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被革武状元,愤题菊花诗,反大唐称帝,终被李存孝逼死灭巢山

黄巢被革武状元,愤题菊花诗,反大唐称帝,终被李存孝逼死灭巢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4122 更新时间:2024/1/8 10:21:31

在残唐时代,金统帝黄巢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黄巢自幼就拜罗家枪传人为师,深得罗家献把梅花枪的真传,掌中一杆紫金藤枪,天下少有敌手,位列残唐十六杰第四位。

黄巢的一生可以说是个传奇。谁不想报效国家,黄巢曾力夺天下武状元,却因貌丑被驱逐。一怒之下,黄巢起兵反大唐,攻破长安城,当了四年大齐的皇帝。

金统帝黄巢降世

山东曹州府冤句县城北赤墙村有一个龙潭池,龙潭池旁有一个青邱古盟台。唐宣宗时期,青邱盟台连刮三天怪风,吹得黄沙遮天蔽日,房屋倒塌,大树连根拔起。大风过后,青邱盟台西南方出现了一个深达数丈的黑洞。不为人知的是,在怪风起时,青邱盟台犄角处蹿出一条黄头黄身的长约丈余的大蟒蛇,有腾空而去之势。不料突然出现一个身穿道袍的人,手持大刀连砍蟒蛇数刀,大蟒蛇顿时身亡,因此连刮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大风过后,青邱盟台只剩下一段蛇身,一堆衣服和一柄沾满血迹的大刀。

这个大蟒蛇和道人各有来历,都不简单。天煞星地听兽下凡时变成黄头黄身的大蟒蛇,而那个道人是一同下凡的九丑星。天煞星就是黄巢,九丑星正是朱温,正因为天煞星下凡真身被斩杀,因此没能够坐稳皇位,只做了四年多的大齐国皇帝。

大风过后,龙潭池旁边的黄源家中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小孩生来形状怪异,眉横八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虽然模样极丑,但黄源的父亲黄正却认为他前途无量,为他取名黄巢,字表巨天,对他极为疼爱。

龙潭寺学罗家枪

黄正、黄源父子以贩卖私盐为生,家中极为富有。为了积德,黄家时常去附近的龙潭寺进香捐钱,因此认识了主持慧仁法师。

黄巢八岁时,黄家在八月十五又去龙潭寺捐献了一大笔香火钱。第二天,慧仁法师前来道谢,当时正逢菊花盛开,黄正请慧仁做诗。慧仁也是没有准备,一时间想不出来,不想院内的小黄巢当场作出一句“堪与百花总为首,自然天赐赫黄衣。”慧仁惊讶不已,让他再做一首。小黄巢思索一会后,做出“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慧仁听闻后哈哈大笑,觉得太像自己年轻时的性格了,当即收黄巢为徒。

慧仁法师原名张处让,晚唐五老第二位,号称北枪王。当年,张处让和澹台誉在越国公罗谏门下学的罗家献把梅花枪,凭掌中一杆紫金藤枪,名扬天下。收徒后,慧仁悉心传授黄巢罗家枪以及兵书战册。黄巢也是天资聪明,到十六岁就已经学会了罗家献把梅花枪全部精髓,转身回马枪几乎无人可破。

力夺天下武状元

唐僖宗李儇即位后,西番作乱。朝廷张皇榜在京城长安开设文武科场,选取文武状元。

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满身武艺的黄巢也想去考取个功名,慧仁也正有此心,把自己的紫金藤枪赠给了他。这杆枪来头可不小,是当年两辽王薛丁山的兵刃,跟随了慧仁大半辈子,足可见慧仁对黄巢的疼爱。

八月十四,天下举子齐聚长安城。黄巢七兄弟一同来到长安城,这七兄弟是七位结拜兄弟,分别是黄巢、孟绝海、邓天王、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葛从周,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长安城兄弟七人又结识了山东起义头领王仙芝、尚让两人,只是当时黄巢一心想要为朝廷效力,并没有多说什么。其后,黄巢在游逛长安城时,又慑服杨师厚夏鲁奇,这兄弟俩佩服黄巢的为人和枪法,知道他必是武状元,没有参加比试就告辞离去了。

八月十五,武试正式开始。赛瘟神朱温先打败河南平阳彭兴,再打败张归霸,却被黄巢三招两式打败。其后,薛仁贵的后人薛崇上场,依然不是黄巢的对手,认输退场,台下再无一人敢上台。黄巢就这样镇住武科场,一举夺下武状元。

丢武状元愤题菊花诗

演武厅比武结束后,唐僖宗钦点黄巢为新科武状元。唐僖宗的母亲想要为公主挑选一位驸马,就让黄巢上殿看下他的容貌。黄巢这一进殿惹下了大事,皇帝和太后看见他的容貌视为妖魔鬼怪,当即下令要将他斩首。幸得汾阳王郭瑞夫求情,唐僖宗下令革除黄巢的武状元,轰出场外,永不录用。

八岁学艺,十五岁艺成出师,十九岁名震山东。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结果,黄巢无名火起,一时狂笑不止。黄巢一路来到会英楼,喝酒赏菊花,本来心情已平复,看到楼下张贴皇榜,再次心头火起,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要来笔墨在墙上题下一首感菊诗: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祥梅寺试剑起兵

黄巢愤题反诗,惹来大祸。唐僖宗听闻后,下令捉拿黄巢,其时黄巢早已离开长安,和众兄弟来到了祥梅寺。

太行山上屯雄兵,祥梅寺内聚英雄。题反诗后,黄巢只有扯旗造反一条路,而且他称帝早已有预兆。祥梅寺的法明长老因庙中灯油丢失,夜遇阴曹的掌案使连夜造册,这只因黄巢称帝要杀人八百万,血流三千里,而试剑杀的第一个人正是法明长老。法明长老本欲求黄巢不杀自己,黄巢也答应了,不想黄巢得玄女娘娘赠送混唐剑试剑,他正好躲在了黄巢试剑的空心柳树里,被一剑砍去头颅。试剑之后,黄巢带众兄弟前往太行金顶山开始了起义造反之路。

血洗洛阳,长安城称帝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宠信奸臣,民不聊生。黄巢起义之后,聚集了五十多万人,攻占大唐大片土地,直逼洛阳,要夺取长安。

黄巢起义后被称为黄王,天下英雄纷纷响应。围困洛阳时,朱温前来投靠,王仙芝、葛从周等人劝黄巢说朱温阴险狡诈,不可留用。黄巢却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还让朱温做了左将军。黄巢的一意孤行,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洛阳之战,王仙芝带精锐暗渡护城河,夺取城门。不料,王仙芝夺取城门后被洛阳大帅周武一箭射杀,这惹怒了黄巢,不仅斩杀了周武,还一鼓作气拿下洛阳,下令屠城三日,杀得血流三尺。其后,黄巢带军一路攻破潼关,又攻破长安,逼得唐僖宗落荒而逃。

长安城破后,黄巢在长安称帝。黄巢定国号为大齐,改年号为金统元年,自称金统帝,同时封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朱温、张归霸为五虎将,其余众将也纷纷封赏。这时大齐声势浩大,直欲一举灭亡大唐。

大齐的衰落

黄巢占领长安后,派朱温去西祁州追杀唐僖宗。不想,朱温却背叛了大齐,投奔了唐朝。这时是黄巢义军最为关键的时候,因着朱温叛变出现了重大变数。更重要的是铁石星君下凡的李存孝已经出世了,要破灭大齐。

黄巢和李存孝本是克星,这黄巢原是地藏王菩萨座下的天煞星地听兽。当初,目连僧地狱救母,用九连环禅杖误砸地狱门,放跑了冤魂八百万,到了人间化作酷吏、唐兵,乱国祸民。这一下无法收拾,阎王爷找到了目连的师父地藏王,于是地藏王派地听兽化身为黄巢去收回八百万恶鬼。这时大唐气数还未尽,玉帝就派了铁石星君下凡保大唐。

铁石星君下凡后,得晋王李克用收为义子。在破巢之路上,身为先锋的十三太保李存孝智夺石岭关,生擒孟绝海,捉拿邓天王,勇破一字长蛇阵,十八骑闯长安,搅得大齐一片混乱。

灭巢山黄巢自刎

李存孝十八骑闯长安后,李克用在霸陵川摆宴庆贺。在这种情况下,葛从周建议黄巢趁李克用醉酒御驾亲征。黄巢御驾亲征路上遇见法明冤魂拦路,混唐剑又丢失,大齐实已是气数将尽。

黄巢孤注一掷,唐军周德威却早已在霸陵川布下埋伏。大齐军马中埋伏之后纷纷逃生,黄巢杀出霸陵川后,却正遇十三太保李存孝。话说李存孝和黄巢还是同门,李存孝是澹台誉的弟子,黄巢是张处让的弟子,而澹台誉和张处让又是师兄弟,学的都是罗家献把梅花枪。只是澹台誉遵照罗谏的话,并没有把罗家枪传给李存孝,而黄巢也不愧是武状元,与马前无三合的李存孝大战了七八个照面,又是一招罗家的转身回马枪直取李存孝。如果其他人遇见这一招肯定完了,但澹台誉传给李存孝的三十六路金槊法中的最后一路叫踅马倒提槊,这一招经澹台誉多次改进后专破罗家转身回马枪。黄巢绝招被破,李存孝杀他易如反掌,但当年澹台誉嘱咐他不可杀同门,因此李存孝放走了他。

黄巢败退之后,意冷心灰,直退到灭巢山鸦儿谷。这灭巢山鸦儿谷石碑其实是周德威摆放的,黄巢看到后觉得命定难逃,拔剑自刎而死。

一代枭雄黄巢黄巨天的传奇,就此终结。

更多文章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黄巢,唐王朝,王朝,武则天,唐朝

    在历史上,只要聊到黄巢这个人物,大多数人都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原因很简单,因为此人结束了唐王朝最后的荣光,终结了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幻想。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此人的起义部队,纯粹就是烧杀抢劫,是一只无恶不作的部队。直到现在民间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黄巢起义杀人百万。总的来说黄巢在历史上没什么好形象,在民间传说中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将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巢,唐僖宗,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门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收录在《全唐诗》里的三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甚至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虽现文气,细读之脑海中却是兵刃相见的战场。而这种文与武交杂的融合,也正是黄巢其人的写实。除却诗句外,人们对于黄巢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他的起义经历。

  • 李存孝王彦章黄巢杨衮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他们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存孝,黄巢,王彦章,武艺,杨衮,杨业

    众多的英雄人物造就了残唐故事的精彩,黄巢凭着罗家枪的精妙成为了唐朝最后一任武状元;杨衮的北霸六合枪挑战太原城,代师传枪的残唐第一枪高思继;日挑三十六员唐将的王彦章,无敌于天下的李存孝名扬天下。这些传奇人物的师傅都是谁?他们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第一位:李存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这位在

  • 黄巢落榜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后朱元璋仿写,也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黄巢,长安,元朝,朱元璋,唐王朝,悲剧片,官宦世家,不第后赋菊,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时常出现的意象。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则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便是周敦颐也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些文人笔下的菊花形象,大多是给人温情恬淡的感觉,毕竟这和菊花被赋予的吉祥、长寿的含义也是相得益彰。不过在古代的咏菊诗词中

  • 黄巢杀人800万,在劫在数名难逃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巢,老衲,僧人,皇帝

    黄巢字巨天,他家祖上三辈都是贩盐的商人,生活富足,在当地颇有些名望,亲戚们也都顺风顺水,当然,除了他。他从出生的时候就倒霉,因为面色漆黑,而且鼻子上还有先天的残疾,所以刚下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便认为他是妖怪,所以将才落地不久的他抱到了树林丢弃,后来还是他母亲哭诉,才软了他父亲的心,当时想去找他,但想那

  • 黄巢野蛮粗暴,滥杀无辜,可他却铲除了毒害中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黄巢,长安,毒瘤,唐朝,食盐,王仙芝,李自成,唐僖宗

    黄巢这家伙,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搞事儿”而来的。这样的人,其人生必然充满了坎坷。黄巢生在一个盐商的家庭,自古以来,盐铁就是朝廷必抓的大项,作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其利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因此,黄巢他们家并不缺钱,他如果想,完全就可以安心地当一个盐贩子,一辈子都不会愁吃穿,但黄巢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

  • 黄巢残暴 迷恋权财 却立一大功 拔掉危害中国近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希子说电影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唐玄宗,安禄山,李自成,唐朝

    遥想当年,英豪黄巢率领大军攻破都城长安,曾经繁华无比的大唐一时间沦为梦中幻影,留在世人眼前的不过是一片废墟。每每看到目光短浅,耽于享乐的贵族们不为国家谋利,压迫下层人民,我的心理都会响起形容黄巢的一句豪言壮语:天街踏尽公卿家,内库烧为锦绣堆。曾经的世家大族,在历史上传承百年的大家族在黄巢的铁血政策下

  • 黄巢兵败被杀,数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处决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僖宗,黄巢,王仙芝,安史之乱,唐朝,姬妾,食盐,军事制度

    任何朝代末期都会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这也是王朝体系的人地矛盾循环规律。自己内部不进行自救行动,那就只能被外部暴力破坏,重新搭建一个体系,进行再次的权力洗牌与人地资源匹配。只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控局势,进行成功上位。唐末黄巢起义,可以说是唐朝末期乱世的开端,也是王朝末世最后的挣扎。黄巢能够占据京师

  • 黄巢兵败被杀,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军,大齐,姬妾,唐朝,食盐,唐僖宗,王仙芝,黄巢起义,军事制度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5岁就能对诗,可满腹经纶的他却没法通过科举考试,黑暗的社会、腐败的官员、昏庸的皇帝将他压得喘不过气,于是乎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唐朝末年,黄巢看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看着阴暗不作为的朝廷,抑郁不得志的他内心充满了愤懑,他期待着革命的到来迫不及待的想要推

  • 黄巢的功与过

    历史解密编辑:勇敢他标签:黄巢,长安,大军,唐朝,食盐,节度使,王仙芝

    黄巢留在世间最后的话是:“想我自起兵以来,转战千里,战无不胜。没想到,却落得今天这种下场。都是天意呀!”黄巢是谁?听海云频道为你娓娓道来。黄巢(公元849~884),曹州冤句人(今山东菏泽),祖上世代贩卖私盐,家境殷实。“此子仪表非俗,异于常人。万里不足挑一,乃王侯之相也。”这是黄巢四岁时江湖术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