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有画

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有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 访问量:4605 更新时间:2023/12/28 7:29:01

维是一名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画家,诗自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的山水田园诗描写山水景物,表现田园生活,既有浓厚的诗情,也有鲜明的画意。在王维诗中,诗情与画意往往交融一体,互为生发,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山居秋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其代表作,诗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表现诗人隐居山中时见到的秋晚景象,在描写中流露隐逸之情。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是诗人对雨后山林的感受:空旷沉静的山林,一场新雨过后,秋晚悄然来临。空气是如此清新,带着鲜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引导诗人漫步山林各处,领略山间此时不一样的景象。这两句把山林写得一尘不染,清新宜人,这是诗人对雨后山林的第一观感,简括的描述为下奠定清新明朗的基调,也留下了广阔的表现空间。清张谦宜《絸斋说诗》说:“‘空山’两句,起法高洁,带得通篇俱好。”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诗人秋日傍晚见到的山间景象。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写山中景物。皓月当空,映照松林,将清辉投射在林间小路上。只见浅浅清泉在石上流泻,清澈见底,若有还无。一场新雨,涤荡尘浊,天空如洗,月光因之显得皎洁明净。空气清新,月光明净,泉水清澈,目之所及,着物皆清,好一个空明澄澈的世界!松月泉石,是山林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山中最优美的景致。诗人将山林秋晚写得如此清绝,又如此富于美感,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的月下秋山图。两句描写用直置之法,句末两个动词“照”和“流”也是极普通的字眼,不见刻画之迹,若不经意,而气韵天成,自然本色,是山水诗中的名句。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则是山中的田园生活。竹林中传来一阵喧闹,知是浣衣女子归来;荷塘里莲花摇动,应是渔船沿流下行。如果说颔联只是单纯描写山林景致,那么颈联则专注田园风光,聚焦人事,着力表现田园生活。“竹喧归浣女”中“喧”字指欢声笑语,见出浣衣女子收工时的轻松愉快。渔船顺流而下,舟轻行疾,也是令人轻松惬意的。两句所表现的田园生活,与沉寂的山林有所不同,静谧中透出灵动,欢快闲逸,生机盎然,弥漫着生活的气息。王维的田园诗多描写田夫野老,穷巷柴门,或渡头灯火,墟里孤烟。这两句却以竹林、荷塘为背景,以浣女、渔舟构筑意象,取景优美,摆落尘俗,散尽烟火,表现出与山水描写高度和谐的高雅清新的格调,又极富韵致。

幽美的自然山水和美好的田园生活令诗人驻足流连。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两句。原文本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刘安招致隐士之词,此反其意而用之,谓山中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但秋天清幽的山林美好的田园岂可辜负?山中隐士自可长留山中。两句写诗人沉醉山水田园时的由衷感受,欣慕之情,自得之意,还有隐世高蹈的志,虽委婉曲折,却也溢于言表。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正是王维此诗显著的艺术特征。诗的中间两联描写松月泉石、竹林浣女、荷塘渔舟,一句一景、形象鲜明,有如合页连式的连环图画。如果将此诗比作一幅画卷,则绘画又十分注重构图及勾画。首联从大处落笔,勾画山林全景,其意在于铺设背景、酝酿氛围,故笔墨清淡、不着色相。中间两联属于具体刻画,虽然仍用素描,但已从小处着墨,故取景的大小远近,笔墨的浓淡疏密,与首联有所不同,构图层次也因此有所不同。中间两联,颔联写山水、颈联写田园,前者观照景致、后者注目人物,也是构图清晰、层次分明。此外,整个画面注意动与静的结合。四句写山水田园,本是表现大自然的静美,却多用动词。“照”和“流”,“喧”和“归”,还有“动”和“下”,无不以动写静,而画面也因此显得生气淋漓。

王维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文人画”的始祖。他的山水画绝去浮华,只用水墨渲淡,具有鲜明的写意特征。诗歌也如此,其山水田园诗,写景状物,常常摄取富有特征的景物,用近于素描的手法加以刻画,不假雕绘,笔墨省净,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即如此诗颈联,写浣女及渔夫的归来,不从正面着笔,只以“竹喧”“莲动”侧面引出,笔虽未到,意已呼之欲出。同样,此诗写意也极为分明。颔联两句中,松月泉石具有明显的象征意味。隐士隐居山林,泉石为邻,松月相伴,已是山水隐逸诗中常有的意象。两句写景不务工巧,不贵形似,唯以兴会,以意出之,颇得写意传神之妙。

以意为主,传神写物,原是绘画的法则。《旧唐书·王维传》说王维“画思入神”,颇能概括其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此法用之于诗,也最能见出王维诗“诗中有画”的妙处。前人评此诗,谓“色韵清绝”(《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又谓“入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正是有见于此的确评。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余才林),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王维山居秋暝诗人此诗

更多文章

  • 《王维说》第一期首发:王维与王维的千年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诗经,忠和,华夏,诗人,唐朝,画家,王维说

    5月8日,传扬诗酒文化,诗经、酒经、食经、药经,弘扬国学经典的短视频系列栏目《王维说》正式推出了第一期内容,分为了上、中、下三篇,目前已在全网上线。栏目创办人兼主讲人是优秀青年歌手——王维。王维,青年歌唱家、词曲创作人、《诗经》文化传承者、“诗酒茶禅”文化传播者,日常与大家分享国学文化,奉行“忠和”

  • 《千家诗》155 王维《竹里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竹里馆,鹿柴,千家诗,终南别业

    竹里馆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郦师来启蒙,不亦乐乎。同学们好!我是你们语文启蒙的郦波老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王维的一首古诗——《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这首《竹里馆》,大多被视作一首山水小品,

  • 李白、王维都走过的“终南捷径”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文旅之声标签:李白,王维,玉真公主,唐玄宗,长安,隐士

    古代隐居于终南山的人众多,如东方先贤老子、药王孙思邈,有的人隐居是因为不愿与官场之人同流合污或官场失利,转而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而有的人隐居的原因比较特殊,是想凭借隐居之举抬高自身声望、提升身价,以此来谋求官职。01终南捷径的来历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在终南山住了几十年。唐玄宗知道

  • 从王维到石涛,感受国画里的冰天雪地!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王维,石涛,山水画,水墨,梁楷,蓝瑛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局部)雪景山水画一直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部分。明代沈周在看到王维《万峰积雪图》后,曾写出如下题文:城中十日暑如炙,头目眩花尘土塞。僧楼今日见此卷,雪意茫茫寒欲逼。古栟修柳枝袅矫,下有幽簧侧从碧。隔溪胶艇不受呼,平地贯渚无人迹。据文献记载,水墨雪景山水为唐代王维首创。自

  • “怪咖”孟浩然是如何俘获李白、王维等大咖“芳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王昌龄

    盛产诗人的唐朝,孟浩然堪称是一名“怪咖”。他是一位追求诗意、随性和自由的“翩翩少年”,喜好流连于山水田园之间,却功利心异常强烈,追求仕途之路坎坷。他恃才傲物,为人并没有那么平和,却和很多大名鼎鼎的文豪成了好朋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给他们写诗,他们也给孟浩然写诗,世人曾这么形容:杜甫给李白写了

  • 心浮气躁之时,读读王维这首《鸟鸣涧》,短短20字,使人回归平静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王维,鸟鸣涧,陶渊明,诗词,苏轼,之时

    导言:心浮气躁之时,读读王维这首《鸟鸣涧》,短短20字,使人回归平静情绪是一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并且又非常难控制的东西,控制好情绪,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不骄不躁,不悲不喜,或许我们的生活将充满更多的快乐。当我们心浮气躁就不下心来之时,与其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所措,还不如静下心来读一读诗词,一边体会诗

  • 品读唐诗:除山水诗外,王维的这首爱情佳作更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王维,辋川集,竹里馆,杜甫

    王维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写诗,现存诗400余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这首思乡诗就是王维17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当时独自在京城求取功名,远离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以东,所以称当时

  • 李白最“仙”的一首诗,比王维还像山水派!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维,李白,道士,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现代网络上的流行语或流行的网络签名语,有很多都是出自经典的古诗词。比如“多情自古空余恨,我手持了弯月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生一世一双人”、“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等等。用古诗词作为个性签名,既显文艺才学又能很好地表现心情愿望,让人读了很是心动。还有很多通过改

  • 大唐“诗佛”:王维的一生,都在这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王维,李白,画家,唐朝,唐玄宗,白居易,艺术家,使至塞上,大唐“诗佛”

    公元701年,大唐诞生了两位绝世诗人——一位是“诗仙”李白,而另一位就是被尊称为“诗佛”的王维,但王维的成名比李白和杜甫都早。王维出生于东晋门阀世家太原王氏,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山东五大姓”之一,和王绩、王勃、王昌龄等诗人是一家。(此处“山东”为地域泛称,非行政区划。唐朝时的“山东”大体包括现在的山西

  • 读懂王维的终南别业,才算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系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王维,终南别业,李白,王昌龄,孟浩然,宋之问

    不知道年轻的朋友会不会喜欢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拿我自己来说,年纪越大似乎越喜欢王维诗里的意境和感觉。尤其是那首《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诗更多时候会出现在旅行的场景里。有人把旅行称为“诗与远方”,这虽然有点“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