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1696 更新时间:2024/1/22 1:26:15

在历史上,只要聊到黄巢这个人物,大多数人都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原因很简单,因为此人结束了唐王朝最后的荣光,终结了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幻想。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此人的起义部队,纯粹就是烧杀抢劫,是一只无恶不作的部队。直到现在民间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黄巢起义杀人百万。

总的来说黄巢在历史上没什么好形象,在民间传说中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有一点可能我们不会想到黄巢在作恶的同时,也为中国历史终结了一大毒瘤。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关于黄巢的历史中有一个细节,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那就是黄巢去考科举,结果没能考中,然后在愤怒之余写了一首菊花诗: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黄巢就正式走上了造反的道路,跟随王仙芝打天下。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唐王朝的科举制度太腐败了,黄巢虽然是一个恶棍,但也算得上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可能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因为根据历史的记载,科举制度真正作为主要的选官手段,是要到宋朝以及明朝之后。不要看唐太宗所说的,天下英雄尽入我手中,事实上,唐朝的科举取士人才数量极其稀少。

那么唐朝既然不完全是靠科举选人才,他的官员又是怎么产生的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门阀世家子弟出官员。

这一点可能现代人不太理解,为什么门阀世家垄断了官员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从一个叫陈群的人开始,历史一直到宋王朝时期,中原王朝的选官权力都被一帮特殊的群体所垄断,而这帮群体被称为世家大族。

正如历史所记载,陈群帮助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中原王朝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的选官制度。但是这个制度的根本是为了维护世家大族的权利,甚至可以说,曹丕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就是因为世家大族对他的抬举。所以,九品中正制本质上是皇帝与世家大族共同统治天下。

而且,后来的历史陷入到了这样一个循环,那就是流水的皇帝以及铁打的大家族。历史上皇帝换了很多个,连王朝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但是世家大族却牢牢的把控住了选官权力以及人口和土地。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东晋王朝,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世家大族王家成为了最有权力的家族,他们甚至可以一言不合废掉东晋的开国皇帝,之后有世家大族数次发动战争,让皇帝陷入到崩溃。

至于说后来著名的谢石谢安等人确立的谢氏大族,那更是决定了东晋王朝的命运,甚至还流传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大家族的力量已经超越了君主的权威。

好不容易熬过了大乱世时代迎来了统一,隋王朝与唐王朝建立,可是这两个王朝也还是没有摆脱世家大族的制约。以隋王朝为例,宇文世家直接杀掉了皇帝,关陇集团更是开创了唐王朝。

后来唐高宗更是为了与关陇集团作斗争,养出了武则天这个蛊,然后就是女皇武则天上台。

应该说,在前后整整六百年的时间里,世家大族都一直成为国家的吸血虫,他们占据了国家太多的资源,垄断了太多的土地和人口,让国家走的步履维艰。

也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巢突然杀了出来。虽然此人本身不是什么好人,而且也是因为世家大族垄断了选官的权利,导致他被踢出局。但也正因为他对于世家大族的愤怒以及他天生的草根属性,于是此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正如历史记载,黄巢攻占广州的时候,犹如雁过拔毛,大家族多数破产,中产之家也被抢得一干二净。

之后此人又不断地转战中原各地,其做法也是简单粗暴,面对大家族直接抢粮抢钱抢女人。甚至此人还想要打压所有的世家大族,直接拉拢平民老百姓,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政权。

虽然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进步意义,但也的的确确深深地动摇了世家大族的统治,这对于后来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让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如果大家不理解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当年欧洲的黑死病。欧洲黑死病本身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正因为黑死病导致大量的贵族死去,以及大量的财产无人继承,这才完成了资本的某种原始积累,还有整个社会变革的某种条件。

因此,黄巢算得上是唐朝的灾难,但是这场灾难到来的时候,却也帮助唐朝清理了一个肿瘤。当然了,当时还没有清理干净,但实现科举的底层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宋朝的文人时代即将到来。

另外对此我们得强调一点,黄巢考科举没能考上,还真不完全是世家大族对他的排斥以及中央朝廷对他的否认。因为黄巢虽然有一定的才华,可是唐朝历史上能够考上科举的人,那绝对是才华远超黄巢的人。因为历史上狄仁杰白居易都没能考中科举,试想一下,黄巢的水平能比得上这两人吗?

所以,黄巢的起义有点尴尬,其过程也是充满破坏性,只不过在破坏之余,为后来的王朝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基础,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历史的奇妙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黄巢唐王朝王朝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将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巢,唐僖宗,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门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收录在《全唐诗》里的三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甚至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虽现文气,细读之脑海中却是兵刃相见的战场。而这种文与武交杂的融合,也正是黄巢其人的写实。除却诗句外,人们对于黄巢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他的起义经历。

  • 李存孝王彦章黄巢杨衮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他们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存孝,黄巢,王彦章,武艺,杨衮,杨业

    众多的英雄人物造就了残唐故事的精彩,黄巢凭着罗家枪的精妙成为了唐朝最后一任武状元;杨衮的北霸六合枪挑战太原城,代师传枪的残唐第一枪高思继;日挑三十六员唐将的王彦章,无敌于天下的李存孝名扬天下。这些传奇人物的师傅都是谁?他们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第一位:李存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这位在

  • 黄巢落榜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后朱元璋仿写,也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黄巢,长安,元朝,朱元璋,唐王朝,悲剧片,官宦世家,不第后赋菊,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时常出现的意象。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则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便是周敦颐也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些文人笔下的菊花形象,大多是给人温情恬淡的感觉,毕竟这和菊花被赋予的吉祥、长寿的含义也是相得益彰。不过在古代的咏菊诗词中

  • 黄巢杀人800万,在劫在数名难逃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巢,老衲,僧人,皇帝

    黄巢字巨天,他家祖上三辈都是贩盐的商人,生活富足,在当地颇有些名望,亲戚们也都顺风顺水,当然,除了他。他从出生的时候就倒霉,因为面色漆黑,而且鼻子上还有先天的残疾,所以刚下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便认为他是妖怪,所以将才落地不久的他抱到了树林丢弃,后来还是他母亲哭诉,才软了他父亲的心,当时想去找他,但想那

  • 黄巢野蛮粗暴,滥杀无辜,可他却铲除了毒害中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黄巢,长安,毒瘤,唐朝,食盐,王仙芝,李自成,唐僖宗

    黄巢这家伙,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搞事儿”而来的。这样的人,其人生必然充满了坎坷。黄巢生在一个盐商的家庭,自古以来,盐铁就是朝廷必抓的大项,作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其利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因此,黄巢他们家并不缺钱,他如果想,完全就可以安心地当一个盐贩子,一辈子都不会愁吃穿,但黄巢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

  • 黄巢残暴 迷恋权财 却立一大功 拔掉危害中国近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希子说电影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唐玄宗,安禄山,李自成,唐朝

    遥想当年,英豪黄巢率领大军攻破都城长安,曾经繁华无比的大唐一时间沦为梦中幻影,留在世人眼前的不过是一片废墟。每每看到目光短浅,耽于享乐的贵族们不为国家谋利,压迫下层人民,我的心理都会响起形容黄巢的一句豪言壮语:天街踏尽公卿家,内库烧为锦绣堆。曾经的世家大族,在历史上传承百年的大家族在黄巢的铁血政策下

  • 黄巢兵败被杀,数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处决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僖宗,黄巢,王仙芝,安史之乱,唐朝,姬妾,食盐,军事制度

    任何朝代末期都会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这也是王朝体系的人地矛盾循环规律。自己内部不进行自救行动,那就只能被外部暴力破坏,重新搭建一个体系,进行再次的权力洗牌与人地资源匹配。只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控局势,进行成功上位。唐末黄巢起义,可以说是唐朝末期乱世的开端,也是王朝末世最后的挣扎。黄巢能够占据京师

  • 黄巢兵败被杀,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军,大齐,姬妾,唐朝,食盐,唐僖宗,王仙芝,黄巢起义,军事制度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5岁就能对诗,可满腹经纶的他却没法通过科举考试,黑暗的社会、腐败的官员、昏庸的皇帝将他压得喘不过气,于是乎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唐朝末年,黄巢看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看着阴暗不作为的朝廷,抑郁不得志的他内心充满了愤懑,他期待着革命的到来迫不及待的想要推

  • 黄巢的功与过

    历史解密编辑:勇敢他标签:黄巢,长安,大军,唐朝,食盐,节度使,王仙芝

    黄巢留在世间最后的话是:“想我自起兵以来,转战千里,战无不胜。没想到,却落得今天这种下场。都是天意呀!”黄巢是谁?听海云频道为你娓娓道来。黄巢(公元849~884),曹州冤句人(今山东菏泽),祖上世代贩卖私盐,家境殷实。“此子仪表非俗,异于常人。万里不足挑一,乃王侯之相也。”这是黄巢四岁时江湖术士对

  • 黄巢攻陷广州后,为何下令屠城,杀死定居在当地的十余万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黄巢,唐王朝,安史之乱,唐朝,官府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说起黄巢,就不得不令人想起他写的这首充满了霸虐杀气的《不第后赋菊》。在平常我们往往会把黄巢与杀人魔王这个称号相挂钩,毕竟他在带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大唐南北的同时,基本上把不论是大唐人还是在大唐的外国人都给杀了个遍,但是我们却经常忽略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