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灞陵行送别》李白 |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灞陵行送别》李白 |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2979 更新时间:2024/1/23 3:46:46

灞陵行送别

【唐】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译文】

我和您相别在灞陵亭上,灞河水在不停地流淌。

无花的古树发人思古之幽情,萋萋的春草更能引起离人的感伤。

我向路人询问脚下的小路通向何方?路人说这是当年王粲南下时的古道。

原来这古道还曲曲折折通向长安城中的宫殿,可惜宫殿已被浮云遮蔽笼罩。

这西下的夕阳已是使我断肠愁绝,何况又不知从何处传来了离歌声声呢?

【注释】

⑴灞陵:也作“霸陵”,即白鹿原。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

⑵灞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

⑶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⑷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时代著名诗人,“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

⑸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

⑹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一作“紫关”。

⑺黄鹂:一作“骊歌”。

⑻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后因以为典,指告别。

【鉴赏】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灞水”重迭出现,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写灞水水势“流浩浩”,固然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不也如浩浩的灞水吗?这是赋,而又略带比兴。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两句一笔宕开,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不仅展现了灞陵道边的古树春草,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春草萋萋,自不必说会增加离别的惆怅意绪,令人伤心不已;而古树枯而无花,对于春天似无反映,那种历经沧桑、归于默然的样子,不是比多情的芳草能引起更深沉的人生感慨吗?这样,前面四句,由于点到灞陵、古树,在伤离、送别的环境描写中,已经潜伏着怀古的情绪了。于是五六句的出现就显得自然。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王粲,建安时代著名诗人。汉献帝初平三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在长安作乱,他避难荆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诗》,其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这里说朋友南行之途,乃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不用说,友人在离开灞陵、长别帝都时,也会象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这是回望所见。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多少前往长安的人,好象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然而今日的西京,巍巍紫阙之上,日欲落而浮云生,景象黯淡。这当然也带有写实的成份,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由此看来,行者和送行者除了一般的离情别绪之外,还有着对于政局的忧虑。理解了这种心情,对诗的结尾两句的内涵,也就有了较深切的体会。“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指逸诗《骊驹》,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因此骊歌也就泛指离歌。骊歌之所以愁绝,正因为今夕所感受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由此触发的更深广的愁思。

诗是送别诗,真正明点离别的只收尾两句,但读起来却觉得围绕着送别,诗人抒发的感情绵长而深厚。从这首诗的语言节奏和音调,能感受出诗人欲别而不忍别的绵绵情思和内心深处相应的感情旋律。诗以两个较短的五言句开头,但“灞水流浩浩”的后面三字,却把声音拖长了,仿佛临歧欲别时感情如流水般地不可控制。随着这种“流浩浩”的情感和语势,以下都是七言长句。三句、四句和六句用了三个“之”字,一方面造成语气的贯注,一方面又在句中把语势稍稍煞住,不显得过分流走,则又与诗人送之而又欲留之的那种感情相仿佛。诗的一二句之间,有“灞陵”和“灞水”相递连;三四句“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由于排比和用字的重迭,既相递连,又显得回荡。五六句和七八句,更是顶针直递而下,这就造成断而复续、回环往复的音情语气,从而体现了别离时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围绕离别,诗人笔下还展开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古老的西京,绵绵的古道,紫阙落日的浮云,怀忧去国、曾在灞陵道上留下足迹的前代诗人王粲……由于思绪绵绵,向着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

李白的诗,妙在不着纸。象这首诗无论写友情,写朝局,与其说是用文字写出来的,不如说更多地是在语言之外暗示的。诗的风格是飘逸的,但飘逸并不等于飘渺空泛,也不等于清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却又都是丰满的。诗中展现的西京古道、暮霭紫阙、浩浩灞水,以及那无花古树、伤心春草,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神激荡而几乎目不暇接的景象,这和清空飘渺便迥然不同。象这样随手写去,自然流逸,但又有浑厚的气象,充实的内容,是别人所难以企及的。(余恕诚)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李白的思乡情

    历史解密编辑:海西弗朗斯雅标签:李白,孟浩然,王维,明堂赋,故乡,明月

    李白一生放浪形骸,“飘然不群”:他与山对望,“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他与水对话,“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他与月对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的一个可以与自然交融与山水明月交心的半仙,怎么会想念家乡呢?他侠客盈心豪气万丈,仗剑天涯云游四方,仙气飘飘行踪难觅,到哪里都是呼朋唤友宾客盈门。

  • 顶级四川人李白和苏轼,实际贡献其实不算大,评价是否有点高了?

    历史解密编辑:妙趣世界标签:李白,苏轼,王安石,唐玄宗,杨玉环,高力士,四川人,弦乐器,民族乐器,千古名句

    题记:五一期间,借着假期再加上请的几天假,我们夫妻俩带着两个娃来到了重庆四川一带,陆续观赏了山城重庆的火辣神奇和川蜀之地的文化美好。期间,我们就去了一趟四川酱油的“李白纪念馆”,该馆位于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昌明河左边是李白纪念馆的主体景区,清莲池东边有醉仙楼,西边从下到上分别是古风堂(历史文物陈列)

  • 最美诗词 |《山中问答》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李白,杜甫,诗作,唐朝,诗人,陶渊明,山中问答,最美诗词,千古名句

    山中问答[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词句注释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自闲:悠闲自得。闲:安然,泰然。“桃花”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

  • 追杀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汉周读书标签:李白,高适,杜甫,安禄山,唐玄宗,谢安

    文/何以解忧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图01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借口,率兵15万,以日行六十里的速度,杀奔长安。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一夜之间成了流亡政权代言人,匆忙逃向四川。由于走得极为匆忙,李隆基只带走了妃嫔、皇亲以及若干朝廷重臣。一大帮中下层官员被无

  • 结婚6年零绯闻,独宠外国“洋媳妇”李白,只因一物降一物?

    历史解密编辑:橘子大娱社标签:李白,何炅,汪峰,结婚,唐朝,诗人,撒贝宁,章子怡,洋媳妇

    2016年3月28日,微博上忽然有一个话题写了爆,直接登顶热搜第一。人们定睛一看,竟然是有人拍到撒贝宁和一位外国女性领证结婚了。那位女性的身份很快就被大家调查清楚,金发碧眼,来自加拿大,本科还是悉尼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如此优秀的女孩,竟然还是倒追的撒贝宁,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慕强。巧妙相遇李白的原名肯定

  • 《行路难·其二》李白 |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贾谊,韩信,唐朝,诗人,燕昭王,唐玄宗,孟尝君,行路难·其二

    行路难三首·其二唐·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诗词文本从《李太白全集》译文大道虽宽广

  • 《望天门山》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苏轼,唐朝,诗人,孟浩然,望天门山,草堂集序,千古名句,渡荆门送别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今天我来分享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大家其实非常熟悉,就是《望天门山》,我们还是先来一起感受一下。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的诗啊,咱们大家都非常喜欢,我甚至感觉只要是李白写

  • 李白一首《长干行》颇为感人,流传下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两个成句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李白,爱情,竹马,青梅,闺怨,诗人,唐朝,长干行

    人,谁也无法脱离现实社会而生活在真空中。同样,爱情也不可能没有红尘的纷扰。每一个爱情童话,都会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开始,而接下来在现实生活的打磨中,会有着各自不同的变化和结果。任何一对夫妻都不是形影不离的,因为种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分别总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有了分离,相爱的人会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会更加珍

  • 酒诗赏析:李白《将进酒》

    历史解密编辑:叶赫那拉菲菲标签:李白,诗歌,杜甫,酒诗,唐朝,诗人,将进酒,千古名句,金陵酒肆留别,山中与幽人对酌

    大家好!我是菲菲,热爱中国酒和中国酒文化。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酒诗/李白其人/主要酒诗作品/《将进酒》赏析中国诗歌与酒诗酒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发展的酵酶。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305 篇中有40 多篇与酒文化相关,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我

  • 李白的一首精彩绝伦的送别诗,值得一品,最后一句超越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李白,诗作,诗人,唐朝,王昌龄,送友人,送别诗,千古名句

    古人在面对亲朋好友的告别时,有才华的诗人都会赠诗一首,让友人铭记在心。毕竟古时候的交通不便,分别之后,写封信也是“鸿雁传书”,一年半载能收到就很不错了,见面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份别离写到诗里面就更加令人动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渭城曲》到如今依然是离别的必读诗歌;王昌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