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顶级四川人李白和苏轼,实际贡献其实不算大,评价是否有点高了?

顶级四川人李白和苏轼,实际贡献其实不算大,评价是否有点高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妙趣世界 访问量:2819 更新时间:2023/12/6 20:47:16

题记:五一期间,借着假期再加上请的几天假,我们夫妻俩带着两个娃来到了重庆四川一带,陆续观赏了山城重庆的火辣神奇和川蜀之地的文化美好。期间,我们就去了一趟四川酱油的“李白纪念馆”,该馆位于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昌明河左边是李白纪念馆的主体景区,清莲池东边有醉仙楼,西边从下到上分别是古风堂(历史文物陈列),太白书屋(李白生平陈列馆),故园情,北边则是杜甫堂和李白堂。在杜甫堂左侧则分布布置有诗苑和临江仙馆。在昌明河中游左右分别分布着李白诗意雕塑园和历代名人咏李白雕塑园。

李白纪念馆,位于四川省江油市昌明河畔。(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在游历江油“李白纪念馆”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事情,即中华文明文化史上最顶级的两个人,李白和苏轼,居然都是四川人,这一块历史上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闭塞之地,居然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的巅峰之所在,确实也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分。

我其实是个务实主义者,像李白、苏轼他们这种人,按照务实标准来说,属实没有什么大点的实际贡献,李白是个自大狂,苏轼则更是破坏王安石变法的重要人员之一,说到底,他们这种人也就是写了几首酸诗而已,有的是自我安慰,有的还是可笑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阿Q心理,那中国人对他们的评价是不是有点太高了呢?

诗词这方面,这两位要是说自己第二,还有谁敢说第一呢?(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李白和苏轼的地位是超然的,他们甚至超越了绝大多数政治实权派,荣登数千年中国人心目中的绝对楷模,按照现在的话说,如果要说五千年来谁的粉丝和流量最多的话,李苏二人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的顶流,无人堪与匹敌。

可仔细一想,这两人似乎还真的没有做成什么事情,除了几首酸诗酸词,他们对我们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李白是个狂生,而且是求而不得后的那种自大狂,早年李白还是很追求进步的,处处找人送名帖,然后写诗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但让人感到很疑惑的是,没有一个人真的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李白的狂傲恐怕是史上难有匹敌吧。(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后来唐玄宗倒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不过这个机会看起来并不是要用他的能力,而只是想用他写诗的绝世才华为自己的大唐盛世增光添彩,于是,那一时期李白也写出了一些宫廷艳诗,《清平调》三部曲,什么“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什么“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还有什么“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等等拍杨玉环和唐玄宗马屁的诗句层出不穷,真的是把大唐王朝的两位顶级人物侍奉得舒舒服服的。

所以,当李白狂傲的要求高力士给他脱靴子,杨玉环替他磨墨的时候,唐玄宗连犹豫的时间都没留,直接就给答应了。你是不是真的以为唐玄宗在放任李白的放肆?你要真这么以为,那就大错特错的,这种场面明显是大家私下里玩高兴了,喝得也有点高,然后就不分上下尊卑了。

能让杨玉环磨墨,高力士脱靴,我其实有点不相信,李白再狂也不至于斯吧。(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李白爽是爽了,但爽过之后就是无穷的惆怅。唐玄宗大概是从这些里面看到了李白的骜不驯,这是一个数十年在位的极权君王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李白到最后也只是个写诗赋词的小小翰林待诏,一个六品闲职而已,只不过,后人为了尊敬李白,把后面的待诏两个字去掉了,直接叫他李翰林,说实话,这也是一种称呼上的腐败。

李白最后也无奈了,他只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打个哈哈便出去了,然而,他的内心是苦闷的、憋屈的、无处控诉的,大唐天下莫非王土,他又能到哪里去找个留爷之处呢?所以,最终李白也只能纵酒狂歌,在诗酒年华中蹉跎岁月,直至站在船头捞月亮,颇为唯美凄凉的结束了一生。

李白醉酒捞月而逝,浪漫得有点唯美了。(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苏轼苏大学士的命运和李白也差不多。

早年他是在那大宋朝堂之上的,但他生性狂放,口无遮拦,当然,内心也颇为守旧,以至于看到王安石要搞什么“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所谓“变法”行动,立马就开始攻击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开始是支持变法的,但很快他就变成了反对派。

此后,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逐出京城,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汴梁,一生都在一路向南的羁旅中度过,就连他自己都禁不住的感叹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以说是异常悲凉凄怆。

乌台诗案,苏轼命运的转折点。(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所以,除了那些看起来恢弘大气的词句和朗朗上口的篇章,还有各地留存的关于苏大学士的美食记忆和品酒传说,我们似乎很难找到苏轼在为国为民造福一方的事情上找到闪光点,当然,苏堤算得上是一项政绩工程,只是会不会也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嫌疑呢?

苏轼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有比较大的破坏作用。北宋中期以后,文强武弱,冗官冗员冗兵的弊端日益显现,对外战争也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各地方小型农民起义更是连绵不断,以至于到了不得不变的程度。王安石作为兼通儒法道诸家学说的千古名相,苦等20余年,全面彻底的进行了一轮青史留名的“变法行动”,史称“王安石变法”,短时间内,这次变法也取得了奇效,北宋王朝大有中兴之希望,但令人万分遗憾的是,在变法派的失当措施和反对派的强力反对下,这次变法最终无疾而终,并随着王安石的罢相和神宗皇帝的驾崩彻底消失于茫茫历史之中。

王安石本来可以拯救北宋,但在多种因素导致下,最终失败。(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42年,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迎来了致死一击,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军队大举南下,直取汴梁,徽钦二帝北狩,大批赵宋皇族被金军如牲畜般押往北国,辉煌璀璨的北宋王朝就此灭亡,华夏民族上一个千年的悲伤由此铸成。

不知道的是,苏轼如果知道自己反对的变法失败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的话,他还会不会坚持这么做呢?

尽管如此这般,李白苏轼依然是我们这个民族里最著名、最受尊崇的两个人,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属实不多,千年以降,人们对他们俩的爱至今深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用对比,他们是老乡,他们可以并列,但争不出输赢。(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其实也很简单,我们这个世界不单单只有马不停蹄地向前发展就行了,停下来歇一歇,偶尔躺平一下,也未尝不可,李白和苏轼给予我们的,就是在人生万难的时候躺下来歇一歇的借口和精神。相较于少数成功人士来说,绝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很难获得大的成功的,大家伙儿都在平平淡淡中延续着自己的日子,这对心无大志的人来说或许没什么,但对心高气傲又有才学的人来说,打击可就大了,郁郁不得志可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最大因素。

因此,在万分艰难的时刻,我们需要有一盏指引人生的明灯,需要有一点自我安慰的精神,就像那句话说的,“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人生,那我们就改变下自己吧”,于是,李白的诗酒,苏轼的美食和杖黎,都成为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精神食粮,李白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苏轼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看看,这么厉害的人都这么豁达大度,那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世人只知道李白和苏轼的豪迈,几人又能了解他们的悲怆?(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李苏的这种豁达大度不仅仅影响到了个人,还上升到了民族基因血脉的程度。

自宋以后,汉民族主体的文明屡次被塞外少数民族兄弟攻灭,元、清等非汉族裔陆续建立执掌中华权柄的大一统王朝,但汉文明在政治军事上的失利,并没有导致文明的消亡,反而在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气质中,逐渐演化成了一张一弛、包容性和生存延续能力都极为强大的中华文明,而李白、苏轼等文化巨子的那种逆境中求生存、有乐观、不失追求、所谋深远的秉性,就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并延续五千年不灭的根本原因。

由是,尽管没有肉眼可见的政治成就,也没有施展才华的真正机会,还是个狂生加精神胜利法顶级达人,再加阻挠社会进步的“守旧”份子,李白和苏轼依然那么的光灿夺目,依旧闪耀在中华文明史的那个最具有美好意义的巅峰。

那么,您觉得呢?#云游风物之旅#

“夷狄入中华则中华之”,这概念不是李苏提出来的,但他们是最重要的推广者。(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更多文章

  • 最美诗词 |《山中问答》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李白,杜甫,诗作,唐朝,诗人,陶渊明,山中问答,最美诗词,千古名句

    山中问答[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词句注释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自闲:悠闲自得。闲:安然,泰然。“桃花”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

  • 追杀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汉周读书标签:李白,高适,杜甫,安禄山,唐玄宗,谢安

    文/何以解忧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图01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借口,率兵15万,以日行六十里的速度,杀奔长安。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一夜之间成了流亡政权代言人,匆忙逃向四川。由于走得极为匆忙,李隆基只带走了妃嫔、皇亲以及若干朝廷重臣。一大帮中下层官员被无

  • 结婚6年零绯闻,独宠外国“洋媳妇”李白,只因一物降一物?

    历史解密编辑:橘子大娱社标签:李白,何炅,汪峰,结婚,唐朝,诗人,撒贝宁,章子怡,洋媳妇

    2016年3月28日,微博上忽然有一个话题写了爆,直接登顶热搜第一。人们定睛一看,竟然是有人拍到撒贝宁和一位外国女性领证结婚了。那位女性的身份很快就被大家调查清楚,金发碧眼,来自加拿大,本科还是悉尼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如此优秀的女孩,竟然还是倒追的撒贝宁,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慕强。巧妙相遇李白的原名肯定

  • 《行路难·其二》李白 |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贾谊,韩信,唐朝,诗人,燕昭王,唐玄宗,孟尝君,行路难·其二

    行路难三首·其二唐·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诗词文本从《李太白全集》译文大道虽宽广

  • 《望天门山》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苏轼,唐朝,诗人,孟浩然,望天门山,草堂集序,千古名句,渡荆门送别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今天我来分享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大家其实非常熟悉,就是《望天门山》,我们还是先来一起感受一下。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的诗啊,咱们大家都非常喜欢,我甚至感觉只要是李白写

  • 李白一首《长干行》颇为感人,流传下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两个成句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李白,爱情,竹马,青梅,闺怨,诗人,唐朝,长干行

    人,谁也无法脱离现实社会而生活在真空中。同样,爱情也不可能没有红尘的纷扰。每一个爱情童话,都会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开始,而接下来在现实生活的打磨中,会有着各自不同的变化和结果。任何一对夫妻都不是形影不离的,因为种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分别总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有了分离,相爱的人会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会更加珍

  • 酒诗赏析:李白《将进酒》

    历史解密编辑:叶赫那拉菲菲标签:李白,诗歌,杜甫,酒诗,唐朝,诗人,将进酒,千古名句,金陵酒肆留别,山中与幽人对酌

    大家好!我是菲菲,热爱中国酒和中国酒文化。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酒诗/李白其人/主要酒诗作品/《将进酒》赏析中国诗歌与酒诗酒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发展的酵酶。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305 篇中有40 多篇与酒文化相关,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我

  • 李白的一首精彩绝伦的送别诗,值得一品,最后一句超越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李白,诗作,诗人,唐朝,王昌龄,送友人,送别诗,千古名句

    古人在面对亲朋好友的告别时,有才华的诗人都会赠诗一首,让友人铭记在心。毕竟古时候的交通不便,分别之后,写封信也是“鸿雁传书”,一年半载能收到就很不错了,见面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份别离写到诗里面就更加令人动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渭城曲》到如今依然是离别的必读诗歌;王昌龄《送

  • 李白为何流放夜郎?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李白,夜郎,江陵,浔阳,巫山,玄宗,唐朝,诗人

    众所周知,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而在唐朝的交通条件下,如果没有作为主航道之一的长江,李白可能去不了那么多地方。如果只靠着骑马步行,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有了长江,李白可以扬帆行舟,忽而江东,忽而西川,来去如风。 李白一生和长江缘分很深,但真正让李白刻骨铭心的,是在他的晚年,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 原来从小学的《静夜思》,不是李白原版,第一句就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李白,诗人,唐朝,静夜思,思故乡,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

    导读: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学习的古诗《静夜思》吗?对于李白的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朗朗上口;《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向来广为传颂。但现在若是告诉你,人们历来朗朗上口的《静夜思》并不是李白的原版,而是被后世人篡改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