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还有后人吗?李白真的是李建成之后?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还有后人吗?李白真的是李建成之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楼讲故事 访问量:3245 更新时间:2024/1/22 22:33:06

以正史来说,李建成是有后的。彼时,李建成的亲子,除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夭,其余六子,包括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虽皆在武德九年(626年)那场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诛杀。但是,之后李世民为了在后世不落个杀兄弑弟的恶名,就在贞观十三年(639年),下旨将十三子李福过继给李建成,让他继承李建成一脉,为其传宗接代。太宗哀号久之。建成死时年三十八。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太宗即位,追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以礼改葬。葬日,太宗于宜秋门哭之甚哀,仍以皇子赵王福为建成嗣。—《旧唐书》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李建成是有后的。李福的后人就是李建成的后人,李福子李穆和孙李思顺,他们皆为李建成之后。当然,正史虽说李建成的亲子悉数亡去,只有李世民的儿子李福过继给他,做了继子,成为他的后人,为他延续这一脉的传承。但是,据野史的记载,及现如今些许学者的考证,李建成是有真正属于他一脉的后人的,而非过继的后人。

而他们认定的是李建成直系后人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台湾学者褚问鹃先生推论李白是唐初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诛斩的李建成的后代。褚问鹃先生称玄武门之变时“太子妃闻变,即将她的独子托孤给一名亲信的宫女……宫女抱着建成之子就坐车出城,望西域而去……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李白的高曾祖了”。徐本立先生亦认为李白为“李渊五世孙” ,他认为“建成、元吉诸子……个别人有可能逃出险境……或有怀孕的侍妾侧室,在别人掩护下出逃,李白即建成后裔”。韩维禄先生则著文《李白“先世为庶”当为建成玄孙解》,详细考证了李白乃是建成玄孙。韩继禄先生认为:“当玄武门事变时,李建成满门被诛,唯长子太原王李承宗在此之前病故,若承宗有子则远离长安,免遭诛杀,其亲闻讯将其藏匿或逃往他方……‘五世为庶’只能是李建成的后代,五世为:一世李建成,二世李承宗,三世李承宗之子,四世李容,五世李白” 。

那上述说法是真的吗?李白真的是李建成的玄孙?个人认为上述说法大抵为想当然的虚构,种种主观臆测,乃是小说之言,多数是当不得真的。首先,史书是明确记载李建成之子皆亡故。《旧唐书·李建成传》言:“建成死时,年三十八,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 ;《唐六典》亦云:“隐太子、卫王、巢王、楚王、荆王、汉王、丰王、周王八族无后”。此后,《新唐书》、《贤治通鉴》皆有类似记载。其次,彼时唐高祖时,高祖是“遍封宗子”,“虽童孺皆为王”,因此如若李建成真有嫡长孙,定然会有封号并记入谱牒,但史书却无丝毫记载,这只能说李建成无孙。

综上所述,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李建成有后的情况下,一切的猜想都是空谈。此时,最让人相信的还是史书上的记载,毕竟史书所记载的事情是目前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离当时的真相最近的实物。故这等臆想建成之孙,即李白的祖父,只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总得说,以正史而论,李建成是后人的。不过,这个后人并非是李建成的直系一脉,他是李世民过继给他的继子,非亲生子。当然,以古代的法统而言,过继的儿子也是儿子,他的后人自然就是李建成的后人。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更多文章

  • 李建成占据先天大义,为何还会输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东宫,玄武门之变,秦王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处死隋炀帝杨广,大隋已经名存实亡。不久之后,被李渊扶持起来的隋恭帝杨侑被迫禅让帝位于李渊,李渊就此登基称帝,建立大唐,并立李建成为太子。然而李建成虽为太子,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高枕无忧,因为当时他的弟弟李世民军功太高,以至于李渊对李世民封无可封,最后,只能封了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准许

  • 假如李建成当了皇帝,会不会改变唐朝历史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靖,李渊,魏征

    提起大唐盛世,就不能不提唐太宗李世民,提起李世民,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玄武门之变。历史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中国会不会有大唐盛世呢?中国封建王朝会有怎样的发展呢下面且听郝哥分析一下。一、势均力敌的阵营李世民之所以能打下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光靠他自己肯定不行,孤木

  • 一手好牌,李建成怎么就给打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元吉,秦王,王世充

    文/ 子玉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终有一战,变数只在于双方的斗争方式是选文还是选武而已。大业十三年(617)年底,在西进长安的途中李渊曾想调走李世民的谋臣杜如晦,房玄龄在第一时间给李世民讲明了其中的道理:“您要是想做一个藩王,要不要杜如晦都无所谓,但如果您想经营四方,那杜如晦可是王佐之才,没人能代

  • 李建成家宴上,李世民喝酒中毒,李渊知道后却并没有责怪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元吉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得力干将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及十个侄子,从而在夺嫡之战中取得胜利,并在两个月之后成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之后开启了贞观之治,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不过,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始终是李世民身上的一个污点。实际上,李世民也不愿

  • 李渊既然认定了李建成,为何还要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小李维修标签: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高祖

    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李渊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立李建成为太子,这在礼法上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偏偏又出了一个变数,那就是手握重兵并且始终野心勃勃的李世民,也有意去争夺那个位置。既然李渊从一开始就认定了李建成,也一直在扶持和培养李建成,那他又为何让李世民手握重兵?司马光在通鉴中写了这么一句话:“然高祖

  • 李建成为什么会最终输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渊,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刘黑闼

    不论是史书中还是演义中,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形象总是不成器,给人一种负面的印象,但因为李世民首开皇帝影响史书的先河,所以史书记载常常令人怀疑。从魏征这样一个直臣能给李建成打工和李建成死后还有手下冯立和薛万彻主动为其报仇就可以看出,李建成不是一个庸人。李建成在李渊起兵后,带领大军打赢了开局第一仗西河之

  • 李世民与李建成两人实力相当,不过李建成还是差了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皇帝,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军事制度,书法家,元帅

    历史上的人物,有悲剧人物就有喜剧人物,一切都是对应的,就像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一样,关键就看我们选择的参照标准是什么,参照标准不同,一切也就会跟着发生变化。历史上一直以来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就是关于李建成与李世民两人的。有人觉得要是李建成当上皇帝,可能干得比李世民更好,事实上真的如此么?今天我们就结合史料来

  • 如果李建成当上皇帝, 他会做的比李世民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智谈科技标签:李渊,元帅,军衔,隋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开国皇帝,玄武门之变

    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像李世民这样的皇帝,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也是不多见的。李建成是什么东西?随便拉出个人来,就能比李世民还强吗?要说李建成是屁事不懂的傻瓜白痴,那是胡说。李建成随着父亲李渊起兵,也打过仗,也治理过地方,也立过一些功劳。如果不是李世民、而是李建成继位的话,他是可能做一个好皇

  • 李建成在唐朝建立与统一中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建成,李渊,李世民,刘黑闼,玄武门之变,魏征

    李建成,历史上著名事件玄武门之变的最大牺牲者,他原本是隋朝皇帝麾下李氏一族的贵公子,未来将要继承李家在隋朝的政治地位,只是没想到隋朝到第二代就呈现出乱世之象。因此李家成为乱世之中角逐天下的一支大势力,经过一番生死拼搏,李家从臣子变成新的皇族,而李建成作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嫡长子,理所当然地成为李氏皇

  • 李建成麾下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李世民妹夫,结果却被李治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治,薛万彻,唐太宗李世民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入宫,行至临湖殿,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于是掉头准备回东宫。李世民一边大呼一边在后面追赶,并一箭射杀了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虽然李世民成功除掉了李建成。但是,太子的手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