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落榜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后朱元璋仿写,也成经典

黄巢落榜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后朱元璋仿写,也成经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暴龙历史记 访问量:4732 更新时间:2024/1/8 19:29:28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时常出现的意象。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则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便是周敦颐也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些文人笔下的菊花形象,大多是给人温情恬淡的感觉,毕竟这和菊花被赋予的吉祥、长寿的含义也是相得益彰。

不过在古代的咏菊诗词中,有一首却写得别出心裁,充满了肃杀之气,它就是出自黄巢之手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他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却遗憾落榜之时。当时的黄巢也是有着满腔的抱负,但是面对科举的失利再加上当时朝廷的腐败,他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但是这悲愤并没有让他失落,相反激起了他的雄心壮志,于是便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抱负。

相信很多人读到首句都会很奇怪,毕竟九月九才是重阳节,一般文人赋菊都是描写重阳,为什么黄巢要写重阳节的前一天呢?其实黄巢在这里是刻意为之,有句话叫“黎明前的黑暗”,对于黄巢来说,重阳佳节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而他需要在此之前就做好准备去闯过黎明。

次句黄巢写得杀气四溢,让人读之也不由惊叹他的冲天豪气。到了秋天百花凋零菊花绽放,这本是自然规律,但是在黄巢笔下似乎这不再是被动的自然规律,而是菊花自己倔强的选择。自己会像菊花一样生机盎然,等到自己绽放时,腐朽的唐王朝便会像秋日的百花一样凋零。

最后两句则是黄巢的遇见和展望。等到重阳来临,菊花怒放,它冲天的香气会渗透长安城的每个角落。这里对于菊花香气的描写也很是传神,他不是淡香,也不是幽香,而是浓郁的芳香。而且“香阵”二字也说明这不是一两朵菊花,所以这也不是喻指他一个人,而不是对于腐败唐王朝不满的每一个人,这其中表现的是黄巢渴望天下太平的观念。

最后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描写出重阳佳节,菊花遍布全城,似乎给全城披上金甲的壮丽景象。我们从前诗中也能得知,这首诗虽然是咏菊诗,但是托物言志,所以这里的菊花其实也是代表全天下的老百姓,所以这句话也表达出黄巢希望腐朽的唐王朝被取代,老百姓当家作主的愿望。

不得不说,黄巢这首咏菊诗通篇霸气十足,读之便能感受到他的冲天豪气。当时笔者初读这首诗的时候还在感叹,到底是怎样一个奇男子,能够写出这般气冲霄汉的诗作。这首诗传到明朝后,朱元璋也仿写了一首,一样很霸气,也成为了经典,大家且看这首《咏菊花》: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看朱元璋的这首咏菊诗,我们会发现,他在气势上比起黄巢的诗有过之无不及,尤其是“我若发时都吓杀”这一句,更是写得霸气十足,充满了主动进攻的意味。而且黄巢最多就是“我花开来百花杀”,但是朱元璋却是更进一步,百花已经不是他的首要目标,他眼里真正的对手是让百花凋零的瑟瑟秋风,他要在和西风的战斗中怒放,这样的气魄着实令人叹服。

不过如果从文学角度来讲,明显是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更具文学性和观赏性。而且黄巢还有一个身份是私盐贩子,但是有着这重身份的他不仅有才学去参加科举考试,还能写出这般气魄非常的诗文,不得不说黄巢是真的牛。而朱元璋的诗作,则有一种君王的霸气。

更多文章

  • 黄巢杀人800万,在劫在数名难逃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巢,老衲,僧人,皇帝

    黄巢字巨天,他家祖上三辈都是贩盐的商人,生活富足,在当地颇有些名望,亲戚们也都顺风顺水,当然,除了他。他从出生的时候就倒霉,因为面色漆黑,而且鼻子上还有先天的残疾,所以刚下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便认为他是妖怪,所以将才落地不久的他抱到了树林丢弃,后来还是他母亲哭诉,才软了他父亲的心,当时想去找他,但想那

  • 黄巢野蛮粗暴,滥杀无辜,可他却铲除了毒害中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黄巢,长安,毒瘤,唐朝,食盐,王仙芝,李自成,唐僖宗

    黄巢这家伙,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搞事儿”而来的。这样的人,其人生必然充满了坎坷。黄巢生在一个盐商的家庭,自古以来,盐铁就是朝廷必抓的大项,作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其利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因此,黄巢他们家并不缺钱,他如果想,完全就可以安心地当一个盐贩子,一辈子都不会愁吃穿,但黄巢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

  • 黄巢残暴 迷恋权财 却立一大功 拔掉危害中国近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希子说电影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唐玄宗,安禄山,李自成,唐朝

    遥想当年,英豪黄巢率领大军攻破都城长安,曾经繁华无比的大唐一时间沦为梦中幻影,留在世人眼前的不过是一片废墟。每每看到目光短浅,耽于享乐的贵族们不为国家谋利,压迫下层人民,我的心理都会响起形容黄巢的一句豪言壮语:天街踏尽公卿家,内库烧为锦绣堆。曾经的世家大族,在历史上传承百年的大家族在黄巢的铁血政策下

  • 黄巢兵败被杀,数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处决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僖宗,黄巢,王仙芝,安史之乱,唐朝,姬妾,食盐,军事制度

    任何朝代末期都会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这也是王朝体系的人地矛盾循环规律。自己内部不进行自救行动,那就只能被外部暴力破坏,重新搭建一个体系,进行再次的权力洗牌与人地资源匹配。只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控局势,进行成功上位。唐末黄巢起义,可以说是唐朝末期乱世的开端,也是王朝末世最后的挣扎。黄巢能够占据京师

  • 黄巢兵败被杀,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的处决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军,大齐,姬妾,唐朝,食盐,唐僖宗,王仙芝,黄巢起义,军事制度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5岁就能对诗,可满腹经纶的他却没法通过科举考试,黑暗的社会、腐败的官员、昏庸的皇帝将他压得喘不过气,于是乎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唐朝末年,黄巢看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看着阴暗不作为的朝廷,抑郁不得志的他内心充满了愤懑,他期待着革命的到来迫不及待的想要推

  • 黄巢的功与过

    历史解密编辑:勇敢他标签:黄巢,长安,大军,唐朝,食盐,节度使,王仙芝

    黄巢留在世间最后的话是:“想我自起兵以来,转战千里,战无不胜。没想到,却落得今天这种下场。都是天意呀!”黄巢是谁?听海云频道为你娓娓道来。黄巢(公元849~884),曹州冤句人(今山东菏泽),祖上世代贩卖私盐,家境殷实。“此子仪表非俗,异于常人。万里不足挑一,乃王侯之相也。”这是黄巢四岁时江湖术士对

  • 黄巢攻陷广州后,为何下令屠城,杀死定居在当地的十余万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黄巢,唐王朝,安史之乱,唐朝,官府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说起黄巢,就不得不令人想起他写的这首充满了霸虐杀气的《不第后赋菊》。在平常我们往往会把黄巢与杀人魔王这个称号相挂钩,毕竟他在带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大唐南北的同时,基本上把不论是大唐人还是在大唐的外国人都给杀了个遍,但是我们却经常忽略了一点,

  • 黄巢真的为中国拔除了一个危害600年的“毒瘤”?这个毒瘤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巢,黄巢起义,长安,唐朝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几乎在历朝历代,都会频繁上演。因为不满统治者苛待百姓,这让不少人迫于无奈,选择造反,争取获得一条出路。然而历史上农民军起义造反,却很少有成功的,真正原因就是他们本身带有的局限性。当年黄巢起兵造反,可是轰动一时,这中间没少残害老百姓。但是有一点却值得,后人予以称赞,那就是“拔除”

  • 铁石星君临凡为无敌将李存孝,镇压谛听兽下界的金统帝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李存孝,黄巢,李克用,唐僖宗,朱温,郭子仪

    在演义评书之中,多有一些神话色彩。隋唐演义中有青龙四出世,白虎三投唐,说的是青龙星先后转世为单雄信、盖苏文、苏宝同、安禄山,白虎星也随之转世为罗成、薛仁贵、郭子仪。还有紫微星、二十八星宿、金翅大鹏等等,也都曾出现于演义之中。《说岳》开篇故事也是神话,玉帝遣赤须龙为金兀术乱宋室,如来佛祖派金翅大鹏为岳

  • 从唐入宋之殇61:黄巢如同雀鳄鳝,老是打不死背后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节度使,王铎,刘汉宏,官军

    骑着高头大马,走在乾符六年(879年)的初冬,温暖的阳光下,刀枪的血迹很快便干成了一片树叶。从老家曹州的三千乌合之众,发展到今天的十万草军,看着漫山遍野的白旗,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黄巢不禁踌躇满志。从广州那个鬼地方出来后,遇到的对手一触即溃。草军兵锋所至,官军望风而逃。草军距大唐宰相、招讨使王铎坐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