亮这件事,不止南陈,就连北方刚建立的大隋,也有人倾慕她的美貌,此人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次子,晋王杨广(后来取代杨勇成为太子并登基为隋炀帝)。公元588年,隋兵水陆并进,讨伐南陈,晋王杨广随军而行,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把南陈贵妃张丽华弄到手把玩。。

乐极生悲,随军攻破金陵,陈叔宝投降后,被封作“归命侯”,皇室其他人,也留下性命,可张丽华,却有了杀身之祸。李渊认为张丽华“狐媚迷君,窃权乱政,陈国覆灭……岂容留此祸本……”,也就是说张丽华长得太漂亮了,狐媚风骚,迷惑陈后主,导致南陈灭亡,这种人,留着就是一大祸害,坚决不能留。于是,李渊和高颎一起,把张丽华给杀了。

张丽华被杀的消息传到杨广这里,后者气的牙痒痒,甚至起了除掉李渊的想法。杨广道:“我虽不杀丽华,丽华由我而死。毕竟杀此贼子……”他口中的贼子,自然就是李渊。张丽华与孔嫔妃被斩于青溪大中桥畔,年仅三十岁。

更多文章

  • 太原保卫战, 李光弼1万人, 完胜史思明10万大军, 只因地道挖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徐松说体育标签:大军,唐朝,李光弼,史思明,安禄山,安庆绪,郭子仪,太原市,五代十国,太原保卫战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在肃宗将大举反攻之时安禄山叛军却抢先一步。叛将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党(治今山西长治)、高秀岩自大同、牛廷玠自范阳率大军10万,会攻太原,企图夺占河东,进而“长驱取朔方

  • 安禄山和史思明下场多惨?一个被亲儿子杀,一个肠子流一地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李光弼,郭子仪,安庆绪,军事制度,唐朝,中国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优点:秦朝统一六国,严刑厉法,给人重兵器时代虎狼之师的震慑;汉代绵延久远,国力强盛,著名将相人才辈出,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到了宋明之时,虽然国家受到游牧民族的侵袭,可是单看其文化、气节、可以使人心向往之。而唐代,与他们都不同,以上优点,仿佛都有一点。这得益于唐朝统一又

  • “安史之乱”谁是真祸首?史思明若多活几年,唐朝大概会提前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唐朝,唐军,史思明,安禄山,安庆绪,安史之乱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永远不灭,能够永远统治天下。一个王朝之所以能够建立,最大的原因便是顺应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的王朝,百姓们才不会想着造反,想着去做那些掉头的事情。只有那些残暴无道的王朝,搞得百姓们民不聊生的王朝,才会逼迫的百姓们不得不去造反,去

  • 凭史思明的军事才能,如果不出现内讧,真的能推翻唐朝廷吗?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史思明,唐玄宗,安史之乱,节度使,大军,内讧,唐朝廷,唐朝

    安史之乱,动摇了大唐的根基,使唐帝国从辉煌的顶峰一下子滑落到谷底,并且再也没有恢复往昔的荣光。史思明,这个安史之乱的二号人物,在发生叛乱时,知平卢军事,也是个堂堂的将军了。但他的出身很普通,一开始从军,只是一个基层的下级军官,那他是凭什么能力爬到如此官位的呢?原来他是靠在军功上造假,才取得如此高位的

  • 神策军间接的杀死了史思明, 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泡椒小白兔标签:唐朝,史思明,神策军,安庆绪,史朝义,安史之乱

    大家好,今天“仍帅说”讲一讲中晚唐系列的第十集:唐朝禁军-神策军的崛起唐朝神策军我们先说说神策军的起源吐蕃崛起以后,唐朝和吐蕃在边境展开一系列的战争,到754年,名将哥舒翰拿下河湟一带后,就设立浇河、挑阳两郡并建立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形成了网点式的防御体系。神策军正式

  • “安史之乱”让安禄山臭名昭著,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史思明?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安庆绪,唐军,杨玉环

    在史书中,安禄山与史思明在“安史之乱”事件中的地位是相差无几的,没什么区别。如若不然,史家是不会用他们各自的姓,然后合二为一来命名此次动乱的。“安史之乱”的后半段,也就是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害之后,史思明就已然成为叛军的主脑人物。至德二载(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这人虽够狠,

  • 安史之乱为啥只重点提安禄山,史思明呢?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安史之乱,郭子仪,唐玄宗

    既然是安史之乱,那安、史自然都是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安禄山在历史上得到的“流量”却远远大于史思明。史思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既能与安禄山并为“逆首”,又比安禄山“低调”呢?歧途同归的发小史思明比安禄山刚好大一天,两人既是同乡,又志气相投,因此从小就玩到了一起。与

  •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了安禄山,史思明呢?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李光弼,安史之乱,郭子仪

    安史之乱,顾名思义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叛乱,但历史上安禄山的名气却比史思明大得多,这对史思明当然是“不公平”的了。既然能跟安禄山一起成为一场叛乱的首领,那史思明当然也不是简单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史思明、安禄山的成长之路。史思明与安禄山是同乡,都出自于营州都督府羁縻州,史思明是突厥人,而

  • 平叛安史之乱最惨一战:郭子仪等20万大军不敌史思明5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郭子仪,史思明,安庆绪,唐军,李光弼,安禄山

    此战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邺城之战(也叫相州之战,因为历史上很多时候邺城和相州指的是同一地方)。邺城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的著名古都,地跨现在的河北、河南两省,即位于河北的临漳县和河南安阳县境内,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在邺城发生过数次著名的大战,比如在北周、北齐和三国时期都曾在这儿鏖战过。唐朝在平定

  • 安史之乱的二把手:史思明!他一生都在专心致志祸祸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唐朝,史思明,安禄山,李光弼,唐玄宗,郭子仪,安史之乱

    公元703年的1月21日与22日,这两天分别诞生了两个人——史思明和安禄山。他们在唐玄宗末年时期发动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从此让大唐一蹶不振。然而每每说起“安史之乱”时,人们第一时间总会想到安禄山,那么史思明其人究竟如何?史思明原名崒干,出身于营州都督府羁縻州——宁夷州(今辽宁省朝阳市)的突厥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