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李世民的亲戚,武则天杀长孙无忌,为何不杀程咬金

同样是李世民的亲戚,武则天杀长孙无忌,为何不杀程咬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 访问量:2841 更新时间:2024/1/21 19:36:16

长孙无忌李世民时期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一方面长孙无忌是李世民老婆长孙皇后的哥哥,也就是说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其次,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变中不仅出谋划策,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跟随李世民一起去到玄武门卖命,所以最后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毫无悬念排名第一。后来李世民去世之前,把长孙无忌、诸遂良和徐茂公三人喊到身边,将李治托孤给他们三人,可以说正是这次托孤,让三个人的悲惨命运开始。

唐高宗在位的时候,想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元老重臣极力反对。武则天因长孙无忌接受赏赐却不肯支持自已,对他怀恨在心。在武则天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成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唐高宗没有杀长孙无忌,只是流放到黔州。但许敬宗逼令长孙无忌自缢。

在处死长孙无忌这件事情上,明面上武则天的态度很明确,但做为皇帝的高宗,还是长孙无忌的外甥,他的态度却显得晦暗不明,有些不合常理,听闻长孙无忌谋反的消息,既不给长孙无忌当面申辩的机会,也不为这位支持他当皇帝的舅舅开脱,只是假意哭泣,就这样默许了许敬宗对这件事的定性,这样看来,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程咬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局外人,没有参与到这场权利争夺的斗争中。玄武门之变中,当他和秦叔宝没有参与这场夺权中,就可以看出他对皇室夺权的谨慎。而此时的程知节已经70岁了,长孙无忌死后,他便是太宗朝凌烟阁24功臣唯一还健在的了,作为纯粹的武将他,是军方的精神支柱,或许更是高宗朝的精神支柱,以至于他能够寿终正寝。

更多文章

  • 为何说立李治为太子是李世民极大失误?拥立者长孙无忌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李治,李世民,长孙无忌,武则天,高阳公主,李恪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妻族势力功不可没,大舅哥长孙无忌亲自参战,是忠实的拥趸者。李世民登基后,长孙家族收获了百倍红利,长孙无忌更是位列凌烟阁功臣排行榜第一名,可见李世民对他的重视。一代名君李世民励精图治,任人唯贤,但是他过于重用长孙无忌,让无能的李治接班是一生中最大的失误,直接导致江山旁落武氏

  • 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长孙无忌排名第一,秦琼排在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李世民,秦琼,长孙无忌,王世充,凌烟阁,李渊

    文|飞鱼说史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这是古代帝王打江山和守江山的一条规律,尤其对于开国帝王来说,功臣们自然也就成为了所谓的“他人”。江山稳定之后,这群人也是帝王最先想要解决掉的人物。刘邦建立了西汉,之后却把刀子对准了异姓王;赵匡胤建立了北宋,之后上演了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更是把开国功臣收

  • 长孙无忌未参与夺嫡且为国戚,大权在握故能推李治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蜀南培培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李世民,太宗,房玄龄,晋王,李承乾,唐高宗,唐朝,历史学家,科学家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唐太宗的第九子。贞观二年(628年)六月生于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贞观七年(633年),遥授并州都督。长孙无忌拥立李治为太子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李承乾被废,李泰、李治作为长孙皇后亲生的嫡子,都有资格继立储君。李泰的条件比较优越,他比李治年长九岁,手下有

  • 长孙无忌造反宗族被灭,唯独长孙皇后没有受牵连?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李世民,李治,武则天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的妻子,重臣长孙无忌的亲妹妹。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被告谋反,宗族或被流放或被诛杀。然而,长孙皇后却并未因此受到牵连,这是什么原因呢?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极力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也遭到了武则天的嫉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许敬宗迎合武后使人诬告无忌谋反,长孙无忌被流放到黔州,

  • 无利不起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可不仅仅是因为亲戚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彭伟哲轻音乐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李承乾,李世民,皇位

    剧照:李承乾漫画:玄武门之变剧照:李泰剧照:长孙无忌和李治剧照:李治文/四季文史翻开中国古代史你会发现,历朝历代皇位之争都是一件大事,胡亥为了皇位和赵高等人密谋,杀死了公子扶苏;曹丕为了巩固皇位,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诗;隋炀帝杨广为了皇位杀父弑兄;李世民则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皇位之争很少有不流血的时候。贞

  • 唐朝初期外戚宰相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宰相,李治,房玄龄,太宗

    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后裔。隋朝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长孙晟的儿子,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皇后)同母兄,母为北齐乐安王高劢(mài)之女。唐高祖初期宰相高士廉的外甥。长孙无忌的先祖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宏的哥哥。其祖父长孙兕(sì)为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待遇相当于太尉、司徒、司空

  • 他是长孙无忌的爹,一人击退40万敌军,余威震慑突厥20年不敢妄动

    历史解密编辑:安静的翻阅标签:可汗,杨坚,大军,沙钵,余威,唐朝,隋炀帝,古突厥,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隋。突厥沙钵略可汗大怒:“我娶了北周千金公主,当为其复仇。”于是突厥大军四十万南侵。杨坚大惊失色,此时文武群臣中一人出列说:“何足道哉,臣有一计可叫他不战而退!”隋文帝杨坚看去,原来是奉车都尉长孙晟。说起长孙晟,可能有部分读者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他的一对儿女大家肯定都知道。长

  • 长孙无忌究竟是谁杀死的?唐高宗李治,还是女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李治,武则天,长孙无忌,李世民,唐高宗,军事制度,历史学家

    长孙无忌究竟是谁杀死的?唐高宗李治,还是女皇武则天?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要杀长孙无忌的人并非唐高宗李治,而是他的皇后武则天。《旧唐书》记载,长孙无忌,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唐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长孙氏之兄。长孙无忌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论功以为第一,先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史载,长孙无

  • 同样是亲外甥,长孙无忌为什么支持李治,而反对李泰做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治,李泰,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承乾,武则天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为杀弟不成谋划逼宫,结果事情泄露被废为庶人并流放黔州。这样一来,太子之位就空悬了,究竟让谁来做这个太子成为李世民和臣子们重点思考的问题。当时李世民还有两个嫡子,分别是排名第四的魏王李泰和排名第九的晋王李治。李泰生于620年,已经23岁,而李治生于628年,只有15岁,两人之中

  • 武则天连长孙无忌都能斗倒,最后却败在八十岁老头手上,让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武则天,长孙无忌,李治,李显,姚崇,李世民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以女子的身份登上帝位,其实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她最开始只是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的一个才人,说得直白些,就是李治的小妈。不得李世民宠,要想地位更上一层楼,只能从未来皇帝李治哪儿下手。其次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按照规矩要被送去感业寺,那么武则天还得保证李治对她有足够的情意。